第346章 東川

卻說曹丕篡位,代漢而興,改元大魏。爲國羣臣相賀,俱皆朝拜。唯獨東阿王曹植不到,曹丕大怒,使人往拿,卻回報早已走脫,正自大怒安排人去追趕時,卻忽的東川夏侯淵軍報。言西蜀劉備發兵來攻。

曹丕大驚,忙問使者詳情。是這一番敘述,魏國衆人方纔明白。原來,當日諸葛亮回返之後,與柳飛、劉備、龐統、法正幾人共議。均覺現今後方隱患以解,當可多些時日將養了。

衆人都是點頭,唯有柳飛搖頭不語。劉備見師父不說話,心中不由緊張。他心裡向對柳飛有一種盲目的信任,見既是師父不點頭,想來定是有些疏漏的。當下向柳飛請教。

柳飛微一沉吟道“主公俱是當世奇才,今日所謀亦是穩重之意。然公等卻是忘卻一事了。要知穩定發展,積蓄國力,則非短時間可驟然而成的。而人之壽數終是有盡,如此待得五年十年之後,公等可有想過,我西蜀大將都是什麼年齡了?要知,老不已筋骨爲能,萬一其時西蜀將星凋零,吾等恐有良平之才,淮陰之智,亦是無能爲矣。”

衆人聞聽俱皆一陣沉默。法正沉吟道“以柳公之意當如何?吾等如今實是國力匱乏,難以支撐大戰,三軍發動,糧草軍械難以足備,安之奈何。”

柳飛尚未答話,旁邊諸葛亮卻是一笑道“柳公可是欲調江東之糧秣以資川中?”諸葛亮方一開口,法正與龐統俱皆恍然,不由相對一笑,心下始安。

柳飛微微點頭,道“如今天下形勢已是初明,今四方之敵盡滅,唯餘北方曹操耳。正是奮戈而起之機,公瑾處亦再無需遮掩了。江東向來富庶,產出自多。加上荊襄之儲備,當不虞錢糧器物之憂。今當先取東川,聯合天水馬遵,擊殺韓遂,以圖雍涼。然後以四方之兵,一故而下,西蜀屯中。八方合圍,則數載間。便可天下大定。盛世可期矣。若是此刻一旦歇下,則士卒銳氣盡泄,不復勇進,則事不可爲矣。公等當慎思之。”

劉備等人俱皆點頭,遂商議進軍事宜。將所部諸將盡數重新調整。以諸葛亮爲三軍總調度,安排發付諸州物資調集應付之事。以龐統總襄贊。法正爲謀主,總攝北伐事宜。敦請柳飛隨行查勘,就近問計補遺。起川中馬步軍十萬,先伐東川,後圖北方。柳飛自作幾封書信。喚過金翅,囑其一一分送各地。

兩月之後,各方物資調集備齊。周瑜亦攜小喬前來成都拜會。只是見的劉備後,卻並不呼主公,衆人面色微變之際,周瑜卻向柳飛道“先生昔日巢湖之上,指點謀劃之局,今已全部展開,瑜當日之諾已是將要完成。在此。卻有一事相求。還望公能應允。”

柳飛望着他,不由呵呵一笑,道“公瑾可是欲要偷懶,不願再理這凡塵俗事乎?”周瑜哈哈大笑,道“與公說話,當是輕鬆。”轉頭向劉備躬身道“大王休怪瑜放肆,瑜當日於亂世之中,只欲爲天下盡一份心力,故才應柳公之邀。暫管江東。今幸不辱命,特將江東完好交付。至於大王北伐之事。瑜定當盡心而爲,決不敢懈怠。只是瑜當以客卿身份參與,待到天下一統後,尚請大王允了瑜之所請,退隱山林。不知大王可能準乎?”

劉備愣怔,一時當不知如何說,轉頭望向柳飛。柳飛呵呵一笑道“玄德便應下吧,這周郎既是嚮往山水,強自留他,恐他也是安不下心來。不若權且應了,卻使他在北伐中好多出些力氣,總不叫他輕鬆了便是。”說罷,呵呵而笑。周瑜聞言卻是苦笑不已。

劉備眼見柳飛發話。只得點頭應了。衆人分頭準備。法正動身往閬中而來。匯聚諸將。龐統卻是坐鎮成都。總攬軍機。

法正到了閬中。立時升帳。馬超、黃忠、魏延、馬岱、李嚴、張嶷、張翼、陳式、雷同、馬忠、劉琰、廖立、吳蘭、李豐等。率領偏裨將校。環立帳前。靜聽指揮。

法正立在帳前。拱手說道“衆位將軍。今曹丕逆賊。傾覆漢祚。推刃君親。大逆無道。蜀王受陛下之詔。爲國除賊。正也不才。忝膺重任。各位將軍。受國厚恩。務宜協力同心。中興漢業。上繼雲臺諸將之勳名。正亦與有榮光也。”諸將軍齊聲應道“願聽先生調遣。”

法正撥出令箭。叫馬岱道“我兵進取漢中。夏侯淵必求救於長安。馬將軍!你可帶領三千人馬。由陰平武都。仍迴天水。啓知馬太守。協同姜。各領三千人馬。騷擾陽寶雞一帶。多設疑兵。虛張聲勢。隨時進退。不可深入。使彼不敢撒隴坻之防。置彼重兵於無用之地。則吾事濟矣。”

馬岱領命。拔隊起行。法正再叫黃忠聽令。黃忠應諾。法正道“夏侯淵魏之名將。深知兵事。久知我欲取漢中。沿途關隘。節節增防。老將軍可同張嶷、張翼領兵五千。由巴峪關越過巴山。令張嶷領兵三千。打着將軍旗號。直取米倉山;老將軍與張翼各領兵一千。分襲米倉山左右。俟夏侯德兄弟出戰張嶷。老將軍與張翼乘虛上山;得了米倉山。即徑取天蕩山。不得有誤。”

黃忠領令。帶了二將。立時出發。法正再喚馬超上前說道“孟起!陽平關守將。乃系夏侯淵之子夏侯霸。是曹操手下一員上將。非孟起不足以制之。前時劉璋派遣孟達赴漢中求援。因成都失守。孟達就歸了夏侯淵。現在探聽得同夏侯霸守關。孟達與李將軍最善。孟起可同李嚴將軍、馬忠將軍領兵八千。直叩陽平關。專搦夏侯霸出戰。夏侯霸好勇。必出關來。可令李將軍修書一封。派遣心腹人。乘兩軍混戰之時混入關內。投書孟達。必可唾手得關。得了陽平關。可令馬忠領兵兩千。收取略陽。以通西路。響應天水。孟起可與李嚴將軍。率領所部窮追夏侯霸。沿沔水東下。直取褒城。會師南鄭。我自派軍前來接守陽平關。”

馬超領命,同李嚴、馬忠去了。法正再叫李豐領兵三千,押運糧草十萬,往守陽平,接濟馬超。李豐領令解押糧草前往。吩咐已畢,叫嚴顏守住閬中,接應糧草。自領魏延諸將,部兵三萬,向米倉山進發,接應黃忠。

黃忠領兵來到米倉山前,守米倉山的,乃是夏侯德夏侯尚兄弟,因夏侯淵向來想取西川,沿途安頓重兵,積草屯糧,米倉山爲漢中要道,故命兄弟二人把守。二人正在議論川中發兵事情,忽聽得探子報道:“川兵在山下討戰,打着長沙黃忠旗號。”夏侯德問有多少人馬?探子答道:“約有三千人馬。”夏侯德夏侯尚前時跟着夏侯淵平定漢中,如同摧枯拉朽,自己以爲天下無敵,聽見川兵到來,並不在意,留着夏侯尚守住山頭,自己全副披掛,帶領三千人馬,衝下山來。

張嶷見夏侯德領兵下山應戰,忙把兵往後一退,約莫戰了十餘個回合,回馬便走。夏侯德縱馬趕來,離了山腳,不過一二里地,只見山上火光沖天,夏侯德心內着慌,勒馬欲回。張嶷倒趕回來,奮起精神,手起一刀,將夏侯德斬落馬前,魏兵大亂。川兵乘勢衝殺,火光叢裡,黃忠手提一個人頭,同張翼四處趕殺魏兵,登時佔了米倉山,魏兵徑向天蕩山敗走。

黃忠叫張嶷守住米倉山,收擡糧草器械,自己同着張翼,馬不停蹄追趕敗兵,看看到了天蕩山。守天蕩山的乃是韓浩,看見自己敗兵回來,放其上山,川兵乘勢殺上山去,魏兵大亂,自相踐踏。韓浩見勢不好,帶領親兵,由山後小路,逃奔定軍山,報知夏侯淵去了。黃忠一連得了兩處關隘,休息兵士,候法正命令再進。

要說南鄭是漢中的中樞,便於發號施令,但定軍山卻是入川的要隘,進可以戰,退可以守。夏侯淵久欲取川,無奈被劉玄德捷足先得,又提防川兵東下,自己出駐此山,以爲天蕩米倉後援,扼住川軍前進要路。

當時夏侯淵聽得法正督師進窺漢中,急遣人星夜報入許都,一面從長安調兵萬人,軍前聽令。守長安的夏侯懋,豈敢不遵,火速派援。夏侯淵分頭派人前去傳諭陽平關、米倉山、天蕩山三處,令堅守勿戰,以老川兵。

誰知道將令到時,三處地方都已失守了。夏侯淵看見韓浩敗回,心中大驚,吩咐將士,死守山頭,不許出戰,候長安兵到,再行定奪。法正叫黃忠將人馬離山十里下營,不必仰攻,徒傷士卒,候馬超兵取南鄭,彼必自亂。黃忠領命,固守營地。

夏侯淵整日困在山中,心火焦躁,只盼長安早早發兵過來。想想南鄭那邊也應該知曉了此間之事,霸兒向來頗有智計,當能想些法子。卻不知南鄭此時,亦是一片戰火了。

第63章 進京第1章 穿越第364章 洛陽第113章 對歌第377章 掘墳第198章 暗救第90章 謀董第182章 徵西第336章 得骨第260章 聚殲(一)第97章 反目第106章 錦帆第272章 潼關(一)第184章 天劫第165章 治癒第142章 埋伏第7章 拜師第327章 納魂第251章 求救第40章 邀鬥第89章 長安第317章 巫尊第102章 身死第196章 驚聞第394章 日落第32章 聞警第16章 赴宴第279章 復活第46章 結義第222章 拜會第248章 毒計第134章 終失第379章 逃出第281章 山谷第191章 海嘯第216章 槍神第250章 奸人第16章 赴宴第245章 奪城第339章 覆滅第53章 虎將第344章 歸天第267章 沉睡第273章 潼關(二)第271章 破竹第137章 要求第236章 歸家第74章 救曹第332章 驚魂第93章 定計第144章 中計第217章 論交第207章 恩仇第77章 斬將第60章 宮亂第30章 陣法第73章 誓言第71章 比鬥(二)第213章 反勝第91章 英雌第384章 虎癡第234章 張任第36章 三式第270章 起兵第143章 事泄第342章 傳璽第141章 大敗第76章 汜水第243章 漢中第379章 逃出第173章 續命第392章 掌控第350章 雍州第75章 風起第27章 天殘第222章 拜會第79章 遷都第264章 平定第142章 埋伏第161章 二喬第143章 事泄第275章 投奔第131章 挾天第199章 前因第180章 神威第238章 官渡第138章 北地第353章 奮威第56章 請求第259章 夜襲第134章 終失第30章 陣法第127章 滅門第76章 汜水第214章 夾擊第46章 結義第155章 局勢第104章 知音第319章 求兵第397章 晉立
第63章 進京第1章 穿越第364章 洛陽第113章 對歌第377章 掘墳第198章 暗救第90章 謀董第182章 徵西第336章 得骨第260章 聚殲(一)第97章 反目第106章 錦帆第272章 潼關(一)第184章 天劫第165章 治癒第142章 埋伏第7章 拜師第327章 納魂第251章 求救第40章 邀鬥第89章 長安第317章 巫尊第102章 身死第196章 驚聞第394章 日落第32章 聞警第16章 赴宴第279章 復活第46章 結義第222章 拜會第248章 毒計第134章 終失第379章 逃出第281章 山谷第191章 海嘯第216章 槍神第250章 奸人第16章 赴宴第245章 奪城第339章 覆滅第53章 虎將第344章 歸天第267章 沉睡第273章 潼關(二)第271章 破竹第137章 要求第236章 歸家第74章 救曹第332章 驚魂第93章 定計第144章 中計第217章 論交第207章 恩仇第77章 斬將第60章 宮亂第30章 陣法第73章 誓言第71章 比鬥(二)第213章 反勝第91章 英雌第384章 虎癡第234章 張任第36章 三式第270章 起兵第143章 事泄第342章 傳璽第141章 大敗第76章 汜水第243章 漢中第379章 逃出第173章 續命第392章 掌控第350章 雍州第75章 風起第27章 天殘第222章 拜會第79章 遷都第264章 平定第142章 埋伏第161章 二喬第143章 事泄第275章 投奔第131章 挾天第199章 前因第180章 神威第238章 官渡第138章 北地第353章 奮威第56章 請求第259章 夜襲第134章 終失第30章 陣法第127章 滅門第76章 汜水第214章 夾擊第46章 結義第155章 局勢第104章 知音第319章 求兵第397章 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