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水淹

洪銳此時因剛剛衝突天地二橋,體內真氣鼓盪,尚不能自如控制,便將體氣形之於外,是故,給人的感覺上,氣勢極是渾厚。

劉備等人不知原因,但見只一天功夫,經柳飛調理,便使得一直纏綿於榻上的洪銳重新站了起來不說,而且明顯是修爲大增,俱皆心中駭異。暗想,若是柳飛肯出手,那將兵士均改造一番,怕不是各個俱都是勇猛無敵的將軍了。想想幾萬軍士變成幾萬將軍,衝鋒陷陣,何人能擋?

衆人面上均是一副遐想呆滯之狀,柳飛看的暗暗好笑,知道他們怕是想左了。要知道洪銳之所以能達到這個境界,卻是因爲早在救援北海時,便已經得太史慈授以銳金決,多日苦練不輟,早已積累了大量的內氣,只不過因玄關未破,大部分均散落在體內經脈之中,而非在丹田內。此次,經這場大變,體內經脈大受損傷,原本囤積的真氣,已是溢出,遊於體內,不再受身體控制。若沒有柳飛協助收攏,怕是過不多時,便會爆體而亡。而此次經脈的受傷,也暗含破而後立的武學要旨,加上洪銳本身身體素質極富武學天賦,(若非如此,柳飛當日也不會允許太史慈傳他內功了)再有柳飛以水神真氣的催動助力,方能一舉衝破天地玄關,而達此時境界。卻也是兇險至極了。看這些人的眼光表情,要想隨便找人就造就一個高手出來,簡直就是異想天開,柳飛不禁下意識的搖搖頭。苦笑不已。

劉備等人見柳飛苦笑搖頭,方纔猛省,想想也覺尷尬,忙上前向洪銳賀喜,衆人一番熱鬧,洪銳先自去沐浴更衣,衆人方開宴以賀。席間自是一片歡騰,不必細表。

次日。柳飛將程普黃蓋等四人叫出,與他們四人單獨敘話。柳飛問起他們打算,四人相互看了看,由程普回答道“我等只求劉豫州能爲故主報仇,願奉劉豫州爲主,萬死不辭。”

柳飛點點頭,道“你等心思,我自明白。可是玄德與那劉表畢竟乃是同宗,此時若驟然向其開戰。且不說能否勝過,單隻道義上便說不通。更何況,此時局勢,若是再與劉表起了齷齪。。。。”

柳飛說到這,停了一下,微微搖頭。看着他們接着道“你們現今實力如何,周遭局勢怎樣。你們均是帶兵許久的人了。你們自思現在可是復仇之機嗎?”

程普等人暗自思量,半響終是滿面黯然。道“然如此,我等舊主之仇便如此了了不成?”言罷,憤懣不已。

柳飛微微一笑,道“此時不打,不代表以後不打。況且,怎麼打也是需要個謀劃不是,你等若要如此心急。只怕不等報了你們舊主之仇。自己反倒先賠了進去。兩害相權,你等自己思量。可是這般道理?”

四人中,程普多智,祖茂精細,韓當悍勇,黃蓋忠直。柳飛此話一出,程普與祖茂眼睛一亮,對望一眼,心中已是明白,暗暗歡喜,黃蓋與韓當卻是滿面迷茫,終不知柳飛之意,是打還是不打。

程普心中即已明白,便一拉二人,也不多說,直接向柳飛問計道“既如此,還請先生指點,我等現在應如何做?”

柳飛笑道“所有消息暫不泄露,你等也暫時不必呆在玄德這邊。”說着,取出一塊令牌遞於程普,道“你等攜此令牌,可徑往江東舒縣,去尋伯符生前兄弟周瑜周公瑾,先助他完成江東之略。待到時機成熟,你家舊主之仇自可報的,卻也不需打死打活地”言罷,不再多語。

程普大喜接過令牌,又遲疑道“如此,劉豫州這邊,我等已奉爲主,那。。。。。”柳飛笑道“此事你等不需煩惱。公瑾那邊自是明白。對外乃是兩家,對內麼,主從之分,公瑾自是早有安排,你等前往,但聽其吩咐便是”

程普躬身領命。柳飛又道“你們主公這邊,我自會與他去說,你等可立時前往,休叫他人知曉,否則,我的安排可就不靈了”程普四人俱皆應諾,自去收拾,徑往江東而去。

柳飛待四人去後,便來尋玄德,將之喚到屋內,師徒二人細細說了半天,柳飛自飄然而去。衆人問起,劉備但笑不語,衆人無奈作罷,只是將精力全部放在豫州的建設開發之中了。豫州不多時,便已是生機勃勃,一片興旺氣象。

劉備這邊發展豫州暫且不提,卻說兗州曹操,得知荀計謀已成,呂布終是襲破徐州,不由大喜,只是聞聽劉備竟又跑到了豫州,與孫氏合在一起,不由又是一愁。遂聚集衆謀士議事。

郭嘉聞聽曹操憂慮,笑道“主公不需煩惱,此際劉備新敗,兵無戰心,將無戰意。曲於豫州之地,立足不穩。與孫氏後輩兩家苟合,那孫氏乃劉表死敵,必有防備劉備之心,如此,破之易也。如今,且先讓他們攪在一起,前後掣肘,兩家均無能爲也。”

頓了頓,伸手用几上擺設,簡單示意地圖,手指壽春道“揚州袁術,被劉備所破,新敗之人,膽色已寒,今只龜縮不出,亦無能爲也”接着指着徐州道“此時,徐州新破,呂布以不義而篡州權,民心背之,此天賜良機,正是破呂布之時。主公只需以義討之,徐州百姓安能不簞食壺漿以迎之。待得了徐州,將都城南移至許昌,攜大勝之勢,以壓劉備,密使人以間孫劉,則二人不攻自破矣。”一番話,說的曹操哈哈大笑,喜道“奉孝真鬼才也”當下,整備三軍,擬伐呂布。

公元一九六年,漢獻帝建安二年。曹操起馬步軍二十萬,三伐徐州。此次,卻是奉旨以大義而動。討伐篡奪漢家城池,迫害漢室宗親的逆賊呂布。名正言順,以堂堂正正之師而來,徐州百姓一時感慨不已,心中實不知是該恨還是該迎。只是徐州世家之人均表歡迎。暗暗接洽。

卻說呂布在徐州,自偷襲徐州得手,暗自得意。雖說終是丟了赤兔馬,但畢竟換來這麼個富裕之地。也差堪告慰了。此時,聞聽曹操起大軍來攻,亦是一驚,忙召衆將來聚,商議對敵之策。

時陳宮正在蕭關整治防務,聞聽曹操來攻,急回徐州,來見呂布。呂布接着,大喜道“吾正欲着人去尋公臺。今曹操勢大,如何御之”

陳宮道“徐州四戰之地,將軍宜深保沛城,宮自守蕭關,曹操遠來,我等只宜堅守。待其糧盡兵退之時,我等於後進擊。操可破矣”呂布大喜,着陳宮回蕭關。自提大軍來守小沛。

卻說曹操這邊,探子將呂布佈置報上,曹操遂聚衆人商議。郭嘉獻計道“今陳宮、呂布分犄角之勢成爲好計,奈何兵力太少,主公當使人派兵往小沛,只將城圍住,卻不與接戰。主公自帶大軍進發蕭關。卻使人分兵經樑郡。出細陽。直插靈璧。軍到之後,多豎旌旗。卻將主公大旗打在靈璧,小沛與蕭關俱皆不與接戰,派人傳言,我軍已經繞至關內,將直下徐州。呂布聞聽必慌,待其兵動,可於後追之,拖延其速度。蕭關孤城,反掌可破,主公大軍揮進,徐州城內自有內應獻城。”曹操大喜,按計而行。

是日,曹仁領兵五千竟將小沛圍了,呂布出戰,曹仁方一接戰,便往後退。呂布思及陳宮所言,急回兵不追,方一回城,曹仁又至,日夜擊鼓吶喊不停。待得呂布出城,曹仁又退,如此反覆幾次,呂布心中惶惑。遂派人往蕭關問計陳宮,卻被曹仁將路攔死,信使不得過,呂布愈發焦慮。

忽一日,人來報,靈璧忽現曹操大軍,曹操大旗亦在靈璧出現,卻是繞路進擊,欲要直下徐州。呂布念及家小,不由大急,顧不上陳宮,急急回兵以救徐州。後面曹仁緊緊咬住,呂布無奈,只得回身再戰,曹仁卻只是遊鬥。呂布急喚魏續,先回徐州搬取家小往下邳安置,自己回身抵住曹仁。

早有人報知曹操,曹操大喜,是夜,盡起大軍,猛攻蕭關,一時間,蕭關火光沖天,曹操衆軍蟻附蹬城,陳宮拼命抵住,卻得知呂布已離小沛,不由跌足長嘆,只得棄關而走,來會呂布,後面曹操大軍緊隨其後,並不稍歇。

待到呂布、陳宮趕至徐州,卻見城上已是便插曹軍旗號,卻是城中富戶早早將城獻了,靈璧李典樂進已是取了徐州,幸得魏續腳快,已是提前護着呂布家小出了徐州。

呂布陳宮無奈,只得棄了徐州,徑往下邳而去,侯成出來接着,進入下邳,四門緊閉,並不接戰。

曹操大軍在徐州並不停歇,一鼓而圍,將個下邳城圍得水泄不通。城內陳宮問及呂布如何棄了小沛,呂布盡言前事,陳宮道“我走前如何囑咐?那曹操遠來,如何得大軍不進近途,而望遠走之理,他糧草如何接濟?”

呂布面紅耳赤,心中卻是逵怒。勉強壓下怒火,問道“事已至此,如之奈何”陳宮道“今將軍宜速帥步軍出城紮寨,與我成犄角之勢。再使人往壽春袁術處求救。我聞袁術有子,尚未婚配,將軍之女已屆妙齡,可使人前去求親結爲秦晉之好。若此,待袁術發兵,前後夾擊,操了破矣。”

呂布諾諾,回返家中,與妻商議,妻嚴氏大驚道“如此,妾不復得君也。且吾女年幼,怎生出的大軍,望夫君思之”呂布煩惱,來見曹氏,曹氏亦低泣道“將軍若輕出,一旦有事,妾不復君所有也,請先賜死”呂布忙自一頓好哄。卻出來對陳宮道“內人不捨小女年幼,且大軍相圍,如何得出?”

陳宮無奈,又道“如此,請將軍早做準備,出城屯紮,吾料曹軍糧草不多,我等可覷準機會,劫其糧道,彼軍無糧,軍自退矣。”

呂布道“我聞曹操奸猾,生平但劫人糧道,我思此時一動不如一靜,且靜觀之”陳宮再三相勸,呂布只是吱唔推脫。陳宮出門仰天長嘆“吾等盡皆死於婦人之手矣”遂不復再言。呂布於是每日只與妻妾飲酒爲樂。

卻說曹操每日攻城,亦是傷損無數,漸漸糧草不濟。這日卻有人來報,道是河內太守張揚反叛,欲領兵進犯兗州,以奪獻帝。卻被部將楊醜所殺,將欲來獻丞相,卻被張揚舊部眭固所殺,反投犬戎去了,曹操急令史奐前去追殺。又念及北有袁紹,南有劉備、張繡之患,便心有退意。郭嘉卻是看的明白,眼見下邳地勢低下,遂獻計,決泗水以灌之。曹操大喜,立時按計而行,一時間,洪浪滔滔,下邳城,一夜之間變成澤國。

呂布當日正與妻妾飲酒爲樂,大水一到,頓時驚醒。忙自提戟上城巡視,但見處處皆是大水,兵士百姓俱皆被困。此時曹操大軍順水勢而來,竭力攻城。呂布見狀,只得親自上城,竭力以退曹兵。好容易將曹兵第一波次進攻打退,呂布已是渾身疲乏,暗驚酒色傷身,當即下戒酒令。

時有呂布內弟魏續,平日便多受呂布呵斥,平日亦素愛飲酒,本被大水一泡,渾身皆冷,欲叫士卒少進酒水禦寒,今聞聽呂布突然禁酒,便來相勸。呂布大怒,道“我方下令禁酒,你便來相勸,敢莫依仗關係違我軍令,當我真斬不得你嗎”當即下令推出斬之。魏續叫道“主公休怒,續非爲己,今水泡甚寒,軍士身子寒冷,乃爲解軍士之苦,若無軍士抵抗,如何守得住下邳”

呂布大怒道“我匹馬單槍,怕地誰來?卻來拿士卒說話”喝令推出,衆將齊齊求情,呂布方罷,卻教人重責一百鞭子,直打地皮開肉綻,魏續大恨,衆將亦是心寒。

是夜,衆將商議,俱言呂布只顧家小,不吝士卒,遂密謀降曹。

第156章 叛亂第176章 玉龍第53章 虎將第192章 海上第371章 鏖戰第64章 大儒第187章 玄元第41章 比劍第74章 救曹第90章 謀董第265章 遼東(一)第190章 揚帆第258章 詭殺第314章 洞穴第67章 對樂第134章 終失第217章 論交第42章 點撥第273章 潼關(二)第334章 驚怖第197章 大牢第51章 宛城第172章 悍衛第88章 重煉第138章 北地第221章 又見第317章 巫尊第16章 赴宴第32章 聞警第320章 哀牢第219章 論政第102章 身死第383章 降蜀第110章 收服第289章 謀刺第58章 酣鬥第118章 鬥法第356章 老驥第261章 聚殲(二)第309章 情重第215章 會師第80章 再救第71章 比鬥(二)第13章 喜事第8章 制器第224章 羣英第200章 訓斥第113章 對歌第330章 奇才第157章 政變第101章 大戰第204章 新城第362章 還都第59章 暢飲第382章 獲救第17章 傳刀第103章 暫別第152章 入荊(二)第345章 篡漢第353章 奮威第272章 潼關(一)第362章 還都第127章 滅門第233章 寶刀第98章 誅殺第115章 冤案第240章 完敗第393章 荒島第230章 傳說第136章 水淹第32章 聞警第107章 收心第104章 知音第75章 風起第207章 恩仇第372章 餘孽第35章 傷逝第298章 同行第346章 東川第83章 約定第86章 火併第45章 庭議第359章 突刺第166章 雙嬌第46章 結義第324章 屠熊第319章 求兵第124章 江火第112章 盟約第109章 土着第308章 滅靈第253章 兵法第136章 水淹第315章 暗室第341章 銅雀第369章 遁走第104章 知音第209章 喜聞第81章 亂殺第102章 身死
第156章 叛亂第176章 玉龍第53章 虎將第192章 海上第371章 鏖戰第64章 大儒第187章 玄元第41章 比劍第74章 救曹第90章 謀董第265章 遼東(一)第190章 揚帆第258章 詭殺第314章 洞穴第67章 對樂第134章 終失第217章 論交第42章 點撥第273章 潼關(二)第334章 驚怖第197章 大牢第51章 宛城第172章 悍衛第88章 重煉第138章 北地第221章 又見第317章 巫尊第16章 赴宴第32章 聞警第320章 哀牢第219章 論政第102章 身死第383章 降蜀第110章 收服第289章 謀刺第58章 酣鬥第118章 鬥法第356章 老驥第261章 聚殲(二)第309章 情重第215章 會師第80章 再救第71章 比鬥(二)第13章 喜事第8章 制器第224章 羣英第200章 訓斥第113章 對歌第330章 奇才第157章 政變第101章 大戰第204章 新城第362章 還都第59章 暢飲第382章 獲救第17章 傳刀第103章 暫別第152章 入荊(二)第345章 篡漢第353章 奮威第272章 潼關(一)第362章 還都第127章 滅門第233章 寶刀第98章 誅殺第115章 冤案第240章 完敗第393章 荒島第230章 傳說第136章 水淹第32章 聞警第107章 收心第104章 知音第75章 風起第207章 恩仇第372章 餘孽第35章 傷逝第298章 同行第346章 東川第83章 約定第86章 火併第45章 庭議第359章 突刺第166章 雙嬌第46章 結義第324章 屠熊第319章 求兵第124章 江火第112章 盟約第109章 土着第308章 滅靈第253章 兵法第136章 水淹第315章 暗室第341章 銅雀第369章 遁走第104章 知音第209章 喜聞第81章 亂殺第102章 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