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傳說

這張坤聰明反被聰明誤,他若是老老實實的等着,待柳飛問明白事情,未必便不能饒其一命,畢竟柳飛並非是嗜殺之人。而他這突然一跑,柳飛下意識的想也未想,便自折了一根樹枝,隨手擲去。想柳飛何等功力,那張坤自是登時了賬。

柳飛剛剛沒有找到地形圖,尚自再想是否已經被燒燬了。但張坤這一跑,卻登時想到,那張魯既然心茲念茲的便是殺入西川,這張鬆往許都求救,他即派人來殺,焉有不搜身,檢查有無書信一說。故此,這張坤身爲領頭之人,若是搜得書信定會放在自己身上,哪裡容他跑了。張坤這一跑卻是把自己的性命生生的跑沒了。

柳飛即取了圖冊,便將張坤屍體連同那十一人的放在一起,統統推入火中,盡皆焚之。將那包裹揮手收了,這才身形一晃,竟回自己小舟之上。那片林間空地上,卻是沖天火光而起,待到後人來看,除了一堆灰燼外卻是什麼也不曾留下。

次日清晨,柳飛自入定中醒來,便驅舟往成都行去。他雖是逆水行舟,然在他內力催動之下,那小舟卻如離鉉之箭般,飛速向前。江上偶有順水而下的船隻,眼見這小舟竟然如此快捷,盡皆瞠目結舌,不敢相信。待到擦擦眼睛,欲要看個仔細時,卻早已不見那小舟影子,於是登時便以爲是神鬼之事,周邊多有無知村民來江邊求水神保佑,香火一時竟是大盛。

柳飛自顧趕路,哪知這般情景。行了一日,柳飛便是不耐,遂棄了小舟。依然自旱路而行,慢慢往成都晃去。

非止一日,這天眼見前方顯現一座高大的城牆,於人打聽,道是白帝城。柳飛心有所感。縱目望去,但見此城高築于山勢之上。東依夔門,西傍亂石谷。三面環水,雄踞水陸要津。地勢之奇,實爲兵家必爭之地。

柳飛信步入城,暗自觀看,念及自家徒兒以後便應是於此殞命,心中實有些時空暗換的感覺。想想那劉備此時卻是正在襄陽城中高坐,哪裡知道自己師父卻在此處吊念於他,自己亦有些怪異的感覺。

於城後卻有一廟,便是白帝廟了。這白帝城本是西漢時。割據西川的公孫述所建,原名卻叫做子陽城。那公孫述素有帝王之心,在此處屯糧積粟。暗窺中原。公元二十五年,其人爲稱帝。令手下之人廣造聲勢,傳言城中白鶴井內,時有白氣升騰,宛若白龍騰空,實爲白龍獻瑞,乃主此地當出新天子。是年,便登基稱帝。自號白帝。將此城改爲白帝城,築此城地山稱爲白帝山。然時隔十二年後。漢光武帝發兵攻屬,公孫述那是敵手,頃刻間,便是國滅人亡。然其在位之時,卻是多有善政,當地之人爲紀念這位白帝,遂修建白帝廟以奉之。柳飛便於這廟中細細打量那白帝塑像,見這位君主頗有些慈眉善目之像,可惜在歷史的洪流之下,便是這愛民的皇帝也是不能久長,但能讓百姓在其死後修廟以念之,卻也不枉了一生。

柳飛站在廟內,想及自己所做一切,突然想到,不知大漢真的一統之後,天下又有幾人能記得自己,會不會有人也給自己修個廟?自己在這一世,看似悠閒,卻也是奔波不停,其間功業又有幾人知曉?一時間,想的不由癡了。

廟內罄兒一聲清鳴,柳飛方自回神,心下卻有些模糊地感覺,待要仔細分辨,卻又瞬間消逝,不明所以下,不由搖搖頭,徑自踱了出去,立於山頂望去,西面的亂石谷又引起了他的興趣。

相傳那裡便是以後諸葛亮佈置八陣圖地所在。柳飛放眼望去,但見那邊怪石嶙峋,峰巒險峻。一堆堆大石左一堆右一堆的,看似雜亂無章。然而仔細觀察,卻似乎又有些玄妙之處,隱隱似是暗含着一些機巧。谷內時時地騰起一陣氤氳,疾風過處,陣陣嗚咽之聲猶如鬼泣。柳飛暗暗稱奇,當即出城,徑往谷中來看。

待來到谷前,卻見亂石穿空,似大劍直戟。谷中亂石千姿百態,大者如山,小者亦有旬丈。谷內縱橫穿插幾條小徑,彎彎曲曲不知通向什麼所在。人行其間,兩邊山石似欲直壓下來,森森然自有一股威勢。

耳中聽的前方響起腳步聲,柳飛不由佇足回視,卻見一個樵夫擔着一捆柴火自小徑深處轉出。擡眼突然看到柳飛,亦是不由一怔。

柳飛上前抱拳行禮,道“這位壯士請了,在下初臨此地,眼見這裡山石奇異。忍不住前來觀賞,只是不知這些路徑卻是通往何處,還望指點一二,以免迷於其中,卻是不妙了”

那樵夫聞聽,歇了挑子,亦是回禮,道“不敢當先生大禮,此處便是叫亂石谷。這些小徑俱是通往江邊,只我走這一條卻是往山中而去。我等當地之人,總是走的慣了,也只是幾條而已。蓋因此處委實有些異處,少有人來。我等仗着熟悉,便時常進去尋些柴火,打些獵物。先生初來,最好莫要多留,稍待霧氣升騰之時,路徑便多有模糊,那時,便是我等當地之人,亦是不敢進入。”說罷,面上微有驚色。

柳飛大感興趣,忙自懷中取出些銀錢,遞於那樵夫,道“這位壯士且稍微歇下腳,給我仔細講講,這些許銀錢權當給壯士將斛酒喝,也莫要嫌棄”說着,將錢遞於樵夫。

樵夫不由作色道“你這先生卻是將我瞧得小了,我與你講這些,原是好意,如何是貪圖你的銀錢。你想要聽聽這裡的事,我便於你說說,當不得什麼,如何與我這許多財物。吾雖窮困,卻非貪財之人”說着,猶是不忿。

柳飛微窘,心中卻是感嘆山民淳樸。當下收起銀錢,卻將葫蘆取出,道“原是在下失禮,如此,不如咱們小酌一斛,也讓壯士解解渴,亦權當賠罪如何”

那樵夫見了酒,卻是開心,滿面堆笑,點頭不已。二人尋了個乾淨所在,就於石上坐了。柳飛取出晶石杯,將酒倒了。那樵夫何曾喝過這等美酒,一時間竟是癡癡呆呆,完全忘了身處何方了。待到柳飛將其喚醒,那樵夫看向柳飛的目光便有些怪異,似是疑惑間帶着些畏懼。

柳飛不由大悔,知其怕是想到什麼怪異之處去了。此地本就有些怪異,自己突然出現,又拿出這般美酒,那樵夫此時沒撒腿便跑,已是頗有膽量了。眼見他手足無措,面色青白,不由苦笑道“壯士切莫多心,某這酒卻是有緣相遇左慈仙長,蒙他所賜。並不是我自家之物,酒肆之內也是買不到的。剛見壯士不昧錢財,頗是感慨,方將出這酒,壯士卻莫要想多了”

那樵夫聞聽此言,方緩和了臉色,口中道“汝卻早說,那左慈道長乃神仙人物,便有這酒也是不怪的,只是你既能得其贈酒,委實是大機緣了”

柳飛聽地暗暗嘆氣,心道如是左慈在此,定要大罵自己亂借他名了。若是知曉,自己用這玉露酒餚客,還詐言是他所贈,恐怕能當即背過氣去。眼見這樵夫已是恢復了臉色,遂繼續說起方纔話題。

那樵夫即去了心裡害怕,便放開話匣子,說了起來。道“先生有所不知,這地方原本卻不是這般的,相傳若干年前,這裡本就是一道峽谷,那片山石俱是和那山連在一起,只有一條小徑徑直通往江邊。後來此地出了個明君,便是那白帝了。他爲保此地平安,曾派三萬大軍駐紮於此,緊守那條唯一的小徑。一時間,此地甚是太平,百姓俱皆安樂。”

說至此,樵夫進了一杯酒,微微眯眼陶醉了下,接着道“直到有一天,外面來了傳言,說是自川蜀之外,天下已是俱爲大漢所有了,漢帝派了使臣來見白帝,要其歸降於大漢。白帝哪裡肯從,便將那使臣斥退。自己則全國動員,彙集大軍,準備和漢帝大戰。於是兩國便在江岸拉開陣勢,好一通大戰,據說當時,直殺地江水變赤,屍塞水道,江水爲之不流。白帝雖是勇猛,但卻終不是漢帝對手。”說到這,樵夫微微搖頭嘆息一聲,似是頗有些遺憾。

擡眼見柳飛聽的入神,便接着道“白帝雖然敗了,卻不願投降,便率領剩餘兵馬退至這峽谷,欲要藉着這地利和漢軍僵持。如此過了三月,漢軍果然不得進,但漢軍着實悍勇,雖然始終攻打不進來,但白帝的軍兵也是死傷許多。白帝的軍卒皆是本地百姓之子弟,白帝眼見再打下去也不過是將時間拖的久些,取勝卻是絕無可能。如果再戰下去,雖能殺傷更多漢軍,但白帝的子民怕也剩不下多少了。悲憤之餘,白帝只得宣佈歸降,但衆軍皆降,白帝卻是不降,便在大軍投降當晚,白帝自己卻在山頂自刎而死。臨死之際,仰天大呼,怨怪上天不公不肯助他保國衛民。他大聲呼喊漢軍,得城之後,不得屠戮他的子民,所有罪責他願一身擔之,喊罷,便橫劍自刎了”

第138章 北地第295章 蹊蹺第49章 詰問第114章 暗布第265章 遼東(一)第90章 謀董第225章 龍現第290章 死靈第41章 比劍第241章 入川第13章 喜事第281章 山谷第343章 鬼拘第1章 穿越第112章 盟約第242章 涪關第339章 覆滅第83章 約定第241章 入川第397章 晉立第396章 理由第209章 喜聞第227章 縱論第371章 鏖戰第138章 北地第211章 難爲(二)第388章 平定第163章 敘說(一)第310章 彙報第45章 庭議第262章 覆沒第161章 二喬第285章 青蒿第224章 羣英第227章 縱論第369章 遁走第320章 哀牢第46章 結義第10章 論勢(一)第68章 造紙第375章 河間第250章 奸人第102章 身死第136章 水淹第93章 定計第113章 對歌第268章 醒來第189章 寶船第371章 鏖戰第230章 傳說第284章 伐蠻第297章 友情第100章 撫慰第18章 涿郡第358章 詐降第9章 乾坤第254章 選兵第85章 磐河第220章 薦書第380章 魏亡第283章 烏龍第120章 沛城第337章 受困第356章 老驥第263章 白狼第299章 蛇羣第78章 虎牢第353章 奮威第203章 論醫第9章 乾坤第345章 篡漢第353章 奮威第42章 點撥第37章 盡屠第18章 涿郡第137章 要求第204章 新城第133章 大勝第44章 再亂第297章 友情第217章 論交第39章 琅琊第206章 天神第114章 暗布第一百一十九 掌戰事第13章 喜事第233章 寶刀第89章 長安第184章 天劫第139章 僞帝第277章 病危第138章 北地第11章 論勢(二)第83章 約定第235章 授藝第205章 難題第169章 情意第160章 心願第136章 水淹第37章 盡屠
第138章 北地第295章 蹊蹺第49章 詰問第114章 暗布第265章 遼東(一)第90章 謀董第225章 龍現第290章 死靈第41章 比劍第241章 入川第13章 喜事第281章 山谷第343章 鬼拘第1章 穿越第112章 盟約第242章 涪關第339章 覆滅第83章 約定第241章 入川第397章 晉立第396章 理由第209章 喜聞第227章 縱論第371章 鏖戰第138章 北地第211章 難爲(二)第388章 平定第163章 敘說(一)第310章 彙報第45章 庭議第262章 覆沒第161章 二喬第285章 青蒿第224章 羣英第227章 縱論第369章 遁走第320章 哀牢第46章 結義第10章 論勢(一)第68章 造紙第375章 河間第250章 奸人第102章 身死第136章 水淹第93章 定計第113章 對歌第268章 醒來第189章 寶船第371章 鏖戰第230章 傳說第284章 伐蠻第297章 友情第100章 撫慰第18章 涿郡第358章 詐降第9章 乾坤第254章 選兵第85章 磐河第220章 薦書第380章 魏亡第283章 烏龍第120章 沛城第337章 受困第356章 老驥第263章 白狼第299章 蛇羣第78章 虎牢第353章 奮威第203章 論醫第9章 乾坤第345章 篡漢第353章 奮威第42章 點撥第37章 盡屠第18章 涿郡第137章 要求第204章 新城第133章 大勝第44章 再亂第297章 友情第217章 論交第39章 琅琊第206章 天神第114章 暗布第一百一十九 掌戰事第13章 喜事第233章 寶刀第89章 長安第184章 天劫第139章 僞帝第277章 病危第138章 北地第11章 論勢(二)第83章 約定第235章 授藝第205章 難題第169章 情意第160章 心願第136章 水淹第37章 盡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