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稱王

曹操平了西涼,聞聽袁氏兄弟,各自征伐損傷慘重,不由大喜。道“果爲奉孝料中矣”遂再起大軍,進駐白馬,隔岸觀望。

袁尚等人聞聽曹操前來,遂又復聚。雙方大戰於黎陽,袁氏大敗。袁熙、高幹俱皆死於亂中。袁譚與袁尚大戰之時,折損甚大,勢力早不及袁尚,否則亦不會聽話的前來抵擋曹操了。此次兵敗趁勢兵退平原,使袁尚駐於鄴城,擋在前面。

袁尚大恨,暗暗佈置,要先取袁譚,再戰曹操。消息傳至袁譚處,袁譚憂慮,遂於郭圖商議。那郭圖專事賣國之事,這卻是他的強項。當下對袁譚道“今曹操勢大,吾料早晚難以敵之。不若遣使以投曹操,使曹操先攻袁尚,吾等卻於後夾擊,尚可擒矣。待擒的袁尚,吾得其軍而據其地,勢力大漲。便可拒之而與曹操相抗,曹操遠來,兵糧必難以爲繼,俟其斷糧兵退,吾等便可仍據冀州,再圖進取。”這廝的算盤打得稀里嘩啦,卻不知全是癡人說夢,實實的將河北賣給了曹操。偏偏遇上袁譚這麼個白癡,也自相信,當下安排人前往曹營請降。

這爲使之人卻是辛評之弟,喚作辛毗,字佐治。\\\\\\此人早對袁氏灰心,此刻得了這個差事,暗暗存了心思。見了曹操,將袁譚請降之事一一說了。曹操聞聽點頭,請辛毗自去休息,這邊卻將衆謀士聚齊,共議此事。

程昱、滿寵、呂虔盡皆不信。荀攸卻道“此事雖不可信。但卻可謀之。袁氏據四州之地,帶甲數十萬,若二子和睦,共守成業,天下事未可知也;今乘其兄弟相攻,勢窮而投我,我提兵先除袁尚,後觀其變。並滅袁譚,天下定矣。此機會不可失也。”

曹操大喜,遂定決心。這邊請辛毗來,問袁譚究真降還是假降,他本欲借辛毗之口,迷惑於袁譚,哪知此言問出。辛毗竟是開口言道“明公勿問真與詐也,只論其勢可耳。袁氏連年喪敗,兵革疲於外,謀臣誅於內;兄弟讒隙,國分爲二;加之饑饉並臻,天災人困:無問智愚,皆知土崩瓦解,此乃天滅袁氏之時也。今明公提兵攻鄴,袁尚孤城困守。譚踵襲其後。以明公之威,擊疲憊之衆,如迅風之掃秋葉也。今四方之患。莫大於河北;河北既平,則霸業成矣。****願明公詳之”

曹操萬沒想到竟是問出這麼一個結果,不由大喜道“恨不與辛佐治早見也”當下提兵而進,徑攻鄴城。

袁譚聞聽曹操果然攻打鄴城,不由大喜,遂引兵夾攻。於路勸降袁尚部將呂曠呂祥,卻叫二人詐降於曹操,間中取事。不料這二人亦是個玲瓏心肝。眼見袁氏滅亡在即,遂來了個假戲真做,將袁譚之計,盡數報於曹操。曹操哂笑,卻讓二人不必聲張。心下卻暗伏斬殺袁譚之

譚請操攻取冀州。操曰:“方今糧草不接,搬運勞苦,我濟河,遏淇水入白溝。以通糧道。然後進兵。”令譚且居平原。操引軍退屯黎陽,封呂曠、呂翔爲列侯。隨軍聽用。

袁尚見曹操這般舉措,心下驚慌,忙召審配商議。審配獻計分派軍士守把險隘,卻先進兵以取袁譚,絕了曹操內應,再將得勝之兵以迎曹操。這河北謀士一個個盡是先安內再攘外,安得不敗。

袁尚得了計策大喜,按計而行,卻不料被曹操趁勢連勝幾陣,降者無數。\\\袁尚眼見不勝,遂出城偷襲,卻被曹操識破,一陣大殺,損失慘重。及至退至西山,又被曹操偷襲,當即被許褚斬了。城內審配尚不知噩耗,兀自死守。那許攸又獻計,竟是掘漳河之水淹之。一時,水淹四門。城內軍民盡皆困於水中。曹操遂令招降。

辛毗挑着袁尚首級,招降審配,卻被審配大罵,將辛毗一家老小盡皆斬了,自城上扔下。辛毗頓時昏厥。卻不料審配此舉卻是讓其侄審榮不滿。他素於辛毗交厚,眼見審配如此慘殺,心中不忿,竟於當夜,偷開城門,放曹操大軍入城,鄴城遂陷。審配等人盡皆被殺。

鄴城即平,曹操遂整軍暫休。袁譚卻藉機大肆活動,召集袁尚舊部,聚攏兵卒,幾日間,竟是闊地大片,頗感勢力大漲。待得曹操召喚時,便拒不前往。曹操大怒,遂率大軍圍攻平原。

袁譚據城而守,曹操一時不得下。時值隆冬季節,滴水成冰。曹操軍糧漸漸告罄,曹操急切間,卻見平原城低矮,遂心生一計。使人以沙石疊起,潑水成冰,竟是架起一座冰梯,直至城頭。****袁譚眼見不能抵擋,遂連夜而走,退往南皮。

曹操揮兵急追,於南皮城下,二軍相遇,一場大戰之下,陣斬袁譚,餘衆皆降。曹操入城,傳檄各郡,薊城鮮于輔,漁陽牽招,北平閻柔俱皆歸降,河北之地遂平。

公元二零一年冬,漢獻帝建安五年,曹操統一河北,班師還朝。一時間,威名大振,勢力暴漲。至此,曹操已俱整個北方地區和關中以及西北之地。

曹操即平了北方,志滿意得,更是跋扈。獻帝整日便是於宮中哀哭,不意卻有更難過之事發生。曹操部下衆文武眼見丞相勢大,自是各據心思,有那靈動的,便起了擁立曹操進王位地心思。曹操聞之,心實喜之,然面上卻是淡淡的。

自有大臣自相組織,那鍾繇自失了長安,逃回許昌。曹操便讓其留住京中,此時聽聞此事,卻極是踊躍。第二日,即連衆臣表奏獻帝,頌魏公曹操功德,極天際地,伊、周莫及,宜進爵爲王。獻帝眼見衆臣逼迫,心下無奈,只得令鍾繇草詔,冊立曹操爲魏王。曹操假意上書三辭。詔三報不許,操乃拜命受魏王之爵,冕十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用天子車服鑾儀,出警入蹕,於鄴郡蓋魏王宮,立長子曹丕爲世子。消息傳出,天下大譁。

劉備一口氣說至此,也是長長嘆息。衆人盡皆怒不可遏,唯有柳飛淡然不爲所動,眼見衆人污言穢語,罵不絕口。不由笑道“汝等便是在這罵到天黑,尚能罵死曹操否?”

衆人正自義憤填膺,猛然間聞聽柳飛此言一出,盡皆愕然,不知何意。劉備亦是愣住,小心的道“恩師此言何意?”

柳飛淡淡一笑道“那曹操莫說稱王,便是稱帝亦是早晚間事。他所行所爲,又有哪件事不是帝皇所當爲。此時,一個稱呼於他而言,實是有沒有俱皆一樣,爾等又何必如此模樣。現在爾等該思之的是,如何相據眼前局面,而不是在此如同潑婦罵街一般”

衆人聞聽,面面相覷,盡皆尷尬不已。龐統在旁卻是眼珠一轉,恭聲道“柳公此言,想是有了對應之策,還望能言之,以解我等之惑”

柳飛斜眼看看他,笑罵道“小龐統,可是又想考校與我”龐統裝傻道“統焉敢在先生面前放肆,實是真心求教”

柳飛眼見他眼珠亂轉,自是知曉他的心思。見他只是不說,卻往自己身上來推,微一思索,已是明白。當下也不點破,只是大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轉頭向着劉備道“曹操既是稱了魏王,汝若想和他對抗,則須在名義上不弱於他。否則,豈不是以下犯上乎。故而,汝亦可學他一學,也便稱王便是”

龐統眼中閃過一道喜色,卻猛然見柳飛正嘴角含笑的看着自己,心中知曉定是被這隱神谷主瞧破心思。只是臉上卻是木然不見任何表情。下面衆人卻是頓然大譁,人人面上均是一片喜色,猛然點頭不已。

劉備卻是大驚,失聲道“怎可如此,擅自稱王,豈不如同謀反?”柳飛嗤笑,道“那汝可是巴望曹操現在趕來給你封王不成?你日前稱大將軍時的氣魄去了哪裡?何況,現今這稱王也罷,稱帝也罷,俱不過是一句話而已,又有何真正地意義。難道你以爲許昌中的那位皇帝,此時還有半分權利不成。吾料,他此時的心思,恐是巴不得你趕緊稱帝,也好讓他失了被人挾持的名號,於他來講,卻是最好的結果了。”

劉備聽的師父越說越大,頭上冷汗不由冒出,只是自家師父說的,卻又如何敢去反駁,無奈之下,只得偷偷給龐統和法正施個眼色,讓他們出來說話。卻未發現這二人早就對了無數次眼光,眼中滿是笑意。

此時眼見主公望來,龐統輕咳了一聲,道“今曹操專權,百姓無主;主公仁義著於天下,今已撫有兩州之地,可以應天順人,即皇帝位,名正言順,以討國賊。柳公所言大是有理,事不宜遲,便請擇吉”旁邊法正憋住笑,猛點其頭。

劉備大驚,如何求神求出鬼來了。忙道“軍師之言差矣!怎可出這謀逆之言”龐統道“非也。方今天下分崩,英雄並起,各霸一方,四海才德之士,舍死亡生而事其上者,皆欲攀龍附鳳,建立功名也。今主公避嫌守義,恐失衆人之望。願主公熟思之。”

衆人此時盡皆開聲附和,劉備頓時頭大,眼見衆人逼迫,便道“便是要稱也最多稱王,尊號是絕不敢爲”

龐統聞聽,頓時大喜,與法正對望一眼,已是滿面笑容,延伸開來。

第336章 得骨第392章 掌控第311章 隱情第280章 哭求第41章 比劍第150章 天師第一百一十九 掌戰事第328章 機關第156章 叛亂第373章 天滅第376章 遇鬼第310章 彙報第362章 還都第360章 壽春第87章 再聚第295章 蹊蹺第51章 宛城第275章 投奔第38章 渡口第319章 求兵第154章 誤解第196章 驚聞第173章 續命第93章 定計第207章 恩仇第152章 入荊(二)第176章 玉龍第56章 請求第294章 祝融第66章 初見第10章 論勢(一)第36章 三式第29章 內傷第43章 點撥(二)第30章 陣法第75章 風起第278章 猜破第365章 登基第152章 入荊(二)第9章 乾坤第315章 暗室第295章 蹊蹺第343章 鬼拘第317章 巫尊第103章 暫別第292章 山魈第394章 日落第122章 捉弄第341章 銅雀第341章 銅雀第308章 滅靈第326章 兵主第232章 八陣第355章 斬將第390章 躡蹤第19章 考驗第79章 遷都第326章 兵主第273章 潼關(二)第136章 水淹第199章 前因第97章 反目第328章 機關第33章 迎敵第143章 事泄第320章 哀牢第55章 療治(二)第184章 天劫第192章 海上第167章 聯姻第325章 鬥法第306章 封谷第127章 滅門第92章 怒駁第248章 毒計第228章 截殺第4章 入世第88章 重煉第343章 鬼拘第191章 海嘯第345章 篡漢第297章 友情第274章 敗退第353章 奮威第332章 驚魂第223章 點醒第297章 友情第272章 潼關(一)第385章 激鬥第9章 乾坤第129章 終聚第286章 激將第225章 龍現第266章 遼東(二)第272章 潼關(一)第164章 敘說(二)第293章 飛雲第237章 戰事第294章 祝融第272章 潼關(一)
第336章 得骨第392章 掌控第311章 隱情第280章 哭求第41章 比劍第150章 天師第一百一十九 掌戰事第328章 機關第156章 叛亂第373章 天滅第376章 遇鬼第310章 彙報第362章 還都第360章 壽春第87章 再聚第295章 蹊蹺第51章 宛城第275章 投奔第38章 渡口第319章 求兵第154章 誤解第196章 驚聞第173章 續命第93章 定計第207章 恩仇第152章 入荊(二)第176章 玉龍第56章 請求第294章 祝融第66章 初見第10章 論勢(一)第36章 三式第29章 內傷第43章 點撥(二)第30章 陣法第75章 風起第278章 猜破第365章 登基第152章 入荊(二)第9章 乾坤第315章 暗室第295章 蹊蹺第343章 鬼拘第317章 巫尊第103章 暫別第292章 山魈第394章 日落第122章 捉弄第341章 銅雀第341章 銅雀第308章 滅靈第326章 兵主第232章 八陣第355章 斬將第390章 躡蹤第19章 考驗第79章 遷都第326章 兵主第273章 潼關(二)第136章 水淹第199章 前因第97章 反目第328章 機關第33章 迎敵第143章 事泄第320章 哀牢第55章 療治(二)第184章 天劫第192章 海上第167章 聯姻第325章 鬥法第306章 封谷第127章 滅門第92章 怒駁第248章 毒計第228章 截殺第4章 入世第88章 重煉第343章 鬼拘第191章 海嘯第345章 篡漢第297章 友情第274章 敗退第353章 奮威第332章 驚魂第223章 點醒第297章 友情第272章 潼關(一)第385章 激鬥第9章 乾坤第129章 終聚第286章 激將第225章 龍現第266章 遼東(二)第272章 潼關(一)第164章 敘說(二)第293章 飛雲第237章 戰事第294章 祝融第272章 潼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