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事泄

紀靈仍在打馬狂奔,他知道自己那兩個副手,樑剛雖忠義卻沒什麼帶兵的經驗,樂就卻是個標準的紈絝,雖有些武力,只怕一旦到了緊急之時,最先投降的就是他了。

心中焦急,便愈發的加急催促戰馬。胯下戰馬不耐的長嘶一聲,心中只是奇怪主人爲何如此相待,自己已是盡力了,還要如此鞭笞。只得努力將身體內的潛力使勁發揮,四蹄奔騰,猶如飛起來一般。

紀靈堪堪追到前面,便見零零散散的自家士卒,踉踉蹌蹌的往後跑來,遠處一片喊殺之聲。紀靈忙自將馬勒停,怒喝聲中,將這些敗卒聚攏過來,一問之下,不由大驚,身子搖晃,幾欲從馬上摔下,心中已是一片苦澀。

眼見這些士卒俱皆眼巴巴的看着自己,不禁咬咬牙,穩住自己的心神,大聲道“衆位兄弟,後面便是曹操的幾萬大軍。你們向後退,遇到只有死路一條。此時此地,我們只有併力向前,以死絕之,方能有一絲活路。畢竟前面只是埋伏之軍,兵力較少。若衆兄弟信得過我紀靈,便招呼散隊的兄弟,隨我死中求活,戮力以赴吧”說罷,已是一馬當先向前而去。

衆軍卒互相看看,突然有人大聲道“往後是死,往前也是死,孃的,老子就隨着紀將軍生死走一回了,也算是個有卵蛋的漢子”語音落下,但見一個漢子已是隨着紀靈後面衝了出去。衆人但見有人帶頭,終是紛紛緊了緊手中兵器,陸陸續續的跟在了後面。只是此時。衆人臉上均是一片默然,不復驚懼了,默然無聲中,一股肅殺之氣漸漸升起,是的,人真地被逼至絕境之時,爆發的力量是不可估計的。

紀靈深深的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沒有選擇,現在回頭已是不可能了,至於最後。究竟能不能衝回壽春,能回去多少,現在已經不是他該想的啦。

紀靈輕策着坐騎,慢慢將散落的士卒聚攏,竟得了五千多人。隨即派人向前打探道路,選了處水勢最緩之處,帶隊徑往。

堪堪到了,卻聽的左面一片殺聲傳來,卻見一小將挺槍躍馬直殺過來,馬首下尚自懸掛着一顆人頭。卻正是樑剛。紀靈心中大痛,眼見那小將已是策馬而來,不由胸中一股怒火勃發,不由仰天一聲大叫。那叫聲中滿含憤懣不鬱之氣,嘶聲大喊中,胯下戰馬似是也感應到主人的心情,煩躁的刨了刨蹄子。^^首發^^

卻見紀靈叫聲不絕,猛然一催戰馬。舉起手中三尖兩刃刀,直向那將衝去,勢如瘋虎,如電閃雷鳴。

這將卻不是別人,正是李典,他放完水,帶隊順勢殺下來,將袁術十萬大軍直殺的七零八落,更兼斬地對方一員上將。心中暢快。此時正帶隊沿河剿殺漏網之魚,怎知卻碰上了對方主帥紀靈。

眼見紀靈如瘋如顛,雙目血紅,心中不敢大意。就於手中大槍橫擺,抖擻精神,與紀靈戰在一起。二馬盤錯嘶鳴。鏗鏘兵刃撞擊之聲。如密珠般響起。紀靈叫起兩膀之力,三尖兩刃刀劈、砍、勾、抹、刺如疾雷電閃。似狂獅搖頭。那邊李典長槍盤、打、挑、帶、戳如風擺殘荷,似蛟龍出海。二人棋逢對手、將遇良才。堪堪戰了百餘回合,不分勝負。

紀靈畢竟正值壯年,力氣持久,李典卻是年幼,已是有些氣喘。兩邊廂兵士搖旗吶喊,聲震入耳,堪堪又是五十餘合,李典槍法漸漸散亂。紀靈提起精神,大喝聲中,手中三尖兩刃刀猛地打出幾個刀花,隨即猛然遞出,一刀刺中李典前胸,李典大叫一聲,已是被從馬上直擊出去,卻是被紀靈一刀尖戳中護心甲上,直慣了出去。李典親衛大駭,一擁而上,急將李典搶下,回身便走。

紀靈在後稍微追了幾步,便即停下,帶隊迅即渡河,徑往壽春而去。此時,大雨已是略微轉小,衆軍士個個疲勞不堪,困頓不已。自靈璧退軍,一路廝殺,粒米未曾下肚,又被大雨,大水一頓折騰,此時,實已是將近極限了。

紀靈見狀無奈,只得讓人稍事休息,不敢生火造飯,只將着雨水,取些乾糧果腹。略微休整後,方領人徑往浮山而來,哪知纔將將到了浮山腳下,突聞一聲鼓響,浮山之上頓起殺聲,紀靈大驚,急望去,但見山上此時磨盤大小的石塊,滾木轟轟而下,自軍士卒躲避稍慢者,便已是腦漿迸裂,骨斷肉糜。

大驚之下,急忙喝令衆軍向後躲避,但見前方之路不多時便已被堵個嚴嚴實實,山上金鼓齊鳴,漫山遍野,正不知多少曹兵直奔而下。紀靈哪敢戀戰,揮動三尖兩刃刀,忙自旁邊斜坡處搶出,就往小路拐去,身後士卒急速跟上,狼狽而去。幸虧山路難行,不多時便已甩脫追兵。

紀靈擡頭辨認方向,心中盤算,眼前唯一之路就只有再橫穿新縣,自板橋而回壽春了。回頭點算士卒,卻只得千餘之人。不由心中悲愴。

一行人,悽悽慘慘而行,一日後,方到得新縣。但見新縣已是一片狼藉,官府衙門早已人去樓空,百姓逃逸無蹤。剛欲暫時於此落腳歇息,卻聽得遠處蹄聲震天,隨即一軍卒進來稟告,夏侯大軍已延大路追至,再有半刻,既能到達。

紀靈大驚,哪敢再多做停留,吩咐衆人盡皆起身,倉惶出城,直往板橋而來。那板橋本是個小村,地勢平坦,兩邊俱是密林,只餘一條小路貫穿其中,離壽春不過五六十里。

紀靈咬咬牙,領着千餘殘兵,急速奔進。堪堪進的半里,後面夏侯等已是趕至。紀靈無奈,只得回身,邊戰邊退,逶迤而行。

眼見出的林中,便是一片坦途,只需快馬加鞭,不消個把時辰便能趕回,衆人不由盡皆士氣一振,努力抵住追兵,向林外奔去。

哪知剛一出地林子。便聽一聲鼓響,閃出一彪人馬,爲首一將正是夏侯淵,眼見紀靈東遮西擋,救得殘兵無數,極是勇猛。不由大怒,縱馬提刀,猶如一道閃電般奔至,大喝聲中,已是一刀劈下。可憐紀靈一路奔逃,幾番惡戰下來,早已是精疲力竭,哪裡還能擋得住這雷霆般的一刀。只覺得頸間一涼,便見自己越飛越高,隨即一陣疼痛襲來,眼前一陣黑暗,一縷魂魄已是飄飄蕩蕩不知到了何方了。

夏侯淵一刀將紀靈斬於馬下。隨即驅馬上前趕殺,袁術殘軍眼見紀靈陣亡,已是發一聲喊,四散而逃。十萬大軍就此風吹雲散,煙消隕滅了。

曹操大軍兩日後俱皆跟進,匯合一處。次日,曹操趕至,揮軍將壽春已是緊緊圍住,只東面因臨湖水。而暫留空隙。卻也是圍三闕一之策。

袁術正在壽春城中盼星星,盼月亮的盼着紀靈帶軍回援,哪知竟盼來了曹軍。待到看到了紀靈的首級,不由大叫一聲,吐血而倒,想及閻象之語。後悔不迭。自此。身子已是每況愈下,聚衆文武商議。最後商定,派人往河北聯絡族兄袁紹,將帝位禪讓於袁紹以求庇護,只是確須得自己過去才行。袁術無奈,只得暫時勉力守城,安排後撤諸多事宜。至此,三家進入短暫的相持。

卻說這日,曹操正自於營內和衆人商議進兵事宜,卻報京中急件。曹操急叫人呈上,待得看畢,不由大怒,道“賊子安敢於背後算我,吾必殺之”。就叫將信件遍傳衆人,衆人方纔知曉,不由均是冷汗之下,暗道僥倖。

卻原來這信正是荀所寫。原來,董承等人終於劉備聯絡上,得了劉備回書,俱是大喜,暗暗準備。卻不知一舉一動盡在荀監視之下。更是因董承家僮與妾私通之事,被董承撞破,董承怒而罰之,而使家僮懷恨徑自出首,直將整個事情盡數抖落了出來。

荀原本以爲只有京中之人和一個遠在西涼的馬騰參與,待到搜得盟書,猛然見到左將軍劉備五字,頓時大汗津津而下,急叫人送信與曹操,讓他小心提防。這也卻正是曹操惱怒地原因,他自以爲只有自己算計劉備的,哪成想劉備亦在暗暗算計自己。想想若不是荀精細,自己這次怕是終要載於劉備之手,忍不住怒氣填膺。

旁邊程昱勸道“主公不需惱火,此正給我等口實,可名正言順討之了。”衆人皆然。曹操始怒氣稍歇。只是突然想及細作回報劉備大敗袁術的細節,不由擔心,將此事說出,問計於衆謀士。

郭嘉笑道“劉備上次破袁術,可謂以有備伐無備,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自是大勝。只是此時我等即已明瞭其手段,破之易如反掌耳”

曹操忙問其計。郭嘉笑道“要破劉備戰車,只需兩道壕溝即可,定叫他偷雞不成蝕把米。”曹操聞言,不由哈哈大笑。這般簡單之事,大家往往最是容易忘記,直往難處去想,如何解得。當下,衆人細細定計,以待劉備先動,便將予以痛擊,將豫州直接納入掌中。

這邊劉備卻哪裡知道此事已經泄露,仍自在緊鑼密鼓的準備着。這日見曹操大軍已是趕到,忙將衆將召集來,商議下一步如何進行。

陳羣道“此時袁術已是末路,羣料得袁術必走盱眙,我等可先於塗中埋伏大軍。盱眙背後便是大湖,屆時待其初到,我既襲之,定能將其逼入絕境,術可破矣。今曹操只圍壽春之北,其意亦在此也。”

劉備點頭,道“這個我亦猜得到,只是衣帶詔之事如何行地?”

陳羣微微蹙眉,略一沉吟道“此事須得破袁術之後,方可施爲。否則打虎不成,必被反咬一口。只待將袁術殲滅,主公可將壽春讓與曹操,曹操必喜。屆時主公可向曹操辭行,只說豫州事務多忙,不克久留。如此,主公離去之日,曹操必來送行,屆時,可使衆位將軍領軍埋伏,待曹操出城相送之際,一舉拿下。令三將軍揮軍將歸路斷開,太史慈將軍將渡口守住,一旦我軍將曹操拿下,各路大軍俱進,先滅其黨羽,然後太史慈將軍自蕭關而進,三將軍自小沛而進,二將軍自豫州而進。三路齊進。主公自統大軍於中策應。如此,曹賊可除,漢室可興矣。”

劉備聞聽大喜,連連點頭,道“如此,能否在曹操送行之時將之拿下,便是關鍵中的關鍵了”

陳羣點頭,卻蹙眉道“只是,羣終覺得似有哪裡不對。卻又說不出來”說罷,連連捶頭,甚是苦惱。

劉備道“長文勿需煩惱,有道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你我只需用心做了,便是當真老天不仁,定要我漢室蒙塵,那亦是天意不可爲了。我等也當屈身守時以待天命便了。”

陳羣想想也是,只得無奈點頭,衆人方各自散去。

卻說曹操這邊,亦是正自謀劃。郭嘉道“袁術目前已是山窮水盡之局,其人貪生狡猾,此時左右無援,定會想起那位遠在河北的族兄,吾料其必奔盱眙,明着是奔往死路,實則定會暗置渡船,自湖上遁走而遠赴河北。然介於目前有劉備這個變數,嘉覺得可暫時放過袁術,我等卻在袁術走後,令劉備急速追之。備即不知我等已經俱知其密,定會尊詔而行,我等便可就其後,相機行事,將此二人盡皆滅與徐州、揚州之間,以除心腹之患。”

頓了頓,見曹操正捋須傾聽,便繼續道“可令曹仁將軍,暗使人與豫州關羽部下聯絡,關羽部下多爲黃巾舊部與山賊,最是貪利忘義,那劉備爲招攬賢才,不得已暫時收錄之,我等可以利誘之,以言語動之。如此,必有人心動,則我或可將心動之人作爲內應,或可將消息泄之,以亂豫州之政,使其相互猜疑。如此,待其變成,我以外兵突進,則豫州可一戰而定。”

曹操聽罷,哈哈大笑。正是:算人者人恆算之,只看機緣與高低。

第275章 投奔第141章 大敗第32章 聞警第327章 納魂第166章 雙嬌第318章 幻境第321章 教主第172章 悍衛第232章 八陣第377章 掘墳第250章 奸人第320章 哀牢第398章 殲滅第207章 恩仇第25章 怪病第85章 磐河第226章 歸漢第105章 江上第281章 山谷第281章 山谷第220章 薦書第84章 奉送第111章 深談第178章 解毒第229章 得第141章 大敗第35章 傷逝第13章 喜事第211章 難爲(二)第296章 妖蹤第381章 陰謀第396章 理由第83章 約定第222章 拜會第14章 偶遇第158章 神醫第276章 稱王第190章 揚帆第378章 突圍第268章 醒來第336章 得骨第134章 終失第361章 身死第385章 激鬥第275章 投奔第229章 得第377章 掘墳第77章 斬將第271章 破竹第159章 絕脈第44章 再亂第191章 海嘯第4章 入世第324章 屠熊第77章 斬將第301章 被掠第189章 寶船第146章 聚將第365章 登基第203章 論醫第151章 入荊(一)第381章 陰謀第160章 心願第381章 陰謀第392章 掌控第72章 定親第290章 死靈第380章 魏亡第247章 收蜀第7章 拜師第96章 二女第178章 解毒第362章 還都第191章 海嘯第236章 歸家第306章 封谷第294章 祝融第313章 覓蹤第232章 八陣第271章 破竹第370章 對決第85章 磐河第37章 盡屠第269章 豪情第197章 大牢第327章 納魂第60章 宮亂第194章 激情第18章 涿郡第198章 暗救第290章 死靈第95章 傾訴第68章 造紙第294章 祝融第140章 血詔第183章 煉藥第59章 暢飲第22章 傳史第160章 心願第160章 心願
第275章 投奔第141章 大敗第32章 聞警第327章 納魂第166章 雙嬌第318章 幻境第321章 教主第172章 悍衛第232章 八陣第377章 掘墳第250章 奸人第320章 哀牢第398章 殲滅第207章 恩仇第25章 怪病第85章 磐河第226章 歸漢第105章 江上第281章 山谷第281章 山谷第220章 薦書第84章 奉送第111章 深談第178章 解毒第229章 得第141章 大敗第35章 傷逝第13章 喜事第211章 難爲(二)第296章 妖蹤第381章 陰謀第396章 理由第83章 約定第222章 拜會第14章 偶遇第158章 神醫第276章 稱王第190章 揚帆第378章 突圍第268章 醒來第336章 得骨第134章 終失第361章 身死第385章 激鬥第275章 投奔第229章 得第377章 掘墳第77章 斬將第271章 破竹第159章 絕脈第44章 再亂第191章 海嘯第4章 入世第324章 屠熊第77章 斬將第301章 被掠第189章 寶船第146章 聚將第365章 登基第203章 論醫第151章 入荊(一)第381章 陰謀第160章 心願第381章 陰謀第392章 掌控第72章 定親第290章 死靈第380章 魏亡第247章 收蜀第7章 拜師第96章 二女第178章 解毒第362章 還都第191章 海嘯第236章 歸家第306章 封谷第294章 祝融第313章 覓蹤第232章 八陣第271章 破竹第370章 對決第85章 磐河第37章 盡屠第269章 豪情第197章 大牢第327章 納魂第60章 宮亂第194章 激情第18章 涿郡第198章 暗救第290章 死靈第95章 傾訴第68章 造紙第294章 祝融第140章 血詔第183章 煉藥第59章 暢飲第22章 傳史第160章 心願第160章 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