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秋風血雨

ps:

謝謝讀者的月票,花貓非常感謝,這是本書上架以來收到的第一張月票,謝謝。

最重要的卻是董相國親率四十萬大軍出京的消息。這些士卒們起了投靠諸侯的原因就是諸侯勢大,他們害怕關破之後無路逃生,現在則不然,有了這條穩定人心的消息,西涼兵的懼敵之心也慢慢的隨風而?去。

軍候一臉的欣慰,心中直呼“李儒神人”。

原來李儒早就猜測到西涼兵會因爲泗水被破,諸侯勢大等原因,會起套靠諸侯的想法,便早早派快馬將應對之法交給軍候,讓其安心等待,董相國不日就會前來。

關下,袁紹遠望到關上西涼兵若有所動,但在一會的時間後,又平靜了下來。他一時也猜不透到底發生了何事?

再過了一會兒,立於萬軍陣前的文丑,見關上已經毫不動靜,不由的惱怒喝道:“鼠輩們,既然你等選擇做董賊爪牙,就下來同某家相鬥一番,可敢否??”

虎聲經空氣傳遞,亦全部落入西涼軍耳裡。

先前說的軍候聽聞此話,探出頭來,看着關下那黑色戰騎上的虎將,口中不屑道:“匹夫,我家相國不日就來,他老人家身邊的呂布將軍有神將之勇,一杆長戟會盡天下英雄,如你這般的莽漢匹夫只有送死之份,還不速速退去。”

軍候的喝聲傳至關下,關前的袁紹突聞董卓要來,忙出聲將文丑給召了回來。

“主公,憑末將手中長槍,胯下俊馬,定能爲主公拿下此關。”

文丑回到中軍大旗下,橫槍立馬,臉上帶着豪氣之色說道。

袁紹見麾下將領如此豪氣,也跟着道:“汝乃我麾下大將。區區此關當是可取。”不過袁紹說到此處,話鋒一轉道:“你可聽到那董卓要來?”

“是的,主公。”

“董卓的西涼兵號稱無敵於天下,麾下的呂布、李傕、郭汜更是有萬夫不當不勇。而我只有你一員大將在此,萬萬難敵。”袁紹仰望那巍峨險關,口中帶着羨慕之色道。

袁紹的話剛一出口,文丑便是一陣服氣。但礙於自家主公在前,並沒有說甚言辭,只是那張黝黑的臉上佈滿了不服之色。

“來人,去稟報盟主,就說董卓率領大軍已在趕來的路上,本將請求退兵。”

令旗兵抱拳一禮,策馬順着陣前而過。向盟軍的中軍大旗下奔去。

袁紹本就不願當這個先鋒,是衆諸侯共同推舉他的。現董卓既然來了,正好順了他的心意,讓他有了保存兵力的藉口。

離前軍袁紹不足五里之地,諸侯盟軍排成整齊戰陣。爲其以助聲勢。

“報,盟主,我家主公接到董卓要前來援助消息,特派在下來請命退兵。”

令旗兵奔到劉鵬的中軍大旗下,忙下馬施禮稟報道。

退兵?

這是可能的嗎?劉鵬爲了折損袁紹的兵力,豈會讓他輕易退兵。

“回去告訴袁先鋒,董卓大軍尚未前來。讓他立刻進兵虎牢關。”騎在赤兔馬上的劉鵬,一臉冷色的下令道。

令旗兵不蠢,聽出盟主的語氣不好,忙領命而去。

“主公,袁紹不想不兵攻打虎牢關,並不是因爲懼怕董卓。是他想保存兵力,以待在以後的時日中,可以撈到好處呀。”

看着令旗兵策馬奔騰的身影,荀攸打馬向前移了一步,口中含笑道。

“好處?諸侯會盟乃是爲剿滅董賊。掃清寰宇、還大漢百姓一個太平。他卻爲了一點私心,不想與董賊交兵,實是愚蠢之極。”

周邊都有士卒,爲避免有他人的耳目,劉鵬一臉正色道。

荀攸愣了一下,遂拱手退後。

已經準備退兵的袁紹,在接到劉鵬強行進攻虎牢關的命令之後,一臉氣憤,劉鵬這是故意要折損他的兵力?若他不聽令,回去後少不得要治罪於他。

雖說他是四世三公的袁家之人,但擅自退兵,不聽將令的罪責可不好推託。

三思之後,袁紹轉身惱怒的看了眼身後的諸侯盟軍,狠聲下令道:“聽本將令,攻城。”

五里開外,劉鵬冷眼看着袁軍士卒擡着雲梯、呼嘯般的向虎牢關衝去。那喊聲驚天動地。

袁軍還未衝到關前百米處,便讓關上的西涼軍一陣箭雨,密集的箭雨冷冷射進袁軍士卒身體中,那哀嚎之聲盡起。

不過爲了建功立業,還是有士卒拼着被箭矢射中之險,手提兵器照着冷冷的?箭雨衝了上去。

成排的袁軍在箭雨下命歸西天。

袁紹眼看着自己的士卒,成片的倒在血泊中,雙眼欲噴怒火,胯坐在戰馬上的身子不由的微微顫抖。這次他來會盟,所帶全是精銳甲士,本想保留點兵力,在以後的討董之戰中、或是在暗取冀州之事上留一後手。

可此刻他那精銳大軍,在利箭之下,不停的倒下去。

陰沉的天,似乎也在爲袁紹不公,慢慢的下起了秋雨。

虎牢關前,袁軍冒着血雨,終是未摸到城關之下,便被西涼軍狠狠的射了回去。

“主公,我軍傷亡甚大,當速速退兵,以圖日後啊。”

就在袁紹身邊,一文士打扮的中年人看着漫山遍野的死屍,忙催馬向前一步,進言道。

細雨秋風間,袁紹在雨水的侵溼下,眼望關下那正敗退回來的士卒,頭也不回的道:“子遠,本將如何不想撤退,但劉鵬卻讓本將攻取虎牢關,你說本將敢不遵命否?”

中年人將關前的情景全看在眼,只見袁軍士卒退回來後,又被督戰的軍士驅趕了上去。

知道不能再這麼送死了,中年人忙道:“主公,這些士卒可都是精兵,爲你取冀州立足有莫大用處,若都戰死在虎牢關下,對您成千古霸業不利。還請主公速速退兵。”

中年文士沒有回答袁紹的話,而是知袁紹喜麾下之人奉承,便將大業放在前邊,他相信袁紹會採納此建議的。

“嘶”。

袁紹戰騎一聲尖叫,似是受不了秋雨的溼打。

坐在戰騎上的袁紹也好不到哪去,盔甲外面已被雨水打溼,眉頭之上的雨水也滴答了下來。

“劉鵬問本將之罪時,可該如何應付?”

看不下去的袁紹,將頭轉在一邊,向中年文士問道。

第6章 家事!第42章 徵張燕(五)第92章 拿下廣宗第84章 狼煙四起第88章 破!第14章 尋找黃忠第33章 陳倉(六)第54章 磨刀霍霍第33章 朝廷旨意第55章 黃雀在後!第47章 兵不血刃第98章 周母第118章 夜晚的小院第72章 小蘭第103章 訓斥第18章 瑣事第71章 吳縣第65章 攻取荊州第28章 攻擊賊軍第1章 劉備出現了!第7章 組建水軍!第64章 蔡瑁的恨!第21章 夜攻泗水關第55章 段氏第1章 北地風月第6章 洛陽皇宮第43章 私自納妾第68章 岳父大人?第4章 深夜宿外室第117章 袁紹之妻!第49章 六個半州第22章 出發第19章 居庸城第63章 滅烏桓(九)第65章 美人周瑩第47章 逐鹿迎敵第4章 讓她感謝!第114章 綿羊!第120章 審配第68章 岳父大人?第3章 弔唁何進第68章 喬玄第95章 劉宏第51章 忽悠陳到第73章 搶蔡琰第45章 錦衣衛第96章 魏郡第1章 劉備出現了!第53章 糜氏第52章 傳國玉璽第15章 天子的聖旨?第58章 新野第17章 北上幽州第44章 九卿之一第40章 青州?第32章 黃巾敗亡第107章 郭圖?淳于瓊!第50章 周倉第7章 狩獵(一)第103章 五子張頜降!第23章 杜義第37章 擒張遼第19章 華雄神勇第98章 周母第81章 辱罵屠夫《加更》第3章 偷入蔡府第119章 奇恥大辱?第26章 鐵浮屠第62章 內訌第16章 返回樂安郡第25章 激戰正酣第57章 紛亂的荊州第67章 血腥遷徙第99章 高望第82章 戰車騎顯威!第54章 行刑第52章 武將謀士第10章 帶着貂蟬取幷州?第58章 捷報第44章 戰前商議第103章 訓斥第5章 醉酒的唐皇后第34章 陳倉(七)第108章 煙火!第37章 擒張遼第60章 田豐來了第131章 寒冬來臨!第3章 偷入蔡府第3章 偷入蔡府第40章 破壽春!第93章 閔純之策第13章 虎宴(三)第19章 進城!第26章 公孫瓚死!第46章 明帝劍第78章 劉鵬戰趙雲第15章 愚昧無知!第44章 馮氏第29章 陳倉(二)第9章 前往洛陽
第6章 家事!第42章 徵張燕(五)第92章 拿下廣宗第84章 狼煙四起第88章 破!第14章 尋找黃忠第33章 陳倉(六)第54章 磨刀霍霍第33章 朝廷旨意第55章 黃雀在後!第47章 兵不血刃第98章 周母第118章 夜晚的小院第72章 小蘭第103章 訓斥第18章 瑣事第71章 吳縣第65章 攻取荊州第28章 攻擊賊軍第1章 劉備出現了!第7章 組建水軍!第64章 蔡瑁的恨!第21章 夜攻泗水關第55章 段氏第1章 北地風月第6章 洛陽皇宮第43章 私自納妾第68章 岳父大人?第4章 深夜宿外室第117章 袁紹之妻!第49章 六個半州第22章 出發第19章 居庸城第63章 滅烏桓(九)第65章 美人周瑩第47章 逐鹿迎敵第4章 讓她感謝!第114章 綿羊!第120章 審配第68章 岳父大人?第3章 弔唁何進第68章 喬玄第95章 劉宏第51章 忽悠陳到第73章 搶蔡琰第45章 錦衣衛第96章 魏郡第1章 劉備出現了!第53章 糜氏第52章 傳國玉璽第15章 天子的聖旨?第58章 新野第17章 北上幽州第44章 九卿之一第40章 青州?第32章 黃巾敗亡第107章 郭圖?淳于瓊!第50章 周倉第7章 狩獵(一)第103章 五子張頜降!第23章 杜義第37章 擒張遼第19章 華雄神勇第98章 周母第81章 辱罵屠夫《加更》第3章 偷入蔡府第119章 奇恥大辱?第26章 鐵浮屠第62章 內訌第16章 返回樂安郡第25章 激戰正酣第57章 紛亂的荊州第67章 血腥遷徙第99章 高望第82章 戰車騎顯威!第54章 行刑第52章 武將謀士第10章 帶着貂蟬取幷州?第58章 捷報第44章 戰前商議第103章 訓斥第5章 醉酒的唐皇后第34章 陳倉(七)第108章 煙火!第37章 擒張遼第60章 田豐來了第131章 寒冬來臨!第3章 偷入蔡府第3章 偷入蔡府第40章 破壽春!第93章 閔純之策第13章 虎宴(三)第19章 進城!第26章 公孫瓚死!第46章 明帝劍第78章 劉鵬戰趙雲第15章 愚昧無知!第44章 馮氏第29章 陳倉(二)第9章 前往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