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新野

劉表頓時明白,是啊,劉鵬若是得了荊州,豈會讓他活着?

明白過來的劉表,遂不再猶豫,站起身喝道:“都別吵了,某決心已下,盡荊州所有兵馬,抗擊劉鵬!”

“主公不可,燕軍強悍,若我軍守不住城池,到時遭殃的可不僅是全城百姓,連帶着荊州文武都要遭受燕軍虐待,此事求主公三思而行,切莫惹禍上身!蔡瑁見此,忙跪下道。

劉表眼珠一瞪,喝道:“荊州是某做主,還是你做主!某說抗擊劉鵬大軍,你等就必須抗擊,否則某取你人頭,以謝荊襄官民。”

曾幾何時,蔡瑁同樣見過劉表發這麼大的火,那還是劉表初來荊州,與孫堅交戰時!

此時,劉表再發這麼大火,就可見他抗擊之心已定,再言下去,只能是惹怒劉表,自己人頭不保。

“諾!”蔡瑁遂不再進言,起身退到一邊。

下定決心的劉表,遂部署下去,以蔡瑁、張允爲將,起步卒四萬,前往新野迎敵。

蔡瑁常年掌管荊州水軍,對水上作戰尚有幾分能力,對於陸地野戰,不過是一庸人爾。

張允此人乃是劉表外甥,在劉表麾下掌管水軍,此次抗擊劉鵬,劉表覺得應選與他有親之將,而張允是他的外甥,萬不會投降劉鵬,遂以此人同蔡瑁共掌軍。

劉表將兵馬撥與二人,命掌糧主薄取出五萬槲糧草。供蔡、張二將北上抗擊劉鵬之用。

數日後。

劉鵬率大軍行至新野!

而在前一日,蔡瑁、張允所部兵馬亦進駐守新野。

新野是攻取襄陽必經之路,新野城小。難以阻擋三十萬大軍,蔡瑁遂下令分出一萬兵馬,駐守於城南山坡上,與城中守軍遙相呼應。

燕軍到得新野城二十里外安營紮寨。

安營之後,劉鵬率禁衛軍,領着諸軍前出十里,查探軍情。

一行近千鐵騎。隆隆奔馳在新野城外。

當先火紅駿馬上的劉鵬。手按佩劍,遙望十里之遠的新野城。

歷史中。劉備佔據新野,得諸葛亮出山輔佐,勢力不可謂不強,然其在曹操南下之時。亦不敢據城堅守,只得棄城而逃。

今時今日,蔡瑁比當初的劉備笨多了,劉備那麼一個號稱仁義的人,都能在大亂到來之時,帶兵馬逃跑。

蔡瑁這個小人,豈敢率軍擋他去路?除非是劉表決意相抗,否則僅憑蔡瑁,是沒那個膽子敢率軍攔截於他。

“殿下。新野不過一座小城,也敢阻攔我大軍去路,末將請兵一萬。三個時辰拿下新野!”顏良打馬跟在劉鵬身後,大咧咧請戰道。

“稟殿下,先前顏將軍已經立下戰功,此次攻取新野,就讓末將前去!新野城池雖小,裡面卻有數萬荊州兵。末將麾下都是步卒,有利於攻城作戰。”鞠義站在一邊。馬上請命。

劉鵬微微一笑,並沒有同意二將的請戰,也未有反對。

老狐狸賈詡卻是輕輕一笑,道:“殿下,我軍連日行軍,將士們很是疲憊,不若先休息一夜,明日一早,再行攻城!”

“甚好,傳令下去,明日一早攻城!”劉鵬嘿嘿一笑,掉轉馬頭,吩咐道。

諸將見燕王下令明日攻城,卻沒有指出是那位將軍領兵,俱是疑惑不定。

“諸位將軍快走,明日就會有消息了!”賈詡看出衆將心中所想,遂輕聲一笑,打馬跟上劉鵬。/

衆將領見此,忙跟了上去。

二日清晨!

劉鵬以鞠義爲將,率三萬精銳步卒進取新野,命文丑、張遼屯兵於城外,爲鞠義壓陣。

而在城外,荊州尚有一萬兵馬與城中呼應,爲切斷這路援兵,劉鵬以顏良爲將,率兩萬鐵騎,于山下平坦之處,設下鐵騎陣,若山上荊州兵下山,則就地屠殺。

戰鼓聲響起新野城,遮天蔽日的旌旗將城外鋪滿,漫天兵甲呼嘯着攻打城池。

新野彈丸之地,荊州軍雖有數萬,然劉鵬根本沒將其放在眼中。

因此,此次攻城,劉鵬只是叮囑了幾員將領一些要事,便任由諸將自由發揮能力,他則坐於中軍王帳中,開始構思下一場戰役。

新野城上的廝殺聲很大,初時不怎麼明顯,過了一會兒後,廝殺聲明顯增大許多。

多年征戰生涯,劉鵬即使坐於王帳,耳聽十里外傳來的廝殺音,也能分辨出戰事進度。

燕軍此次南下,士氣高漲,所過之地無不臣服,新野城不過是茅坑裡的一塊土疙瘩,外表看起來很硬,實則不堪一擊,劉鵬相信自己麾下將領的能力,也相信北軍將士的悍勇,對攻城之戰,他沒有絲毫擔憂。

新野城頭上,鞠義手持大刀,奮力廝殺,大刀所過之處,頓時激起一片血霧!

“將士們,斬殺蔡瑁,賞千金。”鞠義在衝殺之中,看到前方一身穿玄鐵戰甲、身披猩紅披風的將領,立時明白這是敵軍上將蔡瑁,忙大吼一聲,並許出賞賜。

一般能披猩紅披風的將領,都是朝廷重將,而在荊州軍中,唯有劉表、蔡瑁等寥寥幾人。

鞠義耳聽旁邊廝殺之音,凝目注視前方正拼力抵抗燕軍的蔡瑁,口中舌頭微微舔了舔乾裂的嘴脣,大笑着揚起長刀,瞅準蔡瑁衝殺過去。

正在廝殺中的蔡瑁,頓時感覺周圍的燕軍越聚越多,忙擡頭觀看周圍,卻見那些燕軍紛紛朝他圍了過來,其中一名燕軍將領大聲喊着,揮舞大刀砍了過來。

蔡瑁多年養尊處優,一見燕軍如此多將士圍着他,忙朝周圍荊州兵喊道:“給本將頂住!”

喊完這句話,蔡瑁忙領着一干親兵退後,將一半城頭讓給燕軍。

鞠義見蔡瑁率先一步逃走了,氣的咬牙大罵!不過,沒有了蔡瑁,前方這些荊州兵,立時士氣大降,讓燕軍一陣屠殺!

小小新野城頭,屍體遍地、殘肢斷臂散落一地,城頭盡已被鮮血所染,石牆上盡是黑紅之血。

燕軍悍不畏死的一波波涌上,將荊州軍擊的是連連敗退。

此時,下方城門“轟”的一聲倒塌,城頭一陣搖晃。()

第37章 營妓第88章 狂妄第108章 煙火!第79章 河北爭雄第50章 董卓遷都第93章 美酒佳餚第83章 皇后的風情第57章 滅烏桓(三)第22章 出發第53章 漁翁得利?第45章 破虎牢第85章 結盟?第68章 招募精兵第38章 賞賜黃忠第21章 秋雨行軍第50章 董卓遷都第22章 劉表第40章 青州?第52章 萬年?第58章 新野第7章 議事!第24章 分兵取西河第68章 招募精兵第64章 滅周家第85章 到達廣宗第37章 擒張遼第57章 羞辱曹操三人!第74章 震驚第51章 忽悠陳到第97章 諸侯動靜?第20章 識人之明第39章 暗度?第5章 白龍槍第42章 錢雪第104章 伐袁!第97章 要當爹?第9章 狩獵(三)第19章 進城!第15章 于禁降!第2章 盧植第7章 洗乾淨脖子等着第20章 王允死!第17章 北上幽州第75章 激怒程志遠第72章 田豐出使第98章 周母第6章 許攸爲使第117章 袁紹之妻!第12章 廢帝第4章 偷渡何後第35章 袁術?酒囊飯袋第11章 呂布第66章 老馬伕第91章 老匹夫第3章 偶遇!第64章 蔡瑁的恨!第72章 赤兔馬第4章 關羽大驚!第59章 滅烏桓(五)第53章 漁翁得利?第68章 岳父大人?第105章 八門金鎖陣第12章 交代?第49章 六個半州第40章 破壽春!第35章 田豐第124章 找死?第15章 于禁降!第121章 平息內亂!第7章 議事!第4章 讓她感謝!第41章 大將之才?第52章 萬年?第38章 徵張燕(一)第23章 斬將立威第7章 狩獵(一)第101章 酒宴第55章 黃雀在後!第4章 讓她感謝!第24章 袁紹當先鋒第122章 張燕發難!第80章 破代縣第23章 收張楊左右臂膀第5章 醉酒的唐皇后第35章 陳倉(八)第56章 留你一命!第16章 返回樂安郡第36章 鼠輩!劉備!第40章 破壽春!第18章 王家亡!第12章 廢帝第15章 愚昧無知!第86章 演武臺第28章 攻擊賊軍第10章 狩獵(四)第86章 田豫第82章 戰車騎顯威!第71章 雪夜美人膝第40章 徵張燕(三)第40章 青州?
第37章 營妓第88章 狂妄第108章 煙火!第79章 河北爭雄第50章 董卓遷都第93章 美酒佳餚第83章 皇后的風情第57章 滅烏桓(三)第22章 出發第53章 漁翁得利?第45章 破虎牢第85章 結盟?第68章 招募精兵第38章 賞賜黃忠第21章 秋雨行軍第50章 董卓遷都第22章 劉表第40章 青州?第52章 萬年?第58章 新野第7章 議事!第24章 分兵取西河第68章 招募精兵第64章 滅周家第85章 到達廣宗第37章 擒張遼第57章 羞辱曹操三人!第74章 震驚第51章 忽悠陳到第97章 諸侯動靜?第20章 識人之明第39章 暗度?第5章 白龍槍第42章 錢雪第104章 伐袁!第97章 要當爹?第9章 狩獵(三)第19章 進城!第15章 于禁降!第2章 盧植第7章 洗乾淨脖子等着第20章 王允死!第17章 北上幽州第75章 激怒程志遠第72章 田豐出使第98章 周母第6章 許攸爲使第117章 袁紹之妻!第12章 廢帝第4章 偷渡何後第35章 袁術?酒囊飯袋第11章 呂布第66章 老馬伕第91章 老匹夫第3章 偶遇!第64章 蔡瑁的恨!第72章 赤兔馬第4章 關羽大驚!第59章 滅烏桓(五)第53章 漁翁得利?第68章 岳父大人?第105章 八門金鎖陣第12章 交代?第49章 六個半州第40章 破壽春!第35章 田豐第124章 找死?第15章 于禁降!第121章 平息內亂!第7章 議事!第4章 讓她感謝!第41章 大將之才?第52章 萬年?第38章 徵張燕(一)第23章 斬將立威第7章 狩獵(一)第101章 酒宴第55章 黃雀在後!第4章 讓她感謝!第24章 袁紹當先鋒第122章 張燕發難!第80章 破代縣第23章 收張楊左右臂膀第5章 醉酒的唐皇后第35章 陳倉(八)第56章 留你一命!第16章 返回樂安郡第36章 鼠輩!劉備!第40章 破壽春!第18章 王家亡!第12章 廢帝第15章 愚昧無知!第86章 演武臺第28章 攻擊賊軍第10章 狩獵(四)第86章 田豫第82章 戰車騎顯威!第71章 雪夜美人膝第40章 徵張燕(三)第40章 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