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晉陽!

在孟浪城休息一日後,燕軍再次踏上征伐之路。

此次征伐兵馬約有四萬五,其中步卒兩萬,戰騎兩萬五。這些兵力,拿下晉陽不成問題。

劉鵬率領大軍翻山越嶺,在野外露宿數夜,這纔到達晉陽城外。

燕軍大舉侵入幷州消息早就傳開,百姓們紛紛逃避,即使如州牧治所晉陽城,也有數不清的百姓離開家園,前往中原尋找安身之處。

城外。

燕軍翻過林子,正向晉陽城開赴,沿途卻未見到一絲人煙,好多村莊裡都是空無一人,即使有人在,也都嚇的進入深山躲了起來,根本無人敢在燕軍眼皮下行走。

劉鵬對此只是微微一笑,並無任何不悅,這些百姓今日遷走,他日必會遷回來。現在的河北風起雲涌,可他日的中原,也會是戰亂不斷。

那時,幷州百姓安居樂業,以前遷出去的百姓們就會再次回來。畢竟中原人口衆多,逃難過去的百姓既無錢財,又無土地,如何在中原生存下去。

畢竟,在這個時代中,沒有那麼多的工作,大多數百姓都是靠種糧食來維持生計。

大軍順着前進之路,揚起漫天煙塵,浩浩蕩蕩開到晉陽城外。

燕軍於城外十里處安營下寨。

搭建好營寨,已是入夜,劉鵬端坐在營中,看着哨騎送來的消息。

晉陽太守自得知劉鵬率大軍要來攻城。忙請上黨太守張楊領兵相助,又連忙召集各縣兵馬,組成一支四萬人的大軍。嚴防晉陽四座城門。

這四萬兵馬都是太原本地兵馬,且全是健兒,兵器精良,擁有不俗戰力,可謂是一支勁旅。

張楊接到書信,卻是沒有任何反應,看情形是不會來援助太原了。

只要張楊不來摻和。攻取晉陽不存在任何問題。、

晉陽城池高大,比起冀州首府邳城也是不遑多讓。四座城門且都有重兵防守,要靠強攻,肯定在短時間內難以拿下。

翌日清晨!

劉鵬親率侍衛,行至城外五里處一座高山上。

站在山上看着晉陽城的防備。劉鵬一陣冷笑,心道這晉陽太守看起來是個文人,並不精通行軍佈陣。

其在晉陽城頭上插滿旌旗,遠而望去,到處都是遮天蔽日的旗幟,看起來威武不凡。

可這恰恰說明此人是虛張聲勢,他想借這個小小的旌旗,來讓劉鵬退縮。可這幾乎是不可能的,燕軍千里迢迢而來。豈會被他幾面旌旗嚇倒。

旌旗之後,只能看到那露出半截的密麻長槍,每隔一個空間就會有一隻寒槍。如此下來。東面城頭上的守軍少說也有近萬。

城門前地形平坦,可供應雙方野戰當地。

看完地勢後,劉鵬騎上赤兔馬,奔馳回營,於他而言,今日收穫不小。起碼判斷出太原太守乃是一個文人。

文人都有弱點,只要找到此人弱點。還怕取不到晉陽城。

回到大帳中,劉鵬思慮一番,派人去將諸將請來。

不大時間,趙雲、高順、許攸三人進來。

“本將今日觀察了一下地形,晉陽城三面環山,地勢險峻,易守難攻;且此處城牆高大,城中守軍嚴陣以待,我軍很難找到突襲的策略,諸位怎麼看?”

劉鵬在三人進來後,便出聲問道。

“主公,我軍糧草運輸困難,若不早日攻取城池,恐怕等糧草斷絕,會動搖軍心。”

高順皺了一下眉頭,沉聲回道。

糧草確實是重中之重,數日下來,原先帶着的那些糧草,大部分被扔在孟縣和浪孟城中。

幷州道路難走,軍士們帶着糧草行軍,每日不過數十里,很難達到兵貴神速。因此他纔將糧草扔在後面,以期大軍快速前進,早日攻破城池。

“此事正是本將所憂慮的,我軍一路行到此地,對此處地勢再是清楚不過,這幷州附近地勢高而險峻,有的地方連戰騎都不容易通過。”

劉鵬梳理一下思路,淡淡說了幾句,扭轉話題道:“本將召你們所來,就是爲此事而來。晉陽城雖不容易攻克,然其軍中卻無猛將,其太守也不過一庸主而已,這樣的人,即使放在本將面前十個,那也是無足爲慮。”

“主公,此話何意?莫非主公已經有了破敵之策?”

趙雲驚聲問道。

劉鵬確實想出了一道計策,神秘一笑,道:“此計明日清晨,諸位就會知道。”

就在這三人被劉鵬此話勾的興趣大增之時,劉鵬卻話鋒一轉,道:“我軍目前兵力與城中守軍兵力相差不大,若強行攻城,必會損失慘重,因此本將決定,明日子龍、子安率領大軍在城外五里處屯兵,但只屯不圍,也不叫陣。”

“主公...這?”

趙雲一臉疑惑,心道只屯不圍是什麼計策,剛問出幾字,但又感覺不妥,遂將口中未說出的言語硬吞下去。

劉鵬微微一笑,沒有計較趙雲的冒失,轉身朝着許攸道:“子遠,你去營中挑選二十名木匠,本將有大用。”

“諾”!

有了先前趙雲、高順的例子,許攸也就放下疑惑,不再多問,只接令道。

隨後,劉鵬在交代三人一些瑣事後,便將三人打發出去,他自己則待在大帳中,神思出遊。

破曉!

燕軍鼓聲大作,轟聾聾的擂鼓聲響徹雲霄,震的大地發出顫音。

燕軍四萬步騎橫立於東、西、南、北,四門前,每門皆有無數旌旗飄揚,牛皮大鼓聲震人耳膜。像似天際間傳下來的怒喉,一聲接一聲,聲聲不息。

城頭上。

年約四十歲的中年儒生。身着漢朝官服,腰懸寶劍,凝目相看,卻見城外數裡外,燕軍一字排開,當先那威武戰騎,黑壓壓的一大羣。根本看不到盡頭。

儒生眉頭皺在一起,看着燕軍陣勢。目露膽怯,神情也不由的現出幾分愁苦。

燕軍這副攻城架勢,卻將儒生嚇的不輕,本以爲憑藉他所佈置的城防。即使嚇不退燕軍,也定不叫燕軍輕意攻城。

此時看來,燕軍根本不要懼他的大軍。

自家人清楚自家事,他麾下兵卒號稱四萬大軍,其中一萬多都是初次上戰場,根本於陣戰不懂,只能充當門面,給他自己壯壯膽氣。

深吸一口涼氣,儒生整理一下語言。向身後三人問道:“燕軍這副架勢,看來是要攻城,爾等可有計策?助吾退兵?”

身後三人俱着皮甲。腰懸佩劍,此刻叫儒生問起,三人暗皺眉頭,城下燕軍陣勢威武不凡,那高高飄起的劉字大旗,他們不用猜想。也知道那是大將軍劉鵬的中軍大旗。

三人沉默片刻,其中站在左側的中年大漢。向前一步,拱手道:“太守大人,末將有兩條計策,請問大人願意先聽哪條?”

正需信心的儒生聽聞此言,臉上劃過一道喜色,忙問道:“兩條計策都說出來,吾挑一良計而行。”

大漢暗歎一聲,眼前這儒生治政有方,治軍卻是無能,他的兩條計策恐怕都行不通。

“太守大人,燕軍兵鋒犀利,一路連破數縣,挾大勝之威,揮師直入我幷州腹地。此時,大人當廣召天下諸侯,尤其是幷州各郡太守,許這些太守們予以重利,再請他們發兵相救;而大人則率兵堅守此城,只需堅持十日,援軍到達,便那擊退燕軍,保住太原郡不失。此爲外援。”

“另一計則是,主公伏地請降,以劉鵬之威望,必不會加害於您,或許大人還可在劉鵬麾下佔一席之地。如此,既能保住主公性命,還能保住太原百姓不受戰活摧殘。”

大漢微微一愣,一口氣將這兩條計都道了出來。

儒生聽完,白淨臉龐閃過一絲茫然,他不是不想過投靠劉鵬,可傳言中,劉鵬殘暴不良,濫殺無辜,視百姓爲螻蟻,視天下英雄爲草芥。

如此之人,即使他投靠過去,性命未嘗能保。

就在前幾日,探子傳來消息,劉鵬在出徵前的數日中,派麾下大將周倉,將薊城一些大世家的家主全部斬殺,有些家族傑出的二代青年,也都一同被斬殺。

結合劉鵬數年之前屠戮商賈家族一事,儒生認爲劉鵬可能真如外界傳言一樣,是個不折不扣的屠夫,這種人物,根本不曉得什麼是治國安邦之道,只知一味屠殺。

儒生左右搖擺不定,他不知是該投靠劉鵬?還是該發書信求援軍?

投靠劉鵬,他擔憂保不住性命;發書信求援兵,他擔憂援兵未至,晉陽城大門已被攻破,到時燕軍進城,豈會放過他,及這數萬將士。

三人中,中間那名武將三十多歲,高大身形,體格強壯,臉色陰沉,盯着剛纔獻計的那大漢道:“我等身爲漢臣,就當爲天子盡忠。如今,天子蒙難,我叔父廣發書信,請各鎮諸侯前去解救。這劉鵬身爲當朝大將軍,手握幽、冀二州雄兵數十萬,卻不去解救天子,反來攻打我幷州。此人如此不忠,我等豈能投靠於他,否則,世人會言,我等背叛朝廷,投靠奸賊。那時,諸位與在下都將身敗名裂,成爲大漢的罪人。”

剛纔說話之人乃是王允的旁支侄子,乃是晉陽王家的傑出人物,此時他一說話,儒生當下臉色一變,從先前的微微驚怕,便成豬肝一樣的顏色。

讀書人最好面子,王允侄子什麼不好說,卻要拿大漢忠心說事。

儒生自然知道劉鵬是什麼人,可無人說出此話,他就當作不知道,可現在,王允侄子將話挑明,他如何還能再去投靠劉鵬,背叛朝廷。那不是自甘墮落,爲世人不齒嗎?

“那依你意該當如何?”

儒生將心中怒氣壓下,強自鎮定的問道。()

第33章 招攬?第46章 進京第13章 廣陽太守第65章 攻取荊州第37章 四郡之事第38章 徵張燕(一)第17章 董卓的咆哮第94章 獻降?第73章 小覷天下諸侯!第43章 戰虎牢!第14章 攻取東郡第7章 爭霸天下第42章 錢雪第75章 帶着美人出征?第26章 公孫瓚死!第2章 劉鵬來了!第30章 陳倉(三)第23章 杜義第91章 擒顏良第53章 絕戶計第45章 錦衣衛第17章 聖旨下第103章 五子張頜降!第30章 曠世大戰第65章 攻取荊州第81章 太史慈第23章 收張楊左右臂膀第51章 陳琳!建安七子第111章 自裁?第67章 飲馬渡秋水第24章 血戰第21章 夜攻泗水關第26章 帶着貂蟬趕路第89章 羞辱第21章 秋雨行軍第128章 憐香惜玉第57章 滅烏桓(三)第25章 離陽城的殺戮第20章 王允死!第42章 徵張燕(五)第5章 丁原第18章 王家亡!第27章 稱王第53章 漁翁得利?第15章 盟主之位第8章 被綠帽壓垮的曹操!第70章 董卓攔路第113章 入陣第74章 洛神第93章 閔純之策第70章 豔后哭泣?第120章 審配第14章 尋找黃忠第3章 偶遇!第110章 王成的密信?第2章 盧植第40章 無恥第23章 收張楊左右臂膀第1章 穿越第87章 孫文臺第75章 做詩?第9章 狩獵(三)第86章 田豫第5章 丁原第94章 劉關張養馬第56章 曹操“中計了”第15章 天子的聖旨?第110章 王成的密信?第49章 黃忠遇伏第58章 捷報第43章 享受!第131章 寒冬來臨!第113章 入陣第51章 忽悠陳到第106章 想劫營?第45章 燕狼騎第83章 皇后的風情第40章 徵張燕(三)第105章 八門金鎖陣第16章 返回樂安郡第118章 夜晚的小院第27章 撤軍第32章 黃巾敗亡第80章 陣前辱罵第4章 深夜宿外室第15章 典韋戰黃忠第3章 王伯第2章 立足第111章 自裁?第35章 田豐第2章 立足第66章 萬里長江第105章 八門金鎖陣第46章 罵陶謙第43章 享受!第46章 明帝劍第85章 結盟?第38章 白便宜袁術?第1章 北地風月第50章 送行
第33章 招攬?第46章 進京第13章 廣陽太守第65章 攻取荊州第37章 四郡之事第38章 徵張燕(一)第17章 董卓的咆哮第94章 獻降?第73章 小覷天下諸侯!第43章 戰虎牢!第14章 攻取東郡第7章 爭霸天下第42章 錢雪第75章 帶着美人出征?第26章 公孫瓚死!第2章 劉鵬來了!第30章 陳倉(三)第23章 杜義第91章 擒顏良第53章 絕戶計第45章 錦衣衛第17章 聖旨下第103章 五子張頜降!第30章 曠世大戰第65章 攻取荊州第81章 太史慈第23章 收張楊左右臂膀第51章 陳琳!建安七子第111章 自裁?第67章 飲馬渡秋水第24章 血戰第21章 夜攻泗水關第26章 帶着貂蟬趕路第89章 羞辱第21章 秋雨行軍第128章 憐香惜玉第57章 滅烏桓(三)第25章 離陽城的殺戮第20章 王允死!第42章 徵張燕(五)第5章 丁原第18章 王家亡!第27章 稱王第53章 漁翁得利?第15章 盟主之位第8章 被綠帽壓垮的曹操!第70章 董卓攔路第113章 入陣第74章 洛神第93章 閔純之策第70章 豔后哭泣?第120章 審配第14章 尋找黃忠第3章 偶遇!第110章 王成的密信?第2章 盧植第40章 無恥第23章 收張楊左右臂膀第1章 穿越第87章 孫文臺第75章 做詩?第9章 狩獵(三)第86章 田豫第5章 丁原第94章 劉關張養馬第56章 曹操“中計了”第15章 天子的聖旨?第110章 王成的密信?第49章 黃忠遇伏第58章 捷報第43章 享受!第131章 寒冬來臨!第113章 入陣第51章 忽悠陳到第106章 想劫營?第45章 燕狼騎第83章 皇后的風情第40章 徵張燕(三)第105章 八門金鎖陣第16章 返回樂安郡第118章 夜晚的小院第27章 撤軍第32章 黃巾敗亡第80章 陣前辱罵第4章 深夜宿外室第15章 典韋戰黃忠第3章 王伯第2章 立足第111章 自裁?第35章 田豐第2章 立足第66章 萬里長江第105章 八門金鎖陣第46章 罵陶謙第43章 享受!第46章 明帝劍第85章 結盟?第38章 白便宜袁術?第1章 北地風月第50章 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