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董卓的咆哮

ps:

下午時分,劉鵬騎着赤兔馬返回軍營的路,跟在他身後的荀攸,不解道:“主公,各路諸侯相互間都有芥蒂,讓他們爲盟軍左右大軍,恐怕會影響此次討伐董卓的良機呀!”

這些事情劉鵬早已想過,各路諸侯都是看家守門之犬,除曹操有點見識外,其餘諸人在他的眼裡,與綿羊無異。要這些綿羊去攻打董卓這隻老虎,確實有點冒險,但綿羊中也不乏有血性的山羊。

如孫堅一般,此人率先開路,必會竭盡全力攻打董卓,以孫堅的勇猛,董卓沒有派出大軍之前,定能所向披靡,而各路諸侯與他,只需要只在其後面進軍就是了。

“公達,盟軍中各路諸侯名爲討伐逆賊董卓,但都藏着暗心,靜觀討董大軍的進展,若軍情對盟軍有利,他們定會出全力,倘若軍情對董卓有利,這些諸侯恐怕轉眼就回撤兵回自己的封地。”

“要想讓他們下定決心討伐董卓,就要派他們去給盟軍探探路,順勢再殺一些西涼兵。到時董卓定會發怒,發怒的董卓可不是綿羊,那幾十萬西涼鐵騎可不是吃素的,而諸侯們此時也只有與董卓力戰,否則他們就只有被董卓剿滅的下場。”

“我幽州軍雖有十萬之衆,但與西涼兵比起來,在兵力上還是差了許多,要想剿滅董卓,這些諸侯就必須出全力,否則僅靠本將的十萬大軍,是萬難戰勝董賊的。”

騎在赤兔馬背上的劉鵬,抓着馬繮繩,面無表情的緩緩說道。

劉鵬話說到了這份上,荀攸自是明白了。他家這位主公,是擔心諸侯在剿董之時不出全力,纔將諸侯分左右兩路大軍,讓他們率先與董卓開戰。

自家主公不僅能消耗諸侯的軍力。還能逼着董卓對諸侯們動手、而諸侯們爲了自保,也會與董卓軍拼命死戰。

看了一眼劉鵬的背影,荀攸身軀微微一震,他的這位主公只用了這麼一點手段。就逼的衆諸侯前去與董卓硬拼,而他自己卻坐在後方享漁翁之利。

這種手段太過滲人,但卻很高明。首先劉鵬坐上了盟主,號令衆諸侯發兵攻打董卓乃是天經地義之事,高明就高明在,劉鵬分了三路大軍,劉虞和袁紹一路,他自己一路。

劉虞那是什麼人?那是典型的漢室忠臣,天天打着興漢滅賊的口號,爲了自己的名聲。劉虞與董卓軍定會大動干戈,不打到洛陽那是絕不會罷休的。

袁紹祖上四世三公,門庭甚高,他所率領的又多是與他袁家有關係的諸侯,以袁紹那高傲的性格。與董卓開戰,定不會懼怕,相反還會出大力。

其實劉鵬只是看那些諸侯們討伐董卓的心思不怎麼堅定,給他們下了點猛藥而已,再着言,諸侯們前來討董,都存着建功立業的心思。他也就是幫這些人一把,省的這羣諸侯找不到建功立業的門路。

回到營中後,劉鵬立即下達了軍令,命大軍做好隨時遷移的準備。

在歷史上,孫堅甚是英勇,在短短的時日中。便率領長沙軍打到了泗水關下,最後因爲袁術這個窩裡蟲沒有發糧草,導致兵馬損傷,一舉退出了白馬要塞,但今世不會了。糧草之事由張邈一力管轄,不會出現這種事情。

既然沒有了前世的敗仗,劉鵬也就下令大軍做準備,早日前往泗水關下,與董卓一決雌雄。

與此同時,在得到軍令後的諸侯們,忙是調兵遣將,押運糧草,準備出征。

在戰鼓聲震天之下,數不清的士卒列着整齊的步伐,手中握着長槍鐵矛,在旌旗開路下,緩緩出了盟軍大營。

洛陽皇宮中。

莊嚴肅穆的宮殿內,董卓左擁右抱着漂亮女子,下方還有數十名舞姬賣力討好的表演着歌舞。

“太師,再飲一杯呀,咯咯”

“是啊,太師,您在飲一杯,今夜我們姐妹一定伺候好您。”

董卓懷中的兩名美貌女子,一臉討好的笑容,雙雙坐在那健壯的大腿上,賣力的迎好着。

一聽這美妙的女聲,董卓已經按耐不住慾火的颮升,那雙豬手開始上下摸索,一會兒的時間,大殿中響起了男女之聲.......。

一曲到得盡頭,董卓意猶未盡的準備再行征伐之時。

“稟太師,尚書令李儒求見。”

進得殿內的侍衛,知道在這時候打攪了董卓的興致,忙將最關鍵之話說出,等着領罰。

先前多名侍衛,就因爲在董卓臨幸美人之時,打攪了其興致,全部被拉出去亂刀分屍。今日他本不想進來稟報,奈何那李儒逼着他進來稟報,說他要是不進去稟報,他的一家老小可就都得沒命。

心疼雙親的侍衛不忍家眷遭受傷害,只好硬着頭皮前來稟報。

已經完事了的董卓,對那事也沒太大的興趣,反正宮中的美人多的是,他想什麼時候玩,就什麼時候玩。便道:“去傳李儒進來。”

聽到董卓沒有懲罰他,侍衛一臉的慶幸,忙道了聲諾走出去。

李儒是個很有眼色之人,斷不會在他享樂之事前來打攪,必是有重要之事。因此董卓朝那兩位漂亮女子,揮手示意其下去,又將殿中的舞姬全部下去,才套上衣裳,靜坐在龍榻上等着李儒進來。

在外等待多時的李儒在等到董卓接見的命令後,忙整理了下衣裳,焦急而進。

進得大殿中的李儒,見四周散發着萎靡氣味,便知這位岳父剛纔在做什麼,但他還是裝作不知道的樣子,慌張跪下行禮道:“拜見主公。”

董卓裝作一臉的威嚴,沉聲問道:“文優何事慌張?難不成是陛下死了,還是那些公卿大臣們又密謀除去咱家。”

“不是,都不是的,主公,這次是諸侯作亂,各地諸侯們屯兵於陳留,在哪裡祭天地。聯合在一起,要出兵討伐於您,其先鋒孫堅一路過關斬將,已破白馬要塞。不日就會兵臨泗水關。”

殿中的李儒,一臉的焦急,忙把各地報上的消息說了出來。

董卓本來大好的?心情,就被李儒幾句言辭給毀的一乾二淨。沉聲喝道:“廢物,各地守軍都是幹什麼吃的?怎麼會擋不住一個區區孫堅?”

看着暴怒邊緣的董卓,李儒忙回道:“主公,關東諸侯們全部聚在陳留,奉大將軍劉鵬爲盟主,青州牧劉虞、勃海太守袁紹爲副盟主。會盟的各路諸侯共有十九鎮,兵馬也有四五十萬。眼下如何抵擋住關東諸侯的進攻?還請主公示下?”

別人他到是不懼。但劉鵬身爲大將軍,又是一州之牧,麾下兵馬強壯,猛將如雲,他也來了。董卓暗自想到。但他在明白之間,又有一點迷糊。

有點迷糊的董卓只好問道:“你是說劉鵬也與關東諸侯會盟了,還坐上了盟主?”

“是的主公,率先發起討您檄文的就是他,當時在下沒有在意,以爲是劉鵬煽動諸侯鬧事,乘機佔一些便宜。哪想到此人竟真的與那些諸侯合兵一處,與您作對呀,此事錯在於卑下,請主公恕罪。”

李儒誠惶誠恐的回道,頭上的汗水也微微滲了出來。

董卓也是個愛惜一次之人,見得自家女婿如此。也沒有出聲責罰,而是咆哮道:“這個劉鵬,咱家自掌握朝政以來,又沒對他發出任何詔令,還處處的忍讓於他。並不得罪。沒想到是他率先起來反咱家,最可恨的還是袁紹這小子,當初若不是咱家心一軟,他豈能離開洛陽,可恨......。”

董卓咆哮過後,又摔了幾件物品,才靜下心來,看着跪在地上的李儒,開口道:“起來吧,你給咱家說說,都有哪些諸侯敢出來反咱家。”

看着董卓那發瘋的表情,李儒打心眼裡冒出一絲涼氣,他這個老丈人自進京掌握朝政之後,脾氣也變的喜怒無常,性情更是暴躁,手段也比以前狠辣許多。

有時宮中的女侍稍微有點大意,就會被他這個老丈人下令送去做軍妓,被軍漢們玩死纔算了事。

李儒擦了下頭上滲出的汗水,答道:“主公,關東諸侯中有,劉鵬、劉虞、袁紹、陶歉、劉表、韓馥.......。”

就在李儒將討伐董卓之人說完後,又將劉鵬發佈的討賊檄文內容說了出來。

董卓在聽完這些消息後,神色慢慢的平復了下來,隨而臉上露出一絲狠色,厲聲道:“咱家舉薦的劉表、韓馥,才讓他們得以任州牧,而這些白眼狼,卻反過頭來就要討伐咱家,一羣忘恩負義的小人。”

舒緩了一口氣,董卓接着才狠色道:“最讓咱家惱怒的是曹操此賊,這廝先前刺殺於咱家,現在還敢出兵對於咱家,好大的狗膽,看咱家今次如何他碎屍萬段,以消心頭之恨。”

董卓雖在近年有點狂妄,但還是知道輕重的。

“文優,你說咱家現在該如何,這些關東諸侯已經打到門前了,咱家有近五十萬大軍,不懼這些人,你說說應該怎麼辦?”

董卓知道李儒腦子好使,又是自家女婿,便直接問道。

李儒也是知道董卓脾氣的,忙獻計道:“主公,在下以爲,可先讓華雄率兩萬鐵騎守住泗水關,您在調遣大軍隨後前去,一舉蕩平這些叛逆。”

華雄乃是董卓的心腹將領,有萬夫不當之勇,對他更是忠心耿耿。

西涼軍中,除卻李傕、郭汜、牛輔等人,華雄還是能排得上號的,呂布雖然投靠了董卓,但卻不屬西涼軍,只能算是幷州軍,其麾下的將士,大多數都是昔日丁原麾下的,在董卓麾下,頗受西涼軍內部排擠。

況且這個華雄武藝精湛,精通騎兵作戰,也非是一介莽夫。

董卓思慮了一輝兒後,出聲道:“好,你去傳令,讓華雄率兩萬精騎,立即前往泗水關,迎戰關東盟軍,本相自率大軍,爲他後援。讓他一切小心,不可丟了泗水關。”

憑心而論,董卓這個主公,對麾下的將士還是不錯的。

李儒暗自嘆了口氣,忙道:“主公,在下這就去傳令。”

夕陽未下,洛陽城中的甲士忽然間集結了起來,陣陣的鼓聲,還有那漫天遍地的旌旗,與那槍矛森嚴的甲士形成對比。

洛陽城的百姓都不傻,見此情景,就知道朝廷要打仗了,至於要和誰打?百姓們也是猜測,並未有過多的消息。

要打仗的消息一傳出,洛陽的百姓如驚弓之鳥一般,各家各戶忙着收拾錢財等物,街上到處可見互相傳遞消息的人物。

已經未多年經歷戰火的洛陽百姓,即使是在黃巾鬧的最兇之時,也未如此害怕。但這一切卻是事實,董卓自進京後,西涼軍便成了惡魔,在街上無故殺人、搶劫、之事屢屢發生。

百姓們都擔心,董卓大軍要是打不過別人,最後遭殃的可還是他們呀,畢竟他們生活在董卓的統治之下,勝利者最喜歡的就是,在勝利之後,對失敗者麾下的子民進行殺戮,以達到震懾止目的。

繁華的洛陽街道上,不時有全副武裝的甲士來往,那焦急的步伐之聲,驚的街上百姓們心都是顫抖着的。

城西西涼軍大營。

身爲董卓心腹的華雄此刻卻恭謹的站在下方,靜聽上方那個長着八撇鬍子的男子說話。

“子健,今日我是算在太師面前替汝說盡好話,才求得此次機會,你可要好好把握住,那些關東諸侯中,還是有精兵悍將的。大將軍劉鵬更是以驍勇善戰而聞名,你率大軍到得泗水關後,只需憑藉泗水關天險,閉關不出,定能站在不敗之地,拒關東盟軍於關下。”

李儒的計策當是一妙計,華雄也知道這是爲他好,但心中還是有點不舒服,就憑關東那些縮頭烏龜,如何會是他的動手。

但李儒的話,他還是要聽的,便保證道:“先生放心,華雄定會拒那些關東鼠輩們於城關之下。”

見華雄已作保證,李儒便不多羅嗦,乾脆道:“子健,軍情緊急,汝這就率軍走吧。”

“諾”。下方的華雄,一甩背後披風,大步而出。

第19章 華雄神勇第58章 滅烏桓(四)第70章 董卓攔路第40章 青州?第40章 無恥第91章 擒顏良第40章 徵張燕(三)第68章 招募精兵第36章 右將軍第50章 周倉第50章 董卓遷都第91章 老匹夫第15章 大婚(二)第15章 于禁降!第70章 董卓攔路第72章 田豐出使第38章 賞賜黃忠第34章 準備動手第50章 天下動盪第28章 劉備出現第25章 邊章死第51章 陳琳!建安七子第39章 錢汜第14章 大婚(一)第13章 虎宴(三)第17章 調集兵馬第5章 丁原第10章 帶着貂蟬取幷州?第27章 三萬大軍第26章 鐵浮屠第37章 擒張遼第122章 張燕發難!第17章 董卓的咆哮第7章 貂蟬第65章 美人周瑩第12章 曹操的八門金鎖陣第27章 稱王第128章 憐香惜玉第41章 徵張燕(四)第86章 田豫第45章 破虎牢第18章 泗水關第8章 吐血的劉備第79章 攻心之戰第23章 火藥第8章 嚇王允第101章 行程第56章 黃敘之病第56章 留你一命!第24章 袁紹當先鋒第95章 進邳城!第38章 白便宜袁術?第25章 邊章死第109章 旗開得勝!第1章 洛陽風雲第99章 張機第20章 三門齊攻第84章 誣陷劉備第46章 明帝劍第16章 平叛第60章 襄陽城破!第59章 投降免死!第22章 歸降?第85章 漢帝死!第68章 喬玄第58章 捷報第3章 弔唁何進第6章 劫掠唐皇后第114章 綿羊!第77章 大勝第5章 食色性也!第38章 三日破虎牢?第37章 商議!第81章 太史慈第48章 千豔閣第54章 行刑第103章 五子張頜降!第130章 洛神之母第67章 美人在懷第49章 御宴第80章 賤人第60章 襄陽城破!第6章 屠龍槍法第76章 裝病第52章 武將謀士第34章 會盟!名望第3章 偷入蔡府第96章 魏郡第68章 岳父大人?第3章 王伯第65章 暴怒第46章 罵陶謙第59章 陳到出征第27章 疫病?第20章 三門齊攻第96章 北歸第100章 建安三神醫第83章 離間計!第46章 明帝劍第8章 嚇王允
第19章 華雄神勇第58章 滅烏桓(四)第70章 董卓攔路第40章 青州?第40章 無恥第91章 擒顏良第40章 徵張燕(三)第68章 招募精兵第36章 右將軍第50章 周倉第50章 董卓遷都第91章 老匹夫第15章 大婚(二)第15章 于禁降!第70章 董卓攔路第72章 田豐出使第38章 賞賜黃忠第34章 準備動手第50章 天下動盪第28章 劉備出現第25章 邊章死第51章 陳琳!建安七子第39章 錢汜第14章 大婚(一)第13章 虎宴(三)第17章 調集兵馬第5章 丁原第10章 帶着貂蟬取幷州?第27章 三萬大軍第26章 鐵浮屠第37章 擒張遼第122章 張燕發難!第17章 董卓的咆哮第7章 貂蟬第65章 美人周瑩第12章 曹操的八門金鎖陣第27章 稱王第128章 憐香惜玉第41章 徵張燕(四)第86章 田豫第45章 破虎牢第18章 泗水關第8章 吐血的劉備第79章 攻心之戰第23章 火藥第8章 嚇王允第101章 行程第56章 黃敘之病第56章 留你一命!第24章 袁紹當先鋒第95章 進邳城!第38章 白便宜袁術?第25章 邊章死第109章 旗開得勝!第1章 洛陽風雲第99章 張機第20章 三門齊攻第84章 誣陷劉備第46章 明帝劍第16章 平叛第60章 襄陽城破!第59章 投降免死!第22章 歸降?第85章 漢帝死!第68章 喬玄第58章 捷報第3章 弔唁何進第6章 劫掠唐皇后第114章 綿羊!第77章 大勝第5章 食色性也!第38章 三日破虎牢?第37章 商議!第81章 太史慈第48章 千豔閣第54章 行刑第103章 五子張頜降!第130章 洛神之母第67章 美人在懷第49章 御宴第80章 賤人第60章 襄陽城破!第6章 屠龍槍法第76章 裝病第52章 武將謀士第34章 會盟!名望第3章 偷入蔡府第96章 魏郡第68章 岳父大人?第3章 王伯第65章 暴怒第46章 罵陶謙第59章 陳到出征第27章 疫病?第20章 三門齊攻第96章 北歸第100章 建安三神醫第83章 離間計!第46章 明帝劍第8章 嚇王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