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似流水一般劃過,張楊靜靜坐在主位上,臉部神色時而憂慮,時而出現一絲興奮。
就在夕陽西去之時,張楊終於下定決心,站起身道:“吾決定歸降大將軍,降表一事就由董昭代爲擬寫,擇日上呈大將軍。”
下方的董昭,微微一笑,拱手道:“主公,在下這就去擬寫”!
董昭原是袁紹部下,因袁紹唆使韓馥打劫燕軍糧草一事不悅,後又見袁紹不能成事,這才棄袁紹而去,改投張楊。
在劉鵬率兵征伐幷州之時,他就斷定幷州必爲其所取,因此他早先建議張楊不出兵助其他郡縣,收縮兵力屯聚在壺關,以此城之險來遏制燕軍攻勢,在邀請諸侯、太守們合兵進攻燕軍,如此,必大勝無疑。
可他未想到,燕軍兵分兩路,一路出雁門,取北方諸郡,一路從孟縣而下,直搗幷州腹地。
燕軍兩線作戰,其兵威大增,北路接連攻取雁門、定襄等地。南路燕軍在短短數日中,從孟縣而下,沿途過關斬將,直取幷州晉陽城。
太原郡不戰而降,將上黨門戶大開,使燕軍有了長驅直入的優勢。
此時此刻,董昭的一切妙計成了鏡中水花,他只能出最後一策,蟄伏!
劉鵬手握天子聖旨,將王允一家老小斬殺怠盡,可見其心狠手辣。
若張楊不降,那日後的下場,不會比袁紹好到哪裡去。
因此,董昭才建議張楊投降劉鵬。靜觀天下!
將降表擬寫好。派人送於張楊審閱。
張楊審閱過後。這份降表便被軍士送往太原郡。
晉陽!
州牧府中,劉鵬身着金甲,腰懸佩劍,端的是英武不凡。
麾下趙雲、高順、許攸三人正站在廳外,跟在劉鵬身後,沐浴着春陽。
“子遠,糧草準備如何?”
劉鵬享受着陽光的沐浴,愜意的出聲問道。
身後許攸微微一愣。忙拱手回道:“主公,大軍所需糧草,在下已經全部準備妥當,只需主公一聲令下,糧草即可啓運。”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這是自古不變的道理。
劉鵬深吸一口氣,問道趙雲:“子龍,哨騎可有消息傳回?”
軍中鐵騎盡歸趙雲統領,哨騎也理當由趙雲管理。因此打探到的消息,趙雲是第一時間知道的。
“主公。哨騎昨日回報,上黨全郡軍民,在主公的戰表之下,已亂作一團。百姓們紛紛出逃,軍士們毫無士氣;而太守張楊,他在接到主公戰表之後,便一直待在府中,尚未出門。”
趙雲神色正昂,將所得之消息盡皆道出。
聽完此話,劉鵬的劍眉不由一挑,張楊此人竟然不出門,他在家中幹什麼?是想起兵反抗?還是正在考慮歸降?
不管怎樣!戰表已經送出,再不發兵可就會有損大軍士氣。
“子安,大軍如何,能否出征?”
高順向前一步,正色回道:“主公,將士們擦槍亮劍,叫嚷着要隨主公踏平上黨,活捉張楊。”
士氣可用,劉鵬神色一喜,下令道:“明日午時,大軍直取上黨。”
“諾”!
身後三人聞聽此言,不由的身子一抖,忙領命下去佈置。
上黨是幷州南部一道險城,只要攻下此城,燕軍拿下幷州全境、指日可待。
奪取幷州這麼大功勞,日後回到燕地,劉鵬定會論功行賞,到時他三人可就是當仁不讓了。
出征的消息一出,整座晉陽城頓時炸開了鍋。對於百姓們而言,劉鵬的燕軍強大,拿下上黨是毋庸置疑的。到時間官府分給他們的土地就不會再被收回去,他們每年都能有過冬糧食,不用在忍受沒有糧食可用的歲月。
對於官吏們而言,他們的身家性命已經寄在劉鵬身上,只要燕軍能拿下上黨,他們的官職可能還會上升。
數萬將士的心情更是不言而喻,爲將者,誰不渴望建功立業、青史留名!爲卒者,誰不渴望第一個攻上敵軍城頭,奪得那不翡的賞錢。
有民、官、軍的支持,燕軍所需糧草、軍械,在短短時間中,運抵燕軍輜重大營,就等劉鵬一聲令下,運赴前線。
二日破曉。
劉鵬勒令典韋率五百侍衛留在此地,保護貂蟬夫人安全。
自己親率六萬大軍繼續南下,攻取上黨。
燕軍從榆次而下,浩浩蕩蕩的開往上黨。
沿途旌旗密佈,戰騎隆隆奔馳,擂鼓之聲源源不斷。
晉城距上黨有三百多裡,從榆次而下,只需五日時間,就能兵臨上黨郡境內。
數日行軍,每日步騎行六十多裡,日落而停,日出而行。
三日後,正準備一鼓作氣攻下上黨襄恆縣的劉鵬,卻接到了張楊的乞降信。
信中,張楊言辭切切,稱大將軍雄師到此,他自知不敵,便命人帶上太守大印、還有一干人丁名冊,向劉鵬乞降。
已經磨刀霍霍,準備攻取獵物之時,這封書信卻讓他停了下來。
帳中,劉鵬看完乞降書信,詢問道:“子遠如何看待此事?”
許攸湊上前,拿起案几上的書信,凝目觀察,卻見這信的筆跡有熟悉,再仔細一看,這筆跡他好像似曾見過。
“主公,在下與張楊昔年曾有數面之緣,其早年曾是丁原麾下的從事,筆跡粗略不堪;而這份書信的筆跡,卻是行雲流水,一氣呵成。故下在判斷,此信非是張楊所寫。”
許攸看完乞降信,上奏道,。
“那子遠可認識這筆跡?”
這事有點不同尋常,劉鵬忙問道。
許攸輕輕一笑,得意道:“此人的書信,在下一眼就看出他是出自誰的手。”
“誰?”
“董昭”!
許攸微微一笑,自信的道。
董昭?劉鵬微微一愣,在腦海中快速翻轉着對此人的資料。
“此人昔日與在下共侍袁紹,只是不滿袁紹的優柔寡斷,這才轉投張楊。他的筆跡在下曾見識過,因此才能判斷出非是張楊之文。”
許攸摸着小鬍鬚,神色自得的說道。
董昭此人,劉鵬瞭解的不多,不過眼前有人瞭解,遂問道:“此人謀略比你如何?”
許攸雖然自大,但對於有才能的人還是非常敬佩的,因此他不加思索的回道:“此人若論行軍打仗之能,則不如在下,若論治理政務,在下不如他。其身懷謀略,可堪大能之士。”
能得許攸如此評價的必不是凡人,劉鵬有點感興趣了,遂問道:“子遠對這封降書如何看?”
“董昭乃張楊謀士,既是他所書寫,那定是張楊之意!依在下看來,主公兵不血刃,僅憑一封戰表就得上黨全郡,乃可喜可賀之事。”
許攸很是聰明,知道關於決定性的話他不言,只言諸人看到的。
張楊派人送來了太守大印,還有一些名冊,劉鵬平時就對名冊不喜,此時這麼高一疊名冊,讓他無必厭煩,道:“這些名冊就由子遠來看,且將其全部手抄下來。”
“諾”!
許攸現在不放過任何?功勞,得此差事,忙喜色上頭領命道。
思慮一會兒,劉鵬親自提筆,在竹簡上飄飄灑灑的寫下數百字,用蠟封好,派人回給張楊。
既然張楊投降,他也就不用再兵發上黨,而是改用謀略,試探一下張楊是真降,還是假降?
劉鵬知道張楊麾下有個楊醜,便在信中大讚此人,讓張楊將此人送入到燕軍之中建功立業。
信中還言北方諸郡無有能之士管理,知道張楊手下有位大能之士,名曰:董昭!特徵闢此人爲大將軍府從事,書信到日,速速前來燕軍大營述職。
另外上黨佔據地形,仍由張楊鎮守,其麾下兵馬,也由張楊統領。
太守大印也隨信使交還給張楊,至於名冊等物,劉鵬沒有提及,他相信張楊會明白其中道理。
這些名冊關乎上黨一郡的賦稅、錢糧、人丁,劉鵬當然要有備份。
這一招釜底抽薪,就能看出張楊的真假。
若其真把楊醜、董昭二人獻出,那劉鵬就會暫且罷兵,日後再想計策奪取張楊之權。
在劉鵬的地盤上,他是不允許有任何不穩定的因素存在;先前在冀州,韓馥麾下的那些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給這些人高官厚祿,這些人卻依舊心念舊主,意圖推翻他。
而張楊此人更甚,他是一方諸侯,豈會長期以來甘居人下。
就在書信送出之日,劉鵬便下令,由大將高順,率三萬步軍先行,屯兵襄恆,靜觀張楊動靜。
他自己則率鐵騎及部分步卒,留守軍大營。
張楊若是聰明,當知道如何行事。若是敢反抗,那可就怪不得他了。
劉鵬在下令之後,便待在大營中,每日練習槍法,靜等消息。
這段時間中,劉鵬下令,命軍士持他書信,前去邳城找到田豐,將此書信交其手中。
邳城離此地不遠,快馬只需五六日就可到達,田豐接到他書信,便能快速作出反應。
幷州一戰事關重大,劉鵬幾乎將所有精力都放在此事上,對關中大戰也不怎麼關注。
在他出兵這段時日中,也很少接到王成的探報,就是有一些消息,也是一些天下諸侯的動靜,與關中大戰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