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大加封賞

當年他只是個小侯爺,趕上黃巾爆亂,從一介平民,慢慢坐到了安北將軍之位,又從安北將軍坐到鎮北將軍、徵北將軍,任將軍的那些年,他幾乎年年征戰,平黃巾、徵羌人、掃胡虜、討董卓。

自討伐過董卓後,他就對大漢天下充滿了失望,遂年年征戰,馬踏河北諸州,槍會天下英雄,掃平各方勢力,終成霸業!

這些年與他做對的人有很多、袁紹死、公孫瓚死,韓馥生死不明,曹操更是折兵損將,連他的家眷也被自己扣押!

腦海中閃過的一幕幕,均是這些年四處征戰的場面,有人說他是屠夫、有人說他是奸雄、更有人說他是奸賊!

不過,這一切,劉鵬都無所謂,奸雄如何、奸賊如何、屠夫又如何?只要他打下這天下,誰敢再說他是屠夫、是奸賊,歷史會歌頌他,世人會尊敬於他。

有了這些就成,其他的都無所謂!

凡成霸業者,哪一個帝王手上不是白骨累累,秦始皇掃平天下,爲何不見世人說他是屠夫?

漢武帝北逐匈奴,屠殺匈奴等胡虜二十多萬,爲何不見世人說他是屠夫?

他不要所謂的仁義虛名,仁義只能是累贅,永遠的束縛於他!

劉備仁義?可哪又怎麼樣,歷史上的蜀國,最後還不是被魏國掃滅了。

劉備家道中落,以編織草鞋爲生,起點太低,因此纔不得不借用仁義的名聲來拉攏世人。而他不一樣。他是正宗的漢室宗親。明帝嫡親後人,身上掛着明帝劍,他的起點遠遠高於劉備。

有着這麼高起點的他,才能在短短几年,掃平河北,爲霸業打下基礎。

坐在王位上,劉鵬的表情不斷變化,喜怒哀樂皆有。良久之後,劉鵬才從回憶中慢慢走出來。

當日,劉鵬進位燕王,開楚王府!

同時下王詔,立正妻楊氏爲王后,立長子劉續爲王子!

接下來,劉鵬大封羣臣,這些事情在數月前就有定論,此時他不過是按照詔書,再念一遍而已。

燕王詔:升賈詡爲燕王府長史。兼尚書令,參贊軍機!升荀攸燕王府主薄。參贊軍機;田豐爲燕王府從事,領御史大夫,參贊軍機。沮授領幽州刺史、御史中丞。

其餘各州刺史,依然不變,只有原廣陽太守陳琳,多年來兢兢業業,治政卓有成效,升其爲青州刺史。

文官們賞封完畢,劉鵬對常年隨他征戰的大將們大加封賞,王詔:升黃忠爲徵北將軍,假節!升趙雲爲徵東將軍,假節!升高順爲徵西將軍,假節!升太史慈爲水師將軍,加封徵東將軍,假節。

四徵將軍封完,劉鵬對各州鎮將也作了封賞,燕王詔:“升陳到爲幽州都督,總督幽州戰事,念其長年鎮守邊陲,勞苦功高,加食邑五百,賞千金,賜汗血寶馬一匹。”

燕王詔:“升高覽爲幷州都督,念其大破匈奴,鎮守邊陲,有功於社稷,加食邑五百戶,賞千金!升張頜爲青州都督、文聘爲兗州都督。升周倉爲邳城令,總督邳城防務。”

封賞完這些多年跟隨他的將領,劉鵬對降過來的諸將也都一樣封賞,升顏良爲安漢將軍,升文丑爲翊軍將軍!

升張遼爲昭德將軍,升鞠義爲昭武將軍,升于禁爲安遠將軍。

對於跟他多年的典韋,劉鵬更是不吝嗇,直接封其爲禁衛軍統領。

而對於田豫這個年輕有爲的將軍,劉鵬大手一揮,直接封其爲冀州都督,但其只管境內的征伐,沒有劉鵬的王令,是不能調動冀州各郡之兵。

劉鵬稱王后,將原先的錦衣衛改成禁衛軍,由原來的三千多人,加置到一萬人!

女侍衛也編成女衛,人數也加置到兩千人,由小蘭統領!

大封文武過後,劉鵬對麾下將士也是大加賞賜!

一時間,諸州將士、百姓紛紛涌入劉鵬稱王的歡騰之中。

如願以償登上王位的劉鵬,將大將軍府遷到王宮之中,與此同時,劉鵬在將麾下諸文武的封賞表奏送到長安,隨後又送了一封請辭。

他要辭掉大將軍,今時今日,天下一半都在他的手中,他還要這個大將軍做什麼,早日還給小天子,也算是早日解脫!

從今往後,就是他出兵奪了天下,殺了劉協,世人都不會說什麼!

登上王位的劉鵬,有着高祖血脈,明帝滴親血脈,比起劉協來,身世不差什麼。

在百姓眼中,天下是劉家的,不管劉家誰做皇帝,與他們都沒有什麼關係。

而劉鵬比起劉協來,則更有威望,更有震懾力!

當今天下,劉漢宗親中,除了荊州劉表、新晉益州牧的劉璋,還有朝廷中的司空劉虞,這三人能自立爲王外,其餘人盡皆不行!

劉表佔據荊襄,其水師驍勇無敵,可自立爲王,只是劉表沒有爭霸天下的野心,因此不會自立爲王!

益州的劉璋更不用提,軟弱無能的性格,再加上整日吃喝玩樂,豈敢自立爲王。

在大漢有着德高望重的劉虞,對朝廷忠厚,對百姓更是寬仁,有爲王的本錢,只是他現在身在長安,天子身邊,不會自稱爲王。

至於像劉備、劉繇等漢室宗親,雖有名聲,卻無自立位王的本錢。

劉備佔據西涼二郡,關中數縣,實力在大漢天下,只能算的上是三等諸侯。

而劉繇則更是不濟,其在揚州一帶也還算有些名聲,只不過自從袁術去了揚州後,劉繇這個揚州牧屢屢吃敗,其城池已丟的只剩兩郡而已。

高祖曾立下規矩,非劉姓則不可稱王。

這條規矩將其他諸侯的自立之心,一下打到無底深淵。

況且,劉鵬雄居河北之地,豈能容忍其他異姓諸侯稱王。

歷史中,曹操雄居大漢八州之地,尚只稱一個魏王,都會遭到麾下人的反對,何況,現在異姓諸侯最多也就擁一州之地,自保尚且不及,豈敢稱王。

不過也有極爲二愣之人,就如據有揚州大半的袁術。

第81章 傷顏良、文丑第28章 劉備出現第70章 董卓攔路第52章 萬年?第39章 錢汜第26章 破城第43章 戰虎牢!第13章 兩種抉擇!第37章 商議!第19章 呂布的不安!第64章 班師回幽第14章 王嶼第121章 平息內亂!第44章 九卿之一第10章 帶着貂蟬取幷州?第19章 華雄神勇第30章 四個兒子?第21章 董昭的計策第64章 大戰過後第36章 美豔婦人第103章 訓斥第8章 被綠帽壓垮的曹操!第86章 演武臺第58章 蔡邕上鉤?第126章 董卓之死!第80章 賤人第80章 陣前辱罵第84章 誣陷劉備第53章 天使第52章 萬年?第37章 四郡之事第49章 黃忠遇伏第21章 黃巾爆亂第15章 愚昧無知!第120章 審配第52章 萬年?第27章 稱王第75章 做詩?第17章 北上幽州第79章 攻心之戰第17章 調集兵馬第9章 轅門前的血戰!第15章 天子的聖旨?第57章 紛亂的荊州第57章 滅烏桓(三)第43章 戰虎牢!第46章 進京第44章 戰前商議第66章 龐德第33章 陳倉(六)第4章 傲氣第17章 曹性第129章 夜入甄府第9章 尹氏第130章 洛神之母第115章 活捉袁紹?第94章 劉關張養馬第33章 回營?第39章 馬尿粥?第67章 飲馬渡秋水第93章 閔純之策第11章 金蟬脫殼第75章 做詩?第91章 擒顏良第18章 王家亡!第11章 虎宴(一)第4章 讓她感謝!第124章 找死?第85章 到達廣宗第32章 收買?使者!第26章 公孫瓚死!第3章 屯兵長安第62章 內訌第20章 三門齊攻第15章 愚昧無知!第69章 歲月匆匆第40章 無恥第27章 疫病?第97章 諸侯動靜?第51章 陳琳!建安七子第39章 暗度?第129章 夜入甄府第12章 交代?第102章 宗正府第52章 武將謀士第12章 浪孟之戰第16章 又得大才!第41章 袁術到頭了第48章 曹氏第53章 天使第23章 袁傀要倒黴第82章 佳人容顏第94章 劉關張養馬第3章 偷入蔡府第75章 做詩?第21章 秋雨行軍第73章 搶蔡琰第31章 此來何意?第42章 錢雪第35章 陳倉(八)
第81章 傷顏良、文丑第28章 劉備出現第70章 董卓攔路第52章 萬年?第39章 錢汜第26章 破城第43章 戰虎牢!第13章 兩種抉擇!第37章 商議!第19章 呂布的不安!第64章 班師回幽第14章 王嶼第121章 平息內亂!第44章 九卿之一第10章 帶着貂蟬取幷州?第19章 華雄神勇第30章 四個兒子?第21章 董昭的計策第64章 大戰過後第36章 美豔婦人第103章 訓斥第8章 被綠帽壓垮的曹操!第86章 演武臺第58章 蔡邕上鉤?第126章 董卓之死!第80章 賤人第80章 陣前辱罵第84章 誣陷劉備第53章 天使第52章 萬年?第37章 四郡之事第49章 黃忠遇伏第21章 黃巾爆亂第15章 愚昧無知!第120章 審配第52章 萬年?第27章 稱王第75章 做詩?第17章 北上幽州第79章 攻心之戰第17章 調集兵馬第9章 轅門前的血戰!第15章 天子的聖旨?第57章 紛亂的荊州第57章 滅烏桓(三)第43章 戰虎牢!第46章 進京第44章 戰前商議第66章 龐德第33章 陳倉(六)第4章 傲氣第17章 曹性第129章 夜入甄府第9章 尹氏第130章 洛神之母第115章 活捉袁紹?第94章 劉關張養馬第33章 回營?第39章 馬尿粥?第67章 飲馬渡秋水第93章 閔純之策第11章 金蟬脫殼第75章 做詩?第91章 擒顏良第18章 王家亡!第11章 虎宴(一)第4章 讓她感謝!第124章 找死?第85章 到達廣宗第32章 收買?使者!第26章 公孫瓚死!第3章 屯兵長安第62章 內訌第20章 三門齊攻第15章 愚昧無知!第69章 歲月匆匆第40章 無恥第27章 疫病?第97章 諸侯動靜?第51章 陳琳!建安七子第39章 暗度?第129章 夜入甄府第12章 交代?第102章 宗正府第52章 武將謀士第12章 浪孟之戰第16章 又得大才!第41章 袁術到頭了第48章 曹氏第53章 天使第23章 袁傀要倒黴第82章 佳人容顏第94章 劉關張養馬第3章 偷入蔡府第75章 做詩?第21章 秋雨行軍第73章 搶蔡琰第31章 此來何意?第42章 錢雪第35章 陳倉(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