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黃巾爆亂

公元184年,中平元年四月三日,大漢皇帝劉宏接到消息稱,大賢良師張角,自稱天公將軍,欲在冀州鉅鹿起兵、二弟張寶號稱人公將軍,三弟張樑號稱地公將軍。大漢十三州其中八個州都有張角信徒,黃巾道信衆更是不下百萬。

一時間,洛陽城是風起雲涌,劉宏最信任的十常侍更是有黃巾賊的內應,經過一翻審查,最終查出了張角的徒弟唐周,據唐周的交代,司隸校尉抓到了在司隸準備造反的馬元義,同時也帶出了十常侍中的封胥、徐奉。

劉宏大怒之下,將馬元義、封胥、徐奉三人車裂於洛陽西市,張角得到消息後,立刻決定提前造反,於是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同時遭到了黃巾道的攻擊,一些大的郡城都被攻破。

漢帝見黃巾賊勢大,在慌忙之下以何進爲大將軍,率司隸所有兵甲,屯兵備戰,守衛洛陽。又自函谷關、大谷、廣城、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關口,設都尉駐防;下詔各地嚴防,命各州郡守準備作戰、訓練士兵、整點武器、召集義軍。同年四月,劉宏又命朱儁、盧植、皇甫嵩爲帥,出擊廣宗、長社之敵。

幽州是黃巾賊攻擊的重要地域,以渠帥程志遠爲首,率近三十萬大軍北上,此時的幽州刺史郭勳,因準備不足,被程志遠打的是節節敗退,驚慌失措下急忙發佈了告示,各地可組成義兵,共同抵抗黃巾賊的進攻。

劉鵬接到黃巾造反的消息時,已經來到廣陽郡一個多月了,黃巾賊程志遠已經在率大軍攻擊到上谷了,上谷離廣陽郡只有三天的路程。本來廣陽郡是幽州的刺史府,後來因一場瘟疫,前任幽州刺史便將治所搬到了代郡。

黃巾賊已攻擊到上谷,如果沒有人率兵前去營救,黃巾賊攻下上谷郡後,下一步兵鋒便會直指幽州刺史府代郡,心急如焚的劉鵬急忙往劉成的房間而去。

見到劉成後,劉鵬直接說道:“父親,黃巾賊已攻擊到上谷,孩兒請求率兵營救上谷郡,還請父親恩准。”看到劉鵬臉上急切的表情,劉成緩緩說道:“我兒勇氣可嘉,只是廣陽也需要兵甲守衛啊,要是我兒去了上谷,何人守衛廣陽啊。”

“父親,孩兒知道您的擔心,現在天下已亂、正是我輩男兒建功立業之時,況且黃巾賊要是攻破了上谷郡,我廣陽郡也難逃城破人亡,還請父親三思。”

劉成緩了緩說道:“我兒既有如此雄心,爲父怎麼會不應允呢,此次就留下黃忠守城,其餘的武將你都帶走吧。廣陽郡兵只有三萬多人,爲父只能給你兩千鐵騎,八千步兵,你看如何?”

“多謝父親,只是黃巾賊勢大,依靠廣陽郡剩下的兩萬人是萬萬不夠的,父親可發佈徵兵告示,現在難民來到廣陽郡中的,不乏有年輕力壯的,父親可徵用這些難民,交給黃忠訓練,假以時日,必能派上用場。”

對於兒子的建議,劉成認爲是可行的,畢竟兒子先前說黃巾賊於今年造反,現在果真應驗了。道:“我兒放心,爲父會安排好這些事情的,到是你初次領兵,萬事多聽叔至的意見,戰場上刀槍無眼,你要小心。”

對於這個便宜父親,劉鵬是從內心尊敬的,雖然劉成治理政務一般,領兵打仗的才能更是沒有。但是對劉鵬卻是及其疼愛,猶如慈母一般。

“恩,孩兒會多聽叔至的建議,您保重身體,等着孩兒凱旋。”劉鵬笑說道。

半個多月的時間,除了黃忠和賈詡頂掉的官員,其他郡府的官員,從稱呼劉成爲大人,已經改變到主公了。劉鵬更是私下裡邀請陳到吃了幾回酒,雙方的關係也熟悉了,典韋自從被派去“保護”賈詡,一直是盡職盡責。

賈詡當了戶曹之後,每天除了處理公務,大多數時間都在推算劉鵬會監視他到幾時,今日得到黃巾賊攻擊上谷郡的消息,賈詡料定劉鵬必來拜訪,早就溫酒以待了。

不愧是毒士,智商就是非凡,劉鵬從劉成的院子出來之後,便往賈詡的院落而來,要守住上谷郡,沒有猛將和謀士是不行的,典韋的武藝收拾程志遠應該足夠了,陳到是個統兵大將,平常負責宿營、訓練、戰陣指揮。只需要一個軍師,隨軍出謀劃策,那麼守住上谷郡就沒有問題了。

來到賈詡的院子,劉鵬直接走了進去,賈詡正在門前笑眯眯的看着自己,道:“在下見過主公,不知主公來在下這裡有何差譴?詡定當全力以赴。”

不知道的人還以爲賈詡對劉鵬有多麼忠心呢,只有劉鵬自己清楚,這個老狐狸早就知道他要來,特早早的站在門外等着自己。不過劉鵬堅信,只要他表現出雄主之姿,賈詡定會歸心。只不過需要一個時機罷了.......。

其實他不知道的是,賈詡已經準備輔佐他了,就因爲劉鵬對時局的判斷,當初他告訴賈詡,張角不出數月必反。賈詡自己也推算出張角必反,具體的時間他卻是推算不出來,沒想到劉鵬卻一語道出了天機。

“文和先生,鵬打算率軍前往上谷,隨行缺少一名軍師,不知先生可願意?”同樣笑眯眯的劉鵬問道。聽到劉鵬的邀請,賈詡想都沒想的來了句:“願爲主公效勞。”

劉鵬點了點頭,衝站在賈詡身後的典韋道:“惡來,文和先生的安全不用你管了,你也去準備下,隨我前往上谷吧。”聽到劉鵬話的典韋喜道:“是,公子。”閃身就大步走了出去。

花貓寫的是架空小說,文章中的人物出現純屬虛構,要看三國曆史的,請讀正版三國演義,。

第64章 蔡瑁的恨!第47章 兵不血刃第55章 顏良戰張繡第22章 出發第27章 撤軍第90章 曹操的詩第28章 大加封賞第94章 獻降?第97章 諸侯動靜?第52章 萬年?第103章 五子張頜降!第45章 燕狼騎第17章 聖旨下第25章 回軍第15章 盟主之位第14章 攻取東郡第89章 羞辱第77章 誘敵劫營第71章 交易第54章 行刑第63章 黑夜中的典韋第92章 拿下廣宗第91章 老匹夫第28章 陳倉(一)第6章 屠龍槍法第16章 不時之需第84章 誣陷劉備第28章 陳倉(一)第40章 青州?第1章 洛陽風雲第55章 段氏第73章 白虎祭旗第17章 曹性第20章 買官第25章 回軍第31章 此來何意?第41章 徵張燕(四)第10章 撤離第78章 內外廝殺!第12章 廢帝第30章 四個兒子?第27章 三萬大軍第65章 暴怒第16章 平叛第15章 盟主之位第81章 太史慈第58章 捷報第32章 收買?使者!第46章 明帝劍第23章 杜義第73章 白虎祭旗第6章 洛陽皇宮第15章 典韋戰黃忠第3章 偶遇!第96章 魏郡第12章 繁華洛陽第22章 出發第87章 黃雀來了!第18章 張遼鞠義第73章 搶蔡琰第72章 小蘭第44章 九卿之一第105章 八門金鎖陣第11章 呂布第88章 破!第3章 偷入蔡府第92章 拿下廣宗第44章 縱歡第47章 逐鹿迎敵第32章 收買?使者!第72章 赤兔馬第63章 周同第101章 行程第17章 調集兵馬第48章 表忠第99章 高望第72章 戰孫策第57章 滅烏桓(三)第57章 紛亂的荊州第42章 徵張燕(五)第69章 江東二喬第80章 賤人第10章 路遇典韋第122章 張燕發難!第8章 被綠帽壓垮的曹操!第119章 奇恥大辱?第41章 粗暴第33章 陳倉(六)第16章 平叛第2章 張讓死第18章 王家亡!第19章 呂布的不安!第67章 美人在懷第7章 貂蟬第87章 黃雀來了!第12章 虎宴(二)第34章 陳倉(七)第67章 閃電第101章 行程第65章 暴怒
第64章 蔡瑁的恨!第47章 兵不血刃第55章 顏良戰張繡第22章 出發第27章 撤軍第90章 曹操的詩第28章 大加封賞第94章 獻降?第97章 諸侯動靜?第52章 萬年?第103章 五子張頜降!第45章 燕狼騎第17章 聖旨下第25章 回軍第15章 盟主之位第14章 攻取東郡第89章 羞辱第77章 誘敵劫營第71章 交易第54章 行刑第63章 黑夜中的典韋第92章 拿下廣宗第91章 老匹夫第28章 陳倉(一)第6章 屠龍槍法第16章 不時之需第84章 誣陷劉備第28章 陳倉(一)第40章 青州?第1章 洛陽風雲第55章 段氏第73章 白虎祭旗第17章 曹性第20章 買官第25章 回軍第31章 此來何意?第41章 徵張燕(四)第10章 撤離第78章 內外廝殺!第12章 廢帝第30章 四個兒子?第27章 三萬大軍第65章 暴怒第16章 平叛第15章 盟主之位第81章 太史慈第58章 捷報第32章 收買?使者!第46章 明帝劍第23章 杜義第73章 白虎祭旗第6章 洛陽皇宮第15章 典韋戰黃忠第3章 偶遇!第96章 魏郡第12章 繁華洛陽第22章 出發第87章 黃雀來了!第18章 張遼鞠義第73章 搶蔡琰第72章 小蘭第44章 九卿之一第105章 八門金鎖陣第11章 呂布第88章 破!第3章 偷入蔡府第92章 拿下廣宗第44章 縱歡第47章 逐鹿迎敵第32章 收買?使者!第72章 赤兔馬第63章 周同第101章 行程第17章 調集兵馬第48章 表忠第99章 高望第72章 戰孫策第57章 滅烏桓(三)第57章 紛亂的荊州第42章 徵張燕(五)第69章 江東二喬第80章 賤人第10章 路遇典韋第122章 張燕發難!第8章 被綠帽壓垮的曹操!第119章 奇恥大辱?第41章 粗暴第33章 陳倉(六)第16章 平叛第2章 張讓死第18章 王家亡!第19章 呂布的不安!第67章 美人在懷第7章 貂蟬第87章 黃雀來了!第12章 虎宴(二)第34章 陳倉(七)第67章 閃電第101章 行程第65章 暴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