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過目不忘

曹操的兵馬撤走了,留下了一地的屍體和這次偷襲的敗績。

經過這一次的進攻無果,曹操知道了賈詡的意思。

果然,在沒有大形勢變化的前提下,自己想要打敗陶商……真的是很難。

曹操的大軍開始向後方撤離,離開了徐州西線之境,回返許昌。

眼下的曹操知道陶商羽翼已豐,東南絕非易取,看來還需擴充勢力,將勢力闡釋到關中境內,與陶商對峙尋找良機,再行征剿。

而陶商在得到這場勝利之後,亦是開始了清點的工作。

清點戰場的同時,趙雲那邊也傳回了線報,說是吾縣戰事已經完畢,張勳和李豐率壽春兵歸順陶商,張勳等人現下已經先跟隨糜芳一衆當先向陶商所在的魯谷而來,要面見陶商。

人之常情也,張勳雖然投降了,但面對的人是趙雲和諸葛亮,對於陶商這位真正的主人,還沒有真正的見過。

無論是受降與否,怎麼地也得先見一下正主纔是。

不久之後,張勳和李豐抵達了陶營,二人一同見過陶商。

陶商還是平日裡那副和善的謙謙君子之氣,他熱情的歡迎了他們,並設宴席相迎。

對於壽春軍的歸順,陶商還是比較看重的。

李豐姑且不論,張濟乃是淮南名將,袁術麾下排名靠前的能人!

正常的歷史上,袁術稱了仲氏皇帝之後,曾冊封張勳爲大將軍,統領全國軍馬!

單憑此點,就證明張勳在能力上,一定是有着他的獨到之處。

可惜他生不逢時,歷史上在僞帝袁術麾下,並沒有青史留名。

宴席上,張勳開始給陶商細數家底,說是此番跟隨他一同歸順陶商的壽春兵馬,應該是在一萬五千上下。

雖然人數不甚多,但這剩下的一萬五千人,乃是壽春軍最中堅也是最精銳的力量,戰力在淮南軍中,也應屬最強,甚至高過劉勳的廬江軍。

雖然在人數上有些差強人意,但有終歸還是比沒有要強。

特別是得到了張勳這名淮南名將,也算此次不虛。

但張勳接下來向陶商提出的建議,卻是令陶商當時就感到興奮了!

張勳對陶商說道:“太傅,淮南的雷薄,陳蘭,陳紀等人,當初都是袁公麾下的舊將,只因與後將軍不和,彼此之間有了分歧,後來離開了後將軍,並在山野自立,他們乘着後將軍在淮南的政策有所疏漏,聚衆山林!手下少說的也得有三四萬的人馬,如今呂布和孫策雖然佔據了淮南,但我料依雷薄等人的性子,斷然不會接受他們的招降!只因呂布出身不夠,孫策在後將軍麾下,論排位尚在他們之後……張某當年與他們是同僚,乃是其上將軍!私下交情也多,算是有舊……我此番願意代表太傅,暗中前往淮南,幫您收服雷薄,陳蘭等數萬人馬,以爲近身之資,還請太傅恩准。”

這話實在是太令人動心了。

憑空能得到數萬人馬,還有幾名淮南的舊將,陶商自然是樂不得的。

張勳這小子真有眼力見,難怪能當到大將軍!

該不是拍馬屁忽悠出來的吧?

陶商笑盈盈的衝着張勳一拱手,道:“張將軍初來投效,便如此這般盛情,倒是讓陶某不好意思了……張將軍放心,你和壽春的諸將來徐州之後,陶某必不薄待你們,那一萬五千壽春軍,依舊由你統帥原班人馬便是!”

張勳站起身,衝着陶商感激的作揖,道:“末將對太傅無甚要求,太傅縱然是奪取末將的兵權,在末將看來亦不妨事,末將只有一個要求,還請太傅幫忙,只要太傅肯答應,末將今後對太傅之令必萬死不辭。”

“什麼要求?只要是我能做到的,定不推辭。”陶商拍着胸脯說話,很是大氣的許諾道。

張勳深吸了一口氣,一字一頓的道:“求太傅幫末將剷除劉勳奸賊!末將與此人不共戴天!”

陶商眼下對吾縣那邊戰事的具體細節還不是很瞭解,隨即道:“張將軍跟劉勳有什麼深仇大恨?”

張勳深吸了一口氣,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向着陶商說了一遍。

說到最後,張勳深吸了口氣道:“太傅,您說說看,劉勳背叛了袁氏也就算了,連遺孀家眷也不放過……這廝是該殺,還是不該殺?”

“該殺!太該殺了!真尼瑪應該千刀萬剮!簡直就是畜生啊……令人髮指!”

陶商重重的一拍桌案,義憤填膺道:“張將軍放心,這事陶某幫你抗下了,狗日的劉勳,居然敢以下犯上,謀害主公,荼毒家眷,簡直就是喪絕人寰……敢這麼禍害袁老兄的遺孤?不答應,辦他!”

“袁老兄?”張勳聞言有些好奇,道:“太傅和後將軍,當年不是敵手嗎?如何這般親近。”

陶商笑了笑,道:“我和袁公雖爲對手,卻彼此仰慕,陶商和袁氏絕無深仇,之所以走到今天,也不過是時勢而已,其實在感情上,我對袁公路還是很欽佩的……至少我覺得他比袁紹要強,而且強的不是一點半點。”

這話就多少沾點違心了,但聽在張勳耳朵中很是舒坦。

張勳聽陶商說的這般敞亮,心中也很是通透,一口憋屈了多日的悶氣也是隨之消散。

他長長的向着陶商作揖,感慨道:“多謝太傅成全,太傅果然和傳說中的一樣……真君子也。”

陶商微微一笑,道:“大家都這麼說。”

……

巢丘縣。

司馬懿呼嚕嚕的造了三大碗飯之後,又回到了正廳內呼呼大睡,中間連一點別的事也沒幹,絲毫不耽誤睡覺時間。

嚴畯和王凌吃完飯後,再度捧着兩大捧的公文向着司馬懿所在的正廳走了過去。

問題是,一看到司馬懿的這幅豬樣,兩個人差點沒氣暈過去。

這小子也太……那啥了!太傅怎麼會收了他當弟子?

聽說太傅雖爲君子,卻有傳言說其好財……這小子是不是給太傅使錢了?

王凌雖然善武事,但脾氣相對溫和,反倒是嚴畯的脾氣挺急躁的。

他一擡手,“啪”的一下子將所有的公文往桌案上重重一撂,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響。

這一撇之下的聲響還是挺大的,直接把司馬懿從桌案上震醒了。

司馬懿揉了揉迷糊的睡眼,擦了擦口水,道:“吃晚飯了?”

嚴畯聞言差點沒氣背過去。

真是豬精託生的!

“縣尊!晚飯的時辰未到,還請縣尊在吃晚飯之前,能幫着屬下把這些公文,按個蓋一下印綬,也好讓屬下能夠及時將政務派遣下去……縣尊,巢丘縣統管方圓數百里之地,有些事是耽誤不得的啊!”嚴畯氣的直跺腳,說話甚至都缺少了尊卑。

司馬懿擦了擦口水,笑道:“我就是小寐一會,你着什麼急嘛……蓋印綬就蓋印綬唄。”

說罷,起身去拿縣令印綬,開始挨個對着簡牘蓋章。

嚴畯翻了翻白眼,對司馬懿道:“縣尊,這公文您一翻即過……也不看看就蓋?萬一在下弄錯了呢?”

司馬懿呵呵笑道:“我信得過你們!再說了,我不用特意看,大致的掃一下,就能知道里面寫的是什麼。”

王凌在一旁不由奇道:“聽縣尊的意思,您還有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本事?”

司馬懿挺了挺胸,道:“與生俱來的,嘿嘿,還是挺實用的吧?”

嚴畯不留痕跡的輕輕一哼,壓根不信。

你要是能一目十行,那我一眼就能看到未央宮去。

司馬懿給嚴畯手中的公文蓋完章,又拿過王凌手中抱着的那些簡牘。

王凌手中的,與嚴畯手中的縣政務不同,都是巢丘縣的軍務。

司馬懿蓋了兩個之後,第三篇簡牘卻突然不蓋了。

他“啪”的一下將那捲簡牘合上,適才還頗爲灑脫的笑容驟然消失,轉而換上的,卻是一副陰霾的表情。

王凌看着司馬懿的表情,略微有些忐忑的道:“縣尊,您怎麼不蓋了?吃多了肚子疼?”

司馬懿陰沉着臉,低頭沉思,半晌後方道:

“有點不對勁。”

“不對勁?”王凌詫然道:“哪裡不對勁?是屬下所下達的軍令有什麼問題?”

司馬懿擺了擺手,道:“不是你的事,只是我剛纔蓋的那三篇公文上,都是你向北面調集兵力的批准,原因亦不過是因爲巢丘北面兩百里左右的地方最近出現賊寇頻繁……我覺得不對的事,乃是巢丘北面爲何會出現賊寇?”

嚴畯和王凌聞言,不由的大吃一驚。

司馬懿剛纔翻看王凌的那三篇公文的時候,根本就是隨意的翻開一下,大致的掃了一幾下,然後就迅速蓋一下印綬,幾乎跟不看沒什麼區別。

可這小子居然能立刻說出那三篇簡牘的內容!

難道這小子真有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本事?

着實是耐人尋味!奇了!

嚴畯和王凌都正了正身子,認真的看着司馬懿。

他好像還真有點本事啊,不是花錢買通太傅的!

司馬懿一反常態的陰沉,他輕輕的敲打着桌案,自言自語的道:“徐州境內的賊寇在近些年基本已被掃清,北面的賊寇頻頻,斷然不是境內之賊,最大的可能便是泰山賊……可問題是泰山賊都在琅琊郡,如今突然出現在巢丘的北面是什麼意思?”

第七百八十九章 搜查荀府第九百零九章 狼狽相認第四百三十五章 陶商之賭第七百四十四章 迷惑視聽第四百一十八章 子承父業第四百五十二章 宗族五將第七百四十七章 七路攻堅第四百五十章 少了兩個人第五百六十三章 龍鳳再鬥第六百六十八章 田豐詐降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夏侯第五百零七章 袁紹的疑惑第八百三十三章 曹軍的新目標第八百一十七章 敗關羽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賢良的臣子第五百二十五章 白眼狼第七百零四章 田豫第三百二十二章 醉 酒第八百一十八章 戰曹仁第四百三十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八百二十五章 襄樊之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陶氏糜夫人第九百章 一意孤行第六百九十六章 黃天巫的震懾力第七百五十章 夫妻上陣第七百七十七章 除袁佈局第四百三十三章 神將劉闢第五百九十五章 劉家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十一章 偷豬之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七十二章 傷 勢第三百五十八章 陶太傅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舅與甥第六百二十二章 黃忠趙雲第九十八章 進軍河內第五百五十九章 神鬼八陣圖第五十七章 亡百姓苦第三百零八章 驅虎吞狼第八百九十九章 我意已決第八百八十章 益州的接應第四十九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八百五十八章 金陵之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水賊終至第一百九十三章 專 屬第七百零七章 一夫當關第九百一十九章 兩將醒悟第七百四十四章 迷惑視聽第五百八十四章 音火之亂第八百六十四章 引君入甕第九百一十四章 埋伏第三百三十六章 郭嘉的宣言第八百三十三章 曹軍的新目標第七百五十二章 恩恩怨怨第四十五章 車輪第二百七十六章 董卓的遺囑第八十一章 附 庸第八百三十二章 堤壩之爭第四百三十五章 陶商之賭第三百六十五章 陶謙病了第五百三十一章 天下傾頹第八百三十六章 小溪邊的伏擊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代祖孫第六百零五章 深夜會妹第六百四十一章 水軍科技第二十八章 酸棗會盟第一百六十五章 徐州真正的大佬第三百三十六章 郭嘉的宣言第五百三十七章 天有二日第一千零七章 一路坎坷第四百四十三章 古老的激將法第七百二十二章 形勢急轉第四百八十七章 袁女之心第六百六十六章 美人計與詐降計第三百七十四章 內 訌第三百三十二章 荀攸與郭嘉第七百二十三章 丞相在此會怎麼辦?第四百一十三章 於 吉第五百九十章 高幹和袁譚第八百二十八章 臥龍鳳雛第三百一十四章 郭嘉行刺第八百二十一章 君子與文帝第九十一章 第一名將第九十三章 聚 散第四百六十六章 子夜入深閨第八百六十一章 藥 至第二百七十七章 羣雄逐鹿的開端第七十七章 國 寶第五百一十七章 失手被擒第五百三十二章 鳳託孤第三十章 諸侯齊聚第七百零二章 曹操之觴第八百六十二章 放孫權第六百九十三章 和談第七百七十八章 兵出中原第五百八十八章 河北變動第五十八章 趕將而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扛槍將第二百九十章 許靖薦人才(發燒,這章少點)
第七百八十九章 搜查荀府第九百零九章 狼狽相認第四百三十五章 陶商之賭第七百四十四章 迷惑視聽第四百一十八章 子承父業第四百五十二章 宗族五將第七百四十七章 七路攻堅第四百五十章 少了兩個人第五百六十三章 龍鳳再鬥第六百六十八章 田豐詐降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夏侯第五百零七章 袁紹的疑惑第八百三十三章 曹軍的新目標第八百一十七章 敗關羽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賢良的臣子第五百二十五章 白眼狼第七百零四章 田豫第三百二十二章 醉 酒第八百一十八章 戰曹仁第四百三十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八百二十五章 襄樊之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陶氏糜夫人第九百章 一意孤行第六百九十六章 黃天巫的震懾力第七百五十章 夫妻上陣第七百七十七章 除袁佈局第四百三十三章 神將劉闢第五百九十五章 劉家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十一章 偷豬之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七十二章 傷 勢第三百五十八章 陶太傅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舅與甥第六百二十二章 黃忠趙雲第九十八章 進軍河內第五百五十九章 神鬼八陣圖第五十七章 亡百姓苦第三百零八章 驅虎吞狼第八百九十九章 我意已決第八百八十章 益州的接應第四十九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八百五十八章 金陵之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水賊終至第一百九十三章 專 屬第七百零七章 一夫當關第九百一十九章 兩將醒悟第七百四十四章 迷惑視聽第五百八十四章 音火之亂第八百六十四章 引君入甕第九百一十四章 埋伏第三百三十六章 郭嘉的宣言第八百三十三章 曹軍的新目標第七百五十二章 恩恩怨怨第四十五章 車輪第二百七十六章 董卓的遺囑第八十一章 附 庸第八百三十二章 堤壩之爭第四百三十五章 陶商之賭第三百六十五章 陶謙病了第五百三十一章 天下傾頹第八百三十六章 小溪邊的伏擊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代祖孫第六百零五章 深夜會妹第六百四十一章 水軍科技第二十八章 酸棗會盟第一百六十五章 徐州真正的大佬第三百三十六章 郭嘉的宣言第五百三十七章 天有二日第一千零七章 一路坎坷第四百四十三章 古老的激將法第七百二十二章 形勢急轉第四百八十七章 袁女之心第六百六十六章 美人計與詐降計第三百七十四章 內 訌第三百三十二章 荀攸與郭嘉第七百二十三章 丞相在此會怎麼辦?第四百一十三章 於 吉第五百九十章 高幹和袁譚第八百二十八章 臥龍鳳雛第三百一十四章 郭嘉行刺第八百二十一章 君子與文帝第九十一章 第一名將第九十三章 聚 散第四百六十六章 子夜入深閨第八百六十一章 藥 至第二百七十七章 羣雄逐鹿的開端第七十七章 國 寶第五百一十七章 失手被擒第五百三十二章 鳳託孤第三十章 諸侯齊聚第七百零二章 曹操之觴第八百六十二章 放孫權第六百九十三章 和談第七百七十八章 兵出中原第五百八十八章 河北變動第五十八章 趕將而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扛槍將第二百九十章 許靖薦人才(發燒,這章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