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甩手縣尊司馬懿

宗族五路兵馬撤出了陶軍的大營之後,曹仁突然又得到了徐榮進攻張既和樑習的情報!

曹仁馭兵有鬼神之才,且爲人亦是頗重義氣,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立刻又再次驅兵向着張既和樑習所在的方向進兵,去救援他們二人。

曹仁兵馬行進至目的地,正奉徐榮率兵將張既和樑習重重包圍。

相比於曹仁,徐榮亦是練兵和馭兵的高手,特別是那一張青銅面具,現如今的戰場上,但凡是徐榮頂着這個面具一出現,天下諸人便皆知道這是徐州軍的鬼將徐榮來了。

面對同樣是以馭兵爲長的曹仁,這一次兩個人可以算是棋逢對手了。

兩個人都不親自出陣,只是指揮手下的兵馬結成方陣向對方進攻。

大將之才,一般都是鬥智不鬥力。

眼看着曹仁率領着十幾個方陣出現在自己的眼前,徐榮面具下的那隻獨眼散發出了精光。

曹仁用手一指徐榮的本陣,高聲下令傳令管道:“合圍!”

曹仁軍中號角聲響起,十幾個方陣呈現多元化的角度向着徐榮的兵馬進擊而去。

徐榮亦是不逞多讓,眼見曹仁的軍勢合圍而來,隨即吩咐道:

“吹角吹角!命令部隊分割圍殲。”

徐榮的軍陣中,十幾把巨型號角同時吹響,蒼涼雄渾的聲音激盪在殺聲遍野的戰場上空,在夜空中顯得格外嘹亮。

各部曲的將官立即命令士兵們對圍繞而上的曹軍兵陣展開突擊,實行撕裂和分割的應對策略,在他們看來,只要頂住曹軍的這波攻勢,並撕開敵方軍陣的防守,曹仁軍就算是徹底玩完了。

雙方的激戰進入了白熱化。

金陵軍士兵的勇猛和頑強,激起了曹軍的兇性,尤其是那些曹軍騎兵,拼殺的更是賣力!雙方士兵的戰刀和長戟都在毫不留情的蠶食着對手的生命。

不知不覺間,兩方的主將也已經加入了戰場。

曹仁的戰槍已經染紅了鮮血,黑黝黝的槍身不停的顫抖着,而爲了不讓戰槍脫手,曹仁不得不頻繁的把沾滿鮮血的雙手放在自己馬匹的鬃毛上來回擦拭。

反觀徐榮,一把長柄寬背的大刀一路斬殺都被他砍的翻了卷。

時間一長,最終還是以曹仁的兵將先支撐不住了。

畢竟曹仁的兵馬適才在陶軍的營寨裡已經廝殺了一圈,眼下出來與徐榮對陣,多少有些強弩之木的嫌疑。

況且徐榮也不是一般的西涼軍將領,董卓當年評價西涼諸將中,都盛讚其人乃是涼州諸將當中,最善於用兵的一位。

金陵軍的士卒們在徐榮的帶領下三五成羣,組成輪番攻擊的衝鋒陣,接連撕破了曹仁軍的六個方陣。

方陣一旦被破開,曹軍的士卒彼此之間失去了支援和保護立即就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隨即被血腥屠殺。

曹仁的額頭上,汗珠開始滾滾而落。

陶商的麾下,果然是人才鼎盛!

這個徐榮的本領確實了得!他不但是有着涼州將領的血腥與弒殺,而且還有這冷靜的頭腦和極強的統御能力。

若是己方兵馬不曾有適才的救援戰,曹仁倒是有信心與徐榮一較高下!

但眼下這種情況,就算是自己的本領不在徐榮之下,但兵將的體力卻是跟不上啊。

但就在這個時候,徐榮卻隨即傳令,卓兵馬暫緩進攻,結成了防禦陣勢。

曹仁得到了這個喘息的機會,不敢怠慢,隨即聚攏兵將,亦是結陣防守,想看看徐榮打的是什麼鬼主意。

少時,卻見一支兵馬由遠及近,卻是由曹操本人和曹昂率領的接應兵馬趕到。

藉助着火光,依稀看到了“司空曹”字的大纛旗,徐榮面具下的嘴角不由得掛起了一絲微笑。

曹操這廝居然親自來了?

如此甚好,且看我好生會他一會,看看這個被太傅盛讚的大漢司空,手底下到底有幾番真本事?

徐榮剛想命令士兵結陣,後方亦是一陣擂鼓聲響起,陶商率領麾下的中軍主力亦是趕到場間。

遙遙的看着陶商的中軍大纛與火燒的營盤,曹操滿面陰沉,氣的直咬牙關。

陶商這小子的腦袋到底是什麼做的?想不到自己的計謀居然又一次的被他識破!

更讓人驚懼的是——宗族五將被打敗姑且不論,可曹純麾下的虎豹營居然連尺寸之功都未曾建立,就被姓陶的在營中一頓狂轟亂射,直接給揍了回來,這是不是有點太過匪夷所思了?

在曹操的心中,他的虎豹營以戰力而論,甚至已經超過了西涼鐵騎!

如何會出現這種事情?

陶商這小子,斷斷一段時間見,勢力又有增長!他竟然有這樣的強軍可以擊敗虎豹騎!

若果真如此,自己對於金陵軍戰力的評價只怕是要重新審定一下。

曹操的臉陰沉似水,曹昂在一旁諫言道:“父親,孩兒願領一軍,再去進攻陶軍!”

曹昂這些年的兵法和治政,皆是由曹操親自調教,而武藝方面,更是有曹軍諸多將領指點,特別是典韋平日是亦是與其過招,可謂文武全才,其本領不在曹軍任何一名宿將之下。

但曹操卻還是沒有同意。

“既然陶商已經勝了這一陣,且早有準備,再打下去無益,子修,你與爲父且撤兵回許昌,咱們在豫州,靜看徐州在北面的動靜便是。”

曹昂聞言一奇……北面的動靜?

上次聽父親說過,那個賈詡賈主事,此番讓父親出兵真正的目地,既不是搶淮南軍,亦不是打敗陶商,只不過是爲了吸引其注意力,讓旁人在別處辦成另外一件大事。

可這件事到底是什麼?父親到現在也沒有跟自己說明白。

……

巢丘縣,縣衙。

司馬懿老神在在的斜靠着軟塌上,呼嚕呼嚕的打着瞌睡。

而司馬懿的下方,正站着兩個人,手中各自懷抱着一大摞的簡牘,唉聲嘆氣的看着他。

這兩個人,一文一武。

文的叫做嚴畯,乃是彭城本地人,由張昭推薦給陶商的,與諸葛瑾乃是好友,現任從事中郎,此番奉陶商之令協助司馬懿一起管理巢丘縣。

武的叫做王凌,乃是太原王氏下一輩人中的英才,是去年經王允舉薦,投效在陶商麾下的,王凌自幼武藝精熟,熟讀兵法,被陶商任命爲掾屬。

這兩個人年紀都不大,卻都屬於英才,此番司馬懿受命巢丘縣令,他們二人隨行,一則爲輔佐,二則爲歷練。

輔佐現在談不上,但此番真是把他們倆人歷練的夠嗆。

司馬懿自打上任之後,基本上是啥也不幹,所有的事全權委託給二人,自己當起了甩手掌櫃,每天除了吃就是睡,過期了豬一樣的幸福生活。

而王凌和嚴畯兩個人每天的必修課,就是批改完縣內所有的雜事之後,寫成條陳,並全部拿到司馬懿這裡來蓋公章。

今日累了一上午,二人再次來蓋章了。

可看着司馬懿睡的呼呼的香甜模樣,嚴畯實在是有點忍受不了。

這也太欺負人了吧?

他清了清嗓子,招呼司馬懿道:“縣尊,該起來了,是時候該……”

話還沒等說完,便見司馬懿猛然的擡起頭,睡眼朦朧的看着他。

緊接着,司馬懿似乎是想起了什麼,急忙擡手擋住了嚴畯的話頭,不讓他說下去,而司馬懿自己則是自顧自的開始數數。

“十、九、八、七……”

嚴畯和王凌頓時一愣。

王凌皺眉看着司馬懿,疑惑道:“縣尊,您這是在數什麼呢?這般鄭重?莫不是有甚大事要……”

司馬懿不回答他,只需繼續道:“三、二、一……午時已到,開飯!”

說罷,他猛然起身,擡腳就往縣衙的正廳外跑去,瞬時就沒了蹤影,只是留下嚴畯和王凌大眼瞪小眼的互相看着。

兩人這回是徹底凌亂了。

少時……

“咱倆是來幹什麼來着?”王凌問嚴畯道。

嚴畯長嘆口氣,道:“把這幾日縣裡的公文呈遞,請司馬縣尊加蓋印綬。”

王凌繼續:“那司馬縣尊吃晌午飯去了,咱們這印綬蓋不上,卻該如何是好?”

嚴畯將手中的一大堆簡牘往地上重重一扔,哼道:“如何是好?我哪知道如何是好!攤上這麼一號的,早知道還不如跟諸葛亮去吾縣了!怎麼地也比跟着他瞎混強……不管了,我也吃晌午飯去!愛咋咋地!”

第五百零一章 銀河射手第七百七十三章 血色壽辰第八百六十一章 小歇於彭城第四百九十六章 貼身婢女第八百四十三章 奪襄陽第八百六十三章 韓浩第五百二十三章 威名日隆第八百六十章 醉酒雙雄第四百一十九章 袁家之子第五百二十章 二將露怯第七百五十一章 心情低落的張郃第四百五十九章 策反張繡第四百八十二章 陶禰交鋒第七十章 分贓朝臣第五百四十章 三雄鏖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袁紹的心痛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最善忽悠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 奉第二百九十五章 浴佛會第三百六十九章 婚期除惡第五百六十章 神乎其技第三百三十九章 獅虎軍,鷹蛇府第五十九章 汴水之戰第八百五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四百一十章 諸葛家歸附第九十二章 名將之師第七百七十六章 空前膨脹第八百一十八章 劉備VS陶商第三百一十四章 郭嘉行刺第五百四十七章 黑山之議第六百九十一章 張寧的決心第三百六十八章 泰山五賊第八百八十章 益州的接應第三百八十三章 諸葛連弩第五百五十章 烏巢,攻耶,不攻耶?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設計師魯肅第七十一章 回 軍第六百二十六章 深山猛士第二百二十二章 濡須塢(第三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陷落的慈母第五章 第一次廷議第八百八十六章 劉備的勸諫第七百二十章 王帳有變第三百七十七章 汝南黃巾第八百零六章 重用降臣第六百四十三章 劉陶水戰第五百五十六章 許昌伏擊戰第七百三十四章 悍勇的河北兵卒第五百七十四章 涼薄之人第六百二十二章 黃忠趙雲第二百八十八章 威逼郡守第八百四十五章 下毒計的龐統第八百四十章 遊 說第六百五十三章 出兵河北第四十七章 虎癡揚名第六百一十九章 競爭對手第一百八十三章 雛鳥離巢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功德圓滿(終章)第一百四十章 賊寇火併(二合一章節)第七百九十八章 陶荀之戰第六百三十三章 兒子有疾第二百三十章 水 路第四百四十六章 劉曄的設計第五百九十四章 風起雲涌的時局第九百零三章 長 安第八百三十六章 小溪邊的伏擊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局定矣第三百八十章 周瑜的小心思第一百七十七章 琅琊諸葛第七章 第一次遠征第九百一十八章 攻陽平關第六十一章 刺 目第五百二十七章 天子得兒第七百八十章 召誰來第七百九十九章 同歸於盡第八百七十五章 荊州之末第六百二十三章 曲阿小將第七十一章 回 軍第九百一十六章 結拜兄弟第八百一十章 夜襲第七百三十八章 設計伏張郃第九百二十一章 曹劉的反撲第一百六十九章 舊 識第八百九十五章 雙將登城第八百三十六章 小溪邊的伏擊第二百二十九章 低 迷第三百六十五章 陶謙病了第四十三章 虎牢關第二百九十章 許靖薦人才(發燒,這章少點)第八百四十五章 金陵軍的強勢第七百零四章 田豫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八百三十九章 訪蔡瑁第二百五十七章 對陣呂布第一百二十七章 約 見第一百七十章 父子計未來第三百一十一章 糜竺擲金第九百一十六章 結拜兄弟第二百三十六章 如此盟友第四百六十二章 子敬論四策
第五百零一章 銀河射手第七百七十三章 血色壽辰第八百六十一章 小歇於彭城第四百九十六章 貼身婢女第八百四十三章 奪襄陽第八百六十三章 韓浩第五百二十三章 威名日隆第八百六十章 醉酒雙雄第四百一十九章 袁家之子第五百二十章 二將露怯第七百五十一章 心情低落的張郃第四百五十九章 策反張繡第四百八十二章 陶禰交鋒第七十章 分贓朝臣第五百四十章 三雄鏖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袁紹的心痛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最善忽悠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 奉第二百九十五章 浴佛會第三百六十九章 婚期除惡第五百六十章 神乎其技第三百三十九章 獅虎軍,鷹蛇府第五十九章 汴水之戰第八百五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四百一十章 諸葛家歸附第九十二章 名將之師第七百七十六章 空前膨脹第八百一十八章 劉備VS陶商第三百一十四章 郭嘉行刺第五百四十七章 黑山之議第六百九十一章 張寧的決心第三百六十八章 泰山五賊第八百八十章 益州的接應第三百八十三章 諸葛連弩第五百五十章 烏巢,攻耶,不攻耶?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設計師魯肅第七十一章 回 軍第六百二十六章 深山猛士第二百二十二章 濡須塢(第三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陷落的慈母第五章 第一次廷議第八百八十六章 劉備的勸諫第七百二十章 王帳有變第三百七十七章 汝南黃巾第八百零六章 重用降臣第六百四十三章 劉陶水戰第五百五十六章 許昌伏擊戰第七百三十四章 悍勇的河北兵卒第五百七十四章 涼薄之人第六百二十二章 黃忠趙雲第二百八十八章 威逼郡守第八百四十五章 下毒計的龐統第八百四十章 遊 說第六百五十三章 出兵河北第四十七章 虎癡揚名第六百一十九章 競爭對手第一百八十三章 雛鳥離巢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功德圓滿(終章)第一百四十章 賊寇火併(二合一章節)第七百九十八章 陶荀之戰第六百三十三章 兒子有疾第二百三十章 水 路第四百四十六章 劉曄的設計第五百九十四章 風起雲涌的時局第九百零三章 長 安第八百三十六章 小溪邊的伏擊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局定矣第三百八十章 周瑜的小心思第一百七十七章 琅琊諸葛第七章 第一次遠征第九百一十八章 攻陽平關第六十一章 刺 目第五百二十七章 天子得兒第七百八十章 召誰來第七百九十九章 同歸於盡第八百七十五章 荊州之末第六百二十三章 曲阿小將第七十一章 回 軍第九百一十六章 結拜兄弟第八百一十章 夜襲第七百三十八章 設計伏張郃第九百二十一章 曹劉的反撲第一百六十九章 舊 識第八百九十五章 雙將登城第八百三十六章 小溪邊的伏擊第二百二十九章 低 迷第三百六十五章 陶謙病了第四十三章 虎牢關第二百九十章 許靖薦人才(發燒,這章少點)第八百四十五章 金陵軍的強勢第七百零四章 田豫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八百三十九章 訪蔡瑁第二百五十七章 對陣呂布第一百二十七章 約 見第一百七十章 父子計未來第三百一十一章 糜竺擲金第九百一十六章 結拜兄弟第二百三十六章 如此盟友第四百六十二章 子敬論四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