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敗了一陣,雖說麾下大將一個都沒損失,只是損失了十幾個副將而已,但曹軍的士氣低落,對陣不用說,攻城也不適宜。
於是,曹操不得不暫時按兵不動,讓麾下大將去各營做思想工作,把士氣再提升上來。
郭嘉、程昱和荀攸三人,也在大軍回營不久,被曹操喊到了中軍大帳。
三人來到之後,曹操嘆了口氣,問:“如今我軍首戰失利,軍心不振,不知諸位有何妙計可以破敵也?”
什麼妙計啊,張濟大軍守在城內,除了硬攻魯陽,能有什麼辦法?
只是,軍心不振,的確不適合攻城。
把張濟的軍隊從城內引出來,利用曹軍人多的優勢,將其聚而殲之,自然是最好的計謀。
只是,張濟足智多謀,明知自己吃虧在兵力不足,豈能輕易上當?
一時間,郭嘉三人全都是雙眉緊皺,苦苦思索良計而不能得。
曹操心中發怒,狠狠拍了一下案几:“張濟小兒,真是可惡,此戰若是不能將之除掉,日後必成心腹大患。”
“實在不行,等過幾日,大軍士氣恢復一些之後,就強攻魯陽。今次,無論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務必要將魯陽拿下,然後兵臨宛城之下。”
郭嘉三人,暫時想不出什麼妙計,只得先按照曹操的方案執行。
五天之後,曹軍開始對魯陽城發動了猛攻,主攻北門,輔攻東西兩門,留下南門不攻。
曹軍的攻勢的確是非常勇猛,僅僅一天的時間,只損失了不到一千士卒,就在三面的護城河上填出來了攻城之路。
第二天,雲梯、長箭、盾牌、撞門車,曹軍帶着攻城器械,開始對魯陽的三面城門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魯陽城內,張濟只有七千大軍,他分出三百人守南門,讓劉闢負責,兩千人守北門,由張濟親自防守,胡車兒和祖郎、陳牧爲副,文聘率軍一千守西門,關羽爲副,趙雲率軍一千守東門,韓暹爲副。
還剩下兩千五百多人,作爲預備軍,隨時做好支援各門的準備。
逼着對方攻城,這就是張濟的計謀。
曹操之所以選擇強攻,是因爲他的消息是,魯陽城內只有七千人馬。
五萬大軍對七千人馬,哪怕是以三換一,再算上張濟的大將多一些,曹操準備豁出去三萬兵馬,也要拿下魯陽。
只要魯陽克下,張濟必然退回宛城,曹軍到宛城的糧道也算是打通了
只要魯陽能克下,葉縣和堵陽兩地的防線就如同虛設。
到時候,必然會震動整個南陽郡,影響張濟設在各處的防禦力量,同時也能激發呂布、劉表、馬韓和孫策等人的潛力,張濟就真的完了。
所以,魯陽之戰,對此次五路諸侯共伐張濟之戰,極爲重要。
接下來的幾天,曹操是不惜士兵的性命,全力攻城,每一天都有兩千人的傷亡。
作爲守方,張濟的損傷就比曹操小了很多,但每天陣亡的也有三百多,受傷的一百多,其中一半無力再戰。
就在曹操跟張濟這邊惡戰的時候,其餘幾路諸侯也已經到位了。
第二個跟張濟正式開戰的,是呂布。
呂布的進攻路線有兩條,第一條是從淮南之地,直撲壽春,但因爲江東軍選擇的進攻路線是先拿下壽春,再大軍東進,呂布就沒選這條路線。
第二條進攻路線,就是借道譙郡和汝南,直接進攻舞陰或者比陽。
舞陰的守將是關平,比陽的守將是張繡。
在陳宮的勸說下,呂布選擇了比陽,找上了張繡。
陳宮的理由很簡單,第一,論性格,關平頗爲沉穩,但張繡卻是急性子那種。
第二,論智謀,關平在淮南之戰中大展手腳,已經名震天下了,但張繡則是有勇無謀那種。
第三呢,張繡是張濟的親侄子,在張濟暫時沒有子嗣的情況下,張繡就是張濟的接班人。
所以,只要能把比陽拿下,殺了張繡,對張濟絕對是一個震動,甚至於會亂了他的心智,如此,張濟必敗。
還有就是,張繡的身份,一旦比陽危急,關平豈能見死不救?
舞陰只有五千兵馬,一旦關平出城,對上呂布的幷州狼騎,有敗無勝。
張繡和關平已經得了張濟的叮囑,呂布不但自己勇猛無敵,麾下大將也極多,他們兩個絕對不能跟呂布鬥將,務必堅守不出。
將大營紮在比陽城外二十里處之後,呂布因爲他自己的名聲太響,若是親自搦戰,張繡肯定不會出戰,所以呂布就派了大將張遼,率軍一千,去城下搦戰。
之所以派出張遼,是因爲當年在董卓麾下的時候,雖然西涼軍和幷州軍之間不和,但張遼跟張繡之間的關係還是不錯的。
二人都是用槍高手,又都比較年輕,所以,經常切磋槍法。
結果呢,張繡不虧是北地槍王的稱號,槍法比張遼高了一些。
後來,張遼一直記着這事,就向呂布請教,呂布自然不會吝嗇。
可是,張遼的槍法更進一步了,董卓也被呂布殺死了,李榷和郭汜大軍攻破長安,呂布敗走,張遼跟張繡就再也沒機會比試了。
張繡一見是張遼率軍前來,而且只是一千人馬,心下就有點癢癢。
但是,張濟的叮囑,張繡沒敢忘,並沒有帶兵馬出城迎敵,而只是在城頭上加強了防守。
張遼的任務是將張繡誘出城,便親自出馬,來到射程之外,大喊一聲:“佑維,多年不見,可安好也?”
張繡也向張遼拱了拱手:“多謝文遠掛念,繡一向安好。”
張遼再次大喊:“遼欲跟佑維再在槍法上一較高下,不知佑維敢迎戰否?”
張繡哈哈大笑:“文遠,汝昔日曾敗在繡之槍下,難道已經忘了不成,今日竟然還敢自取其辱?”
張遼也不生氣,淡淡一笑:“昔日之事而已,莫非佑維一直生活在過去中嗎?遼之槍法得溫侯指點良多,早已突破瓶頸,汝豈是我之對手也。”
張繡立即就心癢難忍了,立即就大叫一聲:“好,文遠稍待,繡這就出城與汝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