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冷笑一聲,道:“大王起於草根,歸權於獻帝,豈是你這樣的小人能揣度,同樣是結義兄弟,大王可從未虧欠過子龍。”
趙雲要不是怕關平殺了劉備,肯定不會跟來,說到底還是不知道怎麼面對他,這時候周瑜把話題引到了這裡,不得不開口說話。
“大哥待我如血肉至親,從一開始的五百人,到後來的五萬人,都放心交給我統掌,此後加官進爵,無一不念着我這兄弟,我們瞧不起匠人,但大哥卻不以爲恥,每有得勝,便親自下廚,爲我接風洗塵,能放得下面子,才能拾起裡子,這是大哥對我說的。”
劉備無精打采的擡頭,很想反駁,但終究不知道從何說起。
趙雲繼續道:“原以爲劉公能審時度勢,與大哥也是同道中人,但陶公一紙密信,卻顛覆了我的三觀,多日避而不見,乃是子龍不知如何與劉公相處,今日話既然說開了,我也不妨說清楚,大哥是行的正坐得直,而你是身居高位,卻忘了人的本性,還踩在你的腳下。”
“好”周瑜忙符合兩聲,合掌道:“子龍所言在理,劉公恨不登天,便將人性踩在腳底,纔到了這樣高度,只是拔苗助長的道理誰都懂,不多久便會枯敗,你的結局早就註定,而且你並非不知道,只是刻意去迴避罷了。”
劉備心底說不出什麼滋味,半晌才唸叨道:“受教了。”
周瑜搖了搖頭,率先退出了大帳,而關平臨走前還唾了劉備一口,恨不能將其折磨致死,正所謂站得高摔得痛,關平等人則是愛之深恨之切啊。
出得大帳,關平抱拳道:“多謝二位將軍。”
趙雲揮手道:“無妨,只是關將軍如今何去?”
關平也不過才二十餘歲,只有一腔熱血:“平既然說了悉聽尊便,現如今得償所願,便將這戴罪之軀交由二位將軍,任憑打殺。”
趙雲二人對視一眼,還是周瑜說道:“你畢竟是敵軍將領,若是輕易放你走,便是落人口實,我倒是有個好辦法,不知道你願不願意去做?”
關平吸了口氣,道:“請賜教。”
周瑜說道:“劉備奸險狡詐,但關雲長和張翼德都是忠正的豪傑,我也不求他們投效,但這件事關乎兄弟情義,雲長將軍已經知道了前因後果,可張翼德還被矇在鼓裡,瑜想請將軍走一趟九里山,對張將軍說明要害,如何?”
關平抱拳道:“此事本是我該做的,但有一言必須提醒,三叔爲人莽撞,輕易是聽不得這些話,就算是聽進去,也不會因此就搖擺不定,更不用提投降了。”
周瑜笑着罷手:“你放心,我既然說了不求他們投效,便不會去強求,大王曾說過,每個人都有知道的權利,既然張將軍並非局外人,自然也應該通曉經過。”
關平這才躬身施禮:“事不宜遲,平這便起身前去。”
周瑜和趙雲讓開位置,拱手還禮:“將軍請便。”
目送他離去,二人這才往回走。
趙雲笑道:“等張飛聽到這消息,九里山的戰事也該落幕了。”
周瑜呵呵一笑,道:“哪有這麼簡單,席捲徐州的風暴,纔剛剛開始......”
......
李王坐在高堂上,翻閱公文,忍不住呵呵笑了起來。
呢喃道:“前世席捲神州的三國,曹操和劉備都已經拿下,雖然孫權還在江東被當成了傀儡,但孫策卻已經長居鄴城了,三國這段歷史被我徹底顛覆,到不知後世論起這一世,又該怎麼評價。”
定了定神,揮手道:“劉備已經被周瑜生擒,只等流言一起,便可進駐徐州,當務之急是定下這徐州牧一位,諸位都說說看,誰能掌控這印綬?”
衆人面面相覷,張居正出列道:“大王,既然徐州一事是周瑜全權執掌,其過人的智謀天賦讓我等也汗顏,如今徐州流言四起,精密的計劃環環相扣,何不就讓趙子龍將軍領了這州牧印綬,定周瑜爲別駕從事,暫領徐州政務,等大局定下,再將其扶正。”
李王看向別人,見一個個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敢說話。
其實說來也對,如今稱帝在即,這些人個個想着明哲保身,就連一向活躍的完顏宗望等人都安靜了下來,徐州這塊香饃饃看起來不錯,但真敢去接的還真沒有幾個人。
青州的王守仁、豫州的曹操,哪個都不是易於之輩,他們不敢搶,是因爲擔心李王稱帝后遭到清算,被批爲擁兵自重,霸政專權。
況且誰拿了徐州,都將直面袁術,袁術麾下人才濟濟,保不準那天他又勾結了江東和荊州,舉大軍來進犯。
貨是好貨,卻格外燙手。
“張院首之言在理,臣附議。”
“臣附議......”
接連兩道聲音傳開,便是曹操和王守仁率先表明了態度。
其他人哪裡還敢覬覦,趙雲、楊再興、周瑜都是張居正派系的,不能也不敢得罪。
“臣等附議。”
李王嗯了一聲道:“那就傳孤王旨意,州牧印綬不用上繳,直接交給趙雲保管,保留周瑜軍師將軍的職務,同領徐州別駕從事。”
張居正抱拳道:“大王英明......”
李王揮手壓下呼聲,轉而道:“天子還是主人,我們也不能跳過制度,叔大,由你起草一封奏摺,加蓋北王印綬,通知獻帝一聲。”
“是。”
李王揮了揮手道:“沒事就散了吧。”
但話音一落,卻有一人走了出來:“啓稟北王殿下,臣有公文請奏。”
李王正了正身子,道:“那就先道來。”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秦朝李斯:“大王,臣如今添爲貢院副院首,管理科舉和北方內務,今日請奏,望大王立下第一王妃,方能以此爲表率,爲天下婦女之表率。”
李王眉頭一皺,李思的話不無道理,自己先後立了三個王妃,但都沒有言明誰爲正誰爲側,而甄宓管理內院,是最有望被立爲正妃的人,但李王可不這麼想,畢竟現在定下王妃,等於是昭告天下,此人將成爲不久後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