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耳目一新(下)

荀彧抵達薊城時,已是十月下旬。

一路上的走走停停,雖然用去了他不少時間,卻也讓他覺得收穫很大,不虛此行。

或許是這一路上見識了太多驚奇,當荀彧終於見到高聳的薊城南門時,反倒沒有露出太多驚訝的表情。在他看來,薊城既然是黃河以北獨佔鰲頭的城池,又是劉虞父子崛起的根基,那麼就算薊城的大門修建的比洛陽城門還要高大,那也不足爲奇。

荀彧可以無視薊城的恢宏壯觀,但十歲的曹植卻是無法壓抑興奮之情,他迫不及待地拉着陳逸的手央求說道:“陳先生,您可以帶我登上城門頂端的望樓看看麼?”

陳逸笑着拒絕了眼前這個才思敏捷的少年請求,然後耐心解釋說道:“曹公子不必着急,這裡的城樓並非最高的地方,等你進了城,就會看見一座高的可摘星辰的樓,到時候我帶你登上那座樓,便可以俯瞰薊城全貌!”

“您說的可是摘星樓?”

“正是此樓。”

“太好了!這次來幽州,我最大的願望就是登上摘星樓博覽羣書,聽說那裡面藏書數萬冊,要是昌邑能有十分之一就好了。”

小孩子說話,總是口無遮攔,那怕將來他會是七步成詩的大才子曹植,在十歲這個年紀上,也不會懂得大人們勾心鬥角、相互提防和算計的世界。

陳逸將荀彧、曹植和曹洪安排住進了迎賓苑中,隨行的衛隊士兵則被安排住進北門附近的兵營內。到了薊城,安全保衛的事情就得客隨主便,兩百名從兗州過來的衛兵可以在城內遊逛,但必須遵守城內的法規,若是犯了罪,這個時候可沒有什麼外交豁免權。

作爲此行訪問最重要的一個地方,荀彧在接下來的半個月內看遍了薊城的大街小巷。燕京大學、幽燕書院、灅水工坊、北城牲畜集市、東城金市、南城書巷、西城布坊……拜訪了許多名人,大儒鄭玄、大學士蔡邕、名士管寧和邴原、天象大師徐嶽、麻沸散的發明者華佗、傷寒論的撰寫者張機……

荀彧出身潁川大儒世家,爺爺荀淑有“神君”之稱,他本人也是儀容俊美,談吐不凡,與薊城名人來往之間,便建立起了友誼,獲得北方士林的認可與尊重。

劉和也不擔心荀彧會在薊城喧賓奪主,還主動派了一些記者跟在荀彧的身後,將荀彧在薊城的公開活動記錄下來。然後登在報紙上面,當成對幽州最好的宣傳。劉和就是要擺出開放的姿態,歡迎天下各地的有志之士前來幽州學習參觀,除了一些涉及到核心機密的部分,其他的內容隨便讓人來看。如果幽州的發展能夠對各州有所刺激和促動,逼迫各路勢力做出政策調整,無論對於普通百姓還是大漢王朝,都是一件好事。

對薊城參觀訪問完畢之後,荀彧將曹植留下。他則帶着曹洪前往馬城繼續參觀,陳逸繼續一路陪同。

到了馬城,荀彧如願見識了幽州的屯田模式,還有幸前往流民安置營內一觀。

幽州今日的蓬勃發展。有很大程度要歸功於日趨完善的流民安置制度,正是因爲有了數百萬的流民涌入,劉和纔有了充足的勞力和兵源,才能把幽州帶入良性發展的軌道。現在幽州的人口數量已經趨於穩定。劉和不可能把各地涌來的流民全都安置在土地有限的幽州境內,所以就有了一個剛剛出臺的“東北移民計劃”。

初創不久的遼州,地廣人稀。只要用心建設,在未來五年內接納三百萬人口根本不成問題。想要長期佔據這麼一塊龍興之地,最好的辦法毫無疑問就是要移民。遼州的位置十分關鍵,如果不能被漢人長期佔據,日後這裡就會成爲其他一些強橫民族興盛之地,最終危及幽州甚至是大漢的安全。

荀彧抵達安置營時,這裡剛剛轉移走五萬流民,後面又有五萬經過篩選的流民陸續將從幽州與幷州交界的西線集中過來。這些流民在安置營內主要是接受觀察和教導,懂得幽州這邊的規矩,明白日後將要去的地方在哪裡,去了那裡要幹什麼,以及怎麼幹。

爲了順利完成今年的流民安置任務,遼州治中從事特意從襄平趕到馬城這邊,與劉放一起主持流民遷移的任務。

荀彧問劉放:“從這邊遷移到遼州的移民有多少人了?”

劉放回答:“瘟疫結束之後,已經從白山城、集寧城、廣寧、高柳、平城和班氏各轉移了五萬人前往遼州,趁着天氣還沒有到最冷的時候,接下來還有一批需要轉移。”

“幾十萬人的長途遷移,如何做能到路途之中不發生意外?”

“我們在沿途設立了中轉站,站內存放着糧食、藥劑、衣物、被服等物資,可以保證流民在遷移途中不會餓死和病死。爲了確保沿路安全,驍騎衛、鎮北軍、度遼軍負責分段護送,北方的胡人現在自身難保,根本無力南下尋釁。流民在出發前已經編好了組,到了遼州會按組安置,這些組內安插有遼州過來的流民官,可以保證流民內部的秩序。”

“這些流民除了帶着一張嘴之外,身無長物,到了遼州那邊,你們又如何安置呢?”

韓珩回答說:“我們在遼西郡的陽樂、柳城、昌黎和徙河設立了第一安置區,在流民到達之前,安置區內已經修建起了房屋,屋內備有取暖用的石炭,還有過冬用的糧食和生活物資。流民到達之後,由各鄉負責人把已經分好組的流民帶到對應的地點,再跟各組的流民官確定本組負責人,也就是以後的村長。等到過了今年冬天,各鄉便開始到指定區域內進行開荒和屯田。按照遼州的政策,開荒屯田前三年不收田租,種子和耕牛由州里提供,在一塊土地上連續耕種五年以後,這塊土地便屬於墾荒者所有。”

韓珩的回答條理分明、重點突出,荀彧聽了之後很受啓發,他覺得回去之後可以向曹操提出建議,把兗州沒有田地的農戶遷移到汝南和江淮之地,不僅可以平衡人口分佈,還能有效控制那裡。

參觀過流民安置營之後,荀彧提出要到驍騎衛的營地內看一看,陳逸想到兗州並沒有大規模的騎兵,就算讓荀彧這個不帶兵的文官看一看也無妨,便同意了荀彧的請求。

驍騎衛主將張郃卻比陳逸多留了一個心眼,他覺得就算曹操麾下騎兵數量有限,但如果被荀彧發現了幽州騎兵的訓練方法,等他回去向曹操報告之後,就有可能針對幽州騎兵進行一些反制的訓練。陳逸已經答應了荀彧,張郃不好駁他的面子,便給各營下令,讓士兵們操練的時候把壓箱底的絕活全都收起來,把幽州獨有的一些武器裝備也藏起來,不要讓荀彧看到驍騎衛真實的戰力水平。

儘管張郃已經再三強調,可是驍騎衛的士兵讓他們冒死衝鋒可以,讓他們裝窩囊廢卻有些強人所難。荀彧進到營地時,正好看見幾支騎隊進行攻防練習,奔騰的戰馬、寒光閃閃的戰刀、蒼涼悠遠的衝鋒號……所有的這一切混合到一起,讓荀彧有種難以呼吸的感覺。

荀彧想到這些年曹操爲了湊齊一支騎兵部隊,到處託人幫忙,先是從遼東公孫度那邊買馬,等到公孫度被趕到樂浪之後,曹操又想辦法取道幷州從涼州馬騰和韓遂那邊買馬。袁紹失了冀州的地盤之後,走幷州的商道也被截斷,曹操又想辦法走荊州、益州繞道隴西向羌人買馬。這麼多年下來,兗州總算湊足了三千騎兵。曹操還讓自己的族弟曹純操練和統領騎兵,說是要練出一支可以媲美幽州騎兵的部隊。

今日見了驍騎衛的訓練之後,荀彧覺得曹操根本練不出跟幽州騎兵一樣厲害的部隊,因爲光是戰馬這一項就限制死了曹操。幽州各處馬場中有近七萬匹戰馬,北方的胡人每年還在替劉和養馬,光是驍騎衛一軍就有戰馬和馱馬四萬匹,試問天下還有誰能有這麼雄厚的實力?

當荀彧一想到日後劉和可能調動面前這支疾馳如風的大軍渡河向南時,他的心就不住的往下沉。驍騎衛只是幽州五軍中的一支部隊,劉和現在不僅有幽州五軍,還有冀州三營,還有洛陽的申息軍,還有文丑投誠時帶過來的部隊,還有段煨從河東帶出來的部隊……

要是劉和想憑麾下部隊效仿當年光武之事,誰還能擋得住他?荀彧現在忽然有點想要感謝北方的大旱和瘟疫了。如果不是旱災和瘟疫拖住了劉和南下的步伐,此時他的兵鋒所指又是哪裡?

懷揣着一個沉重的疑問,荀彧意興闌珊地返回了薊城,然後很快帶着曹植離開。陳逸原本是要陪着他往南走的,結果卻被荀彧婉拒。陳逸見荀彧忽然變得低沉,也不便多說什麼,只將備好的禮物派人悄悄送於曹洪,託曹洪給荀彧帶回兗州。

在離開幽州的途中,荀彧問曹洪這次北訪的感受,一直跟在荀彧身後不吭聲的曹洪嘆了一口氣,意味深長地說道:“幽州如此興旺,卻未必是孟德之福啊……”

荀彧點頭,對曹洪的說法表示了默認。

第29章 坐地分贓第292章 連鎖反應(下)第27章 當頭痛擊第246章 北訪(上)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299章 香餑餑第517章 首屆農博會第523章 黃金哪去了?第465章 人情練達第382章 兩塊老薑都很辣第63章 公子犯二第386章 河東危急四零一章 野心就像草第199章 超級女秘書第396章 徐州多才俊第56章 苦肉離間計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510章 忠良身後事第212章 較量開始第378章 入谷第35章 烈火燎原第257章 勢在必得大東北第387章 子龍入洛陽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324章 意外相逢第64章 考校第499章 三個女孩一臺戲第8章 汗毛倒豎第1章 猥瑣大公子第65章 北地之危第386章 河東危急第359章 喜當爹第296章 懷金不受之人第134章 顧慮第170章 戰爭沒有如果第443章 滿盤皆輸(下)第84章 走馬上任第444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236章 初冬夜談(下)第537章 三戰定中原(上)第141章 直掛雲帆乘風去第447章 長安又亂(中)第151章 威風凜凜大公子第45章 翻臉如翻書第259章 萬勝驍騎衛第517章 首屆農博會第312章 徐州急變第20章 土鱉的志氣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278章 有些事,做都做了第109章 青州亂,軍閥興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154章 初戰告捷第513章 袁氏沒落第360章 麻煩上門第130章 神射第418章 文官治軍第426章 白撿三千兵馬第505章 劉備挖坑第333章 鮮卑南下,公子出巡第41章 公子來信第390章 折服(上)第330章 悄然而去第376章 破廟書聲第40章 雞飛狗跳第135章 旁觀者清第266章 漁陽屯田第205章 勸農詩第288章 處置第183章 巧取潼關第93章 “面試”第428章 弄巧成拙第83章 子龍威猛第531章 堂皇向南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430章 捷報傳來第419章 新“約法三章”第283章 搬家前後第45章 翻臉如翻書第358章 滾!第277章 罰個傾家蕩產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23章 造反好榜樣第67章 都什麼態度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381章 禍從天降第235章 初冬夜談(中)第116章 卑鄙無恥第520章 北方錢行(下)第407章 賣虎皮的魏延第331章 神醫趣事第439章 鄴城之危第247章 北訪(中)第323章 掘渠填河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250章 拐啦,賣啦!第180章 瞧咱的肱二頭肌第61章 倉惶北顧第183章 巧取潼關
第29章 坐地分贓第292章 連鎖反應(下)第27章 當頭痛擊第246章 北訪(上)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299章 香餑餑第517章 首屆農博會第523章 黃金哪去了?第465章 人情練達第382章 兩塊老薑都很辣第63章 公子犯二第386章 河東危急四零一章 野心就像草第199章 超級女秘書第396章 徐州多才俊第56章 苦肉離間計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510章 忠良身後事第212章 較量開始第378章 入谷第35章 烈火燎原第257章 勢在必得大東北第387章 子龍入洛陽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324章 意外相逢第64章 考校第499章 三個女孩一臺戲第8章 汗毛倒豎第1章 猥瑣大公子第65章 北地之危第386章 河東危急第359章 喜當爹第296章 懷金不受之人第134章 顧慮第170章 戰爭沒有如果第443章 滿盤皆輸(下)第84章 走馬上任第444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236章 初冬夜談(下)第537章 三戰定中原(上)第141章 直掛雲帆乘風去第447章 長安又亂(中)第151章 威風凜凜大公子第45章 翻臉如翻書第259章 萬勝驍騎衛第517章 首屆農博會第312章 徐州急變第20章 土鱉的志氣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278章 有些事,做都做了第109章 青州亂,軍閥興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154章 初戰告捷第513章 袁氏沒落第360章 麻煩上門第130章 神射第418章 文官治軍第426章 白撿三千兵馬第505章 劉備挖坑第333章 鮮卑南下,公子出巡第41章 公子來信第390章 折服(上)第330章 悄然而去第376章 破廟書聲第40章 雞飛狗跳第135章 旁觀者清第266章 漁陽屯田第205章 勸農詩第288章 處置第183章 巧取潼關第93章 “面試”第428章 弄巧成拙第83章 子龍威猛第531章 堂皇向南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430章 捷報傳來第419章 新“約法三章”第283章 搬家前後第45章 翻臉如翻書第358章 滾!第277章 罰個傾家蕩產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23章 造反好榜樣第67章 都什麼態度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381章 禍從天降第235章 初冬夜談(中)第116章 卑鄙無恥第520章 北方錢行(下)第407章 賣虎皮的魏延第331章 神醫趣事第439章 鄴城之危第247章 北訪(中)第323章 掘渠填河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250章 拐啦,賣啦!第180章 瞧咱的肱二頭肌第61章 倉惶北顧第183章 巧取潼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