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徐州多才俊

壽春城內,北伐失敗的消息已經傳開,人們對於袁術的質疑和猜測已經到了難以掩蓋的地步。儘管袁術的手下拼命粉飾太平,但各種傳聞和小道消息依然傳進了左將軍的府中。

三個月之前,兩路大軍十萬人,浩浩蕩蕩地從壽春城東出發,當時是何等的雄壯威武。三個月之後,紀靈帶着傷從徐州逃回了鍾離,張勳則成了俘虜,十萬大軍只剩三萬,而且是被嚇破了膽的殘兵。

怎麼會這樣呢?徐州纔有多少兵馬?一年之前徐州還被兗州的曹操率軍攻到郯城之下,而且差點就丟了郯城。把徐州各地的兵力加起來,能超過六萬麼?他們是怎麼打敗了十萬裝備精良的揚州大軍的?

壽春的百姓想不通,左將軍同樣想不通。紀靈和張勳的失敗,不僅狠狠地扇了心高氣傲的袁術幾巴掌,也徹底打碎了袁術心中的皇帝夢,逼着袁術不得不靜下心來思考今後的處境。

主簿閻象對袁術建議說道:“將軍,自古勝敗之事本難預料,雖然紀將軍出師不利,但三萬將士如今聚集在鍾離城內也不是長久之計,不如派人前往鍾離安撫一番,順便請紀將軍回壽春養傷。”

袁術雖然驕橫,但也不像後世史書中描寫的那般愚蠢,他也明白現在就算是以作戰不力的罪名將紀靈處決,卻是於事無補,既不能換回來損失的七萬兵馬,也不能換回殘餘的三萬將士重新振作起來。對於閻象的建議,袁術還是能夠聽得進去,他沉着臉說道:“便依閻主簿的提議,派橋蕤前往鍾離接替紀靈之職,整頓兵馬,恢復士氣。”

橋蕤在袁術手下四大將之中以謹慎小心出名,擅長防守,袁術派橋蕤前去接替紀靈。等於是承認北伐失敗,揚州北方從此轉入防守,不會再次興兵攻打徐州。

閻象見袁術肯於承認失敗,於是接着建議說道:“將軍。張勳和袁渙現爲徐州所俘,爲了今後長遠打算,還需儘早派人前往徐州周旋,將兩人贖回來。”

前幾日,袁術當堂怒罵紀靈和張勳是蠢貨,聲稱自己絕對不會贖張勳回來,這個時候閻象再提出這個建議,自然是擔着被袁術訓斥甚至是辱罵的風險。

果然,閻象這話剛剛說完,袁術的臉便徹底黑了下來。眼看就要發作。

袁術的從弟袁胤與張勳私交甚篤,急忙開口替閻象解圍說道:“張勳雖然壞了將軍的大事,但卻罪不至死,若是將軍棄之不理,只怕會讓將士們覺得將軍薄情寡義。今後不肯拼命效力!”

袁術可以對其他人蠻橫,但對於袁胤卻不能如此,畢竟袁胤一直追隨於他,還是族內之人。袁術強忍心頭怒火,有些煩躁地對閻象說道:“依閻主簿之意,該如何與徐州周旋,將張勳和袁渙贖回來?”

閻象早有準備。於是說道:“此事並不麻煩,將軍只需派人前往徐州告訴盧植一聲,說皖縣喬家意欲前往徐州,我們願意派人一路護送出境,那盧植便會明白將軍的意思,自然會將張勳和袁渙釋放。”

袁術之所以不願意手下人提及贖回張勳的事情。就是擔心被徐州方面狠狠宰一刀,他內心還是想着將張勳弄回來,只不過是想拖上一段時間,好讓徐州覺得自己對張勳並不重視,這樣就可以花費較小的代價。

現在。閻象提議用皖縣喬家做文章,用喬家爲籌碼,將張勳和袁渙置換回來,如果真的能夠達成,等於沒有讓袁術花費任何代價,這樣的買賣絕對划算。

袁術對閻象的這個提議很是滿意,頓時露出笑臉,說道:“還是主簿想得周到,此事便由你全權負責。”

閻象於是從左將軍府中退了出來,然後直奔皖縣喬家而去。

徐州下邳城內,慶賀大勝的酒宴正在舉辦,州牧盧植親自帶着犒勞部隊的酒食從郯城趕來,爲臧霸、曹豹和曹宏等人慶功。

大戰之前,沒有人會想到最終的戰果會如此豐碩,就連曹豹和曹宏在開戰之前都做好了退守郯城的準備,結果蒲姑陂一戰徐州四路兵馬齊心用力,不僅擊敗了不可一世的紀靈大軍,緊接着大軍一鼓作氣,又在凌縣以北與張勳軍正面對決,再次獲得大勝,還俘虜了敵軍主將張勳。

這樣的大勝,不僅爲徐州數十年來第一次,就算是放眼整個大漢,也是令人覺得肅然起敬。

下邳城距離蒲姑陂不過七十里,爲下邳郡的治所,大戰結束之後,被俘的袁軍士兵和張勳、袁渙等將領都被關押在城內,暫時還未處置。

盧植讓管亥將袁渙帶到自己面前,責問袁渙說道:“曜卿(袁渙字曜卿)令尊出身顯耀,曾爲大漢司徒,你本人也是飽讀聖賢之書,爲何卻要爲袁術這樣的野心之輩所驅使,給徐州軍民帶來災禍?”

袁渙爲兗州陳郡任,他的父親名叫袁滂,曾經擔任過司徒這樣的高職,後來因爲豫州黃巾肆虐,袁渙便避難於江淮之間,被袁術徵辟任用。袁渙爲人耿直,以敢諫直言而聞名,這次袁術委任他爲張勳的軍師,他雖然心有不滿,但因爲家人還在壽春,所以只能隨軍同行,替張勳出謀劃策。

盧植作爲當時名儒,親自來責問袁渙,這讓袁渙覺得十分羞愧,他掩面對盧植說道:“學生不辨是非,給徐州百姓帶來災禍,心中慚愧,只求速死!”

盧植見袁渙認錯的態度很誠懇,於是頷首說道:“曜卿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勇於承擔,倒也並非朽木。老夫想留你一條活路,同時送你一場功名,不知你可願意?”

袁渙雖然求死,但也不是非死不可,畢竟螻蟻尚且偷生,他只是爲大軍裹挾而來,個人並沒有做出針對徐州軍民的惡事,所以聽說盧植願意放他一馬之後,立即向盧植跪倒叩頭,口中說道:“學生感激盧師活命之恩!”

“你的母親和家人尚在壽春。若是袁術知道你投奔了徐州,只怕會對他們不利,我讓人對外宣稱你在牢中因傷病去世,然後暗中派人送你前往北方。等到過了這段時間之後,我再派人與將你的家人從壽春接出來,一併送往北方。”

盧植憐惜袁渙之才,爲袁渙想到了一條真正平安穩妥的出路。以袁渙的能力,等他到了幽州,只要踏實做事,將來出任一郡太守並非什麼難事。

袁渙聽了盧植的安排,感激涕零,再次拜謝,然後暗中跟隨着糜家來下邳運送犒勞物資的車隊前往朐縣。準備乘船前往北方。

解決了袁渙這件事情之後,盧植又單獨召見了曹豹和曹宏,這兩人原本手下各有一兩萬的人馬,這次卻是損失慘重,曹豹手下只剩七千多人。而曹宏手下甚至不足五千,相比於戰鬥力驚人的盧植嫡系部隊“羽山營”,已經形不成什麼威脅。

盧植好言相勸,最終逼着曹豹和曹宏交出了各自手上的兵權,今後他們安心出任彭郡太守和下邳太守,曹豹的部隊則歸於徐盛統領,曹宏的部隊歸於管亥統領。

盧植任命徐盛爲下邳都尉。將羽山營戰後剩餘的三成兵力交給了徐盛,讓徐盛全權負責下邳郡內的兵事。徐盛接手曹豹的部隊之後,立即將部隊徹底打亂,然後再將盧植分給他的數千羽山營士兵編入其中,接着又從俘虜的袁術降兵中挑選出數千老實本分的士兵,也一併編入到下邳部隊之中。

經過這麼一番整編之後。徐盛手下有了一萬五千可用之兵,雖然戰鬥力無法與完整的羽山營相比,但部隊中的中堅骨幹力量卻是由出自羽山的兵士擔任,只要耐心整合訓練半年,就是一支可用之軍。

“造反派”出身的管亥。自從跟在盧植後面,命運便徹底改變,不僅成功洗去了過往的“涉黑記錄”,如今更是成爲獨掌一軍的彭郡都尉。

管亥在整軍治軍方面不如徐盛,但他在練兵方面卻是有一套,這此徐州會戰,管亥率領的三千重甲步兵可是打出了威風,成爲戰場上扭轉戰局的重要力量。盧植對這個憨厚忠誠的青州漢子另眼看待,不僅將三千重甲步兵撥給他繼續統領,而且還給他派了一個軍師過來,協助他處理軍務,守衛彭郡。

盧植派給管亥的這個軍師,名字叫做步騭,字子山,是下邳淮陰人。曹操派兵攻打徐州時,步騭本來打算與彭城好友嚴畯一起避禍江東,結果曹軍最終敗退,後來盧植出任徐州太守,步騭和嚴畯仰慕盧植的學問,於是前往郯城向盧植求教,從而被盧植籠絡過來。

管亥不知道步騭有什麼本事,但他知道能讓盧植看上的讀書人都不簡單,所以對步騭尊敬有加,對於步騭提出的意見絕不反對,簡直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

如果劉和此時在徐州,一定會告訴管亥這個傢伙,這次盧植真是將寶貝送到他的手上了!

步騭是誰?三國時期孫吳重臣,被孫權拜爲驃騎將軍,在陸遜去世之後接任東吳丞相之職!

歷史上,步騭率軍駐守西陵二十年,就連敵對陣營的曹魏邊境將士都敬仰他的威信。步騭性情寬弘,很得人心,喜怒不形於色,無論對內還是對外,總是表現得恭敬謙讓,溫和有禮。

盧植將步騭這樣一個謙謙君子送到彭城營中,讓他輔助草莽出身的管亥,絕對稱得上是神來之筆,把人才用到了極致。

至於另外那個一起與步騭到郯城出仕的嚴畯,盧植也沒有冷落,他讓嚴畯留在自己府中,做了主簿,也就是自己的貼身秘書長,專門負責公文的上傳下達,也算是人盡其用。

歷史上,嚴畯在江東的境遇並不比同鄉好友步騭差多少,魯肅去世之後,孫權曾經有意讓他接替魯肅的職務,結果嚴畯辭讓,這纔有了呂蒙接替魯肅的事情。

徐州自古多才俊,幸好陶謙之後來了大儒盧植,不然還不知道有多少人才要逃到江東去避禍,那樣最終都會便宜了孫堅父子。

第159章 高手對決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432章 洛陽百姓不好惹第249章 烏桓三盼第29章 坐地分贓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450章 分歧與合作第540章 唯漢獨尊第254章 送禮第122章 軍閥之心第412章 西涼馬家軍第21章 公子練兵第72章 不同分工第396章 徐州多才俊第209章 敢冒大不韙第278章 有些事,做都做了第147章 以毒攻毒第61章 倉惶北顧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507章 管殺還管埋第523章 黃金哪去了?第183章 巧取潼關第132章 大練兵(中)第248章 北訪(下)第464章 聽牆根第84章 走馬上任第350章 大戰開始第364章 佈局與博弈第369章 故人相見第182章 李郭叛亂第233章 關門打狗第48章 什麼叫威望第159章 高手對決第284章 放風箏第302章 添油加火第263章 強國五要第239章 奠基典禮第84章 走馬上任第411章 富貴最是動人心四零一章 野心就像草第152章 強硬第246章 北訪(上)第451章 到底誰在做嫁衣第505章 劉備挖坑第533章 腥風血雨未曾見第452章 交換第350章 大戰開始第96章 誰是孫禮第239章 奠基典禮第267章 鎮北軍和度遼軍第41章 公子來信第489章 英雄與劊子手第212章 較量開始第330章 悄然而去第182章 李郭叛亂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97章 危急關頭第319章 虎將來也!第290章 連鎖反應(上)第316章 猛虎下山第26章 申息軍第287章 白山大捷第407章 賣虎皮的魏延第375章 亂世人心第266章 漁陽屯田第292章 連鎖反應(下)第4章 超級驚喜第44章 當面豎中指第281章 千里鏡第291章 連鎖反應(中)第125章 意外來客第494章 天正教在行動第185章 飛熊軍被坑第308章 管亥的凌亂第307章 鮮于輔的小算盤第428章 弄巧成拙第100章 低調出場第478章 袁家內鬥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349章 隱真示假第229章 好鋼用在刀刃上第430章 捷報傳來第320章 封城第371章 歸順第49章 健身體操第84章 走馬上任第448章 長安又亂(下)第333章 鮮卑南下,公子出巡第275章 警鐘敲得很及時第277章 罰個傾家蕩產第426章 白撿三千兵馬第5章 巧舌如簧第293章 密會居庸關(上)第100章 低調出場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20章 土鱉的志氣第428章 弄巧成拙
第159章 高手對決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432章 洛陽百姓不好惹第249章 烏桓三盼第29章 坐地分贓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450章 分歧與合作第540章 唯漢獨尊第254章 送禮第122章 軍閥之心第412章 西涼馬家軍第21章 公子練兵第72章 不同分工第396章 徐州多才俊第209章 敢冒大不韙第278章 有些事,做都做了第147章 以毒攻毒第61章 倉惶北顧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507章 管殺還管埋第523章 黃金哪去了?第183章 巧取潼關第132章 大練兵(中)第248章 北訪(下)第464章 聽牆根第84章 走馬上任第350章 大戰開始第364章 佈局與博弈第369章 故人相見第182章 李郭叛亂第233章 關門打狗第48章 什麼叫威望第159章 高手對決第284章 放風箏第302章 添油加火第263章 強國五要第239章 奠基典禮第84章 走馬上任第411章 富貴最是動人心四零一章 野心就像草第152章 強硬第246章 北訪(上)第451章 到底誰在做嫁衣第505章 劉備挖坑第533章 腥風血雨未曾見第452章 交換第350章 大戰開始第96章 誰是孫禮第239章 奠基典禮第267章 鎮北軍和度遼軍第41章 公子來信第489章 英雄與劊子手第212章 較量開始第330章 悄然而去第182章 李郭叛亂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97章 危急關頭第319章 虎將來也!第290章 連鎖反應(上)第316章 猛虎下山第26章 申息軍第287章 白山大捷第407章 賣虎皮的魏延第375章 亂世人心第266章 漁陽屯田第292章 連鎖反應(下)第4章 超級驚喜第44章 當面豎中指第281章 千里鏡第291章 連鎖反應(中)第125章 意外來客第494章 天正教在行動第185章 飛熊軍被坑第308章 管亥的凌亂第307章 鮮于輔的小算盤第428章 弄巧成拙第100章 低調出場第478章 袁家內鬥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349章 隱真示假第229章 好鋼用在刀刃上第430章 捷報傳來第320章 封城第371章 歸順第49章 健身體操第84章 走馬上任第448章 長安又亂(下)第333章 鮮卑南下,公子出巡第275章 警鐘敲得很及時第277章 罰個傾家蕩產第426章 白撿三千兵馬第5章 巧舌如簧第293章 密會居庸關(上)第100章 低調出場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20章 土鱉的志氣第428章 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