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

袁紹從鄴城出兵時,一共出動了五萬兵馬,這與公孫瓚圍薊城時的兵力相同。

當初公孫瓚從南皮出發時,帶走了三萬精銳,而當他從廣陽撤回南皮時,帶回來了三萬三千人。雖然這裡面有一萬八千人是單經貢獻的新兵,但至少讓公孫瓚的面子好看許多。

袁紹就沒有公孫瓚這麼有面子了,當他返回鄴城時,就剩下兩萬兵力,可謂元氣大傷,而且很丟面子。

雖然同爲兵敗撤退,但公孫瓚的撤退好歹還有當世大儒盧植出面調停,可以拿出來遮人耳目,而袁紹的無功而返卻是令各地的軍閥們聽說之後,都大大的吃了一驚。

袁紹手下的謀士武將如此衆多,而且是以五萬人對付兵力僅剩兩萬的韓馥,結果卻是損兵折將如此,這讓大家都迫切地想要知道“不死小強”韓馥究竟是如何算計的袁紹,把袁紹“坑”的這麼慘。

很快,有心人就將發生在冀州和幽州的四方混戰的結果統計了出來,然後,人們便發現了一個可怕的事實。

進攻方公孫瓚戰前兵力五萬,戰後剩下三萬三千,其中鄒丹戰死,公孫越被活捉,先鋒關羽和張飛陣前受傷,公孫瓚損失精銳部隊一萬五千,戰馬萬匹。其中,最爲精銳的白馬義從不敵李嚴的“龜陣戰車”,傷亡一千以上。

防守方劉虞戰前可用兵力一萬八千,與公孫瓚一戰之後死傷五千五百人,其中戰死兩千五百人,三千多受傷的士兵最終治癒重返戰場的有兩千人。如果算上徐邈從公孫瓚降兵中轉化過來的三千人,那麼此戰到最後劉虞的兵力不僅沒有減少,還多出來了五百多人。

參與防守作戰的劉虞這一方,出場的將領全部是年紀不超過三十歲的年輕人,平均年齡僅有二十三歲,無一人被俘或者被殺,僅有孫禮在守城時受了輕傷。

進攻方袁紹戰前兵力五萬,戰後僅剩兩萬一千,其中大將文丑被俘,將領蔣奇戰死,郭援受傷,袁紹損失精銳部隊一萬五千,戰馬上千匹。其中,麴義麾下先登死士與張郃麾下大戟士發生激戰,死傷超過五成。

防守方韓馥戰前兵力兩萬,與袁紹死戰過後僅剩八千,其中死傷七千餘人,被俘四千多人。韓馥手下耿武在千秋亭被殺,從事李厲在協助張郃回援高邑時被流矢射中身死。值得一提的是,韓馥手下大將張郃統兵一萬,戰後還有六千,算是替韓馥保存了一支越戰越勇的精銳。

助戰方鮮于輔統兵六千南下,先與文丑部在元氏城南三十里處發生激戰,損失兵馬近兩千之數,斃敵三千多人,活捉五千多俘虜,接着在濟水突襲蔣奇部五千人,以微小代價活捉蔣奇的五千步兵。

戰後,“文宣隊長”徐邈立即派出宣傳骨幹深入袁紹的一萬降兵之中進行俘虜轉化工作,初步圈定了五千積極分子。鮮于輔於是將剩餘的五千多態度不明的俘虜交給韓馥,讓他用這些俘虜去換被袁紹捉回鄴城的己方被俘士兵。

如果算上徐邈在真定招募的三千好兵和五千即將轉化過來的袁紹降兵,那麼鮮于輔現在的隊伍是一萬兩千人,比他南下冀州時多出了整整一倍!

助戰的黑山張燕損失部衆近兩萬人,卻奪了袁紹的糧草庫和兵器庫,看似實力受損,實則精簡了部隊,壯大了實力。

人們驚奇地發現,從開戰之後就一直躲在薊城內的劉虞父子纔是不折不扣的贏家。在形勢極端不利的情況下,他們不僅保住了原來的地盤,而且替盟友韓馥守住了地盤,更加過分的是戰後居然還多出來一萬部隊!

劉虞父子的勝利,極具衝擊力,使得許多原本不看好他們的士家大族開始重新考慮對待劉虞父子的態度,也使得想要依附和投效劉虞父子的人們堅定了態度。

試想一下,在自身受到重重圍攻的情況下,還能毅然伸出手來援救盟友的人,又怎麼會輕易拋棄下屬和朋友呢?

當公孫瓚從幽州回撤的時候,正是袁紹和韓馥激戰正酣之時,而當他率軍回到南皮時,袁紹也率軍返回了鄴城。

這個不難理解。袁紹雖然是在公孫瓚返回幽州之後纔出兵攻打韓馥,但鄴城距離高邑三百里,而南皮距離薊城卻有五百多裡,所以雙方出兵的時間有先後,而退兵的時間卻差不多,都是在六月中旬結束了戰事。

返回南皮的公孫瓚獲悉袁紹損兵折將鎩羽而歸的消息之後,忽然沒來由地大笑了起來。人啊,就是這樣,看到別人好過,自己會非常生氣,可是看到別人比自己還倒黴時,卻又會幸災樂禍的開心。

實際上,用遠在薊城的劉大公子的話來說,這兩場戰爭,都是他媽的狗屁!除了死傷成千上萬的士兵,浪費許多糧草物資,造成十幾萬百姓流離失所之外,沒有任何正面的價值!

放着好好的日子不過,漢人殺漢人還他媽的上癮了,有種去北邊將禍害漢人的外族全都平掉啊!

兩場激戰過後,幽州、冀州的局面回到當初四方會盟的態勢,各方或是爲了下一次的進攻暗暗準備,或是爲了下一次的防守進行佈局,總之,這事遠遠沒算完。

爲了防止回到鄴城的袁紹捲土重來,再度對付虛弱的韓馥,在徵得韓馥的同意之後,劉和任命太史慈爲南部騎都尉,統率四千幽州騎兵進駐癭陶,幫助韓馥渡過戰後虛弱的這段時期。

常山相孫瑾好不容易招募到的兩千郡兵被韓馥全盤接收,與守衛高邑城殘存的兩千多士兵一起編入張郃的部隊。經此一戰,張郃充分向韓馥展示了自己的忠誠和能力,所以被韓馥任命爲州司馬,統攬全部兵權,守衛高邑。

鮮于輔和徐邈帶着三千真定好兵、五千轉化過來的降兵,以及陣亡和受傷的兩千騎兵,返回幽州。涿郡太守李敏親自率領一千郡兵進入中山國前來迎接,顯得格外隆重。

劉政暫時留在太史慈身邊,似乎下一步劉和對他還有新的任用。

袁紹返回鄴城之後,派出使者郭圖前來面見韓馥,提出交換俘虜和文丑的要求,韓馥只答應了前面一個提議,對於釋放文丑之事卻是表示無法做主。

郭圖無奈,只好硬着頭皮前往癭陶拜見太史慈,請求太史慈釋放受傷被俘的文丑。太史慈告訴郭圖,想要換回文丑也可以,只要袁紹解除對幽州的人才和物資封鎖,他就會視情釋放文丑。

郭圖返回鄴城,將太史慈的條件向袁紹彙報,袁紹無可奈何,只得同意。有人會說,袁紹可以假意答應劉和的條件,等到文丑獲釋之後,再度封鎖黃河沿岸,這樣豈不是陰了劉和一把?可是,請不要忘了,這種談判的事情都是要公佈天下的,袁紹真敢這麼做,那他就是拿自己的臉面和信譽不當回事了。袁紹如此重面子的一個人,能自辱麼?

等到冀州的形勢稍微平靜一些的時候,遠在薊城的劉大公子不知道犯了什麼病,忽然讓龍虎衛偏將軍鮮于銀率領五千騎兵出現在了緊鄰安平國的中山安國一帶。

上次鮮于輔率領六千騎兵南下,攪得冀州天翻地覆,這次又來一個複姓鮮于的傢伙,還帶着五千氣勢洶洶的士兵,這是要弄啥?

那是因爲大公子對劉大耳朵非常的不滿意,不等秋後,就讓鮮于銀前來討賬了!

癭陶城內,還駐守着太史慈的四千精銳騎兵,此時鮮于銀又率領五千騎兵逼近了安平國,這讓桃子三兄弟有些坐臥不寧。

劉備急忙派出簡雍前往南皮向公孫瓚求助,結果公孫瓚將簡雍沒好口地罵了出來。公孫瓚質問簡雍,當初他率軍北上的時候,劉備帶着兵馬跑到緊鄰薄落亭的堂陽一帶,是在弄啥?

看來公孫瓚總算看出了劉備與袁紹暗中眉來眼去的行爲,生出了嚴重不滿和戒備的情緒。

公孫瓚告訴簡雍,這次他不會再替劉備出頭,如果劉備不想被鮮于銀和太史慈圍攻,那就趕緊帶着自己積攢的三千人馬撤到青州去,反正安平相是不能再當了。

簡雍無能爲力,只好返回信都將公孫瓚的意思告訴了劉備。大耳朵是個很有決斷的人,尤其是在跑路的時候,從不拖泥帶水。他已經意識到自己如果繼續呆在冀州,只能在夾縫中苟延殘喘,根本沒有機會在袁紹、公孫瓚和韓馥的眼皮子底下發展壯大。

劉備於是立即帶着五千人馬和自己的手下撤離安平,直奔黃巾動亂正凶的青州而去。劉備撤離時打的旗號是前往北海國義助孔融對抗黃巾餘孽,然後十分腹黑的拐走了公孫瓚當初派給他的兩千騎兵。

劉備走後,劉政走馬上任,成爲新的安平相。當然了,這件事情是得到公孫瓚同意的,條件就是劉和不能掐斷了公孫瓚從遼西、右北平途徑雍奴至泉城的交通生命線,允許北方的戰馬等物資運往南皮。

本來當初四方會談的時候就說好了,信都作爲各方自由貿易的區域,安平境內不設常備軍,結果被劉備搞得一團糟,現在由劉政前來打理,大家也就樂見其成。

劉和本來想把徐邈放到信都的,因爲他忽然發現自己的“文宣隊長”實在太有才了,想不重用都不行,但他覺得北方還有那麼多的烏桓人等着徐邈去感召和轉化,於是就將更加重要的任務交給了徐邈。

劉備撤出安平,帶着五千新兵跑到冀州進行長途“拉練”的鮮于銀,立即率軍返回北方,其實就是虛晃一槍。

第83章 子龍威猛第540章 唯漢獨尊第208章 亂世孤島第243章 沒有吃白飯的第96章 誰是孫禮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第167章 不打不相識第448章 長安又亂(下)第414章 馬騰的顯擺第38章 相遇第146章 曲轅犁問世第382章 兩塊老薑都很辣第147章 以毒攻毒第420章 困獸猶鬥第196章 大胸懷第172章 遲來的任命第234章 初冬夜談(上)第358章 滾!第210章 圍剿暗流第459章 挖了幾個坑第218章 皆大歡喜第192章 激戰長安(中)第128章 公子當兵第4章 超級驚喜第52章 老爹來了四零零章 單福之能第518章 大利天下第261章 獅子大張口第26章 申息軍第426章 白撿三千兵馬第84章 走馬上任第142章 警告第56章 苦肉離間計第35章 烈火燎原第103章 三進三出(下)第519章 北方錢行(上)第450章 分歧與合作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第303章 大棋局第329章 混亂暫歇第243章 沒有吃白飯的第213章 離別三件事第227章 倒黴的文丑第108章 張飛報復第143章 挑撥,抹黑!第10章 豈能無信第22章 怦然心動第404章 誰是贏家(中)第296章 懷金不受之人第478章 袁家內鬥第186章 李傕兇猛第340章 澆水築冰城第362章 打出來的和談第251章 興族方略第424章 故弄玄虛第455章 車中佈局第317章 虎頭蛇尾第116章 卑鄙無恥第104章 唯死戰耳!第85章 勾結第310章 妙計奇襲第33章 夜襲第166章 待宰的魚腩第235章 初冬夜談(中)第313章 窩裡鬥,何時休?第89章 殺伐果斷第244章 南皮之戰第149章 找碴的來了第490章 瘟疫,來了!第329章 混亂暫歇第365章 大國手郭奉孝第75章 強勢上位第28章 人人須沾血第456章 入主鄴城第22章 怦然心動第70章 如此打臉第314章 戰雲密佈第450章 分歧與合作第22章 怦然心動第280章 東海水晶第78章 先天不足第33章 夜襲第286章 追!第457章 驅離第131章 大練兵(上)第167章 不打不相識第384章 義不容辭第224章 徐晃對郝昭第118章 自作自受第429章 網開一面第69章 神仙似的姐姐第181章 洛陽之殤第264章 算學神器第55章 刀快脖子硬第505章 劉備挖坑第340章 澆水築冰城第223章 敢給爺尿一個麼?第104章 唯死戰耳!第295章 密會居庸關(下)第280章 東海水晶
第83章 子龍威猛第540章 唯漢獨尊第208章 亂世孤島第243章 沒有吃白飯的第96章 誰是孫禮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第167章 不打不相識第448章 長安又亂(下)第414章 馬騰的顯擺第38章 相遇第146章 曲轅犁問世第382章 兩塊老薑都很辣第147章 以毒攻毒第420章 困獸猶鬥第196章 大胸懷第172章 遲來的任命第234章 初冬夜談(上)第358章 滾!第210章 圍剿暗流第459章 挖了幾個坑第218章 皆大歡喜第192章 激戰長安(中)第128章 公子當兵第4章 超級驚喜第52章 老爹來了四零零章 單福之能第518章 大利天下第261章 獅子大張口第26章 申息軍第426章 白撿三千兵馬第84章 走馬上任第142章 警告第56章 苦肉離間計第35章 烈火燎原第103章 三進三出(下)第519章 北方錢行(上)第450章 分歧與合作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第303章 大棋局第329章 混亂暫歇第243章 沒有吃白飯的第213章 離別三件事第227章 倒黴的文丑第108章 張飛報復第143章 挑撥,抹黑!第10章 豈能無信第22章 怦然心動第404章 誰是贏家(中)第296章 懷金不受之人第478章 袁家內鬥第186章 李傕兇猛第340章 澆水築冰城第362章 打出來的和談第251章 興族方略第424章 故弄玄虛第455章 車中佈局第317章 虎頭蛇尾第116章 卑鄙無恥第104章 唯死戰耳!第85章 勾結第310章 妙計奇襲第33章 夜襲第166章 待宰的魚腩第235章 初冬夜談(中)第313章 窩裡鬥,何時休?第89章 殺伐果斷第244章 南皮之戰第149章 找碴的來了第490章 瘟疫,來了!第329章 混亂暫歇第365章 大國手郭奉孝第75章 強勢上位第28章 人人須沾血第456章 入主鄴城第22章 怦然心動第70章 如此打臉第314章 戰雲密佈第450章 分歧與合作第22章 怦然心動第280章 東海水晶第78章 先天不足第33章 夜襲第286章 追!第457章 驅離第131章 大練兵(上)第167章 不打不相識第384章 義不容辭第224章 徐晃對郝昭第118章 自作自受第429章 網開一面第69章 神仙似的姐姐第181章 洛陽之殤第264章 算學神器第55章 刀快脖子硬第505章 劉備挖坑第340章 澆水築冰城第223章 敢給爺尿一個麼?第104章 唯死戰耳!第295章 密會居庸關(下)第280章 東海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