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新“約法三章”

段煨離開新安縣城的時候,將他的主簿左靈和長史邱洺都帶走了,另外還有五百名死心塌地願意脫下軍服跟着他去洛陽闖蕩的部屬。

這些人的離開,對於繼任者賈逵而言,既算好事,又是壞事。

段煨、左靈和邱洺幾人在軍中最有影響力,他們一起離開之後,賈逵就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不用有更多的顧忌,這就是有利的一面。但是,少了左靈和邱洺這樣對河東軍隊熟悉瞭解的軍中官員從旁協助,賈逵就等於是要一個人面對上萬人,不僅考驗他的應變處置能力,更加考驗他的膽魄手段。

幸好賈逵出身苦寒,從小就吃盡了人間各種苦頭,年輕的時候甚至因爲沒有禦寒的棉褲只能借妻子兄長柳孚的褲子才能出門,所以當他面對段煨留下的上萬人馬時,顯得十分從容鎮定,沒有絲毫的慌亂和迷惘。

跟隨段煨離開的不僅有左靈和邱洺兩個僚佐,也有一些老西涼軍中的中層軍官,這就給賈逵騰出了很多可以調配的職位,賈逵充分利用這些天來在軍中掌握瞭解的情況以及段煨給他提供的那份名單,先從軍中選出一名爲人老實本分的軍官擔任了軍需官,然後又挑選出一個爲人正直剛正的軍官擔任了軍正,也就是軍法官。

選好軍需官之後,賈逵讓他自己挑選一些做事本分的士兵擔任自己的手下,專門負責保障一萬多人的伙食糧草和軍餉發放。同樣的。選好軍法官之後,賈逵也讓這名軍正在軍中挑選體型壯碩、在士兵當中有威嚴的低層軍官和士兵加入到軍法隊中。

賈逵要求新任的後勤軍需官和軍法官將挑選出來的手下名單張榜公佈,軍中將士若是對其中某人不滿,則可以直接來向他申述和說明情況,由賈逵進行仲裁,確保被選出來的所有人能夠爲一萬多人所接受。

因爲賈逵並沒有從外面安插親信進來,而這些被選入後勤隊和軍法隊的頭領和隊員是由部隊內部推選產生,所以全軍將士並無太多異議和反對,這位他們今後按照賈逵的意思辦事打下了一個還算不錯的羣衆基礎。

後勤軍需官主要負責一萬多人馬的吃喝拉撒,只要此人辦事得力。就等於穩住了從河東過來的這些將士。軍法官主要負責監督和糾察軍營內的違紀現象。只要此人剛正不阿,部隊就能保持不散,不會成爲新安城內的禍害。賈逵首先從後勤和軍紀這兩個方面入手,屬於十分穩妥的做法。至於比較敏感的大範圍人員職位調整。則需要等他在軍中徹底樹立起了威信之後。纔會實施。

在做這些事情的同時,賈逵也充分利用自己在洛陽太傅府做事時積累下來的人脈關係,寫信給自己的好朋友王凌和司馬懿等人。鼓動兩人來軍中協助自己或者替自己在長安物色可用之人,派人去將當初願意借褲子給自己穿的柳孚接到新安來幫自己做事。最重要的是,賈逵還向趙雲要到了兩百名出自龍虎衛洛陽營的精英士兵,前來新安營內充當教官。

身處長安的王凌接到賈逵的來信之後,有些意動,他實在不想繼續呆在波詭雲譎的長安城內擔驚受怕,但考慮了王家自王允去世之後勢力大損,他這個當侄子的不能在這種關鍵時候只爲了個人的前程便將家族放在一邊,所以委婉地回信給賈逵,大概意思就是當以後長安的形勢明確下來之後,一定前來投奔賈逵,爲他效力。

作爲同在長安時的好友,司馬懿的心思就要比王凌複雜許多,他覺得自己的才能遠遠超過賈逵和王凌等人,如果現在委身於賈逵之下,不僅沒有面子,而且感覺前途也不是太廣闊,所以只是將賈逵這封書信當成是好朋友的一份善意問候,心中並未當真。不過司馬懿做事向來喜歡走一步看三步,儘管他不打算前往新安去協助獨自掌軍的賈逵,但他還是非常熱情地向賈逵推薦了兩個自認爲不錯的人才,分別是馮翊高陵人張既和北地泥陽人傅幹。

張既雖然出身寒門庶族,但家中殷富,爲人有容儀,在他十六歲時就在馮翊郡擔任門下小吏,後來屢次升遷,被郡裡舉爲孝廉,但卻沒有前往長安入郎署爲官。司馬懿向賈逵舉薦張既,便是看重了張既的這份淡泊心性,覺得讓張既到賈逵的帳前出任主簿比較合適。

傅幹是壯節侯傅燮的兒子,當年傅燮出任涼州漢陽郡太守之職,恰逢韓遂、馬騰等人擁隴西狄道人氏王國叛變,兵圍漢陽城,當時年僅十三歲的傅乾親眼看着自己的父親與叛軍作戰身死,因此心志堅定,一心想要平定涼州邊患,替死去的父親報仇。

張既接到司馬懿舉薦他前往新安投奔賈逵的書信之後,並沒有同意,而是繼續留在郡中擔任自己的小吏,似乎對於仕途之事並不如何在意。傅幹逗留長安無事可做,得知賈逵手下缺人之後,立即收拾行囊直奔新安而來。

過了一段時日,先是柳孚來投賈逵,接着洛陽方向派出的兩百名龍虎衛精銳士兵抵達新安,最後則是從長安動身的傅幹到了賈逵營內。

雖然沒有盼來王凌和司馬懿這樣的人才,但傅幹能來投效卻也令賈逵心中欣喜不已,他讓傅幹出任了自己的主簿,又讓柳孚擔任了軍中的功曹,再讓兩百名洛陽過來的龍虎衛精銳暫時充當自己的衛隊,於是將整支部隊的架子搭了起來。

駐守函谷關的守將鄧海按照趙雲的指示,將關城之中歷年積蓄下來的資財勻出一半送到新安,賈逵有了這筆軍餉之後,便在軍中大刀闊斧的幹了起來。

按照之前的約定。賈逵將不願留在軍中積蓄當兵吃糧餉的三千多士兵集中到新近平整出來的大校場上面,然後當着願意留下來的士兵之面,給這些退出行伍的士兵發放了一筆解散錢。

賈逵站在臺上大聲說道:“諸位不願繼續留在營內的士兵,今日賈某在這裡擺下銀錢替你們送行,算是兌現了當初的承諾,希望你們立刻新安之後不要回河東去投靠袁紹的軍隊,因爲那樣的話,將來我們就要在戰場上再度相見,到時候你們被抓了,被殺了。可就怨不得我!”

賈逵這話說的很實在。要走的士兵聽了心裡很感激,留下來的士兵聽了心裡很振奮,因爲士兵們聽出來賈逵有決心帶着他們跟袁紹的軍隊繼續作戰,找回當初在河東失去的榮譽。

等到三千多脫下軍服的士兵離開新安之後。賈逵營內便剩下九千多人。雖然軍隊的人員數目減少了兩成多。但因爲剩下來的沒有了其他想法,反倒是便於賈逵的統領和管理。

賈逵將所有士兵集中起來,然後與大家約法三章。第一。賈逵向全體士兵們承諾自己不會剋扣截留軍中一分一毫的糧餉,但士兵們也要向他保證吃飽穿暖之後要刻苦訓練,不得偷奸耍滑;第二,賈逵向全體士兵們承諾自己會賞罰分明,對所有人一視同仁,有功則賞,有過則罰,但士兵們也要向他保證嚴守軍紀,不侵犯駐地百姓的利益,不危害駐地百姓的安全;第三,賈逵向全體士兵們承諾會始終與大家站在一起,不論平時操練還是陣前對敵,他都不會退縮,但士兵們也要向他保證同甘共苦,不當逃兵。

這便是賈逵與自己的部隊約定的三條章程,士兵們有感於賈逵的認真誠懇,於是將其稱之爲“約法三章”。

約法三章出自漢高祖劉邦當初進入咸陽之後,部下諸將見到秦宮室中的珍奇古玩、金銀財寶,不禁眼花繚亂,饞涎欲滴。將士們在驚奇之餘便肆無忌憚地你爭我奪,鬧得不可開交。一時間,咸陽城中混亂不堪。劉邦一貫好酒和女色,此時以征服者的姿態大搖大擺地走進了秦宮室,面對不可勝數的珠玉重寶和數以千計的後宮美女,也不禁貪婪地想止宮休舍,體驗一下做關中王的滋味。

好在劉邦手下還有頭腦清醒之人,趕緊提醒他不要過紙醉金迷的生活。樊噲對劉邦說:“沛公,你是打算將來統一天下,還是打算佔有這些財富,只做一個富翁而已?珠寶玉器和美人婦女都是秦所以亡天下的原因,你怎麼能留在宮中呢?應該趕快還軍灞上!”

當時劉邦正沉迷於勝利之中,根本聽不進樊噲的這番逆耳忠言。張良聽說此事後,也對劉邦說:秦爲無道,沛公你才得以至此。這和暴秦有什麼兩樣呢?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希望你能聽從樊噲的勸告。

在樊噲和張良的苦苦勸說之下,劉邦這才醒悟過來,?封秦重寶財物府庫,還軍灞上?。

劉邦還軍灞上後,便召集諸縣父老豪傑,向他們發佈安民告示: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吾與諸侯約,先入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及盜抵罪。餘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來,爲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灞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

這個安民告示,便是有名的“約法三章”。

劉邦的約法三章,保留了秦王朝的行政機構和官員,並使之爲自己的統治服務,這些秦朝時期的官吏行縣鄉邑,將劉邦的“約法三章”傳達給鄉紳百姓,大大贏得了關中鄉紳百姓對他的好感。於是,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而劉邦則假惺惺的辭讓不受,說:倉粟多,非乏,不欲費人。這樣一來,?百姓更加歡喜,消除了對劉邦的懷疑和戒備,唯恐沛公不爲秦王。這樣,劉邦在與項羽對關中的爭奪中,已經棋先一着,贏得了民心。

賈逵熟讀史書,當然知道約法三章蘊含的巨大威力,他爲了儘快使段煨遺留下來的這支一敗再敗的軍隊煥發出戰力,所以受到約法三章的啓發,在非嫡系軍隊中開創性地推出了這樣的新“約法三章”。

因爲有了這個“約法三章”,賈逵的威信很快就在軍隊之中樹立了起來,新安附近的百姓也對這支寄居縣內的軍隊不再牴觸。隨後賈逵又借鑑了劉和在軍中推行的兵源考覈和細分的做法,一邊操練部隊,一邊優化各個兵種的人員配置,使得隊伍很快有了一戰之力。

第414章 馬騰的顯擺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446章 長安又亂(上)第358章 滾!第412章 西涼馬家軍第190章 有德者居之第69章 神仙似的姐姐第537章 三戰定中原(上)第245章 固若金湯第517章 首屆農博會第145章 流民與土地第204章 環環相扣(下)第158章 沙場相見是故人第473章 又見人吃人第49章 健身體操第161章 冀州急變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3章 猛人出現第27章 當頭痛擊第489章 英雄與劊子手第479章 作死第519章 北方錢行(上)第119章 小將兇猛第22章 怦然心動第69章 神仙似的姐姐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518章 大利天下第306章 大儒與流賊第467章 四方震動(中)第232章 請鱉入甕第34章 安眠風暴眼第228章 吾家獅兒歸來!第393章 虓虎的野望(下)四零一章 野心就像草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第69章 神仙似的姐姐第70章 如此打臉第377章 春將近第288章 處置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筆第140章 有完沒完?第281章 千里鏡第80章 痛並快樂着第197章 當仁不讓第40章 雞飛狗跳第305章 鄭玄北上第509章 隱謀第153章 小城匿大軍第186章 李傕兇猛第412章 西涼馬家軍第307章 鮮于輔的小算盤第295章 密會居庸關(下)第105章 艱難脫險第69章 神仙似的姐姐第233章 關門打狗第256章 公孫氏落幕(下)第283章 搬家前後第141章 直掛雲帆乘風去第415章 兄弟是用來賣的第211章 精密的佈局第454章 天子還都第268章 海陽水師第410章 濟水之會第106章 後患第272章 不奉圭臬第8章 汗毛倒豎第443章 滿盤皆輸(下)第208章 亂世孤島第43章 沮授很激動第473章 又見人吃人第202章 環環相扣(上)第349章 隱真示假第500章 幷州爺們,雄起!第370章 離間第26章 申息軍第350章 大戰開始第43章 沮授很激動第245章 固若金湯第529章 袁譚西逃第30章 一羣臭皮匠第339章 迴歸第368章 碧波萬頃可爲路第30章 一羣臭皮匠第61章 倉惶北顧第122章 軍閥之心第10章 豈能無信四零一章 野心就像草第143章 挑撥,抹黑!第537章 三戰定中原(上)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249章 烏桓三盼第98章 重任第273章 前路兇險第40章 雞飛狗跳第493章 天正道第22章 怦然心動
第414章 馬騰的顯擺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446章 長安又亂(上)第358章 滾!第412章 西涼馬家軍第190章 有德者居之第69章 神仙似的姐姐第537章 三戰定中原(上)第245章 固若金湯第517章 首屆農博會第145章 流民與土地第204章 環環相扣(下)第158章 沙場相見是故人第473章 又見人吃人第49章 健身體操第161章 冀州急變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3章 猛人出現第27章 當頭痛擊第489章 英雄與劊子手第479章 作死第519章 北方錢行(上)第119章 小將兇猛第22章 怦然心動第69章 神仙似的姐姐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518章 大利天下第306章 大儒與流賊第467章 四方震動(中)第232章 請鱉入甕第34章 安眠風暴眼第228章 吾家獅兒歸來!第393章 虓虎的野望(下)四零一章 野心就像草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第69章 神仙似的姐姐第70章 如此打臉第377章 春將近第288章 處置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筆第140章 有完沒完?第281章 千里鏡第80章 痛並快樂着第197章 當仁不讓第40章 雞飛狗跳第305章 鄭玄北上第509章 隱謀第153章 小城匿大軍第186章 李傕兇猛第412章 西涼馬家軍第307章 鮮于輔的小算盤第295章 密會居庸關(下)第105章 艱難脫險第69章 神仙似的姐姐第233章 關門打狗第256章 公孫氏落幕(下)第283章 搬家前後第141章 直掛雲帆乘風去第415章 兄弟是用來賣的第211章 精密的佈局第454章 天子還都第268章 海陽水師第410章 濟水之會第106章 後患第272章 不奉圭臬第8章 汗毛倒豎第443章 滿盤皆輸(下)第208章 亂世孤島第43章 沮授很激動第473章 又見人吃人第202章 環環相扣(上)第349章 隱真示假第500章 幷州爺們,雄起!第370章 離間第26章 申息軍第350章 大戰開始第43章 沮授很激動第245章 固若金湯第529章 袁譚西逃第30章 一羣臭皮匠第339章 迴歸第368章 碧波萬頃可爲路第30章 一羣臭皮匠第61章 倉惶北顧第122章 軍閥之心第10章 豈能無信四零一章 野心就像草第143章 挑撥,抹黑!第537章 三戰定中原(上)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249章 烏桓三盼第98章 重任第273章 前路兇險第40章 雞飛狗跳第493章 天正道第22章 怦然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