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請鱉入甕

一代梟雄公孫瓚被燒成了灰燼,但是幽州的戰事並未結束。

田疇受命在太行山中設伏,只不過是劉和對付公孫瓚的幾個後手之中的一個,就算公孫瓚沒有被燒成灰,那他也會被淹死,被亂馬踏死,被亂箭射死……

總之,劉和這次是下定決心要把公孫瓚給弄死的。

在軍閥爭霸的道路上,奉行的是叢林法則,又或者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原則,劉和如果不想被人當成蝦米吃掉,那他就只能努力去做那條最大的魚。

幽州的地盤當初還能容納下劉虞、公孫瓚和公孫度三股勢力,但隨着各地軍閥的不斷壯大,小小一個幽州已經無法承載三支軍閥力量同時存在。劉和若想控制整個黃河以北的廣袤疆域,那麼他需要解決的第一個攔路虎便是公孫瓚。

劉和跟公孫瓚之間的矛盾,根本無法調和,而公孫瓚又不像韓馥那樣可以自甘居於人下,所以他只能去死。

在田疇解決公孫瓚的同時,劉和已經率領七千步兵從淶水撤回了薊城,而張郃也率領騎兵返回了薊城,徐榮則押着一萬多公孫瓚降兵前往涿郡向孫禮和徐邈進行移交。

公孫瓚這次從青州帶來的三萬士兵,其中一萬是他從老家令支帶往青州的嫡系部下,其餘兩萬則是這幾年從俘虜的黃巾軍中挑選出來的悍勇兵丁。

代縣之南三千白馬義從被張郃消滅,無名山谷中田疇埋葬了公孫瓚兩千嫡系精銳,另外五千跟隨公孫瓚多年的老兵有的死在了淶水之中,有的死在了五阮關下,有的死在了涿縣和遒國,最終剩下來的十不存一。

如今這些俘虜,絕大多數都是青州籍的青壯,只要經過徐邈的一番教育和改造。相信很快他們就會是合格的士兵。劉和對待士兵一向仁厚,吃飽穿暖是底線,還不允許軍官隨意打罵處決士兵,所以容易獲得窮苦出身的士卒爲他效力。

執掌大權以來,劉和雖然堅持以戰養戰,但在軍力擴張方面卻十分謹慎,從不做竭澤而漁的蠢事,所以這些年他從幽州徵募青壯勞力入伍的數量很少,迄今爲止尚不到兩萬之數,其餘的則用每次俘獲來的降兵進行補充。

比如當初他擊退了公孫瓚之後。就將俘獲的七八千公孫瓚降兵轉化吸收了五千多人過來,後來太史慈在冀州俘獲了袁紹五千多降兵,也被送到幽州進行改造和整訓,然後加入到了幽州的軍隊之中,再後來劉和還讓徐榮帶着五千西涼降兵北上幽州,等於是來了一次集體改編。

除了這三次大規模的降兵轉化吸收,劉和當初南下冀州時還從閻柔控制的烏桓部落拐走了五千烏桓騎兵。

這樣算下來,劉和這幾年爲幽州節省了至少兩萬的青壯勞力。如果再算上當初抓獲的數千鮮卑俘虜,那麼劉和不僅沒有因爲戰事而使幽州的人口減少。相反還爲幽州增加了數量可觀的勞動力。

劉和這種看似摳門的做法或許被人看不上,但日積月累之下卻能收到長遠的效益,絕對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麼簡單。

冷兵器時代,軍閥爭霸拼到最後。比的根本還是人口數量。只要劉和手中控制的人口數量不斷增加,那麼他可以徵調的軍隊數量必然增加,而軍隊增加之後控制的地盤自然會擴大,反過來又會養育更多的人口。

這樣的發展模式就是良性循環。

反之。如果劉和窮兵黷武,殺雞取暖,早早的榨乾幽州的人口紅利。那麼隨着他的軍隊數目急劇擴張,種田的青壯勞力就會減少,等到軍隊沒有糧食可吃的時候,就會四處劫掠,潰散逃逸,傷害無辜民衆,這樣他控制的人口就會減少,最終制約他進一步的擴張。

當徐榮率軍抵達涿縣城外時,孫禮已經提前一步將五阮關內關押的兩千多降兵解回了涿縣,所以“宣傳部長”徐邈忙的都沒空出城來迎接徐榮。

孫禮在軍中歷練了兩年多,漸漸褪去了當初的那股青澀和莽撞的勁頭,如今軍職已經升至校尉,在同齡人中實屬罕見。他在率軍攻下遒國之後,先是接替劉和守在淶水,等公孫瓚敗亡之後,又前往五阮關一趟,與張瓚進行交接,從關內將兩千多降兵押解回了涿縣。

聽說徐榮率領大軍前來,孫禮急忙出城相迎,與徐榮、夏侯蘭和韓珩等人依次見禮。

“徐將軍,押送這些降兵只需兩千兵力即可,爲何還要您盡起大軍來涿縣一趟呢?”孫禮對於久經沙場的老將徐榮很尊敬,就算心中有疑問,說話時也很客氣。

徐榮解釋說:“公子這次布的局很大,不僅是要解決公孫瓚和公孫度,還要趁機南下冀州將公孫瓚當初佔據的地盤全部接收,我這次是恰好路過涿縣,所以順便將這一萬多俘虜帶了過來。今日我將這些俘虜移交完畢,明日就要立即開赴雍奴,不知城中可有現成的糧草進行補給?”

“將軍放心,公孫瓚當初在涿縣存放了不少糧食,足夠數萬大軍食用兩月以上,只要兄弟們搬得走,可以隨便拿!”

“此事萬萬不可!本將只取路上夠用的糧草即可。這次我要對你多嘮叨幾句,涿縣城內這些糧食定是公孫瓚從涿郡搜刮徵集上來的,都是涿郡百姓的血汗膏腴,你可千萬不能糟蹋,一定要節省着用,免得回頭公子過問此事時不喜!”

被徐榮這麼一提醒,孫禮頓時清醒不少,心中很是感激這位老將的提點。

徐榮率軍離開涿縣時,公孫越和公孫度的聯軍終於兵臨薊城之下。

直到此時,公孫度還不知道公孫瓚已經兵敗身死,所以他按照公孫瓚當初的部署對薊城發起了攻擊。

就算劉和此時站在薊城城頭大聲的告訴公孫越真相,可因爲公孫瓚已經化成了灰,估計公孫越也不會相信,畢竟這樣的消息太過驚人。

何況,劉和並不打算將這個消息告訴公孫越。

在劉和的佈局中,這次不僅公孫瓚要死。公孫越也同樣難逃一死。至於距離薊城路途遙遠的公孫度,劉和打算先把他派來的這支騎兵吃掉,然後過個一年半載就派兵前去遼東將這個禍害也給收拾了。

因爲城外的部隊數量衆多,薊城防守的兵力僅有兩萬,如果此時讓公孫越知道了公孫瓚敗亡的真相,那麼這貨肯定會率軍逃回令支,而僅憑城內的部隊是無法留住公孫越和公孫度的數萬大軍,所以劉和選擇了隱忍,一直都未曾露面,彷彿他從未回到幽州一樣。

公孫越當初吃過不少苦頭。所以他這次率軍攻打薊城是做足了各種準備的,不僅帶來了數量衆多的攻城器械,而且還有攻陷潞縣的成功經驗,因此不是那麼容易打發。

公孫度派來的部隊曾經長期跟高句麗人、夫餘人和鮮卑人作戰,所以戰力同樣不容小覷,如果能夠一口吞掉,那麼劉和的騎兵實力又會大增。

自從劉和發跡以來,貌似幹過不少以少勝多,以小吞大的勾當。這也是劉和越戰越強的秘訣。如今劉和身後有郭嘉替他出謀劃策,所以胃口越來越大,這次竟然想要通過較小的代價便將東路圍攻薊城的五萬兵馬全都鯨吞入腹!

如今薊城之內武有張郃、徐晃、慕容平和李蒙等人,文有郭嘉、李儒、趙該和杜畿等人。劉虞父子更是同心協力,所以別看城外五萬大軍叫囂的厲害,只要謀劃得當,他們最終都要變成劉和的下酒菜。

城外的公孫越指揮大軍連續圍攻薊城三日未果。於是暫時休兵,想等公孫瓚與袁紹的大軍在西線會師的消息傳回來之後,再發動後續的攻城戰鬥。這樣不僅可以鼓舞軍心士氣。同樣能夠狠狠的打擊城內守軍的士氣,也算符合戰陣之道。

還別說,公孫越等了數日之後,不僅等來了他想要的好消息,更是等來了一支增援的部隊!

這支從涿郡前來增援的部隊,身穿制式的公孫瓚軍服裝,拿着公孫瓚軍的武器,舉着公孫瓚部隊的旗幟,怎麼看都沒有破綻。特別讓公孫越覺得放心的是,統率這支回援部隊的將領正是公孫瓚手下的親信單經和長史關靖。

單經來到薊城之下,告訴公孫越一個好消息:在公孫瓚和袁紹軍東西夾擊之下,已經完全解決了西線徐榮的部隊,現在公孫瓚正率領兩萬大軍留在代郡防止袁紹軍佔據勝利的果實,而他們這一萬人原本駐守在涿縣和五阮關等地,因爲接到了公孫瓚的命令,所以緊急趕來進行增援。

公孫越不疑有他,因爲單經將部隊安置在雍奴城內出工不出力的做法,實在太符合他那種小家子的作風了。

聽說公孫瓚在西線取得大捷,公孫越信心大增,於是向士兵們散播這個驚人的好消息,然後再度指揮大軍攻打薊城。

當公孫越向士兵宣佈“好消息”的時候,劉和也在城內向士兵宣佈了公孫瓚全軍覆滅的好消息。

城內城外同樣的士氣高漲,只不過有人說了真話,有人說了假話。

又是連續三日鏖戰,薊城依然牢不可破。

公孫越這下有些惱火了,他派人來見單經,要求單經率領一萬部隊協助大軍攻打薊城南門,不可再躲在雍奴城內看熱鬧。

單經推辭不過,只好硬着頭皮率軍攻打薊城南門。

也不知道是因爲單經的狗屎運氣太好,還是因爲守城的士兵已經到了崩潰邊緣,反正單經在當日夜裡發動一場夜襲之後,竟然被他奪下了薊城南門!

單經帶着部隊呼啦啦衝擊了薊城,消息傳到公孫越這邊,當時他就急眼了,趕緊帶着大軍趕到南門上,然後步單經後塵衝進了薊城……

南門城樓之上,劉和與郭嘉冷眼看着不斷涌入城中的公孫越士兵,就像在看一隻老鱉向甕中爬。

“唉,公孫越這個蠢貨,到現在還沒有看出單經的部下其實是徐榮軍假扮的!”劉和搖搖頭,對於公孫越這種低級的對手很是看不起眼。

郭嘉提醒劉和:“公子不要得意太早。公孫越雖然入了甕,可東門外近兩萬公孫度的部下就沒那麼好收拾了,他們今夜根本就沒有動。”

“我估計田疇帶着的那支部隊應該抵達丘水東岸了,張郃也趁今夜城內城外亂成一團的時候率軍出城了,這些遼東騎兵就算跑的再快,我就不信他們還能連續跨過沽水和丘水兩道防線!”

第78章 先天不足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307章 鮮于輔的小算盤第242章 又見鮮于輔第480章 偷雞不成第272章 不奉圭臬第240章 盧植大事不糊塗第4章 超級驚喜第341章 默契第237章 馬城二三事第45章 翻臉如翻書第217章 徐晃出谷第71章 各種黑第86章 閻柔的算計第444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33章 夜襲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9章 遲早要跑偏第110章 擱得慌,麻痹第329章 混亂暫歇第466章 四方震動(上)第237章 馬城二三事第113章 焦急等待第530章 軻比能之死第450章 分歧與合作第263章 強國五要第59章 嫌隙第372章 狗急跳牆第367章 謠言第98章 重任第67章 都什麼態度第480章 偷雞不成第306章 大儒與流賊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106章 後患第148章 呼喚郭嘉第56章 苦肉離間計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135章 旁觀者清第158章 沙場相見是故人第80章 痛並快樂着第92章 送顆人頭去馬城第190章 有德者居之第204章 環環相扣(下)第108章 張飛報復第25章 張網以待第157章 後怕第265章 龍骨水車和雞公車第11章 人生第一仗第487章 奇怪的病人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481章 借糧第61章 倉惶北顧第529章 袁譚西逃第113章 焦急等待第166章 待宰的魚腩第147章 以毒攻毒第204章 環環相扣(下)第436章 勸說第252章 好大一筆年貨第317章 虎頭蛇尾第152章 強硬第246章 北訪(上)第64章 考校第231章 梟雄末路第506章 上門送死第25章 張網以待第107章 安平相劉備第267章 鎮北軍和度遼軍第300章 如此最好第311章 經典戰例第500章 幷州爺們,雄起!第343章 君子不器第169章 勇不可擋第524章 大將軍的手段第112章 計將安出?第85章 勾結第379章 圍獵第219章 入晉第一戰第113章 焦急等待第166章 待宰的魚腩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120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306章 大儒與流賊第510章 忠良身後事第433章 壯士守箕關第54章 慾壑難填第219章 入晉第一戰第69章 神仙似的姐姐第476章 補天裂第523章 黃金哪去了?第148章 呼喚郭嘉第312章 徐州急變第11章 人生第一仗第33章 夜襲第380章 魂淡啊,魂淡!第309章 心有猛虎
第78章 先天不足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307章 鮮于輔的小算盤第242章 又見鮮于輔第480章 偷雞不成第272章 不奉圭臬第240章 盧植大事不糊塗第4章 超級驚喜第341章 默契第237章 馬城二三事第45章 翻臉如翻書第217章 徐晃出谷第71章 各種黑第86章 閻柔的算計第444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33章 夜襲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9章 遲早要跑偏第110章 擱得慌,麻痹第329章 混亂暫歇第466章 四方震動(上)第237章 馬城二三事第113章 焦急等待第530章 軻比能之死第450章 分歧與合作第263章 強國五要第59章 嫌隙第372章 狗急跳牆第367章 謠言第98章 重任第67章 都什麼態度第480章 偷雞不成第306章 大儒與流賊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106章 後患第148章 呼喚郭嘉第56章 苦肉離間計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135章 旁觀者清第158章 沙場相見是故人第80章 痛並快樂着第92章 送顆人頭去馬城第190章 有德者居之第204章 環環相扣(下)第108章 張飛報復第25章 張網以待第157章 後怕第265章 龍骨水車和雞公車第11章 人生第一仗第487章 奇怪的病人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481章 借糧第61章 倉惶北顧第529章 袁譚西逃第113章 焦急等待第166章 待宰的魚腩第147章 以毒攻毒第204章 環環相扣(下)第436章 勸說第252章 好大一筆年貨第317章 虎頭蛇尾第152章 強硬第246章 北訪(上)第64章 考校第231章 梟雄末路第506章 上門送死第25章 張網以待第107章 安平相劉備第267章 鎮北軍和度遼軍第300章 如此最好第311章 經典戰例第500章 幷州爺們,雄起!第343章 君子不器第169章 勇不可擋第524章 大將軍的手段第112章 計將安出?第85章 勾結第379章 圍獵第219章 入晉第一戰第113章 焦急等待第166章 待宰的魚腩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120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306章 大儒與流賊第510章 忠良身後事第433章 壯士守箕關第54章 慾壑難填第219章 入晉第一戰第69章 神仙似的姐姐第476章 補天裂第523章 黃金哪去了?第148章 呼喚郭嘉第312章 徐州急變第11章 人生第一仗第33章 夜襲第380章 魂淡啊,魂淡!第309章 心有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