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開戰之前(上)

隨着報紙上擁護大元帥出兵的呼聲一天高過一天,洛陽周邊的形勢日趨緊張,緊靠洛陽的兗州、豫州和南陽明顯提高了部隊的戒備狀態,曹操和劉備似乎嗅到了大戰在即的味道。````

劉和當然不會一聲不吭地就派出大軍跟曹操和劉備同時交手,他在開戰之前還是做了一番和平演變的努力,可惜沒有得到曹操和劉備的響應。

劉和給劉備去信,承諾只要劉備願意放下兵權前往洛陽,那麼不僅劉備可以得到九卿之中的衛尉之職,劉備的兩個結拜兄弟關羽和張飛也能加封三品將軍,繼續領軍作戰,其餘追隨劉備的文武幕僚也會得到妥善安置。劉和的信譽向來不差,如果劉備有意招安的話,大可以將劉和的親筆書信公佈於衆,以劉和如今的身份地位,絕對不可能出現賴賬的情況。

然而,劉和的這番好意安撫遇到劉備之後成了媚眼拋給瞎子看,或許是劉備自己心裡發虛的緣故,又或者是覺得自己也算是當今皇帝的叔叔輩,可得到的待遇卻遠遠低於劉和因而羨慕嫉妒恨的緣故,總之劉備接到劉和的書信之後,並沒有拿出來給其他人看,而是立即派人前往昌邑和襄陽聯絡劉表,希望得到兩位大佬的支持。

劉備派出的使者還在路上的時候,劉和派往昌邑和襄陽的特使已經分別見到了曹操和劉表。

前往昌邑來見曹操的是劉和的“外交部長”陳逸,這也是劉和自崛起以來首次正式派出使者會面曹操。曹操乃當世人傑,若非劉和的橫空出世,此時或許已經統一了大漢的北方,他的心胸氣度自然是常人難及,雖然明知道陳逸此來肯定不是好事,但對於陳逸的到來仍然表示了應有的禮節和歡迎。

曹操見到陳逸時,笑着問道:“大元帥把刀磨好了嗎?”

陳逸也笑着回答說:“大元帥的刀一直都很鋒利。根本不用特意去磨。”

曹操又問陳逸:“大元帥這次派你來,給曹某人許了多大的官位?”

陳逸正色回答:“大元帥親口說過,曹公智計卓絕,治政高明,乃是當世人傑,若願前往洛陽爲官,日後當可出任丞相之職!”

“哈哈哈……,”曹操放聲大笑,似是對劉和如此看得起自己十分滿意。“洛陽已經有了大元帥,曹某再去。實在有些擠得慌。還請陳先生回去轉告大元帥,非曹某不願與之共事耶,實乃如今家大業大,無法拋卻追隨了許多年的舊部而獨享榮華富貴。”

陳逸此來,本就沒有抱太大的希望,他聽出了曹操言語之中準備與劉和正面碰撞的決心和勇氣,也不着急生氣,而是誠懇地說道:“既然曹公意欲與大元帥角逐一場,陳某也不好再多說什麼。臨行之前。大元帥特意交待過,刀兵一起,則萬民顛沛流離,若是曹公願與大元帥共同準守幾項協議。戰後大元帥將會善待曹氏一族。”

一旁聽得生氣的夏侯惇衝着陳逸怒叱說道:“你這書生好大的口氣,如今兩軍尚未交手,勝負難分,說什麼大元帥善待曹氏一族。豈不可笑!”

曹操擡手製止了夏侯惇的怒吼,面色平靜地說:“陳先生不妨說出來聽聽,若是有理有利。曹某自當遵守。”

“交戰原則之一,不得逼迫普通百姓在戰場上充當人肉盾牌,不得在行軍途中和撤退之時焚燒房舍樹木!”

“此條大善,曹某同意。”

“交戰原則之二,善待對方俘虜,盡力救治對方受傷被俘的士兵,不得隨意殺害放下兵器投降的對方士兵,戰後允許對方用俘虜和錢糧交換己方被俘士兵。”

“此條亦善,曹某答應。”

“交戰原則之三,攻守雙方不得干擾農民的耕種收穫,不得破壞農田水利設施,在戰事結果不可逆轉的情況下,不做困獸之鬥。”

“這條有待商榷。曹某可以答應不干擾農事,不破壞農田水利,畢竟這次是大元帥要進攻,這些條件明顯有利於兗州和豫州,只是戰場情形瞬息萬變,戰事結果是否到了不可逆轉的地步,判斷起來並無標準,爲了鼓舞將士們的鬥志,破釜沉舟也未嘗是一種辦法。”

“曹公既然如此說,那便遵守此條前面的內容,後面可以略過不提。”

陳逸代表劉和與曹操達成了三條戰場條約,看似有些自縛手腳的味道,但這正是劉和想要爲後世樹立的交戰標準。雖然戰爭與文明天然是一對敵人,戰爭爆發之時,便是文明遭受毀壞之日,但劉和還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減輕戰爭對於文明的毀壞程度。國人動不動就喜歡來個幾萬人甚至是幾十萬人的大坑殺,又或者到處放火焚燒房屋田地,這種毫無顧忌,有違人性和天道的野蠻行爲,實在不值得提倡和發揚。

陳逸臨離開昌邑之前,還提議曹操不妨將一些年輕的士子送往薊城求學,讓他們可以在戰爭時期不受影響,安心讀書。曹操對此提議不置可否,但等陳逸離開之後,卻讓人在兗州和豫州選出了五百士子,其中還包括了自己的兒子曹植,一起送往北方躲避戰事。

陳逸這邊完事的時候,前往襄陽會見劉表的人也差不多完成了劉和交給的任務。

前往襄陽見劉表的說客,是位宗室人物,名叫劉廙。劉廙,字恭嗣,南陽人,爲長沙定王劉發的後人,他跟劉表和劉璋等人的身份相似,都是漢室宗嗣,雖然因爲支系遠了,但好歹也算劉氏一族,所以見了劉表之後,很多話都可以放開來談。

劉廙先是向劉表仔細介紹了一番劉和推行新政的計劃,同時也強調了劉虞父子在洛陽善待宗室的做法,然後問劉表對於推行新政的態度。劉表牧守荊州多年,政治智慧自然不低,他知道劉廙問自己關於推行新政的態度,其實就是在問願不願意將手中的軍權上交中央。

劉表略作思索,回答劉廙說:“對於大元帥在洛陽準備收攏各地兵權的做法,我個人是理解和認同的。然而,各地的情形不盡相同,比如荊州,因爲南北跨度遠達千里,加之境內有五溪蠻和衆多異族部落,若是我馬上將兵權上交給朝廷,只怕朝廷還來不及重新調整部署,各地就要亂起來。再者,江東孫氏和益州劉表一直對荊州虎視眈眈,我若是交出兵權,只怕旦旬之間便有殺身之禍。”

不管劉表是否真心,他說出的這番話卻是讓劉廙不好反駁。劉廙這次來的主要目的是勸說劉表在劉和跟曹操交戰的時候不要支持曹操,保持荊州的穩定即可。他婉轉地提醒劉表說道:“你我都是劉氏後裔,維護漢家河山的統一安定責無旁貸,太傅和大元帥皆非猜忌之人,他們希望你能獨善其身,盡力維持荊州目前安定祥和的局面,莫要再與其他人暗中勾連。待到日後解決了各地擁兵自重的軍閥之後,彼此也好相見。”

劉廙這些話中隱含的意思是在警告劉表,劉和允許他暫時不將兵權上交,但前提是不要與曹操和孫堅等勢力暗中勾結,與中央朝廷進行對抗。如果劉表遵守這條約定,那麼日後劉和掃平了各路勢力之後,大家還能坐下來好好談一談收編的條件,總之不會虧待了劉表一門。如果劉表陽奉陰違,這種事情終究是隱瞞不住,那麼劉和說不得就要跟劉表徹底翻臉,那樣的話,一旦荊州被攻破,劉表一族的下場就會是另外一種結果。

如果此時翻開大漢的疆域圖,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劉和控制的勢力已經將曹操控制的兗州和豫州三面包圍,僅剩南面靠近長江的一面開了口子。而盤踞在南陽一帶的劉備則夾在劉和與劉表、曹操之間。

劉和想要收歸天下兵權,首先需要解決的便是近在咫尺的曹操,而遠在益州和江東的劉璋、孫堅勢力暫時還能安生兩年,唯獨與曹操靠在一起的荊州劉表是個變數。如果劉表大張旗鼓地支持曹操,與曹操結成攻守同盟,堅決反對朝廷收歸地方兵權,那麼劉和就要做好兩線開戰,甚至是三線開戰的準備。

一線,在兗州四周對曹操開戰。

二線,在南陽附近對得到劉表支持的劉備開戰。解決了劉備之後,順勢南下攻打襄陽,將劉表趕到江陵去。

三線,在徐州南面與江東孫堅開戰,防止孫堅父子出兵北上,支持曹操。

司令署參謀司在制定作戰計劃的時候,有好幾套方案,郭嘉按照劉和現在掌控的部隊數量,爲劉和制定了三套作戰方案,其中困難最大的便是三線同時開戰,而最爲可行的則是穩住劉表,專心對付曹操,順帶着連劉備一起收拾掉。

劉表一生崇尚的便是中庸之道,他仔細想過與劉和合作或者是與劉和對抗兩種不同的選擇可能導致的結果,最終在他心裡的想法是即使聯合了曹操,也無法抵擋攜着大義而來的劉和。因爲兵權歸於中央朝廷並非劉和首創,無論是在先秦,還是前漢,地方行政長官甚至是諸王都沒有直接控制軍隊的權力,劉和如今要做的事情只不過是把當初朝廷下放到各州的軍權收上來而已。

考慮到自己的身體日見老邁,三個兒子又不像劉和那樣志在天下,劉表決定聽從劉廙的建議,在劉和攻打曹操的時候,作壁上觀,不牽涉進去。

第537章 三戰定中原(上)第47章 各有算計第522章 赤子之心第79章 這是要弄啥第56章 苦肉離間計第204章 環環相扣(下)第533章 腥風血雨未曾見第289章 委任第271章 後花園第462章 接見第187章 驪山會師第301章 虎皮當大旗第209章 敢冒大不韙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475章 常平倉第531章 堂皇向南第424章 故弄玄虛第257章 勢在必得大東北第100章 低調出場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452章 交換第117章 坑爹的鐵蒺藜第412章 西涼馬家軍第92章 送顆人頭去馬城第483章 賈詡的提醒第214章 借道軹關陘第391章 折服(下)第212章 較量開始第405章 誰是贏家(下)第25章 張網以待第488章 巨大吸引第367章 謠言第257章 勢在必得大東北第97章 危急關頭第128章 公子當兵第83章 子龍威猛第87章 子龍督糧第366章 迫不及待的鮮于銀第371章 歸順第161章 冀州急變第539章 政教合體第375章 亂世人心第347章 再見重騎兵!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463章 種馬前奏第307章 鮮于輔的小算盤第7章 倒驢不倒架第27章 當頭痛擊第412章 西涼馬家軍第165章 冠禮與親事第97章 危急關頭第129章 本領恐慌第89章 殺伐果斷第316章 猛虎下山第22章 怦然心動第359章 喜當爹第437章 內訌與分裂第399章 豫州小強第279章 二舅哥來了第519章 北方錢行(上)第234章 初冬夜談(上)第181章 洛陽之殤第124章 慎重第35章 烈火燎原第122章 軍閥之心第207章 人才大豐收第164章 不得安寧第451章 到底誰在做嫁衣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10章 豈能無信第287章 白山大捷第129章 本領恐慌第79章 這是要弄啥第326章 艱難的一天第495章 有困難,找劉和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526章 三韓來人第322章 攻!守!第339章 迴歸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5章 巧舌如簧第293章 密會居庸關(上)第320章 封城第71章 各種黑第540章 唯漢獨尊第206章 驚喜連連第330章 悄然而去第126章 吃火鍋,過年第479章 作死第209章 敢冒大不韙第386章 河東危急第84章 走馬上任第388章 有些事只可意會第259章 萬勝驍騎衛第303章 大棋局第6章 組團忽悠第273章 前路兇險第228章 吾家獅兒歸來!第4章 超級驚喜第495章 有困難,找劉和
第537章 三戰定中原(上)第47章 各有算計第522章 赤子之心第79章 這是要弄啥第56章 苦肉離間計第204章 環環相扣(下)第533章 腥風血雨未曾見第289章 委任第271章 後花園第462章 接見第187章 驪山會師第301章 虎皮當大旗第209章 敢冒大不韙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475章 常平倉第531章 堂皇向南第424章 故弄玄虛第257章 勢在必得大東北第100章 低調出場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452章 交換第117章 坑爹的鐵蒺藜第412章 西涼馬家軍第92章 送顆人頭去馬城第483章 賈詡的提醒第214章 借道軹關陘第391章 折服(下)第212章 較量開始第405章 誰是贏家(下)第25章 張網以待第488章 巨大吸引第367章 謠言第257章 勢在必得大東北第97章 危急關頭第128章 公子當兵第83章 子龍威猛第87章 子龍督糧第366章 迫不及待的鮮于銀第371章 歸順第161章 冀州急變第539章 政教合體第375章 亂世人心第347章 再見重騎兵!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463章 種馬前奏第307章 鮮于輔的小算盤第7章 倒驢不倒架第27章 當頭痛擊第412章 西涼馬家軍第165章 冠禮與親事第97章 危急關頭第129章 本領恐慌第89章 殺伐果斷第316章 猛虎下山第22章 怦然心動第359章 喜當爹第437章 內訌與分裂第399章 豫州小強第279章 二舅哥來了第519章 北方錢行(上)第234章 初冬夜談(上)第181章 洛陽之殤第124章 慎重第35章 烈火燎原第122章 軍閥之心第207章 人才大豐收第164章 不得安寧第451章 到底誰在做嫁衣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10章 豈能無信第287章 白山大捷第129章 本領恐慌第79章 這是要弄啥第326章 艱難的一天第495章 有困難,找劉和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526章 三韓來人第322章 攻!守!第339章 迴歸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5章 巧舌如簧第293章 密會居庸關(上)第320章 封城第71章 各種黑第540章 唯漢獨尊第206章 驚喜連連第330章 悄然而去第126章 吃火鍋,過年第479章 作死第209章 敢冒大不韙第386章 河東危急第84章 走馬上任第388章 有些事只可意會第259章 萬勝驍騎衛第303章 大棋局第6章 組團忽悠第273章 前路兇險第228章 吾家獅兒歸來!第4章 超級驚喜第495章 有困難,找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