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人才大豐收

劉和在年前極度缺少人手的時候請大學士蔡邕親自出馬,前往潁川替自己招攬人才,足見潁川在劉和心目中多麼的有分量。

潁川號稱漢末的人才儲備庫,並非浪得虛名,而是有着悠久的歷史淵源和現實基礎。

歷數潁川所出的人才,從戰國末年的呂不韋、韓非子,到漢初的張良,再到後來的晁錯,然後再到東漢時期的“潁川四長”,即陳寔、鍾皓、荀淑、韓韶等四位德行清高的名士,以及四長的子孫和其他許多許多的牛人,從未斷檔,而且似乎有越來越興盛的勢頭。

潁川四長之首的陳寔,有個兒子,名叫陳紀;陳紀有個兒子,名叫陳羣。歷史上陳羣在曹魏陣營官至尚書令、鎮軍大將軍,領中護軍,他制定的“九品中正制”影響深遠,乃是封建時代維護皇權統治的重要制度。

鍾皓有個孫子,名叫鍾繇,現在長安擔任侍中。如果給漢末的人才在治理內政方面進行量化評分的話,以一百分爲滿分,則鍾繇可得九十九分。鍾繇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還是與王羲之齊名的書法名家,。

荀淑是先秦諸子百家荀子的後人,他養的八個兒子被時人稱爲“荀氏八龍”,比之河內司馬防養的那八個兒子,毫不遜色。荀淑養了一個很厲害的孫子,名曰荀彧,被後世人稱爲“王佐”。除了荀彧,荀淑還有一個同樣了不起的曾孫子荀攸,其智謀不在徐庶之下。

荀彧和荀攸叔侄二人如今皆在曹操帳前效力,前面提到的鐘繇雖然在長安爲官,但也跟曹操暗中聯繫密切,僅剩陳羣一人因爲年紀尚輕,目前似乎還未被人所招攬。

韓韶的後人史書中沒有記載,但也有人推測韓韶的先祖可能是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而韓韶的後人則跟現任幽州牧韓馥有些關係。

總之,“潁川四長”個個了不起,不僅自己出名。而且培養和教育出了一大批同樣出色的後人,爲漢末亂世增加了許多光彩。

除了“潁川四長”養育的後人個個光燦奪目。在這個時代潁川還出了水鏡先生司馬徽、智者戲志才、劍俠徐庶等名人,以至於像荀諶、荀衍、辛評、辛毗、郭圖等很有能力的文士,都難以排上號……

當然了,去年被某個“無賴”以綁架的手段弄到洛陽來的一代鬼才郭嘉,同樣也是出自潁川!

漢末的潁川,之所以人才如此高度密集,跟遍佈潁川郡的私家學館不無關係。也跟潁川良好的學術風氣有關。

只要蔡邕站在潁川書院裡隨便揪出一個書生來,說不定就是能夠治理國家的良才。劉和請蔡邕前往潁川爲自己物色幕僚,就好比是讓一位目光敏銳的牧人前往羊圈之中挑選肥羊,實在是再拿手不過。

蔡邕雖然不是出自潁川。但他也曾多次遊學潁川,對於潁川當地有名氣的學社瞭然於胸,所以到了潁川之後,憑藉他享譽海內的學識名聲,吸引了不少的士人前來結交和拜訪。順便幫着女婿精挑細選出一批可用之才。

這不,當蔡邕在孫堅派出的衛兵護送下返回洛陽時,竟然爲劉和帶回來了年輕的陳羣、荀彧的三哥荀衍,辛評的弟弟辛毗,還有一些書院當中有意出仕的年輕學子。一下子就將偌大的太傅府塞得滿滿的。

劉和看着跟隨在老丈人身後的這一大羣學子,樂得合不攏嘴,覺得自己總算有點暴發戶的感覺。

爲了讓潁川來的這一大羣士子覺得受到重視,劉和將他們全都安頓在太傅府中,天天好吃好喝的招呼着,還讓蔡邕、趙溫、鄭泰、審配等有身份學識的長者輪流與他們進行論道,傾聽他們的意見和想法,以此滿足這羣潁川學子們指點江山的願望。

劉和不急於給這些潁川來的學子們安排具體事務,主要是想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瞭解,摸清大家的底細,看看他們的優點和長處都有哪些,然後再做進一步的打算。

劉和把潁川來的士子們剛剛安頓好,張濟那邊竟然也派了人來,將李儒送到了洛陽。劉和信守諾言,立即將張繡釋放,准許他返回張濟的身邊。

張繡被劉和從長安弄到洛陽,基本上處於軟禁狀態,劉和對他並無太多惡意,所以就算洛陽鬧糧荒的時候,張繡每日的飯食都不曾降低標準。敗在趙雲手下或許是張繡此生都無法抹去的恥辱和陰影,但他想要來個鹹魚翻身,只怕這輩子趙雲都不會給他這種機會。

送走了張繡,劉和單獨接見李儒。

對於李儒,劉和的感受有些複雜。

李儒此人,確實是個有本事的,而且也善於審時度勢,但因爲他曾給董卓出過不少主意,所以在士人當中口碑很差,如果劉和不能妥善進行安置,那麼不僅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會影響到他在洛陽好不容易拉起來的這個班底團結。

李儒似乎也知道劉和的難處,所以在見到劉和時並未提出過分的要求,表現的十分低調,只是表態願意輔助劉和做事,至於具體做什麼事情,一切聽從劉和的安排。

劉和沉吟良久,對李儒說道:“文優先生也是明白人,當知司隸如今難以容下你,不知可願遠離洛陽,北上幽州?”

李儒回答說:“吾乃落魄之人,但求能有一處容身之地,不敢挑剔。”

劉和點頭說道:“幽州是吾發展壯大的根基所在,文憂先生去了那裡,絕對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職位,只要你踏實做事,將來遲早還能再回洛陽。”

劉和這些話說的很含蓄,但李儒卻是聽懂了。劉和所謂的“踏實做事”,是在提醒李儒要做到忠誠可靠;劉和所謂的“遲早還能再回洛陽”,是向李儒承諾將來他還可以回到朝廷中樞。

李儒懇求說道:“承蒙公子不棄,我想早日前往幽州,在太傅大人帳前做事。”

“明日我便安排護衛隨你動身,路上千萬小心!”

劉和將李儒的事情搞定之後。於是着手人事方面的委任和調整。

目前,劉和手下可用之人增加了許多,武將方面有趙雲、張郃、慕容平、牽招、李蒙、鄧海、陳貴等人。謀士方面有郭嘉、李嚴、田疇等人,內政方面有審配、陳逸、衛覬、鄭泰、鄭渾、荀衍和辛毗等人。幕僚方面則有張逸、屈蒙、杜畿、賈逵、陳羣等人,學術方面則有蔡邕、徐嶽等人。

這樣的劃分還是有些籠統,實際上李嚴既是劉和的謀士,也是一位不錯的帶兵將領,將他劃歸於武將之列,趙雲和張郃絕對沒有任何意見。類似的還有審配,他現在雖然爲洛陽令。主抓內政建設,但也是一個挺不錯的謀士。

另外,在劉和的幕僚之中,賈逵、杜畿和屈蒙都可以作爲統兵將領來進行培養。走文武兼備的成長道路。

武將是劉和在洛陽安身立命的最大本錢,目前他麾下雖然只有趙雲和張郃兩員頂級武將,但這二人卻具有無法估量的作用。劉和仍然將所有騎兵交給趙雲統率,將龍虎衛交給張郃統率,將申息軍交給李嚴統率。慕容平和李蒙被劉和派給趙雲擔任屬下。牽招和杜畿則被劉和派給張郃擔任屬下,鄧海、陳貴兩位泥腿子出身的將領則由李嚴親自進行培訓,賈逵從旁協助。

理順了麾下各軍的人事安排,劉和在洛陽的安全就有了保證。洛陽城內如今除了直屬於劉和的幽州騎兵、申息軍和龍虎衛三支部隊,還有朱儁招募統率的一支部隊。人數大約一萬,主要負責周邊各縣的安全,並不常在城內駐紮。

劉和跟朱儁一直配合的比較默契,並不存在爭權奪利的情況,而且劉和始終未曾將戰略重心放在洛陽,一旦幽州和冀州的形勢發生重大變化,劉和將會毫不猶豫地揮師北上,將洛陽讓給朱儁。

相比於武將方面的嚴格掌控,劉和對於內政官員的任命就要鬆散一些,像衛覬、鄭泰、荀衍和辛毗這些人,現在並非劉和的直接下屬,他們跟劉和的關係更像是一種政治上的合夥人,只不過劉和是個大股東,而其他人手持的股份要少一些。

對於這些有能力的士人,劉和既不排斥,也不過多的追捧,全都丟給河南尹朱儁去安排,至於落到他們頭上的到底是怎樣的烏紗帽,劉和並不過多的干涉。

劉和關心的是直屬於太傅府的這些曹掾、令史和御屬,因爲這些人直接受他的調遣指揮,今後也是他發展壯大的班底。

按照大漢官制,太傅府所屬官吏有長史一人,掾屬二十四人,令史、御屬各二十二人,加起來就是六十五人。

掾屬是太傅府的高級幕僚,有專屬的辦公機構,相互之間分曹辦事,類似於後世政府機關下屬的各部。

令史是太傅府的中級幕僚,他們的地位沒有各曹的曹掾高,但又比地位最下的御屬要高一些,類似於後世的科長、股長之類。

太傅府中的御屬,是普通辦事員,身份自然無法與長史、曹掾和令史們相比,但也不是誰想進就能進的。誰都知道,幹得好的御屬可以晉升成爲令史,而幹得好的令史,就能升爲曹掾。至於幹得好的曹掾,則會被太傅推薦給朝廷,走上真正的高位。

目前,劉和的這羣手下,有資歷和功績成爲太傅府曹掾的,也就審配、田疇和李嚴三人。郭嘉的功勞也夠了,但他是被劉和綁來的,如今一年約定時間未到,所以還不能完全算作是劉和的人,不過估計問題不大。

其餘的諸如陳逸、張逸、鄭渾、徐嶽、杜畿、賈逵、陳羣等人,都被劉和委任爲令史,而年紀較小的屈蒙,則被劉和再降一級,與那些從潁川前來投效的士子們一起充作基層的御屬。

第108章 張飛報復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489章 英雄與劊子手第148章 呼喚郭嘉第341章 默契第410章 濟水之會第256章 公孫氏落幕(下)第92章 送顆人頭去馬城第461章 太傅離薊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386章 河東危急第272章 不奉圭臬第295章 密會居庸關(下)第50章 本公子記住你了第186章 李傕兇猛第461章 太傅離薊第28章 人人須沾血第535章 開戰之前(上)第27章 當頭痛擊第187章 驪山會師第121章 父子相見,一頓忽悠第399章 豫州小強第488章 巨大吸引第414章 馬騰的顯擺第376章 破廟書聲第322章 攻!守!第39章 二十五騎第273章 前路兇險第210章 圍剿暗流第312章 徐州急變第266章 漁陽屯田第437章 內訌與分裂第103章 三進三出(下)第304章 明修棧道第331章 神醫趣事第445章 振勇營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181章 洛陽之殤第454章 天子還都第509章 隱謀第151章 威風凜凜大公子第527章 借給張燕一把刀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7章 倒驢不倒架第270章 隨性與通達第362章 打出來的和談第140章 有完沒完?第4章 超級驚喜第497章 耳目一新(上)第49章 健身體操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第97章 危急關頭第487章 奇怪的病人第128章 公子當兵第445章 振勇營第360章 麻煩上門第177章 虓虎攪局第457章 驅離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245章 固若金湯第461章 太傅離薊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43章 沮授很激動第480章 偷雞不成第246章 北訪(上)第265章 龍骨水車和雞公車第470章 過街老鼠(中)第156章 插翅難逃第354章 堂堂正正一戰第33章 夜襲第223章 敢給爺尿一個麼?第140章 有完沒完?第295章 密會居庸關(下)第403章 誰是贏家(上)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126章 吃火鍋,過年第441章 滿盤皆輸(上)第132章 大練兵(中)第245章 固若金湯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323章 掘渠填河第378章 入谷第305章 鄭玄北上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筆第62章 追趕第107章 安平相劉備第215章 抓幾個蟊賊玩玩第449章 袁紹出手第262章 藍第405章 誰是贏家(下)第288章 處置第187章 驪山會師第329章 混亂暫歇第13章 越裝越上癮第99章 引狼入室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308章 管亥的凌亂第62章 追趕
第108章 張飛報復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489章 英雄與劊子手第148章 呼喚郭嘉第341章 默契第410章 濟水之會第256章 公孫氏落幕(下)第92章 送顆人頭去馬城第461章 太傅離薊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386章 河東危急第272章 不奉圭臬第295章 密會居庸關(下)第50章 本公子記住你了第186章 李傕兇猛第461章 太傅離薊第28章 人人須沾血第535章 開戰之前(上)第27章 當頭痛擊第187章 驪山會師第121章 父子相見,一頓忽悠第399章 豫州小強第488章 巨大吸引第414章 馬騰的顯擺第376章 破廟書聲第322章 攻!守!第39章 二十五騎第273章 前路兇險第210章 圍剿暗流第312章 徐州急變第266章 漁陽屯田第437章 內訌與分裂第103章 三進三出(下)第304章 明修棧道第331章 神醫趣事第445章 振勇營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181章 洛陽之殤第454章 天子還都第509章 隱謀第151章 威風凜凜大公子第527章 借給張燕一把刀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7章 倒驢不倒架第270章 隨性與通達第362章 打出來的和談第140章 有完沒完?第4章 超級驚喜第497章 耳目一新(上)第49章 健身體操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第97章 危急關頭第487章 奇怪的病人第128章 公子當兵第445章 振勇營第360章 麻煩上門第177章 虓虎攪局第457章 驅離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245章 固若金湯第461章 太傅離薊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43章 沮授很激動第480章 偷雞不成第246章 北訪(上)第265章 龍骨水車和雞公車第470章 過街老鼠(中)第156章 插翅難逃第354章 堂堂正正一戰第33章 夜襲第223章 敢給爺尿一個麼?第140章 有完沒完?第295章 密會居庸關(下)第403章 誰是贏家(上)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126章 吃火鍋,過年第441章 滿盤皆輸(上)第132章 大練兵(中)第245章 固若金湯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323章 掘渠填河第378章 入谷第305章 鄭玄北上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筆第62章 追趕第107章 安平相劉備第215章 抓幾個蟊賊玩玩第449章 袁紹出手第262章 藍第405章 誰是贏家(下)第288章 處置第187章 驪山會師第329章 混亂暫歇第13章 越裝越上癮第99章 引狼入室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308章 管亥的凌亂第62章 追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