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追趕

從南皮通往高邑的道路上,趙雲以最快的速度向老家趕路。

爲了保證行進的速度,從南皮出來的時候,趙雲不僅騎了自己的馬,還將夏侯蘭和另外一位同鄉的馬也帶上了。

一人三騎,換馬不換人,這種行進速度是非常驚人的。當然了,這樣的趕路方式對於騎手本身也是一種非常嚴酷的考驗和折磨。若是換做他人,只怕還沒有到家,便已經累得脫離昏厥過去。

風聲在耳旁呼嘯,山川河流在眼角向後倒退,趙雲的念頭裡只有拼命往前趕,無論如何也要在長兄離世之前回到家裡!

漸漸的,家鄉熟悉的山巒出現在了遠處,清澈蜿蜒的河流在腳下流淌,圍繞村邊的樹冠影影綽綽。

滿臉疲憊的趙雲,在某個傍晚,牽着馬走進了生他養他的趙家莊。

低矮的草房、嫋嫋的炊煙、偶爾響起的狗叫聲,一切還是那麼的熟悉親切……

來到自家院落之前時,身材高大的他,不用踮腳,也可以看清院中被人收拾的乾乾淨淨,屋內卻聽不到任何動靜,包括呼吸和喘息這般細微的聲響。

兄長的信寫的很潦草,也很簡短,只是告訴趙雲自己舊傷復發,而且有日益加重的趨勢,寫信的時候已經臥倒在牀有一個多月,希望在離世之前再見兄弟一面。

越是如此潦草,越是如此簡短,就越是讓趙雲感到不安和擔憂。

趙雲將僅剩的一匹馬栓在院外一顆歪脖子老榆樹下,另外兩匹馬,因爲力竭氣盡,已經倒逼在道邊,卻是白白便宜了某一夥沿路乞討的流民。

調整一下心情,然後輕輕地推開柴扉,趙雲走了進去。

打開房門,看到房內果然沒人,他又走進兄長和嫂嫂所住的廂房,依然沒人。屋內很乾淨,似乎有人經常打掃,不過房內值錢一些的物件卻不見了蹤影。

趙雲又去了自己所住的那間房屋,看到屬於自己的東西被整整齊齊地擺放在牀榻之上,也是乾乾淨淨,不染一絲灰塵。

忽然,院門口響起一個老漢的聲音:“雲伢子,是你回來了麼?”

趙雲邁步出屋,看到隔院住的本家趙二叔拄着柺杖正朝屋內張望。

“二叔,是我回來了。我兄長和嫂嫂去哪裡了?”

“前幾日你家來了一位年輕的書生,說是帶你哥哥和嫂子前往高邑尋醫治病,走的時候還給我留下幾袋糧食,讓我天天在這裡看着,等你回來便告訴你,免得你擔心着急。”

老漢雖然身形有些佝僂,但說話口齒清楚,很快便將趙全家的情況對趙雲說的清清楚楚。

“二叔,這是我的一點心意,你莫嫌少,拿着買點糧食好過冬。我就不留在莊裡過夜了,連夜就去高邑。”趙雲說話之間從懷裡掏出一塊銀餅,塞到老漢手裡,然後匆匆離開了院子。

秦皇一統天下後,頒佈法令,規定黃金以鎰名,爲上幣,珠玉銀錫不爲幣,只能作器飾寶藏之用。漢初承襲秦制,白銀仍不作貨幣使用。等到王莽篡權之後,改革幣制,於是白銀幾乎成爲正式通貨,與黃金具有同樣的職能。後來,光武帝劉秀滅王莽,又走了回頭路,取締了白銀的貨幣功能,但民間還是私下裡使用。

如今天下大亂,董氏五銖錢無人問津,趙雲隨身攜帶的便是他這一年來在公孫瓚軍中所得軍餉。

高邑城內,一處中等規模的院落裡,李嚴正與王越坐在院中對月小酌,低聲交談。

“王大俠,這封信是公孫瓚在信都會盟時寫給公子的?”

“準確來說,應該是寫給趙雲的,不過需要經過你的手轉交於他。”

“算算時間,也就是這兩日之間,趙雲就該尋到高邑來了,如今有了這封信,我就更加有把握。”

“幽州有變,公子直接北上,你這邊見到趙雲之後,最好是馬上動身追趕,公子身邊如今可用的人不多,你們二人若是能夠及時趕到,一定可以幫他很多!”

“王大俠不去幽州了麼?”

“我離開長安已經有三月,王司徒那邊如今也是急需人手,加之公子也有事情託付於我,明日便需動身南下。”

“以王大俠看來,趙全的病情可有辦法治癒?”

“很難。今後若是一直養着,不再勞累,尚能活到知天命之年。”

“這處院落已經被公子買下來了,今後便讓趙全一家在這裡居住,有韓馥安排人照應着,應該不會再讓他操勞。現在這個世道,多數莊戶連四十歲都活不到,若是趙全可以活到五十多歲,已是很好了。”李嚴有些感慨地說道。

他當初在丹水擔任戶曹,對於本縣的人口壽命等數字還是熟悉的。

正當二人交談的時候,院外一個聲音響起:“敢問這家可是南陽李正方所住之處?”

王越聽到院外的聲音,輕輕一笑,低聲對李嚴說道:“人來了!”

李嚴稍愕,立即便明白了王越的意思,於是高聲對着院外問道:“敢問門外可是真定趙雲趙子龍?”

“正是在下!”

李嚴於是快步上前,親自爲趙雲開門。

兩人在門前相互見禮之後,李嚴引着趙雲往院中走來。

一眼看到坐在院中自斟自飲的王越,趙雲停下腳步,沉聲說道:“原來閣下所說的來日有緣相見,卻是這裡!”

王越輕輕一笑,對趙雲說道:“年輕人說話不要這麼生硬嘛,來、來,且坐下來陪老夫飲上幾杯。你那兄長有本人親自出手,身上淤積的舊傷已經治療的差不多了!”

李嚴生怕兩位猛人一言不合,當場打起來,急忙在一旁對趙雲解釋說道:“這位便是名動洛陽的王大俠,也是保護公子一路北行的重要隨從,子龍按理當先行禮。”

趙雲聞言,有些遲疑地問道:“敢問閣下可否認識太行童淵?”

王越本來還要喝酒,聞言停了下來,轉頭仔細看看趙雲,然後哈哈大笑,說道:“看來你便是童淵那老傢伙收的徒弟了?”

“趙雲見過王宗師!”此時,直到此時,趙雲和王越才弄清楚了彼此的底細。

“你還是進屋去看看令兄吧,有什麼疑問待會出來再問!”

王越朝趙雲揮揮手,然後轉頭自顧着喝酒。

當日夜裡,趙全將前事種種皆告訴了趙雲,然後勸說趙雲離開公孫瓚轉投劉和公子,李嚴隨後也拿出了公孫瓚寫給趙雲的書信,同時還告訴趙雲年初他從常山帶走的數百子弟不日也會返回家鄉。

當趙雲聽到李嚴說劉和爲了招攬於他,不惜用安平國跟公孫瓚做交換時,胸中熱血涌動,忽然之間便有一種想要仰天長嘯的衝動。

“公子以國士待雲,雲必誓死以報公子!”

當着兄長、李嚴和王越之面,趙雲重重地發下了誓言。

第二日清晨,當高邑四門剛剛打開時,便有兩騎自北門出,一騎自南門出。

此時,距離劉和從信都離開已經過去了五天。

幽州,涿郡,故安城外,易水河畔,劉和終於停下了疾行的腳步,在鮮于輔的陪同下走在河水的南岸。

“公子,過了這條河,前往薊縣的道路便通坦起來,用不了幾日,我們就能到達。”

“這裡便是當年荊軻刺秦南下時的易水麼?”劉和有些心不在焉地問道。

“不好說。易水其實分爲南易水、中易水和北易水,如今我們佇足的地方屬於北易水。誰又知道當年燕太子丹是在哪條河邊給荊軻送行呢?”

“唉,本以爲這次回了幽州就可以舒舒服服地當衙內,哪曾想到幽州如今的形勢竟然如此嚴峻!你說你們這些傢伙平時都幹什麼去了?好幾萬人馬說來就來,說走就走,還要不要組織紀律了?還要不要令行禁止了?”劉和衝着鮮于輔嘟嘟囔囔一通數落,說的盡是一些關於治軍紀律方面的事情。

你讓劉和如何不生氣,一路上向北行軍,跑得人都要斷氣了,可是攆了多天竟然連劉虞大軍的影子都不見。如今劉和已經進入幽州一百多裡,派出去打探消息的史阿和丁況到現在還沒返回,也不知道劉虞帶着五萬大軍去了哪裡。

鮮于輔最近跟劉和呆在一起,也算摸清了劉和脾氣,對於大公子此時的嘮叨倒是沒什麼厭煩情緒,而是耐心解釋說道:“主公麾下的兵馬組成複雜,有幽州本地的漢家士兵,有從烏桓部落和鮮卑部落徵調的,還有閻柔帶來的,所以管束起來比較麻煩,有時候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也很正常。”

“擦,既然家父所率兵馬之中有烏桓部落和鮮卑部落的士兵,那他怎麼還敢帶着這些士兵去跟南下劫掠的鮮卑人作戰?”劉和有些吃驚地問道。

“公子有所不知,這烏桓部落分佈在遼西、右北平、漁陽、上谷、代郡、雁門等許多地方,他們主要是背靠長城而居,受長城之內的漢軍節制和保護,在遇到鮮卑人南下時又首當其衝地替我們抵擋。”

“因爲烏桓各部落分散在幽州和幷州多地,所以總有一些跟北邊的鮮卑人勾搭在一起劫掠咱們漢人,同時又有一些鮮卑小部落跟親近主公的烏桓部落湊在一起,擁護和支持主公在幽州定下的各項規矩。主公麾下的烏桓和鮮卑士兵,便是那些支持他的部落派來的。”

聽了鮮于輔的這番介紹,劉和終於意識到了大漢北疆的民族問題竟然如此的錯綜複雜,根本就不是單純的安撫或者剿殺可以解決的,難怪劉虞和公孫瓚二人對於遊牧部落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我不管那麼多,反正這次回到薊縣之後,你先給我把這三千騎兵調教順溜了!我的要求很簡單,今後這三千騎兵對上公孫瓚麾下的三千白馬義從時,要做到完勝!”

鮮于輔聽了劉和這話,嘴一咧,差點哭了出來。

第159章 高手對決第359章 喜當爹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356章 鮮卑夜循逃第428章 弄巧成拙第151章 威風凜凜大公子第412章 西涼馬家軍第275章 警鐘敲得很及時第274章 變生聖水河第223章 敢給爺尿一個麼?第158章 沙場相見是故人第416章 段煨的心思第210章 圍剿暗流第91章 三殺令第286章 追!第428章 弄巧成拙第275章 警鐘敲得很及時第176章 王允的條件第76章 分席議事第415章 兄弟是用來賣的第286章 追!第249章 烏桓三盼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163章 惱羞成怒第379章 圍獵第29章 坐地分贓第454章 天子還都第473章 又見人吃人第201章 互助社第474章 心懷天下第64章 考校第117章 坑爹的鐵蒺藜第83章 子龍威猛第1章 猥瑣大公子第12章 欲擒故縱第398章 喬遷之喜第62章 追趕第329章 混亂暫歇第7章 倒驢不倒架第210章 圍剿暗流第406章 虎癡許褚第480章 偷雞不成第250章 拐啦,賣啦!第393章 虓虎的野望(下)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388章 有些事只可意會第73章 爭執與分裂第240章 盧植大事不糊塗第415章 兄弟是用來賣的第93章 “面試”第463章 種馬前奏第173章 董賊死,岳父危第507章 管殺還管埋第106章 後患第353章 子龍會意第30章 一羣臭皮匠第71章 各種黑第341章 默契第41章 公子來信第444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217章 徐晃出谷第182章 李郭叛亂第355章 誰偷誰第475章 常平倉第57章 子龍往事第210章 圍剿暗流第291章 連鎖反應(中)第432章 洛陽百姓不好惹第456章 入主鄴城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540章 唯漢獨尊第51章 牛皮吹的很大第4章 超級驚喜第436章 勸說第269章 愁婚第184章 兵至霸陵第28章 人人須沾血第274章 變生聖水河第35章 烈火燎原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125章 意外來客第390章 折服(上)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414章 馬騰的顯擺第522章 赤子之心第363章 再建一城第354章 堂堂正正一戰第7章 倒驢不倒架第354章 堂堂正正一戰第387章 子龍入洛陽第104章 唯死戰耳!第184章 兵至霸陵第449章 袁紹出手第249章 烏桓三盼第109章 青州亂,軍閥興第247章 北訪(中)第187章 驪山會師第57章 子龍往事第200章 年關近,糧荒起
第159章 高手對決第359章 喜當爹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356章 鮮卑夜循逃第428章 弄巧成拙第151章 威風凜凜大公子第412章 西涼馬家軍第275章 警鐘敲得很及時第274章 變生聖水河第223章 敢給爺尿一個麼?第158章 沙場相見是故人第416章 段煨的心思第210章 圍剿暗流第91章 三殺令第286章 追!第428章 弄巧成拙第275章 警鐘敲得很及時第176章 王允的條件第76章 分席議事第415章 兄弟是用來賣的第286章 追!第249章 烏桓三盼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163章 惱羞成怒第379章 圍獵第29章 坐地分贓第454章 天子還都第473章 又見人吃人第201章 互助社第474章 心懷天下第64章 考校第117章 坑爹的鐵蒺藜第83章 子龍威猛第1章 猥瑣大公子第12章 欲擒故縱第398章 喬遷之喜第62章 追趕第329章 混亂暫歇第7章 倒驢不倒架第210章 圍剿暗流第406章 虎癡許褚第480章 偷雞不成第250章 拐啦,賣啦!第393章 虓虎的野望(下)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388章 有些事只可意會第73章 爭執與分裂第240章 盧植大事不糊塗第415章 兄弟是用來賣的第93章 “面試”第463章 種馬前奏第173章 董賊死,岳父危第507章 管殺還管埋第106章 後患第353章 子龍會意第30章 一羣臭皮匠第71章 各種黑第341章 默契第41章 公子來信第444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217章 徐晃出谷第182章 李郭叛亂第355章 誰偷誰第475章 常平倉第57章 子龍往事第210章 圍剿暗流第291章 連鎖反應(中)第432章 洛陽百姓不好惹第456章 入主鄴城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540章 唯漢獨尊第51章 牛皮吹的很大第4章 超級驚喜第436章 勸說第269章 愁婚第184章 兵至霸陵第28章 人人須沾血第274章 變生聖水河第35章 烈火燎原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125章 意外來客第390章 折服(上)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414章 馬騰的顯擺第522章 赤子之心第363章 再建一城第354章 堂堂正正一戰第7章 倒驢不倒架第354章 堂堂正正一戰第387章 子龍入洛陽第104章 唯死戰耳!第184章 兵至霸陵第449章 袁紹出手第249章 烏桓三盼第109章 青州亂,軍閥興第247章 北訪(中)第187章 驪山會師第57章 子龍往事第200章 年關近,糧荒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