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北訪(中)

郭嘉建議劉和將烏桓單于丘力居的兒子樓班攥在手裡當做奇貨,說起來簡單,真要執行也是有很大的難度。

首先,劉和得準確掌握樓班的位置,不能盲目的在幽州北方各郡搜尋,搞得天下皆知。其次,現在的代理單于蹋頓要暗中默許此事,不然就是一場生死大戰,有悖劉和的初衷。最後,得有一個渾身是膽的猛人帶着小股部隊深入烏桓人控制的區域,將樓班給悄悄的“挾持”出來!

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劉和暫且聽之,等幽州五路大軍全部組建完畢之後,就會暗中運作。畢竟,真若是做成了,那就是一本萬利的回報,這可比派出大軍到處圍剿作亂的烏桓人省時省力多了。

自匈奴擊破東胡後,烏桓勢孤力單,故役屬於匈奴人。匈奴單于每年都向烏桓徵收牲畜、皮革,若逾時不交,便沒收其妻子爲奴婢。王莽執政,令烏桓不再向匈奴繳納皮布稅,匈奴遂劫掠烏桓人畜。王莽又驅烏桓攻匈奴,以烏桓妻子爲質,以殺戮爲威,烏桓遂降匈奴。

東漢初,烏桓人常與匈奴聯兵擾亂代郡以東各地。建武二十一年,漢將馬援率軍討伐烏桓而不能勝。次年,匈奴內亂,且遭旱災蝗禍,烏桓又乘機攻擊之,匈奴轉徙漠北。

漢光武帝劉秀乃以金、帛賄賂烏桓大人。二十五年,遼西烏桓大人郝旦等九百二十二人降漢,貢奴婢、牛馬及虎豹、貂皮等。漢乃封其渠帥、大人共八十一人爲王侯、君長,許其內遷,使駐牧於遼東屬國、遼西、右北平、漁陽、廣陽、上谷、代、雁門、太原、朔方十郡鄣塞之內,其地大約相當於今東北大淩河下游、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和中部、內蒙南部、鄂爾多斯草原一帶。並置烏桓校尉於上谷寧城(今河北宣化),掌賞賜、質子、關市諸事。經漢明帝、漢章帝、漢和帝三世,漢與烏桓相安無事。

烏桓南徙後,原居地爲鮮卑所佔。少數留居塞外者皆歸降鮮卑。常助鮮卑、南匈奴寇掠漢邊;塞內烏桓則多從烏桓校尉抗擊鮮卑、匈奴。後來漢與南匈奴對抗,各部烏桓亦各自爲政,或從漢攻匈奴,或與匈奴聯兵攻漢。

靈帝中平二年,張溫爲車騎將軍,發幽州烏桓三千騎至關內鎮壓涼州義軍。烏桓因數被徵發,死亡略盡,人心浮動,軍無鬥志,皆臨陣不戰。逃回了幽州各部。中平四年,泰山太守張舉和中山相張純等合夥造反,利用幽州烏桓人寇掠幽州、冀州、青州和徐州,張純自號彌天安定王,爲諸郡烏桓元帥。中平六年,張純被殺,烏桓軍亦隨之瓦解。

如果仔細審視烏桓人的興衰歷史,就會發現他們的命運始終不由自己所控制,要麼受制於匈奴人。要麼受制於漢人和鮮卑人,總之從未真正的聯合和統一過,所以劉和纔有了將幽州北部所有烏桓部落各個收服的“野心”!

隊伍向北漸行漸遠,先是到了昌平縣內。劉和讓田疇和郭嘉分頭行動,一人前往鄉間瞭解今年的農業收成和稅賦情況,一人前往市井瞭解商貨交易流通的情況,劉和則直接帶着人奔縣衙而來。

守在縣衙門口的小卒本欲阻攔劉和。徐晃從懷裡掏出一塊純金打製的令牌在他眼前亮了一下,這個小卒嚇得臉色都變了,趕緊跑進衙門裡去報訊。不多時昌平令帶着一干手下小跑着出來迎接劉和。

徐晃拿出來的金制令牌在全幽州也就數得清的幾塊,只有身份極其特殊的人物才能隨身攜帶,尋常小卒一年也沒有機會看見一次。

昌平令這還是第一次見到劉和,他有些拘謹的問道:“下官昌平令羅清,敢問公子如何稱呼?”

劉和不拿架子,語氣平和地回答:“鄙人劉和,今日特來叨擾縣尊大人一番。”

縣令一聽“劉和”兩個字,頓時臉色一變,急忙讓出道來,畢恭畢敬的請劉和入衙問話。

在幽州地面上爲官,可以不知道當今天子誰誰,可以不知道當朝三公是誰,但若是不知道大公子劉和的姓名,那就無藥可救了。

劉和之名,如今在幽州早已婦孺皆知,且不說各縣茶樓酒肆之中人們談論最多的就是他,便是許多州內下發的公文上也是頻頻出現劉和的名字,更加要命的是,劉和如今可是朝廷傳曉各州的正牌繡衣御史,身負監察天下官吏和民情的職責!

劉和這次要是專門前來挑毛病,昌平令羅清可就麻煩了,丟官都是小事,萬一抓起來送往薊城,掉腦袋都有可能。

來到縣衙正廳,劉和讓羅清屏退無關人員,身邊只留一個徐晃。

“羅縣令無需拘謹,本公子今日是路過昌平,順道前來探視一番,坐一會便離開。”

“公子日理萬機,能夠撥冗專門來鄙縣一趟,實在是吾等之榮幸!”

“客套的話就不用多說了。我就問你三件事,你且要想好了再回答,千萬別圖一時的面子而丟了裡子!”

劉和說這話的時候,語氣平淡,卻是不怒而威,讓羅清感到有點發汗。

“第一件事,昌平今冬能否做到不凍死一人?”

“回公子話,下官雖然不才,但能保證今冬過去之後,昌平百姓不會有人凍死!”

劉和點點頭,又問:“第二件事,昌平明春青黃不接之時,能否做到不餓死一人?”

“府庫之中賑災糧已經如數備齊,若是明春沒有外來流民徙入昌平,下官有把握不讓縣內出現一具餓殍!”

“難道有流民遷入縣內,你就不給他們飯吃麼?”劉和的語氣加重,臉上露出不悅之色。

“公子息怒。下官並非這個意思,這幾年有不少外地流民是衝着薊城去的,但是走到薊縣邊上的時候就會被擋回來,因此緊鄰薊城的昌平縣便成了流民退而求其次的選擇。昌平雖然每年產糧富足,但這幾年屢屢受到公孫氏派兵前來騷擾,一直沒有完全恢復元氣,是以無法養活太多的流民。”

“那麼。你以爲州里該如何安置這些從外州前來投靠的流民?”

“依下官愚見,州里不妨將一部分流民安置到外長城附近,讓他們跟內附的烏桓人雜居,這樣既可以解決流民問題,還可以牽制烏桓人作亂。”

“嗯,羅縣令這個建議有道理,本公子返回州里之後會向太傅大人建議此事。我要問你的第三件事是昌平百姓現在最想要什麼?”

“依下官之所見所聞,昌平百姓如今最想要的是平安穩定,最怕的是打仗和抓丁,只要太傅大人繼續留在幽州。大家就會覺得心裡有依靠,就算日子苦一點、累一點,老百姓也不會有什麼怨言。”

若是別人聽了羅清此言,或許覺得很有面子,因爲劉虞在幽州果然深得民心,但劉和卻從羅清這話當中聽出了兩個問題。第一,幽州百姓似乎還是認劉虞,而他這位大公子雖然名聲大震,但還沒有達到定海神針那樣的效果;第二。普通民衆的生活過得依然艱辛,並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好過。

跟羅清的一席談話,劉和掌握到了不少有用的情況,此時的官員與後世不同。雖然也有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的伎倆,但卻要分人分地方。像昌平這樣緊鄰着薊城的縣,無論是誰出任縣令,都是在劉虞的眼皮子底下任職。劉虞率軍作戰或許不行,可在治理手下官員方面還是很有手段的,絕不會將一個尸位素餐、魚肉鄉里的傢伙放在昌平。

等到田疇和郭嘉等人返回之後。天色已晚,劉和便和衆人一起住進了驛館之內。羅清想要設宴招待劉和,結果被劉和婉拒。劉和告訴羅清好好治理昌平,以後到薊城述職時,他會在公子府中設宴請羅清喝酒。

昌平縣內的大小官吏見劉和果然不是來挑刺的,於是心頭稍安,不過還是不敢大意,一個個守在衙署,向羅清拐彎抹角的打探日間談話的內容。

劉和不知道自己走後昌平官場上這些折道,他正在認真聽田疇和郭嘉的彙報。

田疇說:“卑職奉公子之命到附近的鄉村走了一圈,可以確定的是昌平的土地兼併問題要比洛陽周邊輕微一些,但要比代郡和上谷要嚴重一些。普通平民百姓家中皆有餘糧,一日兩頓的餐飯可以吃飽,順利渡過明年青黃不接的三、四月份不是問題。生活困難一些的應屬那些佃戶們,他們當中有三成的戶數存糧有限,如果不能得到官府的賑濟,明春就有可能成爲流民。”

田疇的彙報很詳細,這讓劉和十分好奇他是如何在大半天之內就掌握了這些情況。

“子泰,你是怎麼做到在半日之內摸到這些情況的?”

“其實也不難,我每到一個村子,先向路人打聽村裡最受尊重的老人都有哪些,然後便去拜訪他們,鄉下百姓都很淳樸,他們見我穿着文士服飾又是漢人的長相,就不會懷疑我的身份,所以都很配合。這些在村中受人尊敬的老人不會說假話,對村裡各家各戶的情形也都掌握,都是有一說一,所以我能很快掌握到這些情況。”

劉和對於田疇的工作很滿意,點頭說道:“我在想要不要將洛陽搞的那一套互助社的做法平移到幽州來,這邊的情形遠沒有洛陽那時候嚴峻,只怕百姓參與的積極性不會太高。”

田疇建議說:“以卑職之見,各地有各地的具體情況,不可搞一概而論,公子不妨再多看幾個縣,相互比較一下,然後再做決定。”

“嗯,子泰此言有理,我們邊走邊看邊琢磨吧。”

田疇說完,郭嘉開口說道:“我將昌平城內仔細轉了一遍,特別留意了市場上的貨物交易品種和官吏課稅的環節,總得來說要比其他各州好許多,但跟薊城和馬城相比還是有差距。”

“都有哪些差距?”劉和皺眉問道。

郭嘉回答:“第一,昌平縣內的衛生清潔顯然跟馬城和薊城有差距。第二,市場的貨物品種大概是薊城市場上的六成,是馬城市場上的八成,而價格卻要普遍比薊城和馬城高出一成以上,有的緊俏物資更是高出三成都不止。第三,市場的管理不夠規範,能看出來有欺行霸市的跡象,還有收稅官員的執法也不夠規範,存在一定中飽私囊的問題。”

劉和從不懷疑郭嘉的眼力和智慧,既然他說市場上有人暗中欺行霸市,還有稅吏中飽私囊,那就肯定是存在這些毛病,絕對不會臆想猜測。

“你們說我要不要將那羅清現在喊來訓斥一頓?”劉和看着田疇和郭嘉,詢問說道。

田疇和郭嘉同時搖頭。

田疇說:“奉孝說的這些現象,在各縣多少都存在,就算公子今日問責了昌平令羅清,接下來一段時間昌平的狀況會好上一些,但終究不能從根本上杜絕。”

郭嘉說:“這些不過是細枝末節的問題,不該你來操心。你只需要掌握這些事情,等回到薊城之後講與太傅大人聽,然後再讓太傅府中那些幕僚研究琢磨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約束制度,這纔是關鍵。”

“唉,被你們這麼一說,真是覺得壓力山大啊。”劉和嘆口氣,覺得自己這次出行簡直是自尋煩惱。(……)

第458章 暗中交換第496章 未必學得了第293章 密會居庸關(上)第443章 滿盤皆輸(下)第452章 交換第418章 文官治軍第388章 有些事只可意會第460章 考察與重用第373章 後援趕至第229章 好鋼用在刀刃上第488章 巨大吸引第314章 戰雲密佈第467章 四方震動(中)第227章 倒黴的文丑第508章 真是好算計第232章 請鱉入甕第404章 誰是贏家(中)第153章 小城匿大軍第325章 長長的名單第289章 委任第108章 張飛報復第4章 超級驚喜第178章 抽自己幾嘴巴第312章 徐州急變第496章 未必學得了第262章 藍第43章 沮授很激動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430章 捷報傳來第475章 常平倉第113章 焦急等待第3章 猛人出現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35章 烈火燎原第223章 敢給爺尿一個麼?第166章 待宰的魚腩第156章 插翅難逃四零零章 單福之能第474章 心懷天下第488章 巨大吸引第477章 大漢時報第299章 香餑餑第317章 虎頭蛇尾第144章 蛇鼠一窩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495章 有困難,找劉和第246章 北訪(上)第269章 愁婚第34章 安眠風暴眼第215章 抓幾個蟊賊玩玩第162章 可怕的文宣隊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293章 密會居庸關(上)第374章 臨時組團第137章 遼東行第344章 鎮胡碑第386章 河東危急第318章 三人成虎第500章 幷州爺們,雄起!第357章 讓袁紹放點血第456章 入主鄴城第245章 固若金湯第120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370章 離間第162章 可怕的文宣隊第243章 沒有吃白飯的第123章 大掃除第116章 卑鄙無恥第508章 真是好算計第419章 新“約法三章”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261章 獅子大張口第83章 子龍威猛第339章 迴歸第284章 放風箏第483章 賈詡的提醒第251章 興族方略第475章 常平倉第440章 一着不慎第86章 閻柔的算計第206章 驚喜連連第111章 噼裡啪啦被打臉第488章 巨大吸引第396章 徐州多才俊第275章 警鐘敲得很及時第443章 滿盤皆輸(下)第345章 合圍第4章 超級驚喜第450章 分歧與合作第271章 後花園第503章 王佐自辭第331章 神醫趣事第102章 三進三出(中)第466章 四方震動(上)第237章 馬城二三事第198章 蔡妹妹凌亂了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395章 找兩個頂缸的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而去
第458章 暗中交換第496章 未必學得了第293章 密會居庸關(上)第443章 滿盤皆輸(下)第452章 交換第418章 文官治軍第388章 有些事只可意會第460章 考察與重用第373章 後援趕至第229章 好鋼用在刀刃上第488章 巨大吸引第314章 戰雲密佈第467章 四方震動(中)第227章 倒黴的文丑第508章 真是好算計第232章 請鱉入甕第404章 誰是贏家(中)第153章 小城匿大軍第325章 長長的名單第289章 委任第108章 張飛報復第4章 超級驚喜第178章 抽自己幾嘴巴第312章 徐州急變第496章 未必學得了第262章 藍第43章 沮授很激動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430章 捷報傳來第475章 常平倉第113章 焦急等待第3章 猛人出現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35章 烈火燎原第223章 敢給爺尿一個麼?第166章 待宰的魚腩第156章 插翅難逃四零零章 單福之能第474章 心懷天下第488章 巨大吸引第477章 大漢時報第299章 香餑餑第317章 虎頭蛇尾第144章 蛇鼠一窩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495章 有困難,找劉和第246章 北訪(上)第269章 愁婚第34章 安眠風暴眼第215章 抓幾個蟊賊玩玩第162章 可怕的文宣隊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293章 密會居庸關(上)第374章 臨時組團第137章 遼東行第344章 鎮胡碑第386章 河東危急第318章 三人成虎第500章 幷州爺們,雄起!第357章 讓袁紹放點血第456章 入主鄴城第245章 固若金湯第120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370章 離間第162章 可怕的文宣隊第243章 沒有吃白飯的第123章 大掃除第116章 卑鄙無恥第508章 真是好算計第419章 新“約法三章”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261章 獅子大張口第83章 子龍威猛第339章 迴歸第284章 放風箏第483章 賈詡的提醒第251章 興族方略第475章 常平倉第440章 一着不慎第86章 閻柔的算計第206章 驚喜連連第111章 噼裡啪啦被打臉第488章 巨大吸引第396章 徐州多才俊第275章 警鐘敲得很及時第443章 滿盤皆輸(下)第345章 合圍第4章 超級驚喜第450章 分歧與合作第271章 後花園第503章 王佐自辭第331章 神醫趣事第102章 三進三出(中)第466章 四方震動(上)第237章 馬城二三事第198章 蔡妹妹凌亂了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395章 找兩個頂缸的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