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好吧。”
呂布應了下來,朝裴元慶說道:“如果讓你只率領一個團,跟隨韓將軍去陽平關,你可願意?”
“啊?那末將的第七師怎麼辦?”
裴元慶猶豫了。
去陽平關是好,但要帶上自己的軍隊啊,要不然怎麼立功?
呂布回道:“第七師暫交由宋憲將軍率領,與我前往閬中迎戰劉備。待你攻克了陽平關,前來劍閣會師,我再讓宋憲將軍,把第七師還給你。”
“這...。”
裴元慶還是猶豫不決。
韓信眼眸直轉,笑道:“裴將軍與主公去閬中迎戰劉備,不見得有立功的機會。且看主公麾下,文有元直先生,武有李存孝將軍、李元霸將軍,都是威名赫赫的戰將。打硬仗有第一軍,伏擊戰要用到火炮。可你的第七師,什麼都沒有,能立功嗎?不如隨我去陽平關,我保證,只要有立功的機會,就派你頂上。保管你揚威平陽,威懾曹劉。”
“好。就憑你這句話,我隨你去!”
裴元慶激動的應道。
“哈哈哈...。”衆人都笑了起來。
呂布當下決定,由韓信的第一師,前往陽平關應敵。切斷劉備與曹仁的聯繫。裴元慶的第七師,暫交由宋憲率領,只帶一個團的兵力,隨韓信前往。
徐庶見勸不動呂布,也懶得再勸。
進軍川蜀的方略,就這樣草率的決定了下來。
...................
此時在徐州,樊梨花正焦頭爛額。因爲幾天來,她接連收到線報,有數路袁軍逼近。身後的兗州,也似乎有所行動,使得本就岌岌可危的徐州,更加的危險。
她傳下書信,召回在外的將領。
刺史府中。
樊梨花讓人做好了沙盤,擺放在正中。
待各級將領到後,說道:“諸位將軍幸苦了,都坐吧。”
“謝樊將軍。”
衆人沒有入座,圍在沙盤的周圍。
樊梨花說道:“敵我雙方的態勢,已經很明顯。袁紹派了三路大軍,作爲攻徐的先鋒。其中最有戰鬥力的,當屬許攸的兩萬弩兵。其次是袁譚的一萬精騎,與那兩萬弩兵相聚不到二十里。相互形成了馳援之勢。唯有第三路...。”
說到這裡,樊梨花用手指向沙盤上的一條山脈,說道:“這一路袁軍,兵力不足五千,領兵的將領,是袁譚的上將管統...。”
“你們可能還不瞭解管統這個人。他曾是北海太守孔融的部將。在孔融滅亡後,誓死不降,差點被袁譚斬首。但是袁譚的謀士王修勸諫,說管統是一個難得的忠義之士,武藝高強,極善統兵,應招攬之。袁譚便每日拜訪,最終獲得管統的效忠。”
“我想說的是...管統是袁譚最倚重的將領。怎麼可能只率領五千兵馬,在前面開路呢?必是許攸的計謀,想引誘我們攻管統...。”
對於樊梨花的猜測,衆將皆贊同。
戚繼光道:“這個叫管統的,膽子也太大了。他就算能引誘到我軍,自己也會陷入包圍。莫不是抱了必死之心?”
“忠臣良將,一般都不懼死。”樊梨花笑道。
“他想做忠臣。咱們成全他?”
岳飛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沙盤,似乎已經有了禦敵之策。
樊梨花瞅了他一眼,道:“只是打掉袁譚的三路先鋒軍,動作太小了,我不感興趣。要打的話,就把袁譚更多的部隊放進來,一口吃掉。”
“只要袁譚的青州軍遭受重創,袁紹就會遲疑,不敢再東渡黃河。曹操也會安份很多。”
“呃...。”
岳飛沒有想到,樊梨花的胃口這麼大,想一口吃掉袁譚。要知道袁譚的青州軍,有二十多萬,裝備了極強的弩箭。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可問題是...要怎樣重創袁譚呢?”岳飛問。
“我也在想...。”
樊梨花並無注意。
“既然樊將軍並無禦敵之策,不妨聽末將的,先消滅他的三路先鋒。”岳飛走到沙盤的另一邊,指着琳琅郡,說道:“琳琅郡的地勢,較爲開闊,不利於設伏。但有利於我軍的戰騎馳騁。我徐州有兩萬輕騎,四千重騎,加上新打造的五千戰車,配上三弓強弩,足以消滅袁譚的先鋒。”
“先派一萬輕騎,與袁譚的輕騎對峙。圍而不打,打而不下,迫使另外兩路袁軍馳援。然後派重兵攔截,圍而殲之。”
“只要在兩天內結束戰鬥,袁譚的主力就趕不上來...。”
聽完岳飛的策略,戚繼光不以爲然:“將軍也太小心了。消滅袁譚的三路先鋒,何需這些手段?末將只率本部,便可建功。”
“我跟你說了多少次了,打仗要穩重!”
岳飛斥責道。
“是。”
戚繼光就像閹了氣的皮球,拘禮退回。
“你們兩師徒...把我的話當耳旁風了吧?”樊梨花眉目微起:“敵人是擺明了想引誘我主力,再合圍殲滅。如此良機,豈可錯過了?”
“可將軍並無禦敵之策啊...。”
“沒有計策,想計策啊。”
樊梨花很認真的道:“我們一定要抓住這次機會,給袁譚以重創。只有這樣,才能震攝住袁紹和曹操。否則不但不能打擊敵人,還會使得袁紹的大軍,更加快速的渡過黃河。”
樊梨花的用意,已經很明顯。
是要敲山震虎,嚇退袁紹。
“我想把徐州...暫時分爲三個部份。下邳以北,琳琅郡境至北海邊境,設爲第一戰區。我們在那裡抵禦袁紹。而西邊,彭城國和東海郡,一直是曹操進犯的重點。我們把這兩個郡,設爲第二戰區,派重兵駐守。剩下的幾個郡,包括郡治下邳,設爲安全區。百姓可以暫時到安全區避禍,待我們擊退了袁紹,再回去不遲。還有...我們的紙廠、傢俱廠、銀行等,都要撤往安全區,別因爲這些東西,妨礙了我們禦敵。”
“將軍放心,屬下已經做了安排。”
末席站出來一位文士朝樊梨花作揖應道。
孟公威是荊襄俊傑,被呂布強行綁回揚州,經過了數年的圈禁,終於放下身段,出仕爲官。初爲吳郡太守,後到徐州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