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日。
正午時。
張任於葫蘆口外列陣,等候劉備的敗軍。
“報劉備遣使求見。”前方飛來一騎。
張任想了想,臉色驟變,喝道“不見。速去告訴劉備,我已經投效呂將軍了。他的恩德,我只有來生再報。現在兩軍對陣,不是他死,便是我亡。我絕不會手下留情!”
“諾。”
傳令兵縱馬離開。
張任很清楚自己現在的處境。呂布說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可將心比心,對一個臨陣歸降的將領,能不多疑嗎?如果和劉備見面,遭到呂布的懷疑,那就死定了。
半柱香後。
張任看到劉備的大軍,從天際走過來。
他二話不說,揚起長槍,喝道“衆軍聽令,立刻掩殺過去,擊敗劉備!”
“殺啊!”
他身後的六萬士卒,嗷嗷叫的往前衝。
楊林在葫蘆口裡瞧見,有些不解,問韓信“韓將軍,不是說好了,等劉備走近點再打嗎,咱們也好援助他啊。爲何張任急於衝殺?”
“他是怕與劉備見面,被主公懷疑。張任的處境也很艱難啊。”韓信解惑道。
“原來如此”
楊林點點頭,說道“那現在怎麼辦呢?我的第5師,要不要衝出去,攻殺劉備的側翼?”
“距離太遠,不能達到奇襲的效果,還是再等等吧。”
“好”
兩人按兵不動,死死的盯着葫蘆口外的戰場。
劉備的大軍,雖是一敗再敗,但仍有十萬人。且最精銳的白眊兵、丹陽軍舊部,都沒被消滅。經陳到整訓後,又恢復了戰鬥力。
而與之比較。
張任的幾萬軍,卻是蜀中剛招募的新兵和犍爲郡的地方軍、家族私兵,歸降之後,也沒有經過專門的訓練。簡直是一羣浪費糧食的烏合之衆。
雖戰端纔開,勝負已然明瞭。
此次戰鬥,似乎沒有懸念。
唯一的勝機,便是葫蘆口內的第1師和第5師。第1師負責伏擊,不會輕易出手。第5師倒可以支援張任,不過距離太遠,良機難覓。
戰鬥一開始。
劉備麾下的猛將趙雲,便率領五千輕騎,繞到張任的側翼,發起衝鋒。
陳到的白眊兵,也迅速前進。
在他們身後,是兩萬長槍壯士。
咚咚咚
鼓聲雷鳴。
沙塵飛揚。
一聲聲吶喊,直衝雲霄。
噗噗噗
白眊兵的裝備僅僅只是戰刀和盾牌,組成一個三角圖形,向張任的大軍逼近。剛一接觸到軍陣,便如一把鋒利的尖刀,插了進去。
所過之處,無可阻擋!
陳到擰着一把厚重的戰刀,身先士卒,衝在最前面,爲白眊兵的士兵們做表率。士兵們越加的神勇,像砍瓜切菜般,收割敵軍的性命。
“軍士們當心,此爲劉備的精銳白眊兵,萬不可讓他們靠近。速速退往兩翼,用弓箭射殺,再將他們合圍!”張任在軍陣中喊道。
對於白眊兵,他再清楚不過了。
當初劉備取益州的時候,他所率領的益州軍,便多次被白眊兵打敗。現在又碰上了。真有點冤家路窄的意思。
不過張任已經有了應對之策。
白眊兵雖勇,卻不善於防禦。只要圍住兩翼,用弓箭仰射,必能減輕正面戰場的壓力。
吼吼吼
士兵照着張任的吩咐做。
前軍的一萬多人,向兩翼散開。
“殺啊!”
張任親率一支精銳,從正面迎戰白眊兵,想暫時將白眊兵拖住,等兩翼的士兵圍攏過來,便可對敵形成三面圍攻之勢。
“來的好!”
陳到一瞅衝來的張任,怒吼道“弟兄們,大王有令,務必生擒叛將張任!”
叛將?
這兩個字像是一把尖刀,刺入張任的心臟。
張任緊抓着亮銀槍,喊道“陳叔侄,你不是一直想與我比武嗎,今日便成全你。若你勝了,我隨你去見劉備。仍劉備處置!”
“哈哈哈正合我意!”
陳到朝白眊兵的統領們吩咐了幾聲,躍馬而出。
鐺!
張任怒火滿腔的迎了上去,亮銀槍如閃電般探出,直取陳到的前胸。陳到側身躲過,戰刀迅速橫劈,擊打在亮銀槍的背部。
兩人都卯足了勁,要置對方於死地。
白眊兵和張任的士兵,也就地展開廝殺,戰況十分的激烈。
楊林和韓信貓在葫蘆口。忽見張任和陳到打了起來。楊林說道“那是劉備的親衛軍統領陳到吧?”
“嗯。”
韓信回道“劉備的親衛軍,便是這支無比精銳的白眊兵。記得涪城陷落,伍天賜將軍被主公責罰,便是遭到了白眊兵的偷襲。”
“陳到的武藝,應該不如張任。”
楊林觀戰了一會說道。
“你肯定?”
“當然!”
楊林也是萬夫莫敵的高手,雖然距離戰場很遠,但還是能看清張任、陳到的招式,並且分辨出,他們武藝的高低。
“不出三十招,陳到必敗!”楊林很肯定的道。
“楊將軍。”
韓信指着戰場的側翼,說道“趙雲的鐵騎,馬上就要衝過來了。勢必重創我軍。我意待趙雲的鐵騎,與我軍混戰在一起,無法脫身時,你率領第5師,迅速的合圍過去。先吃掉趙雲的鐵騎,然後馳援張任,擊潰白眊兵。你要記住,此戰勝負的關鍵就在於,張任的幾萬軍,不能敗退。如果他們扛不住,全線敗退,那你的第5師,也不可能力挽狂瀾。”
“韓將軍言之有理!”
楊林起身道“我馬上就去!”
戰場上。
張任和陳到還在拼殺。
他們的武藝都很有特點。陳到是偏向於實戰型的,他每次出刀,都極快、極狠、極準,必取敵人要害。而且不拖泥帶水,也沒有無用的招式。
而張任卻恰恰相反
他的師傅是槍神童淵,槍法詭異、輕盈、迅捷,每一招一式,都極爲規範和花哨。看起來就像是表演跳舞一樣,就是俗稱的三腳貓了。
與趙雲比起來,張任僅僅是學到了槍法的皮毛。
好在童淵的百鳥朝鳳槍,博大精深、絕妙無比,實是槍法中的王者。即使張任沒有領悟到其中的精髓,也足以迎戰陳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