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多行不義必自斃

孫策皺着眉頭,手指在面前的案几上輕輕的敲着。

郭嘉在一旁沒有說話,心中卻翻起了滔天巨浪。

原以爲自己已經見識了孫策對江東掌控力的郭嘉,再一次深深折服於主公的手腕。

三司衙門和內衛司一明一暗,使孫策可以幾乎知曉江東內部的所有動靜。

後勤制度、新兵制度和護衛制度,幾乎完全杜絕了武將自立的可能性,將武將個人擁有的私兵數量降低到一個能夠接受的程度,在郭嘉看來更是神來之筆。

對於孫權和孫暠之事,郭嘉不置可否,畢竟孫策有自己的考量。

不過,起碼防患於未然是好的!

或許可以說孫策涼薄,或許可以說孫策陰險,但是不可否認,這是一個優秀的主公所必須具備的品質。

況且,孫策對郭嘉可並不涼薄,那是相當的厚待!

而且,能夠讓郭嘉參與到這些事中,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也是孫策對郭嘉的信任。

“阿越,你告訴我,孫暠哪裡來的錢糧去養這麼多私兵?”孫策狠聲問道。

吳越看了孫策一眼,說道:“據內衛所知,孫暠可能是得到了某個勢力的支持!”

“某個勢力是什麼意思?”孫策皺了皺眉。

“內衛尚未查清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與江東某一豪族有關,應該與外部勢力並無關聯!”吳越緩緩說道。

“並無關聯?”孫策搖了搖頭,說道:“不要太早下結論,一個小小的豪族是不敢做這種事的,若是沒有外部勢力的參與纔怪!”

“就像是如果沒有曹操的支持,安氏也不敢鋌而走險!”孫策笑着看了郭嘉一眼。

郭嘉尷尬的笑了笑。

“阿越,告訴我,三叔知不知道這件事?”孫策終於問出了他最想知道的事情。

吳越想了想,開口說道:“據內衛推測,孫太守應該不知道這件事。而且孫太守並不是特別喜歡孫暠這個嫡子,更喜歡孫瑜多一些!”

孫策點了點頭,嘆口氣說道:“希望三叔將來不要恨我!”

沉默了半晌,孫策突然看向郭嘉問道:“奉孝,你說我該怎麼辦?孫權是我的親弟弟,孫暠是我的堂弟,三叔的嫡子。”

“主公可知多行不義必自斃?”郭嘉緩緩說道。

孫策想了想,說道:“可是出自《左傳•隱公元年》?”

郭嘉點點頭,說道:“正是鄭莊公與共叔段舊事!”

原來,郭嘉所講的是春秋時期的一個故事。

鄭武公娶了申國國君的女兒爲妻,叫做武姜;生下了莊公和共叔段。武姜不喜莊公,喜愛共叔段,想立其爲太子並多次向武公請求,武公沒有答應。

鄭莊公即爲後,武姜請求制地作爲叔段封邑。鄭莊公說:“那裡不行,因爲制邑地勢險要,是關係國家安危的軍事要地。”

武姜改而威逼鄭莊公把京封給叔段。京乃鄭國大邑,城垣高大,人口衆多,且物產豐富,鄭莊公心裡不肯,卻也只好答應。

大夫祭仲進諫道:“京邑比都城還要大,不可作爲庶弟的封邑。”鄭莊公說:“這是母親姜氏的要求,我不能不聽啊!”

叔段到京邑後,號稱“京城太叔”。仗着母親姜氏的支持,從不把尊君治民放在心上。

叔段在京城的反常舉動引起了人們議論,大夫祭仲又對莊公說:“凡屬都邑,城垣的周圍超過三百丈,就是國家的禍害。所以先王之制規定,封邑大的不超過國都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過五分之一,小的不超過九分之一,現在京城不合法度,您怎麼能容忍呢?”鄭莊公很無奈的說:“姜氏欲之,焉闢害?”意思是姜氏要這樣,我哪裡能避開這個災禍呢?祭仲說:“姜氏哪有滿足的時候?不如及早給叔段安置個地方,不要讓他再發展蔓延。一經蔓延就難於對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難除,何況是您受寵的兄弟呢?”鄭莊公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先等等看吧。”

不久叔段竟命令西部和北部邊境同時聽命於自己。接着又把京邑附近兩座小城也收入他的管轄範圍。

大夫公子呂對莊公說:“一個國家不能聽命於兩個國君,大王究竟打算怎麼辦?您如果要把君位讓給太叔,下臣就去侍奉他;如果不讓,那就請除掉他,不要讓老百姓生二心。”鄭莊公則不溫不火地說:“用不着除他,沒有正義就不能得民心,遲早他會自取其禍。”

叔段在京城治理城池,囤積糧草,訓練甲兵,加緊擴展自己的勢力,與母親武姜合謀,準備裡應外合,襲鄭篡權。鄭莊公知道了他們叛亂的日期,他派公子呂統帥二百輛戰車討伐京城。京城的人反對叔段,叔段逃到鄢。鄭莊公又進軍鄢地,繼續討伐。叔段逃到共國,一場叛亂平息。

“奉孝所意是,任孫權與孫暠二人發展?”孫策想了想說道。

“主公可比鄭莊公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與共叔段相比,孫權和孫暠可就差了不止一籌!”郭嘉緩緩說道。

孫策聞言一笑,開口問道:“仔細說來!”

“鄭莊公的地位來自於他父親的授予,而將軍今天的地位都是將軍一人靠武力打下的。所以說,主公比鄭莊公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共叔段有一個疼愛他的母親武姜,而據我所知,吳夫人最看重的只有主公您這個長子!至於孫暠,不過是跳樑小醜罷了!”

孫策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郭嘉的話。

只是郭嘉的話有一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孫策自己絕不能出現意外。

也許歷史中的孫策就是如郭嘉一般所想,只是未料到自己會突然身死罷了!

沉默了一會兒,孫策開口道:“奉孝所言大善!”

然後,孫策又看向吳越,問道:“阿越有什麼想法?”

只見吳越看了郭嘉一眼,緩緩說道:“稟主公,屬下與郭軍師想法有所不同!”

“哦?說說看!”

“屬下以爲,應該快刀斬亂麻,防患於未然,儘早處理的好!”吳越開口答道。

孫策皺了皺眉,他知道吳越的想法是最安全的。

可是,他還有其他的考量。

前幾天剛剛將安氏滅門,才安撫了吳郡四姓。現在如果處理孫權和孫暠,那麼自己必然又要安撫孫氏宗親。

況且,一個處理不慎,就會導致江東動盪,這不是孫策想看到的。

在孫策的計劃中,從現在一直到明年出兵之前,都是江東修生養息的時期,他不希望有什麼差錯出現。

當然,放長線釣大魚也是孫策的想法,他想要看看,整個江東這盆水裡,到底還隱藏着些什麼他不知道的事!

33、孫策出兵15、引兵北上戰廣陵(十三)101、會稽的船13、長沙戰事55、山越戰事(二)111、孫權府上1、顧瀅有孕29、攻城難77、爲了吳侯51、血戰柴桑(九)75、行軍117、淮南戰事(四)98、太史慈至濡須口104、彭祖之死82、一死而已21、挺進沙羨32、大發神威太史慈23、無堅不陷張文遠(二)18、孫伯符大破祖郎(一)33、武漢三鎮的設想3、引兵北上戰廣陵(一)19、孫伯符大破祖郎(二)24、臨湘易幟68、平山越(十)87、巡視秣陵郡3、引兵北上戰廣陵(一)94、清公素履毛孝先41、龐統偷聽58、江東的小團體81、戰利品錦紗13、引兵北上戰廣陵(十一)76、迎親8、有人自曲阿來92、袁公路僭越稱帝38、救人47、蠢蠢欲動的董承82、享用戰利品9、江左風流美周郎90、良辰美景67、平山越(九)150、各有所想129、巡視廬江25、孫伯符大破祖郎(八)125、壽春宮中23、臨湘之戰(二)27、淮北混亂戰不休(一)77、洞房花燭夜69、返回吳縣162、死生149、大喬出嫁了145、書院考試(三)166、黨同伐異27、遷山越以實丹陽21、孫伯符大破祖郎(四)27、遷山越以實丹陽15、引兵北上戰廣陵(十三)93、通風報信53、粗中有細30、徵兵擴軍備戰93、袁術的使者19、戰會稽(一)37、霍峻投降148、書院開學17、孫伯符一鳴驚人94、清公素履毛孝先56、自薦枕蓆87、文聘35、公瑾子敬同來助45、血戰柴桑(三)79、徐元直自西而來86、孫皎統兵67、平山越(九)38、救人56、去陽羨看看23、無堅不陷張文遠(二)74、此子名爲孫定79、富春山上17、漁鹽之利(一)55、家事12、夜襲鄂縣110、嬀覽和戴員92、縣尉郭英7、引兵北上戰廣陵(五)162、死生22、孫伯符大破祖郎(五)2、毗陵城(二)52、視察會稽郡(二)151、朦朧夜81、戰利品錦紗103、觀江閣之亂(二)88、岐黃書院草藥香84、薦才31、神出鬼沒馬日磾72、平山越(十四)80、建安二年25、會稽賢郡吏9、引兵北上戰廣陵(七)48、重回吳縣26、長沙士族71、被改變的歷史
33、孫策出兵15、引兵北上戰廣陵(十三)101、會稽的船13、長沙戰事55、山越戰事(二)111、孫權府上1、顧瀅有孕29、攻城難77、爲了吳侯51、血戰柴桑(九)75、行軍117、淮南戰事(四)98、太史慈至濡須口104、彭祖之死82、一死而已21、挺進沙羨32、大發神威太史慈23、無堅不陷張文遠(二)18、孫伯符大破祖郎(一)33、武漢三鎮的設想3、引兵北上戰廣陵(一)19、孫伯符大破祖郎(二)24、臨湘易幟68、平山越(十)87、巡視秣陵郡3、引兵北上戰廣陵(一)94、清公素履毛孝先41、龐統偷聽58、江東的小團體81、戰利品錦紗13、引兵北上戰廣陵(十一)76、迎親8、有人自曲阿來92、袁公路僭越稱帝38、救人47、蠢蠢欲動的董承82、享用戰利品9、江左風流美周郎90、良辰美景67、平山越(九)150、各有所想129、巡視廬江25、孫伯符大破祖郎(八)125、壽春宮中23、臨湘之戰(二)27、淮北混亂戰不休(一)77、洞房花燭夜69、返回吳縣162、死生149、大喬出嫁了145、書院考試(三)166、黨同伐異27、遷山越以實丹陽21、孫伯符大破祖郎(四)27、遷山越以實丹陽15、引兵北上戰廣陵(十三)93、通風報信53、粗中有細30、徵兵擴軍備戰93、袁術的使者19、戰會稽(一)37、霍峻投降148、書院開學17、孫伯符一鳴驚人94、清公素履毛孝先56、自薦枕蓆87、文聘35、公瑾子敬同來助45、血戰柴桑(三)79、徐元直自西而來86、孫皎統兵67、平山越(九)38、救人56、去陽羨看看23、無堅不陷張文遠(二)74、此子名爲孫定79、富春山上17、漁鹽之利(一)55、家事12、夜襲鄂縣110、嬀覽和戴員92、縣尉郭英7、引兵北上戰廣陵(五)162、死生22、孫伯符大破祖郎(五)2、毗陵城(二)52、視察會稽郡(二)151、朦朧夜81、戰利品錦紗103、觀江閣之亂(二)88、岐黃書院草藥香84、薦才31、神出鬼沒馬日磾72、平山越(十四)80、建安二年25、會稽賢郡吏9、引兵北上戰廣陵(七)48、重回吳縣26、長沙士族71、被改變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