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儒棄幷州

長安城中,車騎將軍府,陳儀看着眼前的信件,此時微微的皺起了眉頭,雖然如今他知道這種事情發生的情況還是有的,但是他沒有想到來的如此之快。

“奉孝,你覺得如今我們應當如何面對這種情況?”

陳儀將自己手中的書信遞給了一旁,正眯着眼睛彷彿快要睡着的郭嘉,面色沉重的詢問道。

北方的幷州傳來了消息,袁紹如今重創公孫瓚,一方面和敵人對峙,並沒有繼續展開大規模的戰爭,而另外一方面則派遣自己手下的張郃和高覽爲主將,郭圖爲參軍,帶領五萬人的大軍,浩浩蕩蕩的殺向幷州。

幷州有張遼和李儒兩人,軍隊卻只有不到兩萬人,可以說現在陳儀所在的幷州可以說是危在旦夕,畢竟從長安到幷州可有一定距離,而且自己手下大部分的軍隊都去攻打巴蜀去了,根本沒有多餘的軍隊前去支援幷州。

郭嘉慢吞吞的睜開了自己的眼睛,瞧了一眼對方手中的書信,稍微的思索了一番,便有了自己的一份答案。

“讓他們帶着軍隊和糧食退回河南,甚至連河內和河東兩郡都可以丟棄了!”

郭嘉此時眼神之中露出堅定的目光,面色沉重的對着陳儀回答道。

陳儀也知道對方所說的話非常的對,畢竟幷州所處的位置在河北,自己的軍隊想要支援也是比較困難的,而且幷州這塊地方就如同雞肋一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當斷不斷,反受其害,幷州和我們所在的地方基本上是孤立的,反而不如將其交給袁紹!”

郭嘉看着陳儀這摸着自己的下巴,一臉猶豫的模樣,連忙拉着酒葫蘆勸說道。

在郭嘉看來幷州位於河北,基本上和如今的陳儀所在的地盤有些偏遠,若是想要守衛住幷州的話,至少也要分出大量的軍隊來守衛。

很顯然隨着如今的陳儀勢力的不斷的擴張,地盤的不斷增加,手下的軍隊也算是相形見絀,可以說用來派遣守衛幷州的軍隊並沒有多少。

而袁紹如今大敗了,公孫戰的主力,可以說氣勢大勝,而袁紹也有着吞併幷州,統一河北的想法,可以說現在的袁紹絕對不會允許自己身後有幷州這樣的威脅。

對幷州動兵,已經完全是在袁紹的計劃之中,就算是現在袁紹不奪取幷州,以後也會找機會奪取幷州的。

而陳儀現在的勢力範圍非常的大,但是手下的軍隊說起來並不是非常的多,可以說現在的陳儀分兵對付袁紹,再去和對方交戰,便有些太過於愚蠢了。

“我懂了,我這就派人去通知幷州,讓他們退回河南!”

陳儀看着對方這堅定的目光,如今的眼神之中也帶着一絲沉重,很顯然如今的他已經聽懂了對方如今想表達的意思,他也知道現在自己的情況,再去招惹袁紹,或許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郭嘉看着陳儀那已經決定丟棄幷州的模樣,面色沉重的點了點頭。

而太原,張遼正在準備着急着自己手下的士兵前去壺關抵擋從冀州到來的敵人。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了一陣平靜的腳步聲,只見一道黑影從外面緩緩走了進來。

“文優先生!”

張遼回過頭看着來到自己面前的李儒,眼神之中帶着一絲恭敬的向着對方說道。

李儒看着張遼這一身鎧甲,準備離去的樣子,連忙攔在了他的面前。

“文遠,現在這種情況,趕快安排手下的士兵暫時收拾東西,並且將百姓們和糧食全部遷移到黃河以南去吧!”

李儒輕輕用着自己的手,摸着自己的鬍子,面色極爲平靜的盯着對方,語氣極爲淡然的對着對方說道。

張遼聽到李茹所說的話,此時睜大了自己的眼睛,一臉不可思議的看着對方,如今對於對方所說的話,他的眼神之中竟然有些疑惑。

這如今敵人來襲,連戰都不打就直接退去,這莫非有些太過……

張遼此時一臉疑惑的盯着對方,眼神之中帶着一絲疑惑,很顯然對於對方所說的話他產生了懷疑。

“現在袁紹的軍隊來勢洶洶,已經將幷州成爲了他們的囊中之物,以現在的這種情況,我們手下的軍隊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主公在這個時候也不會派軍前來支援幷州。主公那邊恐怕是準備放棄幷州!”

李儒一臉沉重的盯着對方,面色極爲嚴肅的對着對方說道,很顯然李儒現在也非常清楚,這個時候主動撤退是最好的選擇,而且這個時候撤退的話,還能減少損失。

司隸地區久經戰亂,並且在他的一場大火之下已經變得頹廢不堪,那裡土地還是非常肥沃的,並且那裡的人口的數量並不是很多,當初西涼軍亂殺無辜,以至於那塊地方很多的村落,早已經成爲了無人村。

而自己可以將這些百姓完全的遷移到那裡,到時候可以促進司隸的發展,增加自己家主公的實力。

畢竟勢力的真正的強悍和他手底下百姓的數量有着密切的關係,百姓從事農業生產,可以爲自己的視力增加糧食的收入,並且徵兵基本上也是從百姓之中來招攬士兵。

可以說李儒打算在幷州實行釜底抽薪,將所有的百姓以及糧食全部的帶走,這樣的話到時候袁紹就算得到了幷州,他得到的幷州也是一個空蕩蕩的幷州,而自己這邊的損失就會減少的很多。

張遼看着對方目光堅定的模樣,再想想自家主公當初所說的話,在所有事情沒有辦法決斷的時候聽從李儒的建議。

“我明白了,我這就安排手下的士兵去做,不過讓百姓遷移故土,這可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啊!”

張遼雖然答應派遣自己手下的士兵去做這樣的事情,但是他還是擔心百姓不願意離開幷州,畢竟故土難離,而張遼也是幷州的人,也不希望到時候像董卓那樣的,靠着強制的手段將百姓遷移。

當初董卓火燒洛陽,便將洛陽的百姓全部的遷移到了長安,可以說那時候董卓的手段,張遼也是親身經歷過的。

在遷移的過程之中,可謂死了許許多多的百姓,而遷移的隊伍裡到處都是哭聲一片。

“這個你就放心的去做吧,我已經早就給你準備好了,到時候百姓他們自然會願意跟隨你離開幷州!”

李儒看着對方那一臉擔憂的模樣,此時嘴角帶着一絲笑容的對着對方回答道,可以說如今他早已經準備好了一切,現在的整個幷州或許早已經是流言蜚語。

什麼袁紹來了以後,將會將所有的土地全部奪去,又或者是司隸地區的百姓可以免費分得更多的土地來進行耕作,總之所有的流言蜚語都是爲了把袁紹給醜化,將到達司隸的好處擴大,從而來將百姓完全的帶離幷州。

畢竟在如今的世道之上還是以利益爲先,李儒相信這些百姓聽到了這樣的消息後,應該會選擇跟隨着自己的軍隊離去。

至於不願意離開的百姓,他到時候自然會有着自己的辦法來逼迫這些百姓離開,就算不離開的話,也不會白白的便宜了袁紹。

而張遼軍隊很輕而易舉的便完成了百姓的轉移,基本上如今幷州大部分的平民百姓都願意跟隨離開幷州,畢竟對於袁紹他們並沒有太多的喜歡,反而是給予了他們太多好處的陳將軍有所親近。

經過了差不多兩天的時間,太原城早已經人去樓空,而其他周圍的縣城都開始轉移到河南。

李儒估算了一下時間,差不多現在的情況袁紹的軍隊基本上應該已經快到壺關了,自己也應該豐富一下手下的軍隊,準備離開了。

“你去通知壺關的守軍,讓他們這般這般……”

李儒換來自己手下的一名士兵,此時臉上帶着一絲笑容的對着對方說道,如今的他已經基本上完成了大部分所需要做的事情,現在只需要讓所謂在宏觀的士兵暫時撤離就行。

張郃和高覽帶着手下的先鋒部隊浩浩蕩蕩的來到了壺關,壺關可以說是從冀州進入幷州的必經之路。由於這個關卡外地形如同一個壺一般,所以他的名字叫做壺關。

壺關在張郃和高覽面色極爲凝重的看着面前的關卡,發現面前的關卡上可謂是空蕩蕩的,就連一個守衛的軍隊都沒有。

在看着關卡上面空中迴旋的鳥兒,此時張郃眼中露出了一絲凝重之色

而且此時關卡的大門可是對着他們打開,就彷彿這一個關卡如同沒有人一般。

“莫非敵人已經知道我們大軍到來,所以早就棄關而逃了不成?”

高覽看着眼前空蕩蕩的關卡,眼神之中露出了一絲疑惑之色,看着面前的這種情況,他感覺到有些古怪。

張郃聽到對方所說的話,眼神之中露出了一絲凝重之色,很顯然對於高覽所說的話不敢苟同,畢竟對方就算是選擇撤退,也不會將這樣的關卡大門打開。

“敵人把這關卡大門打開,明顯是引誘我軍進去,若是我軍真的進去的話,恐怕倒是中了敵人的埋伏!”

張郃稍微的遲疑了一下,面色極爲沉重的說道,很顯然他不相信面前是棄關而逃。

高覽聽了張郃說的話,稍微的思索了一下,便覺得對方所說的話好像是對的,敵人怎麼可能輕而易舉的把這關卡丟棄在這裡呢?

“那我們現在怎麼辦?”

“等,等到郭圖先生帶着大軍到來,我軍再進入其中!”

張郃稍微的思考了一下,便有了解決的方法,畢竟現在他們帶着的軍隊,可是先鋒部隊,他們的大軍還在後面,等到大軍到來的時候,他完全可以靠着軍隊人數上面的優勢直接進入關卡。

畢竟在人數的面前,所有的陰謀詭計和埋伏都是雲煙。

而壺關守衛的軍隊早在他們軍隊到來前的兩個時辰所有的軍隊都已經完全的撤離了,當然他們也是按照着李儒的指示,不但把關卡的大門打開,而且還在關卡內堆放了許多的稻草人。

當然這些稻草人都隱藏在黑暗之處,根本看不出是稻草人,主要的作用就是爲了嚇退那空中飛來的鳥兒。

一般若是沒有人存在的地方,鳥兒便會肆無忌憚的落下,而現在的這種稻草人完全就是爲了下退那些鳥兒,讓人誤以爲在此關卡中有所埋伏。

太原城門外,李儒看着整座城池都空蕩蕩的,此時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無奈的苦笑,看着面前的這種情況,說實話他的心中還是有些感慨的。

畢竟太原城,他可是在這裡待了將近一年,說實話當要離開這裡的時候,他還有些不捨。

“先生,所有東西都已經準備好了,是否可以開始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只見一名士兵匆匆的來到了此時站在城門口,看着太原城的李儒,語氣恭恭敬敬的對他詢問道。

李儒看着面前的這名士兵,面色沉重的點了點頭,稍微的感慨了一下,再看了一眼太原城,便緩緩的離開城門向着一旁的馬車走去。

噼裡啪啦!

清脆的爆裂聲在馬車外響起。

李儒從馬車的窗戶處看着那太原城中燃燒起的熊熊大火,在聽着那暴烈的清脆的聲音,眼神之中露出了一絲感慨之色。

就讓這所有的一切都變爲灰燼吧,就算你們得到了幷州也不過是一句空殼而已。

李儒緩緩的將自己的視線從馬車外轉開,目光極爲沉重的看着眼前的這種情況,面色極爲平靜的說道,彷彿這所有的事情在他的眼中都已經不值一提。

“將軍,那裡起火了!”

而遠處張遼正在指揮着士兵帶着百姓快速的向着南方而去,此時他的耳旁傳來了一名士兵急促的喊聲。

張遼聽到這樣的聲音,眼神之中露出了一絲古怪之色,連忙回頭看着遠處那被火焰染紅的天空,心中開始回想起四年前洛陽的那一場大火。

“哎!趕快走吧!”

張遼看着手下的士兵都停下了腳步,面色好奇的看着遠方,語氣平靜地對着士兵吩咐道。

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雲的到來第一百零三章 人才入囊中第二百五十三章 荊州軍埋伏第四十四章 鍾繇的到來第一百九十九章 戰神的末路第四百二十八章 封賞的不同第六十七章 全新的書籍第一百四十六章 進攻秣陵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魏延的疏忽第三百八十七章 兩方的爭鬥第一百六十九章 魏延被挾持第三百一十二章 曹仁的死亡第三百九十六章 馬超的成長第五章 坐穩守宮令第十二章 決裂朝會上第七十二章 益州的變動第一百一十五章 暗中攻巴蜀第六十章 平原相劉備第一百一十五章 暗中攻巴蜀第四十七章 張燕的應對第二百三十五章 愚蠢的伯符第二百二十三章 援軍的到來第三百五十三章 奸雄的末路第二十六章 李儒終出山第二百六十七章 陳宮的後悔第一百八十八章 古怪的地區第一百三十一章 消失的皇帝第四百二十七章 第二的成績第三百六十四章 正面的作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撤退的盟軍第十一章 卓死長安變第四十一章 算計白波軍第三百零八章 夏侯淵之子第九十九章 公臺的謀略第一百零五章 準備攻漢中第二百三十七章 巧奪廬江城第三十五章 太原陳閻王第三百一十五章 突出的鄴城第二百零二章 包圍晉陽城第八十八章 戲志纔到來第五十五章 天下的發展第三百四十二章 高超的戰術第一百五十一章 攻破吳郡城第四十九章 周泰的堅持第七十三章 西涼馬家軍第一百六十五章 叛軍攻長安第四百二十二章 高句麗敗亡第一百四十八章 關張投長安第四百零九章 遼東的叛亂第五十章 黑山的試探第三百三十八章 製造霹靂車第二十四章 文和亂天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吳子蘭計劃第三百八十九章 馬超攻西域第六十三章 呂布好凶猛第三百七十九章 荀攸和荀彧第三百六十四章 兩軍正交戰第二十二章 欲與富家聯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膽的張遼第一百三十章 長安的異動第一百七十四章 連續的戰敗第六章 酒後呂奉先第三百二十二章 河北兩謀臣第六十七章 全新的書籍第六十五章 行軍草原上第四百三十七章 求饒的土著第二百零七章 袁軍的敗退第二百四十八章 馬趙爭高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等待兩者亂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下的歸宿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面烽火起第四百二十五章 召見的鳳雛第三百四十二章 高超的戰術第三百八十五章 劉備的準備第三百七十九章 結束的戰爭第二百五十一章 呂布軍攻略第二百零五章 袁紹的仇恨第三百五十七章 趙雲過北山第一百三十九章 坐看西羌亂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軍入困境第一百七十二章 南蠻王孟獲第二百零九章 孫策謀呂布第一百六十六章 慌張的劉備第三百八十五章 劉備的準備第三百三十六章 末路的關羽第八十四章 借策嚇馬騰第三百五十九章 進入南亞區第六十九章 幽州兩勢力第一百四十章 周瑜的謀劃第二百五十五章 劉備的預謀第三百五十二章 逃離城池中第二百六十四章 水淹樊城地第九十六章 再見荀文若第四百三十一章 製作新食物第三百六十七章 東海的海盜第四百一十七章 等待兩者亂第二百九十三章 自大的袁譚第二百七十章 江夏城攻略第二百五十九章 黃忠被包圍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膽的張遼
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雲的到來第一百零三章 人才入囊中第二百五十三章 荊州軍埋伏第四十四章 鍾繇的到來第一百九十九章 戰神的末路第四百二十八章 封賞的不同第六十七章 全新的書籍第一百四十六章 進攻秣陵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魏延的疏忽第三百八十七章 兩方的爭鬥第一百六十九章 魏延被挾持第三百一十二章 曹仁的死亡第三百九十六章 馬超的成長第五章 坐穩守宮令第十二章 決裂朝會上第七十二章 益州的變動第一百一十五章 暗中攻巴蜀第六十章 平原相劉備第一百一十五章 暗中攻巴蜀第四十七章 張燕的應對第二百三十五章 愚蠢的伯符第二百二十三章 援軍的到來第三百五十三章 奸雄的末路第二十六章 李儒終出山第二百六十七章 陳宮的後悔第一百八十八章 古怪的地區第一百三十一章 消失的皇帝第四百二十七章 第二的成績第三百六十四章 正面的作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撤退的盟軍第十一章 卓死長安變第四十一章 算計白波軍第三百零八章 夏侯淵之子第九十九章 公臺的謀略第一百零五章 準備攻漢中第二百三十七章 巧奪廬江城第三十五章 太原陳閻王第三百一十五章 突出的鄴城第二百零二章 包圍晉陽城第八十八章 戲志纔到來第五十五章 天下的發展第三百四十二章 高超的戰術第一百五十一章 攻破吳郡城第四十九章 周泰的堅持第七十三章 西涼馬家軍第一百六十五章 叛軍攻長安第四百二十二章 高句麗敗亡第一百四十八章 關張投長安第四百零九章 遼東的叛亂第五十章 黑山的試探第三百三十八章 製造霹靂車第二十四章 文和亂天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吳子蘭計劃第三百八十九章 馬超攻西域第六十三章 呂布好凶猛第三百七十九章 荀攸和荀彧第三百六十四章 兩軍正交戰第二十二章 欲與富家聯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膽的張遼第一百三十章 長安的異動第一百七十四章 連續的戰敗第六章 酒後呂奉先第三百二十二章 河北兩謀臣第六十七章 全新的書籍第六十五章 行軍草原上第四百三十七章 求饒的土著第二百零七章 袁軍的敗退第二百四十八章 馬趙爭高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等待兩者亂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下的歸宿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面烽火起第四百二十五章 召見的鳳雛第三百四十二章 高超的戰術第三百八十五章 劉備的準備第三百七十九章 結束的戰爭第二百五十一章 呂布軍攻略第二百零五章 袁紹的仇恨第三百五十七章 趙雲過北山第一百三十九章 坐看西羌亂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軍入困境第一百七十二章 南蠻王孟獲第二百零九章 孫策謀呂布第一百六十六章 慌張的劉備第三百八十五章 劉備的準備第三百三十六章 末路的關羽第八十四章 借策嚇馬騰第三百五十九章 進入南亞區第六十九章 幽州兩勢力第一百四十章 周瑜的謀劃第二百五十五章 劉備的預謀第三百五十二章 逃離城池中第二百六十四章 水淹樊城地第九十六章 再見荀文若第四百三十一章 製作新食物第三百六十七章 東海的海盜第四百一十七章 等待兩者亂第二百九十三章 自大的袁譚第二百七十章 江夏城攻略第二百五十九章 黃忠被包圍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膽的張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