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重歸長安城

西涼那邊可謂是陰影密佈,各方勢力都在不斷的謀劃中。

而擁有天子劉協的陳儀卻召集了手下的兵馬,並且帶着西涼軍隊投降的軍隊來到了長安城下。

陳儀看着面前熟悉的長安城,心中是感慨萬千。

長安城中的士兵在得到自家軍隊統帥李榷和郭汜已經戰死的消息,並且看到了天子宣佈的詔書饒恕,所有願意投降的西涼的士兵,他們才願意主動打開城門的。

在一年多前陳儀纔來到了長安,開始自己的爭霸之路,如今經過自己這一年的奮鬥和努力,終於又一次的回到了長安城,而這一次他回到長安城他可是帶着自己手下的軍隊。

“陛下!”

長安城門旁邊,陳儀親自從站馬車上下來,然後默默的讓到了一旁,親自爲天子牽馬,緩緩地向着長安城進入。

天子劉協可是默默的注視着這一切,如今對於現在的這樣的狀態非常的滿意。

陳儀這樣做也是有自己的心思的,畢竟他知道現在的天子劉協可是如驚弓之鳥一般,只要自己有一點點暨越之舉,恐怕都會惹起對方的反感。

陳儀有着屬於自己的集團,同樣漢帝劉協也有着文武百官所組建的朝廷集團,現在的兩方集團基本上還是處於一種非常溫和的態勢,暫時沒有爆發出很明顯的矛盾。

陳儀也不願意太早將這樣的矛盾爆發,畢竟在歷史上的漢帝劉協被曹操帶到許昌以後,也經過了一段溫和的時期。

而等到曹操的勢力真正的做大做強,完全不給漢帝劉協和他手下集團全力的時候,兩方的勢力的矛盾才真正的爆發起來。

兩方的矛盾爆發的根本的原因便是利益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曹操需要掌握着絕對的權利來穩固自己的內部,同時也要掌握着軍隊的權利,去征戰四方。

但是處於天子這邊的文武百官也需要權力來鞏固自己的地位,而曹操將這些權利已經完全的奪取,讓他們看不到手中的利益,最終纔會導致兩方的矛盾的爆發。

當然兩方的矛盾爆發,最後以曹操的雷霆手段所平行,畢竟在亂世之中軍隊纔是說話的根本,曹操佔據着如今的土地,還有手下的軍隊,也掌握着絕對的話語權。

而陳儀也知道到時候這樣的矛盾必然會爆發起來,畢竟有人的地方便有爭鬥,同樣有權利的鬥爭,而陳儀可不願意將自己費心費神所得的利益,白白拱手讓給別人。

但是現在畢竟不是兩方矛盾爆發的時候,現在的他還沒有完全的佔據整個司隸地區,也沒有足夠的實力來面對接下來的挑戰。

在自己勢力還沒有完全的到達一定水準的時候,陳儀可不願你將自己的野心暴露出來,但是如果是對方真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自己的話,或許陳儀可要讓他難過一下。

長安城比起往日來,還是蕭瑟許多,看樣子李榷和郭汜兩個人沒少讓自己手下的士兵在城中掠奪財富。

相比於當初陳儀離開前的長安城,長安城的確是比較落魄,恐怕是經歷了太多的戰亂,的確是沒有當初那麼繁華,不過比起太原城,它的規模和大小都要更加的寬廣。

畢竟是當初前漢的國都,同樣也是歷史上難得一見的名城,長安城的規模可以說不錯,若是經過幾年的發展,應該能夠達到超大都市水平。

陳儀默默的眯着眼睛,此時的腦海中正在思考着到底要將漢朝的都城定到哪裡。

陳儀本來有三個地方參考,一個是如今自己幷州治所太原,另外一個是原本大漢的國都洛陽,而另外一個便是長安城。

但是在這些城池中陳儀心中最爲中意的地方還是這長安城。

太原雖然發展的比較快速,而且城市的規模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並且也是陳儀的發源地,說起來太遠可是在陳儀心中有所地位。

但是他的缺點也是最爲明顯的,畢竟以往的時候他並不是大都市,在人口方面的規模遠遠比不上另外兩座城市,而且他的地理位置也不是特別的好,並不適合作爲一個大勢力政治的中心。

而第二個考慮的便是大漢的都城洛陽,大漢的都城洛陽可謂也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大城市,並且同時他也是許多朝代所設立都城的地區。

若是太平年代定都洛陽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地方,畢竟洛陽的地理位置是處於天下的正中央,而且地勢也是和長安一樣背山靠河,帝王之勢。

只不過如今的洛陽經過了一場大火的燃燒,已經不負當年的榮華,重新修建起來必定非常的困難,而且若是重新的把天子帶到了洛陽,相當等於讓天子環都於洛陽,定然會引起漢室忠臣們心中的復漢大業。

畢竟當初諸葛亮寫出師表的時候也是向劉禪表示還都於洛陽。

可以說洛陽已經成爲了這個朝代,都城這麼久,早就已經成爲了這個朝代的代表和象徵。

陳儀心中可是有一個取而代之的想法,怎麼會讓這樣一股風潮重新捲起來呢?

並且洛陽城若是要修建成爲政治中心,所需要重新修建,耗費的金錢也是非常巨大的,這樣的金錢消費,可是會讓陳儀受不了的。

而陳儀最看好的便是長安,畢竟這個長安城的確是歷史上有名的城市,而且作爲國都,他可是和洛陽有着爭雄的城市。

在歷史上的大朝代之中,洛陽和長安這兩處地方,可謂是常常被選爲國都。

而長安的地理位置也非常的安全,畢竟當初的秦國靠着這個位置可是硬生生的抗拒了六國。

想當初劉邦和項羽曾經有過約定,先進入關中的爲關中王,項羽也知道這塊地方非常的重要,最後直接背棄了諾言,把劉邦趕到了漢中,然後直接把這塊地方一分爲三。

而劉邦韓信當初在漢中也知道,只要把關中這塊地方重新奪下來的話,那爭霸天下就成功了一半了。

最後漢王劉邦奪得了關中後,可以說實力大增,最後和西楚霸王項羽直接平分秋色,甚至最後打敗了西楚霸王奪得了天下。

可以說長安這塊地方,無論是歷史背景還是他的地理優勢,甚至是如今的政治形勢,都可以說非常適合成爲陳儀新的政治中心。

說起來陳儀還要感謝董卓,郭汜和李榷三人。

長安城被三人控制,三人的殘暴統治惹怒了世家大族,而他們爲了統治長安,將這羣世家大族全部的消滅了,可以說現在在長安城留下來的世家大族,基本上都是那些反抗不激烈的世家大族。

而這樣的情況更適合於陳儀來統治長安,畢竟有人已經幫他鋪好了路,將路上的障礙已經剷出了,大部分自己正好來獲取對方的成果。

另外一方面,陳儀接下來就要整頓軍隊來對付西涼的馬騰了,所以長安城作爲如今的政治中心非常有必要,如今很長一段時間陳儀都會駐紮長安。

這長安可以說已經成爲了陳儀心中最爲理想的政治中心。

而陳儀想了想,發現自己竟然跟後世的一個王朝非常相似。

自己舉動竟然和歷史上的唐高祖李淵起兵也有點相似。

想當初唐高祖李淵也是在太原騎兵,然後一路南下攻下了關中,最後在長安城中立當時的隋帝。

陳儀差不多和李淵的路線差不多,只不過陳儀對待當今的天子還是保持溫和的態度,而唐高祖李淵就直接暴力逼迫。

這和兩人如今所在的時代有所差別,畢竟隋朝歷史也就那麼十幾年,統治的時間過短,哪像現在的漢朝有近四百年多年的歷史。

陳儀親自護送着天子回到了自己的皇宮之中,而如今的天子臉上露出來,一絲得意的笑容。

在太監的陪伴下,天子劉協可謂是揚眉吐氣,直接面色激動的做到了自己的榮譽上,如今的他臉色極爲激動的,不斷用手撫摸着自己龍一旁的椅子扶手上的龍頭。

劉協可以說自從坐上了這個帝王之位,就如同傀儡一般的被人挾持,現在他終於感到自己整個人都輕鬆了。

而周圍的文武百官倒是來到了朝堂之上,不過文武百官的人數倒是少了許多。

馬超帶着西涼騎兵來突襲的時候,可是濫殺無辜,而這些文武百官基本上是沒有防備,就被馬超給害死了,許多可以說現在的文武百官已經損失了將近一部分的人。

不過陳儀看着眼前的情況倒是一臉淡然,現在的文武百官的空缺多了,自己便可以安排自己手下的人來擔任這樣的官職。

當然朝堂上的官職,陳儀並不是那麼看重,只要自己在朝堂上有着說話的位置那就足夠了,自己手下的人主要就是掌握着軍隊,畢竟在這個時代之中有着足夠多的軍隊,並有着絕對的權力。

“陛下,現在已經天色不晚了,還是早點休息吧!”

陳儀看着漢帝劉協一臉興奮的模樣,倒是無奈的搖了搖頭,緊接着提醒道。

畢竟現在的天色已經不早了,天空都已經開始暗淡起來,現在來商議事情還是有點不合適。

漢帝劉協纔回過神來,經過了這一天的疲憊,他感覺自己也是有些勞累了,不過如今他想着自己就有了成長大權,心裡早就興奮極了,此時的疲憊早已經一掃而空。

不過看着自己手下文武百官這疲倦的模樣,劉協還是鬆了一口氣,宣佈了退朝。

第二百八十九章 美髯公程昱第三百二十四章 魯肅的勸說第三百八十二章 武將的反對第二百八十四章 孫家小老虎第一百一十八章 魏延的疏忽第一百七十五章 擒拿南蠻王第三百五十章 曹操的平靜第四百二十五章 召見的鳳雛第三百六十章 孫權的氣量第八十三章 目標爲西涼第三百一十九章 呂布的到來第二百五十三章 荊州軍埋伏第二百三十六章 強壯的孫策第二百三十三章 孫策的霸業第四百一十章 守衛的郝昭第八十四章 借策嚇馬騰第二百四十八章 馬趙爭高下第二百九十章 袁家狗熊兒第一百六十六章 慌張的劉備第一百七十七章 釋放南蠻王第四十章 射殺骨毒侯第二百一十六章 孫策的仇恨第一百零三章 人才入囊中第九十八章 重情呂奉先第三章 混跡長安中第二百零八章 袁軍的哀鳴第三百七十二章 計劃的失敗第三百三十七章 呂布的馳援第三百六十章 所謂的戰爭第一百八十章 求助兀突骨第三百零九章 曹操的發現第三百六十五章 潰不成軍第一百六十六章 慌張的劉備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下的歸宿第六十八章 曹操的改變第一百九十一章 呂布衝曹營第三百四十五章 江東的接替第三百四十四章 離開荊州地第四十四章 鍾繇的到來第二百零二章 包圍晉陽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陳家兩父子第四百零八章 法律的設定第二百九十八章 袁熙和張遼第二百六十九章 被擒的呂布第五十九章 司馬懿拜師第二百七十八章 曹操的憤怒第四十七章 張燕的應對第二百四十九章 馬超和趙雲第三百五十四章 江東的危機第三十九章 悲慘於夫羅第三百三十八章 製造霹靂車第二百七十六章 西涼的軍團第三百七十章 劉協的希望第二百六十五章 荊州形勢變第二十二章 欲與富家聯第三百三十四章 蔡和的苦惱第二百九十六章 張遼的僞裝第二百二十三章 援軍的到來第二十章 爭霸無歸路第二百一十五章 甘寧的去留第四百四十七章 登陸南岸區第四百章 敵方的策略第二百四十八章 馬趙爭高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小沛城之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呂布的馳援第三百六十七章 父親的仇恨第三百七十六章 天子的位置第三百七十章 劉協的希望第六十章 平原相劉備第二百零三章 攻打晉陽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孫權爲人質第一百四十九章 劉備向北去第二百一十四章 鬱悶的甘寧第二十七章 王家麒麟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小沛城之戰第三百七十九章 結束的戰爭第二百五十六章 求援益州軍第三百九十八章 攻打西羌族第三百九十八章 攻打西羌族第三百七十二章 計劃的失敗第一百七十九章 各懷鬼心思第一百三十八章 緊張的曹操第二百七十九章 關羽斬文丑第一百八十六章 曹操的機會第四百三十五章 尋找新糧食第三百二十九章 巴蜀的援軍第七十二章 益州的變動第一百五十章 殺不殺劉備第四百一十六章 無奈的舉動第一百九十一章 呂布衝曹營第一百八十六章 曹操的機會第三百零二章 攻打河北地第三百九十章 西域的國家第三百一十九章 呂布的到來第三十一章 土地新政策第二百八十七章 曹操的長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抗擊的開始第五章 坐穩守宮令第三百六十一章 突破長江防第三百七十三章 天子的苦澀
第二百八十九章 美髯公程昱第三百二十四章 魯肅的勸說第三百八十二章 武將的反對第二百八十四章 孫家小老虎第一百一十八章 魏延的疏忽第一百七十五章 擒拿南蠻王第三百五十章 曹操的平靜第四百二十五章 召見的鳳雛第三百六十章 孫權的氣量第八十三章 目標爲西涼第三百一十九章 呂布的到來第二百五十三章 荊州軍埋伏第二百三十六章 強壯的孫策第二百三十三章 孫策的霸業第四百一十章 守衛的郝昭第八十四章 借策嚇馬騰第二百四十八章 馬趙爭高下第二百九十章 袁家狗熊兒第一百六十六章 慌張的劉備第一百七十七章 釋放南蠻王第四十章 射殺骨毒侯第二百一十六章 孫策的仇恨第一百零三章 人才入囊中第九十八章 重情呂奉先第三章 混跡長安中第二百零八章 袁軍的哀鳴第三百七十二章 計劃的失敗第三百三十七章 呂布的馳援第三百六十章 所謂的戰爭第一百八十章 求助兀突骨第三百零九章 曹操的發現第三百六十五章 潰不成軍第一百六十六章 慌張的劉備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下的歸宿第六十八章 曹操的改變第一百九十一章 呂布衝曹營第三百四十五章 江東的接替第三百四十四章 離開荊州地第四十四章 鍾繇的到來第二百零二章 包圍晉陽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陳家兩父子第四百零八章 法律的設定第二百九十八章 袁熙和張遼第二百六十九章 被擒的呂布第五十九章 司馬懿拜師第二百七十八章 曹操的憤怒第四十七章 張燕的應對第二百四十九章 馬超和趙雲第三百五十四章 江東的危機第三十九章 悲慘於夫羅第三百三十八章 製造霹靂車第二百七十六章 西涼的軍團第三百七十章 劉協的希望第二百六十五章 荊州形勢變第二十二章 欲與富家聯第三百三十四章 蔡和的苦惱第二百九十六章 張遼的僞裝第二百二十三章 援軍的到來第二十章 爭霸無歸路第二百一十五章 甘寧的去留第四百四十七章 登陸南岸區第四百章 敵方的策略第二百四十八章 馬趙爭高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小沛城之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呂布的馳援第三百六十七章 父親的仇恨第三百七十六章 天子的位置第三百七十章 劉協的希望第六十章 平原相劉備第二百零三章 攻打晉陽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孫權爲人質第一百四十九章 劉備向北去第二百一十四章 鬱悶的甘寧第二十七章 王家麒麟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小沛城之戰第三百七十九章 結束的戰爭第二百五十六章 求援益州軍第三百九十八章 攻打西羌族第三百九十八章 攻打西羌族第三百七十二章 計劃的失敗第一百七十九章 各懷鬼心思第一百三十八章 緊張的曹操第二百七十九章 關羽斬文丑第一百八十六章 曹操的機會第四百三十五章 尋找新糧食第三百二十九章 巴蜀的援軍第七十二章 益州的變動第一百五十章 殺不殺劉備第四百一十六章 無奈的舉動第一百九十一章 呂布衝曹營第一百八十六章 曹操的機會第三百零二章 攻打河北地第三百九十章 西域的國家第三百一十九章 呂布的到來第三十一章 土地新政策第二百八十七章 曹操的長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抗擊的開始第五章 坐穩守宮令第三百六十一章 突破長江防第三百七十三章 天子的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