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孫權爲人質

“饒命啊…”

許貢免悽慘的被孫策手下的士兵帶到了房間之中,此時的他極爲的害怕。

畢竟面前的孫策可是有着非常多的前科的。

不僅他孫策有前科,他爸孫堅也有前科。

孫策當年帶兵攻打廬江,最後廬江的太守陸康誓死反抗,最終曾破人亡,而陸康本人也被孫策殺死。

至於孫策的父親,孫堅當年路過襄陽之時,可是向荊州刺史王睿借糧,結果對方不借,孫堅一怒之下出兵攻伐,最終王睿被孫堅逼迫下吞金自殺。

孫策看着在自己面前苦苦求饒的傢伙,此時眼中也閃過一絲冷意。

而周圍的武將都帶着一絲沉重的看着孫策,只要孫策一聲令下,死人便會人頭落地。

“來人!把他拖下去……”

“慢着!”

就在孫策要下達命令,將面前的傢伙殺掉之時,只見周瑜面色沉重地叫住了孫策。

孫策偏過自己的腦袋,一臉嚴肅,孫策看着一旁叫出自己的周瑜,眼神之中露出了一絲疑惑之色。

“伯符,還是先把他關押起來吧!”

周瑜看着孫策望向自己的目光,稍微的遲疑了一下,語重心長地對着孫策勸說道。

孫策稍微的遲疑了一下,看着周瑜的表情,認爲周瑜有話要和自己說,此時揮了揮手示意自己手下的士兵將那嚇得半死的許貢帶了下去。

“公瑾,此人安於享樂本身就沒有什麼才能,而且在吳郡可沒有什麼功績,這樣的人殺了又如何?”

孫策看着許貢已經完全的被帶了下去,眼中帶着疑惑的看着面前的周瑜,嚴肅的對着周瑜說道。

周瑜看着孫策這着急的模樣,臉上也露出了一絲柔和的笑容。

“伯符,許貢雖然說有必殺之處,但是若是殺了他的話,恐怕其中的弊大於利!”

孫策聽到周瑜說的話,眼中也露出了一絲好奇之色,示意周瑜繼續的講下去。

“伯符,你要明白許貢在整個江東也是極爲充滿名望的,而如今江東只佔據了一部分,江東的大部分還掌握在其他的諸侯手中,若是伯符殺了他的話,恐怕那些世家大族必定會全心全意的幫助那些諸侯,到時候我們想要攻打下江東就有些困難了!”

周瑜眼中帶着一絲沉重的說出瞭如今殺死對方的弊端,目光之中帶着一絲無奈的笑容。

雖然他明白這羣世家大族將會是孫策執掌江東的最大阻礙,但是如今的孫策還沒有完全的佔領江東,就不能完全的將這些江東的世家大族得罪死。

而且周瑜明白,江東這塊地方偏居東南,遠離朝堂,又有長江阻隔,而正因爲這樣的地理因素導致着江東地區的世家大族的勢力,可是非常的強悍。

如果這孫策能夠得到這些江東世家大族的幫助的話,自然而然的將會輕而易舉的掌控江東。

但是孫策若是想要把所有的權力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話,這羣世家大族也是一個非常大的阻礙。

“是嗎?我知道了!”

孫策聽到了周瑜說的話,眼中帶着一絲冰冷,心中對於周瑜口中所說的世家大族,可是充滿了牴觸。

雖然孫策在指揮戰這方面有着強大的能力,但是他政治的眼光也不弱,也明白這羣世家大族是自己的一大威脅。

在自己沒有完全掌握能和這羣世家大族對抗的資本之前,他可不能完全的將這羣世家大族得罪死。

等到我統一了江東,必然要讓這羣世家大族好看。

孫策默默的握緊了自己的拳頭,此時心中有了自己的信念,若是等到他統一了江東,必然會找機會處理掉這些威脅自己統治的世家大族。

“那許貢呢?”

孫策如今默默的將目光望向瞭如今的周瑜,眼中帶着一絲詢問。

“就暫時把它軟禁到府邸之中,不要搭理他,只要派幾個士兵看管住他就行!”

周瑜看着孫策雖然臉上不滿,但也算是接受了自己的意見,臉上帶着平靜的笑容,對着孫策建議道。

孫策聽到了周瑜說的話,面色沉重的點了點頭,按照周宇所說的話前去囚禁如今被抓獲許貢。

“將軍,外面有一人自稱朝廷使臣,想要拜見將軍!”

而就在這個時候,只見一名士兵面色極爲匆忙地來到了孫策的面前,語氣極爲小心翼翼地對着那面色有些難看的孫策說道。

朝廷使臣!?

孫策和周瑜聽到這個詞語的時候,眼神之中露出了一絲震驚之色,稍微的遲疑了一下週瑜趕忙重重的拍打孫策的肩膀,讓對方回過神來。

“快把天子使臣請進來!”

孫策連忙語氣凝重地對着如今自己手下的士兵喊道。

雖然如今的天子威望並沒有非常大,甚至天下的諸侯都各自行事,但是如今的漢室江山依舊存在,漢室的影響力依舊是非常之大。

而現在的孫策出兵江東可以說是無名無份,若是能夠得到天子的承認的話,到時候必然能夠省去不少的事情。

“天子旨意,孫策少有勇名,勇冠三軍,有其父之志,今封孫策爲鎮東將軍,吳郡太守,代天子鎮衛江東!策弟權,少時聰慧,今召入京都,冊官黃門侍郎!”

只見到來的天子使臣臉上帶着一絲平靜的笑容,拿着手中的聖旨,面色極爲淡然的對着面前的孫策說道。

而孫策聽到了這樣的旨意,原本還非常的高興,不過聽到後面所說的話,他的臉色變沉了下來。

前面的孫策可以說正是如今孫策所需要的東西,有了這樣的官職和旨意,孫策便可以名正言順的帶着手下的士兵平定江東的各個諸侯。

只不過後面的這個旨意卻讓孫策感覺到有些爲難,很顯然對方給了自己這麼多的好處,而對方所需要的事情,則只有一件。

那便是讓孫策的弟弟孫權入朝爲官。

雖然說這旨意上面說的非常的好聽,但是孫策也非常明白這入朝爲官其實是一個幌子,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孫權進入長安成爲人質。

孫策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重感情的人,對於自己家的兄弟姐妹可謂是極爲的關護。

孫策的父親孫堅很早就去世了,當時的孫策纔剛剛十幾歲,而他幾個弟弟妹妹年紀更小,而正所謂長兄如父,孫策心中便更加不忍心將孫權送入長安。

“孫策將軍,這旨意……”

而那名使臣看着孫策久久沉默不語的模樣,此時的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疑惑之色語氣極爲小聲的對着面前的孫策提醒道。

周瑜看着眼前的孫策還在猶豫的模樣,此時的臉上也露出了一絲沉重之色,他對於孫策可是極爲的瞭解也明白,孫策恐怕是因爲孫權的事情而遲疑。

“伯符,這可是天子的旨意,趕快接旨!”

周瑜看着眼前的孫策,都開始有些爲對方而感到着急,此時臉上露出了一絲凝重之色語氣極爲小聲的對着身旁的孫策提醒道。

孫策聽到周瑜所說的話,雖然心中有些不忍,但是咬了咬牙,還是面色極爲沉重的從對方手中接過了聖旨。

在周瑜的安排下,這名使臣暫時被人帶下去好好的休息了,而如今的孫策坐在位子上看着眼前的聖旨,眼神之中露出了一絲苦澀的表情。

“伯符,是因爲這道聖旨的事情而感到苦惱嗎?”

周瑜看着孫策那沉默不語的模樣,此時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平靜的笑容,語氣極爲淡然的對着面前的孫策小聲的說道。

孫策臉上露出了一絲無奈的表情,面色極爲苦澀的看着,如今妄想自己的周瑜,語氣極爲難受的說道:“仲謀畢竟如今年紀尚爲年輕,如今我就這樣做出這種事情,再說父親當初臨死前可是囑託好了,我要好好的照顧弟妹,恐怕我這樣做是有些不對呀!”

“哈哈,伯符多慮了,雖然旨意上面讓仲謀前往,但是伯符可以推脫!畢竟現在山賊四起,四周戰亂頻繁,而仲謀年幼,恐怕很難遠去,待到仲謀年長几年後,再送入朝堂爲官!伯符,等到幾年後,恐怕別人都忘卻了這件事情!”

周瑜看着孫策因爲這件事情而感到心慌的樣子,臉上也露出了一絲平靜的笑容,面色極爲淡然的看着如今面前的孫策,語氣極爲平靜的對着孫策提醒道。

孫策原本還在爲這件事而感覺到有些苦惱,此時聽到了周瑜所說的話,原本心中的苦惱瞬間消散而去,此時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激動的笑容,如今的他感覺到面前的周瑜說的真對。

“原來如此,既然這樣的話那邊好多了,如今也不必爲這樣的事情而苦惱了!”

如今的孫策聽到周瑜所說的話,原本那愁眉苦臉瞬間消散,臉上露出了一絲激動的笑容。

周瑜看着孫策的這副模樣,此時他也完全的鬆了一口氣,同時也暗暗的爲此時掌握着朝廷的陳儀感到忌憚起來。

畢竟現在的使者突然的到來,很顯然如今的陳儀完全已經是盯住了現在的孫策,接下來孫策的發展恐怕是要受到如今陳儀的限制了。

而另外一邊,西涼地處荒漠,黃沙遍地,而如今的關羽和張飛兩人此時正面色凝重地帶着手下的士兵來到了如今的西北荒漠,此時的他們正向着如今的隴西靠近。

“呸!這一地的風沙簡直讓人難受的要死!”

張飛此時握緊着自己手中的丈八蛇矛看着這面前一地的風沙,如今臉上露出了一絲苦笑,語氣極爲不痛快的說道。

關羽默默的騎在戰馬之上,手裡緊緊握着青龍偃月刀,此時看着一旁不斷抱怨的關羽,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無奈的苦笑,很顯然如今的他是非常無奈的帶着手下的軍隊趕往這邊的。

畢竟天子可是下達了旨意,冊封兩人爲徵西和鎮西將軍,讓他們兩人派遣着士兵前往西涼去解決羌人的戰亂。

關羽和張飛本身跟隨着劉備許久,也受到了劉備的影響,對於如今天子所下的旨意,根本便沒有心思拒絕,畢竟他兩人可謂是對於天子極爲的推崇。

而西羌這邊早已經是戰亂頻繁,而如今的俄爾燒戈雖然得到了當今朝廷的幫助,但是如今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依舊是被打的節節敗退。

如今的他已經無奈的退守隴西城附近,希望靠着如今漢軍的幫助,來度過如今的危難。

俄爾燒戈此時坐在軍營之中,臉上帶着一絲無奈的苦笑,如今節節敗退的他可以說是讓自己手下軍隊的士氣都損失了許多,只不過如今的他並沒有完全的絕望,在他看來自己還有機會。

畢竟現在的他可是佔據在朝廷這一邊,自然而然會得到朝廷的幫助,如今的他相信到時候的朝廷應該不會就此看着自己這邊被別人所佔據。

“首領,遠處來了一隻軍隊,打着漢軍的旗號!”

而就在這時,只見一名士兵面色之上露出了一絲沉重之色目光之中,帶着一絲驚訝的來到了如今的軍長之中,語氣極爲激動的對着那唉聲嘆氣的俄爾燒戈說道。

俄爾燒戈聽到了這樣的話語,此時的臉上也露出了一絲沉重之色。很顯然如今的他可以說是非常的激動,在他看來,如今恐怕是漢軍看不得自己落得如此下場,所以選擇派遣軍隊來支援自己了。

“快!快去迎接!不還是我親自出營迎接吧!”

俄爾燒戈眼神之中露出了一絲激動之色,很顯然如今的這種情況可謂是讓他激動一場,如今他臉上帶着一絲笑容,飛快地從自己的位置上面起身,向着如今軍營之外快速的趕了過去。

關羽和張飛帶着如今手下的軍隊飛快的趕到了如今俄爾燒戈的軍營,看着前往軍營之外,前來親自迎接的軍隊手裡,此時兩人的眼中也露出了一絲興奮之色。

畢竟在他們看來,如今自己這邊的天下雖然戰亂頻繁,但是如今在天下異族面前,漢室依舊是擁有着他們的威望,以至於如今的他們非常的高興。

第四百一十一章 兩面的夾攻第三百六十四章 正面的作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荊州軍埋伏第二百一十四章 鬱悶的甘寧第四百一十四章 高句麗支援第二百八十九章 美髯公程昱第二百二十三章 援軍的到來第二百七十八章 曹操的憤怒第三百五十章 暗夜的來襲第三百五十八章 陸遜的計劃第二百一十三章 猛攻江夏城第二百八十一章 火海的包圍第三百三十二章 陳應的危機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堪荊州軍第二百七十六章 西涼的軍團第一百五十四章 密謀的諸侯第四百一十六章 無奈的舉動第三百五十四章 江東的危機第一百四十一章 立足曲阿城第三百五十五章 天下的局勢第三百七十二章 壓寨夫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整治曹操軍第二百三十九章 衝昏了頭腦第一百零三章 人才入囊中第一百章 火燒濮陽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戰神的末路第三百零五章 河北的世家第二百五十二章 瓜分荊州地第三百五十九章 進入南亞區第二百五十五章 劉備的預謀第三百五十八章 成功的突破第八十章 活捉馬孟起第一百六十七章 劉備的逃離第二百一十八章 漢室的忠臣第三百一十六章 堅守的鄴城第二百八十八章 曹昂的心思第一百八十章 求助兀突骨第三百七十八章 全新的天下第四百零八章 法律的設定第三百六十七章 東海的海盜第一百八十三章 陳家兩父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東海的海盜第三百六十三章 江東兩帥才第三百七十四章 頑強的敵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劉協的賭約第四百一十九章 襄平城動亂第九十章 狠毒成公英第一百三十一章 消失的皇帝第二十二章 欲與富家聯第四百二十五章 召見的鳳雛第四百一十章 守衛的郝昭第三百三十一章 狼狽的陳應第二百六十三章 宛城張繡降第二百九十一章 袁譚的初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西羌徹裡吉第二百一十四章 鬱悶的甘寧第三百二十八章 劉備的復出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制度推廣第二百一十二章 劉表探劉備第二百八十五章 世家的表態第三百六十七章 東海的海盜第一百二十六章 周瑜勸孫策第四百三十八章 南亞軍來襲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軍返長安第一百四十八章 關張投長安第一百一十四章 鄭度的到來第三百六十九章 暴躁的野人第六十五章 行軍草原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突出的鄴城第六十三章 呂布好凶猛第七十六章 天子離長安第五十三章 勸說徐公明第一百七十八章 火燒敵軍糧第四百三十九章 來襲的援軍第七十二章 益州的變動第三百五十三章 奸雄的末路第四十四章 鍾繇的到來第一百六十二章 曹操的危機第七十五章 兩方西涼軍第二百八十三章 公孫的反擊第四百二十三章 絕望公孫恭第三百六十三章 江東兩帥才第二百零五章 袁紹的仇恨第三百四十五章 江東的接替第一百五十八章 終究爲亂臣第一百五十二章 孫權爲人質第四百一十四章 高句麗支援第三百六十章 所謂的戰爭第八十八章 戲志纔到來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備投曹操第五十四章 成親和升官第五十八章 時勢造英雄第二百零八章 袁軍的哀鳴第三百三十九章 進攻江夏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終究爲亂臣第三百六十七章 東海的海盜第三百九十二章 國王和丞相第四百二十三章 絕望公孫恭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下的歸宿第二百二十七章 袁術的消息
第四百一十一章 兩面的夾攻第三百六十四章 正面的作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荊州軍埋伏第二百一十四章 鬱悶的甘寧第四百一十四章 高句麗支援第二百八十九章 美髯公程昱第二百二十三章 援軍的到來第二百七十八章 曹操的憤怒第三百五十章 暗夜的來襲第三百五十八章 陸遜的計劃第二百一十三章 猛攻江夏城第二百八十一章 火海的包圍第三百三十二章 陳應的危機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堪荊州軍第二百七十六章 西涼的軍團第一百五十四章 密謀的諸侯第四百一十六章 無奈的舉動第三百五十四章 江東的危機第一百四十一章 立足曲阿城第三百五十五章 天下的局勢第三百七十二章 壓寨夫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整治曹操軍第二百三十九章 衝昏了頭腦第一百零三章 人才入囊中第一百章 火燒濮陽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戰神的末路第三百零五章 河北的世家第二百五十二章 瓜分荊州地第三百五十九章 進入南亞區第二百五十五章 劉備的預謀第三百五十八章 成功的突破第八十章 活捉馬孟起第一百六十七章 劉備的逃離第二百一十八章 漢室的忠臣第三百一十六章 堅守的鄴城第二百八十八章 曹昂的心思第一百八十章 求助兀突骨第三百七十八章 全新的天下第四百零八章 法律的設定第三百六十七章 東海的海盜第一百八十三章 陳家兩父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東海的海盜第三百六十三章 江東兩帥才第三百七十四章 頑強的敵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劉協的賭約第四百一十九章 襄平城動亂第九十章 狠毒成公英第一百三十一章 消失的皇帝第二十二章 欲與富家聯第四百二十五章 召見的鳳雛第四百一十章 守衛的郝昭第三百三十一章 狼狽的陳應第二百六十三章 宛城張繡降第二百九十一章 袁譚的初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西羌徹裡吉第二百一十四章 鬱悶的甘寧第三百二十八章 劉備的復出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制度推廣第二百一十二章 劉表探劉備第二百八十五章 世家的表態第三百六十七章 東海的海盜第一百二十六章 周瑜勸孫策第四百三十八章 南亞軍來襲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軍返長安第一百四十八章 關張投長安第一百一十四章 鄭度的到來第三百六十九章 暴躁的野人第六十五章 行軍草原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突出的鄴城第六十三章 呂布好凶猛第七十六章 天子離長安第五十三章 勸說徐公明第一百七十八章 火燒敵軍糧第四百三十九章 來襲的援軍第七十二章 益州的變動第三百五十三章 奸雄的末路第四十四章 鍾繇的到來第一百六十二章 曹操的危機第七十五章 兩方西涼軍第二百八十三章 公孫的反擊第四百二十三章 絕望公孫恭第三百六十三章 江東兩帥才第二百零五章 袁紹的仇恨第三百四十五章 江東的接替第一百五十八章 終究爲亂臣第一百五十二章 孫權爲人質第四百一十四章 高句麗支援第三百六十章 所謂的戰爭第八十八章 戲志纔到來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備投曹操第五十四章 成親和升官第五十八章 時勢造英雄第二百零八章 袁軍的哀鳴第三百三十九章 進攻江夏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終究爲亂臣第三百六十七章 東海的海盜第三百九十二章 國王和丞相第四百二十三章 絕望公孫恭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下的歸宿第二百二十七章 袁術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