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關張投長安

孫策跟隨着周瑜進入了秣陵城,雖然水已經退去,但是到處是不斷哀鳴的百姓。

孫策看着眼前的情況,不由得皺起了眉頭,這和他想象之中百姓夾道歡迎有所不同。

而且他還從百姓的眼中看到了對於自己軍隊入城的厭惡以及懼怕。

“公瑾!我們這樣做真的對了嗎?”

現在的孫策甚至開始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些動搖起來,默默的將目光望向了一旁的周瑜,語氣有些感慨的詢問道。

周瑜看着孫策一臉苦澀的樣子,心中有些無奈,他對於孫策可謂是非常瞭解,別看孫策表面上是一副硬漢模樣,其實有時候他的內心非常的軟弱。

“若不是這樣的話,恐怕無疑我們的軍隊想要攻破這座城市,應當會到時候損失的就是我們的軍隊,伯符,如今爭奪天下,可不能有婦人之仁。”

周瑜目光堅定的看着那有些自我懷疑的孫策,語氣有些嚴肅的對着孫策說道。

孫策看着一旁周瑜臉色沉重的樣子,此時他也明白自己身上所擔待的責任。

完成父親的遺願,稱霸江東,光復孫家。

“我懂了!公瑾!”

孫策目光充滿堅定的看着,一旁帶着一臉笑容的周瑜,語氣極爲沉重的對着周瑜說道,然後騎着馬飛快的向着秣陵城中而去。

秣陵城將軍府,薛禮,太史慈,衛疆既然此時正被五花大綁的捆在孫策的面前。

薛禮,作爲秣陵城的主人,昨夜裡突然發大水,還沒來得及逃走,就被周瑜帶領的士兵所擒拿住。

而太史慈和衛疆兩人的面色可謂是極其的難看,兩人可以說是和敵人交戰不分勝負,最後被周瑜趕來的軍隊包圍,最終來不及脫身,被擒拿下來。

至於劉繇這一頭大魚當初發現發洪水的時候就發現情況不對,連忙帶着自己手下的親兵飛快的逃離了秣陵。

而周瑜的軍隊進入了城池之中,劉繇早已經遁逃的不知道去了哪。

孫策看着眼前的幾人表情各異,對於薛禮他倒是沒有感覺,畢竟當初他在袁術手下爲將的時候,曾經也帶兵攻打過廬江,殺害了廬江太守陸康。

至於一旁的太史慈和衛疆,孫策對於兩人倒是非常的看重,畢竟兩人都是武藝高強之輩,孫策最佩服這樣的人。

“如今你等皆爲階下之囚,可願投降嗎?”

孫策眼中不帶一絲感情的看着,如今被自己抓獲的敵人語氣冰冷的對着他們說道。

薛禮是一個膽小怕死之輩,此時聽說有活命的機會,連忙磕頭乞降。

而太史慈和衛疆兩人此時眼中帶着一絲猶豫,最終目光極爲堅定的站在一旁,一言不發。

“可不服?”

孫策目光沉重的看着兩人沉默不語的模樣,心中都開始有些着急起來。

“你以多勝少,非英雄之舉!要殺便殺,要剮便剮!何須多言!”

太史慈還沒有開口,一旁面色陰冷的衛疆就看着眼前的孫策,語氣憤怒的說道。

孫策聽到了這樣的話,看着兩人面色冰冷,視死如歸的模樣,心中也對兩人有些佩服起來。

這兩人不但武藝高強,而且對於劉繇這樣的人也十分的忠誠,劉繇那愚蠢的老兒根本不配擁有這兩名大將。

“既然你們兩人不願意投降的話,那我就放你們兩人離去,若是下次再被我抓到,就不要怪我不講情面!”

孫策此時看着兩人依舊是面色平靜不懼生死的模樣,最終緩緩向兩人開口道。

程普等身旁的衆位將領聽到了孫策說的話,頓時臉上露出了一絲驚訝之色,畢竟能夠抓獲兩人,可是耗了他們非常大的力氣,如今就這樣輕而易舉把他們放了,簡直就如同放虎歸山。

而正當他們準備開口勸說孫策之時,一旁的周瑜伸出了自己的手攔住了他們。

周瑜和孫策兩人都互相瞭解對方,此時他也明白孫策所想要表達的意思。

劉繇是孫策的大敵,兩人遲早會有再一次交戰的機會,而到時候將這兩名將你放回去,若是下一次孫策再一次擒住他們的話,倆人就不好意思再拒絕孫策的要求。

“你真的想放我們倆人走,你可要考慮清楚了!”

太史慈和衛疆被孫策手下的士兵解開了繩索,太史慈活動了一下自己的筋骨,面色極爲沉重的看着孫策,語氣帶着一絲疑惑的詢問道。

孫策看着兩人那疑惑的目光,面色沉重的點了點頭,示意兩人可以離去。

太史慈半信半疑的看着孫孫策,最終飛快的帶着衛疆離開了秣陵城。

“將軍,你準備去哪裡?”

衛疆和太史慈騎着胯下的戰馬,向着西南方向快速的離去,衛疆看着一言不發的太史慈,此時臉上露出了一絲遲疑之色。

太史慈聽到了對方所說的話,眼中帶着一絲疑惑的看着對方,現在不是回去繼續返回劉繇的陣營嗎?

“太史將軍,難道你不覺得那劉繇並非明主!”

衛疆看着面前的太史慈沉默不語的樣子,此時他連忙語氣嚴肅地對着太史慈說道。

“你到底想要表達什麼意思?直說吧!”

太史慈停下了自己胯下的戰馬,此時臉上帶着一絲凝重的看着面前的衛疆,

衛疆稍微的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說出了自己現在心中的想法。

“我覺得劉繇並非明主,跟着他最後的結局也只有敗亡,我聽聞北方朝廷正在招賢納士,我想到北方試試!”

衛疆一臉警惕地看着面前的太史慈,語氣極爲嚴肅的說道,在他看來,自己已經對劉繇可是仁至義盡,沒有再繼續爲對方效力的理由了。

太史慈聽了對方,所說的話沉默了一會,最終臉上露出了一抹苦笑。

“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以信立身,劉繇雖然無能,但是我不可無信無義,你若是想要離去的話,自可離去便是,我不會予以阻攔的。”

太史慈看着衛疆,畢竟兩人同僚一場,此時聽聞對方準備離去,眼神之中也露出了一絲苦澀之色,稍微的遲疑了一下,最終語氣極爲嚴肅的說道。

衛疆看了一眼太史慈,心中對於他的愚忠感覺到非常的無奈,但是心中還是對於他非常的佩服,此時看着他心中已經下定決心,只能無奈的苦笑。

“太史將軍,既然如此的話,那在下先行告辭,希望我們有再次相見的時候!”

衛疆看了一眼太史慈,最終策馬而去。

太史慈看着衛疆那離去的身影,心中可謂是感慨萬千,難道自己認爲的事情是錯的嗎?

猶豫片刻,太史慈也不去想太多,直接騎胯下的戰馬向着如今的西南而去。

而另外一邊,陳儀此時站在長安城門之外,等待着什麼。

東邊不遠處突然塵土飛揚,只見遠處飛快的趕來着一支軍隊。

而領頭的則是三員大將,其中最爲突出的兩名大將,一個是面如紅棗,一個面如黑炭,他們手中拿着武器,正飛快的趕了過來。

這三人不是別人,正是從兗州遠道趕來投奔自己的關羽張飛等人。

關羽和張飛,可是三國時期絕對不能跳過的人物,而兩人也是真正在三國志中被稱爲萬人敵的存在。

可以說關羽和張飛倆人的實力可謂是公認的強大。

“拜見車騎將軍!”

兩人來到長安城門看着正在城門之中等待着兩人的軍隊,再看着那飄舞的陳字大旗,一眼就認出了此時正在城門之處等待着的陳儀。

“三位將軍如今遠道而來,歸順朝廷,此乃大漢之幸事,快快跟隨我入城,如今我早已經設下酒宴,爲三位將軍接風洗塵!”

陳儀看着眼前的三人風塵僕僕的樣子,此時的臉上也露出了一絲喜悅的笑容,面色極爲平靜的對着如今眼前的三人說道。

只不過此時他卻發現身後的關羽兩人卻遲疑的站在原處。

“兩位將軍爲何遲遲的不願意進入城池呢?”

陳儀看着兩人這面色沉重久久不肯入城的模樣,此時的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疑惑之色,語氣有些遲疑的對着面前的兩人詢問道。

關羽看着面前的陳儀,猶豫了許久,最終才緩緩的開口詢問道:“車騎將軍,不知我家兄長可來到了長安?”

陳儀聽到了兩人所說的話,雖然眼神之中露出了一絲淡然之色,不過心中卻是極爲的沉重。

關羽和張飛兩個人果然是劉備的死忠,如今到了這種情況依舊是對劉備念念不忘。

陳儀爲了能夠將兩人完全的收服在自己的麾下,可是做了許多的準備,其中借刀殺人,藉助其他的勢力殺死劉備就是最爲重要的一環。

而現在的陳儀很顯然並不知道如今的劉備到底死了沒死,但是依靠他所設下的計謀,如今的劉備想要活着過來的微乎其微。

“玄德公嗎?玄德公現在還並沒有到達長安,兩位將軍不用擔心再下立馬派人去打探消息,若是有玄德公的消息,立馬告知兩位將軍!”

陳儀不動聲色的看着面前的兩人此時眼神之中露出了一絲平靜的笑容,語氣極爲淡然的對着兩人說道,如今的他當然不會將實話告訴兩人,畢竟陳儀說實話也不願意讓劉備這樣的傢伙繼續着活下去。

畢竟劉備可是梟雄一般的人物,這樣的人物極爲難以控制,說起來比起呂布這樣的人更容易成爲威脅。

“那就麻煩將軍了!”

關羽和張飛聽到了這樣的消息,雖然心中可謂非常的着急,此時現在他們卻基本上無能爲力,只能語氣有些請求的對着面前的陳儀說道。

陳儀便拉點頭,便帶着如今的軍隊,快速的向着城池之中而去。

而一處幽暗的地牢之中,此時劉備面色冰冷的坐在這地牢之中,眼神極爲沉重的看着如今,把自己困在這裡的敵人,心中可謂是極爲的憤怒。

陳宮此時面色極爲平靜的走入了地牢之中,看着被關在這裡的劉備,此時的眼神之中露出了一絲淡然的笑容,很顯然如今劉備被困在這裡正是他的傑作。

“玄德公,這牢房之中的伙食你還滿意嗎?”

陳宮看着劉備如今被困在牢房之中,蹲坐在一旁,此時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平靜的笑容,目光極爲淡然的盯着對方,語氣極爲小聲的對着劉備說道。

當初呂布可是想要將劉備殺害,只不過最後被陳宮攔下。

雖然呂布對於劉備可是恨得咬牙切齒,但是陳宮卻給出了他的理由。

劉備畢竟在徐州頗有威望,而且如今劉備落入自己這方的事情,實在太過古怪。

陳宮甚至懷疑這是曹操在用借刀殺人之際,想要借自己的手來解決劉備,如今在他的勸說之下,如今的呂布還是決定先暫時饒過面前的劉備,把劉備暫時關押在牢房之中。

“如今你要想殺我的話,儘管來殺我,不要在這裡多費口舌了,如今的我絕對不會投降你們的,你們還是別癡心妄想了!”

劉備被呂布關在這牢房之中,已經有些日子了,如今的劉備看起來十分的消瘦,可以說他在這牢房之中度過了許多的苦日子。

陳宮看着面前的劉備雖然已經被困在牢房如此之久,卻依舊保持着淡定從容的模樣,此時他臉上也露出了一絲平靜之色,面色極爲淡然的對着面前的劉備說道。

在劉備那不甘心的目光之下,此時的陳宮,嘴角帶着一絲笑容的緩緩的離開了牢房。

“溫侯,如今我們可以把劉備送回曹操那裡,到時候讓曹操頭疼去吧!”

牢房外,陳宮看着一旁的呂布,此時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平靜的笑容,此時面色極爲激動地對着面前的呂布說道。

呂布聽到了這樣的話,此時眼神之中露出了一絲凝重之色,在思考了許久以後,最終還是點了點頭同意了對方提出的建議,畢竟如今的劉備和曹操都是他的敵人,如今讓兩方自相殘殺,纔是他最想看到的事情。

“這件事就靠你了,可不要讓我失望!”

呂布默默的閉上了自己的眼睛,緩緩的向着門外走去。

第二百三十二章 曹袁的動態第六十六章 草原局勢明第二百六十章 脫離兗州軍第三百三十六章 末路的關羽第一百三十一章 消失的皇帝第三百一十二章 曹仁的死亡第二百八十六章 整治曹操軍第三百九十五章 烏孫國覆滅第二百二十章 悲劇的伏壽第二百二十八章 諸侯的表現第二十七章 王家麒麟子第二百五十九章 黃忠被包圍第一百零四章 謀劃益州地第三百五十九章 進入南亞區第四百一十四章 高句麗支援第三百一十六章 堅守的鄴城第五十五章 天下的發展第三百三十九章 進攻江夏城第二百四十三章 劉協的賭約第二百二十八章 諸侯的表現第三百五十五章 反抗的南亞第四百零五章 死不甘心第二十六章 李儒終出山第二百六十九章 被擒的呂布第三百章 河水圍烏巢第十一章 卓死長安變第三百六十五章 潰不成軍第一百五十二章 孫權爲人質第三百四十八章 敵軍敗象露第三百七十一章 圍攻倭國島第三十四章 巧釋呂奉先第二百四十八章 馬趙爭高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武將的反對第二百一十五章 甘寧的去留第八十二章 重歸長安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惱火的袁術第二百六十五章 荊州形勢變第三百一十一章 永遠不撤離第十二章 決裂朝會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油口縣李嚴第四十三章 司馬二公子第三百八十六章 熱鬧的島嶼第三百六十四章 兩軍正交戰第八十五章 馬騰的歸附第一百九十章 終破西羌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劉備的逃離第四百二十章 兵臨襄平城第四百一十一章 兩面的夾攻第一百七十章 引水攻縣城第三十章 掌握太原城第一百三十章 長安的異動第一百九十章 終破西羌軍第二百九十七章 斬殺淳于瓊第八十四章 借策嚇馬騰第二百六十二章 荊州的變動第二百三十八章 擾亂的計劃第三十八章 隔閡相攻伐第三百六十七章 劉備的腦袋第三百二十四章 魯肅的勸說第一百八十九章 援軍的到來第一百六十二章 曹操的危機第一百六十三章 撤退的盟軍第九十六章 再見荀文若第二百五十九章 黃忠被包圍第三百零三章 關羽的到來第三十章 掌握太原城第九十一章 西涼歸文禮第四百三十六章 土著的軍民第三百六十七章 東海的海盜第八十四章 借策嚇馬騰第二十二章 欲與富家聯第三百四十三章 潰敗的劉備第七十三章 西涼馬家軍第四百三十八章 南亞軍來襲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備投曹操第三百一十四章 逃跑的曹操第三章 混跡長安中第二百七十八章 曹操的憤怒第三百五十四章 追擊潰散軍第二百九十三章 自大的袁譚第一百七十四章 連續的戰敗第一百八十九章 援軍的到來第三百七十二章 壓寨夫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荀攸和荀彧第二百五十章 江東和荊州第四百零七章 桃園三兄弟第四百二十二章 高句麗敗亡第三百六十五章 潰不成軍第二百一十章 劉表的擔憂第八十六章 圍攻陳文禮第二百四十五章 審配的防備第一百六十七章 劉備的逃離第一百八十二章 南蠻的解決第五十八章 時勢造英雄第二百九十四章 曹操的惱火第二百八十六章 整治曹操軍第三百五十七章 孫權的無奈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懾西羌軍第二百五十九章 黃忠被包圍
第二百三十二章 曹袁的動態第六十六章 草原局勢明第二百六十章 脫離兗州軍第三百三十六章 末路的關羽第一百三十一章 消失的皇帝第三百一十二章 曹仁的死亡第二百八十六章 整治曹操軍第三百九十五章 烏孫國覆滅第二百二十章 悲劇的伏壽第二百二十八章 諸侯的表現第二十七章 王家麒麟子第二百五十九章 黃忠被包圍第一百零四章 謀劃益州地第三百五十九章 進入南亞區第四百一十四章 高句麗支援第三百一十六章 堅守的鄴城第五十五章 天下的發展第三百三十九章 進攻江夏城第二百四十三章 劉協的賭約第二百二十八章 諸侯的表現第三百五十五章 反抗的南亞第四百零五章 死不甘心第二十六章 李儒終出山第二百六十九章 被擒的呂布第三百章 河水圍烏巢第十一章 卓死長安變第三百六十五章 潰不成軍第一百五十二章 孫權爲人質第三百四十八章 敵軍敗象露第三百七十一章 圍攻倭國島第三十四章 巧釋呂奉先第二百四十八章 馬趙爭高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武將的反對第二百一十五章 甘寧的去留第八十二章 重歸長安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惱火的袁術第二百六十五章 荊州形勢變第三百一十一章 永遠不撤離第十二章 決裂朝會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油口縣李嚴第四十三章 司馬二公子第三百八十六章 熱鬧的島嶼第三百六十四章 兩軍正交戰第八十五章 馬騰的歸附第一百九十章 終破西羌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劉備的逃離第四百二十章 兵臨襄平城第四百一十一章 兩面的夾攻第一百七十章 引水攻縣城第三十章 掌握太原城第一百三十章 長安的異動第一百九十章 終破西羌軍第二百九十七章 斬殺淳于瓊第八十四章 借策嚇馬騰第二百六十二章 荊州的變動第二百三十八章 擾亂的計劃第三十八章 隔閡相攻伐第三百六十七章 劉備的腦袋第三百二十四章 魯肅的勸說第一百八十九章 援軍的到來第一百六十二章 曹操的危機第一百六十三章 撤退的盟軍第九十六章 再見荀文若第二百五十九章 黃忠被包圍第三百零三章 關羽的到來第三十章 掌握太原城第九十一章 西涼歸文禮第四百三十六章 土著的軍民第三百六十七章 東海的海盜第八十四章 借策嚇馬騰第二十二章 欲與富家聯第三百四十三章 潰敗的劉備第七十三章 西涼馬家軍第四百三十八章 南亞軍來襲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備投曹操第三百一十四章 逃跑的曹操第三章 混跡長安中第二百七十八章 曹操的憤怒第三百五十四章 追擊潰散軍第二百九十三章 自大的袁譚第一百七十四章 連續的戰敗第一百八十九章 援軍的到來第三百七十二章 壓寨夫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荀攸和荀彧第二百五十章 江東和荊州第四百零七章 桃園三兄弟第四百二十二章 高句麗敗亡第三百六十五章 潰不成軍第二百一十章 劉表的擔憂第八十六章 圍攻陳文禮第二百四十五章 審配的防備第一百六十七章 劉備的逃離第一百八十二章 南蠻的解決第五十八章 時勢造英雄第二百九十四章 曹操的惱火第二百八十六章 整治曹操軍第三百五十七章 孫權的無奈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懾西羌軍第二百五十九章 黃忠被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