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平原相劉備

郭嘉萬萬沒有想到司馬懿會趁着這個時候向自己索要禮物。

早知道郭嘉才懶得受這個徒弟,到時候又要送禮物,又要交徒弟,這可是非常煩人的事情。

“師父,你難道連禮物都送不出來嗎?你是不是太摳了?”

司馬懿如同一隻狡詐的小狐狸般,眼睛眯眯的盯着面前的郭嘉,下意識的說道。

郭嘉看着司馬懿說出這樣的話,頓時臉上露出了一絲詭異的笑容,這司馬懿小小年紀就會用這樣的方法來激自己,將來絕對不可限量。

猶豫了一會,郭嘉從自己的腰間取出一個香囊,面色極爲平靜的向着司馬懿丟了過去。

司馬懿還沒有看清楚什麼東西,見郭嘉像自己丟了過來,連忙伸手撿了過去。

當司馬懿接住了郭嘉丟過來的東西,整個人都完全愣住了。

那是一個紅色的香囊,而香囊上面刻着一對鴛鴦,此時散發着一股淡然的茉莉清香。

“師父,你送我一個香囊,真的好嗎?”

司馬懿滿頭黑線的看着拿着酒,葫蘆正在品着美酒郭嘉,語氣不滿的對着郭嘉說道。

一般在這個時代的香囊是女子所繡,是作爲一個裝飾品,就算是送人的話也是男女之間互相送,哪有師父送徒兒香囊的。

陳儀正在處理事務,也看到了郭嘉送了司馬懿一個香囊,看着那死豬不怕開水燙的郭嘉,陳儀也無語了。

“你不知道這個香囊對我有多重要,想當初我年紀輕輕的時候可是一個風流倜儻的公子哥,這香囊可是麗春樓小花姑娘送給我的!可以說這個香囊的意義非常之大!”

郭嘉見司馬懿如此不滿,連忙張嘴解釋道。

不過他這樣越解釋司馬懿心中的不滿更加的濃了。

別人妹子送你的東西,你就轉增給我,這天下有這樣的師父嗎?

渣男!

陳儀看着郭嘉那面色輕浮的樣子,頓時心中想到了自己那個時代的詞,眼睛緊緊的盯着面前的郭嘉,暗罵道。

郭嘉發現了兩人望向自己的目光怪異,無奈的嘆了一口氣,面色極爲隨意的說道:“我身上值錢的東西就那麼幾點,除了這美酒就是這香囊了,難道還要我把這美酒送給你不成?”

陳儀苦笑的看着郭嘉,他倒是相信對方所說的話,這傢伙整天都是花天酒地,自己給的他的俸祿,他一般都是用來養活自己吃飯的,剩下的餘錢基本上是浪光了,他能有東西送出去就完全見鬼了。

“沒事,就算是美酒也比這香囊好,要不然把你這酒葫蘆送給我吧!”

司馬懿聽了郭嘉的話,眼睛眯眯的看着對方,稍微的思索了一下,最終語氣極爲得意的對着郭嘉說道。

郭嘉看着面前這小傢伙,竟然瞄向了自己的酒葫蘆,此時輕輕的用手掂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酒葫蘆,最終猶豫了一下向着面前的司馬懿遞了過去。

“這酒葫蘆陪了我很多年,如今也是需要換一個新的了,既然徒兒你想要的話,爲師就把它送給你,你可不要辜負了爲師對你的期待!”

郭嘉一臉嚴肅的看着面前的司馬懿,語氣沉重的對着司馬懿說道,然後將自己的酒葫蘆送給了對方。

司馬懿聽了郭嘉的話,本以爲能從這師父這裡撈到一些好處,但是看着自師父傅竟然如此沉重的將這代表着歲月的酒葫蘆送給自己,心中不由的感動。

拿着這沉甸甸的酒葫蘆,司馬懿此時感覺到這是自己師父對於自己沉重的期望。

坐在一旁的陳儀,有些無語的望着那面色帶着沉重,眼神之中充滿期望的郭嘉,心中露出一絲鄙夷之色。

不停感慨着這傢伙如今的演技是這麼高,要不是自己知道,這酒葫蘆是他半個月前賣回來的,陳儀還真的信了。

看着那司馬懿面色沉重,眼神之中充滿感激的模樣,陳儀無奈的搖了搖頭,這以後司馬懿被這便宜師父郭嘉賣了,恐怕還會老老實實的幫他數錢。

“你們都下去準備一下吧,明天就要準備出兵了!”

看着面前的這兩個傢伙,陳儀苦笑了一聲,趕緊把這兩個傢伙趕走了。

清晨陳儀換上了一身戰甲,不過當他帶着軍隊離開城池的時候,卻發現了此時的郭嘉和司馬懿那鬼鬼祟祟的樣子。

只見如今的郭嘉和司馬懿竟然都帶着一個酒葫蘆掛在腰間,仔細一看兩人便是一大一小的酒鬼,而此時兩人正時不時互相拿起各自手中的酒葫蘆碰着。

陳儀看着這兩人差點狼狽爲奸,頓時開始有些疑惑起來,自己把司馬懿交給郭嘉教導真的好嗎?

不會郭嘉也會將司馬懿教導成一個酒鬼吧?

“仲達,告訴你一件事情,想要想出好的計謀,只有喝醉了酒纔有靈感!”

郭嘉此時手裡拿着酒葫蘆,還在和對面一樣拿着酒葫蘆的司馬懿探討着自己的靈感。

司馬懿聽到了這樣的話,看着自己的酒葫蘆,然後看着對方那喝着酒的模樣,也拿起酒葫蘆開始往自己嘴裡灌下去。

陳儀此時面色凝重的看着兩人這哥倆好的模樣,最終只能無奈的帶着軍隊,浩浩蕩蕩的從太原城出發準備越過黑山直接進攻鮮卑部落。

陳儀要用自己的實力,讓鮮卑部落知道這幷州到底是誰說了算。

而兗州這邊,呂布已經偷偷的帶着軍隊來到了如今兗州的治所陳宮,而曹操自從攻打徐州以後便將東郡交給了陳宮。

而呂布一來到東郡,就受到了這裡的世家大族的歡迎,而世家大族們,紛紛出城相迎,迎接呂布和他手下的軍隊的到來。

說起來呂布倒是非常受到世家大族的歡迎,在長安時,就和世家大族打成一片。

而呂布逃到兗州以後,兗州的世家大族就背叛了曹操聯合呂布攻打兗州。

就算是後來呂布到了徐州以後,徐州的世家大族也聯合呂布背叛了劉備,將劉備趕出了下邳。

當然主要的是世家大族看着呂布有些傻,這樣的人最好控制,也容易維護自己各自世家大度的權益,所以纔會和呂布交往密切。

現在時代只有利益爲準,呂布則是世家大族看到能夠維護自己利益最好的人選。

呂布進入城中,陳宮就親自將呂布送到了主位,畢竟呂布如今的身份地位都是很好,中央的官職任命爲衛將軍。

可以說呂布在整個兗州的官職方面的位置比普通的兗州牧還大。

“曹操雖然已經走了,但是他在每個城池都駐守着軍隊,如今聽說你們要幫助我奪取兗州,這攻打城池方面並不是我手下騎兵所擅長的!”

呂布面色沉重的看着如今東郡的世家大族,此時的他稍微的思考了一下,最終語氣沉重的對着這羣世家大族的人說道。

陳宮看着呂布的模樣,知道呂布這是害怕又一次失敗,再一次成爲喪家之犬。

畢竟呂布自從在長安被李榷和郭汜兩人手下的西涼軍打敗以後一直流亡關東,居無定所。

若是這一次計劃失敗的話,恐怕呂布很難再找到一個棲身之所,所以呂布對於這次的恭喜兗州的計劃非常的看重。

“攻城方面,自然不需要麻煩溫侯,溫侯只需要對付某些前來進攻的傢伙就可以了,這堅固的城池自然有人幫溫侯奪取!”

陳宮見呂布面色如此沉重的模樣,稍微的遲疑了一下,最終語氣極爲嚴肅的對着呂布說道。

這守衛在各個地方城池的士兵的人數並不是太多,說起來他們的實力連駐守在城池之中,世家大族的守衛的人數還要少。

到時候根本不要從外面進攻,直接從內部瓦解,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幫助呂布奪取兗州的城池。

當然在這些城池之中,依舊是會有些硬骨頭,比如說鎮守在甄城的夏侯惇等人,不過這些都不足爲懼。

等到呂布完全的將這一塊地方全部的佔領的話,這些小問題將會起而一舉的解決。

陳宮的話給了呂布一顆定心丸,原本還有些緊張的呂布頓時心情變得放鬆了許多。

而攻伐徐州的曹操卻一路之上勢如破竹。

在三天不到的時間,就攻打下了徐州東北的門戶小沛。

小沛作爲徐州東北的門戶,一直是抵抗兗州的戰線前沿,和下邳呈掎角之勢,可謂是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只不過如今這作爲徐州東北門戶的小沛城,如今卻被曹操拿下了。

曹操在斬殺了城池之中反抗激烈的守衛士兵,以及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百姓,便繼續帶着軍隊向着南方的下邳而去。

而陶謙卻坐不住了,曹操展現出來的實力讓他感覺到讓人緊張的危險,如今再這樣下去的話,恐怕整個徐州都要被曹操吞併了。

而正在陶謙感覺到有些爲難的時候,覺得自己徐州面臨着巨大危險之時,在外請求援軍的糜竺回來了。

當然糜竺回來了,同時也帶來了對付曹操的援軍。

陶謙聽說有援軍來了,親自出城相迎,只見援軍領頭的是一位面如冠玉,神色柔和,眼中帶着無限神采的中年人。

而他身後卻有着三位虎將,左邊的那個身穿着一身綠色的袍子,頭上戴着一頂綠色的帽子。

只見那名虎將面若紅棗,手不停的揉着他胸前的長髯,另外一隻手中還提着一把青龍偃月刀。

而另外一員虎將手握長八蛇矛,整個人就如同從非洲來的,整張臉黢黑的,那絡腮鬍配上那睜大的眼睛,簡直是讓人有些害怕。

而站在最後面的那名大漢則手握着一雙長戟,身材魁梧,面色凝重的盯着出城相迎的陶謙。

而他們身後則有一隻將近千人的騎兵部隊以及數千人的步兵部隊。

沒錯,這三人便是劉關張的桃園三兄弟,至於身後拿着長戟的,則是陳儀一直想要招攬,卻招攬不到的太史慈。

當然現在的太史慈並沒有投靠劉備,只是作爲客將前來幫助劉備解決曹操攻打徐州的事情。

等到解決了這件事情以後,他便會向南前往揚州,畢竟如今的太史慈收到了同鄉劉繇的邀請。

劉繇本來就和太史慈是同鄉的人,而如今的劉繇剛剛被朝廷任命爲揚州刺史,現在正需要人才,於是劉繇將目光望向了自己的老鄉太史慈。

本來太史慈還在猶豫自己是投靠陳儀,還是劉繇,不過想來想去,最終還是選擇了劉繇。

首先劉繇是太史慈的老鄉,可以說兩人的身份是非常親近的,其次劉繇身份地位就比北方的陳儀厲害。

畢竟劉繇可是漢室宗親,光這樣的身份就是一個金字招牌。

而且太史慈覺得北方地區太過混亂了,自己不想在北方待太久,於是就打算此次幫助劉備解決了徐州支委,以後就南下投奔劉繇的揚州。

當然劉備也曾招攬過太史慈,只不過太史慈感覺到對方的實力太差,並且如今的劉備還是在公孫瓚的麾下,於是拒絕了劉備的招攬。

而至於劉備手下的軍隊,則有一部分是從公孫瓚和孔融手上借過來的,要不然劉備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多的軍隊。

“州牧,這是平原相劉備!”

糜竺倒是很看好劉備認爲劉備有成就大業的能力,於是連忙來到了陶謙面前,語氣有些凝重的對着陶謙介紹劉備起來。

陶謙雖然對於劉備身份地位有些看不上,但是看着對方竟然能夠帶着如此多的軍隊前來救援,自己圓滿心中的隔閡也消散了許多。

“多謝劉相國前來支援徐州。老夫帶徐州的百姓先謝過相國了!”

陶謙此時面色極爲恭恭敬敬的對着劉備說道,眼神之中帶着一絲感激之色。

而劉備也不敢妄自尊大,看着對方一州之牧都對自己客客氣氣的樣子,連忙回禮道:“曹操殘暴夫人竟然殺害瞭如此多的平民百姓,如今我前來支援也是爲替天行道而來!”

兩人相互交談了許久,陶謙便邀請劉備和他手下的軍隊前往下邳城中。

酒宴中,陶謙也向面前的劉備試探了幾句,而劉備卻毅然平靜,對於陶謙的試探也是輕鬆迴應。

陶謙在這酒宴之上也完全的認識了面前的劉備,瞭解了面前的劉備,此人也覺得劉備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

而曹操依然帶着軍隊勢如破竹,很快就快要打到了下邳。

而這個消息也被徐州牧陶謙知道,陶謙知道這個消息,頓時面色變得極爲濃重,連忙召集自己手下開始商議此事。

陶謙坐在自己的位置,如今他的臉色可以說是非常的凝重,從探子打探消息,曹操如今很快就要帶着軍隊到達下邳。

差不多在今天午時的時候,曹操就會到來。

“如今曹操帶着手下的大軍到來,如今勢如破竹,劫掠我徐州州郡,殘害我徐州百姓,諸位可有對付曹操的辦法嗎!”

陶謙面色凝重的看着自己手下的文武百官,在看着這次前來支援自己的劉備等人此時思索了一下,語氣凝重的對着他們問道。

如今徐州的文武百官知道這樣的事,頓時面色都變得極爲民衆,如今沒有人敢出來獻策,而此時的陶謙看着這樣的情況,只能無奈的將目光望向了此時,前來支援自己的劉備。

而劉備只是靜靜的坐在底下的位子,如今他也明白自己的身份自己並不是徐州的人,如今在這樣的會議上面開口也有些不好。

“玄德如今曹操來勢洶洶,你可有對付曹操的辦法?”

陶謙看着衆人都閉口不言的模樣,頓時眼神之中露出了一絲失望之色,他知道這些人都是世家大族的人,真正有才學的人真的很少,如今的他只能將希望望向了遠處的劉備。

劉備看着如今的陶謙將問題問向自己,此時的他悄悄的擡起頭,稍微的思索了一下,腦海中便有了思路。

“在下認爲,如今曹操軍隊來勢洶洶,兵鋒正盛,如今我軍若是強行和敵軍交手的話,恐怕難得戰勝對方,我如今建議還是將軍隊全部屯於下邳,靠着誠實堅固之利來對付曹操!”

劉備稍微的思索了一下,頓時面色極爲凝重的對着此時向自己詢問問題的陶謙說道。

現在的曹操的確是軍隊非常的強大,就算是劉備手下擁有如此強悍的猛將,也不敢打包票,能夠對付曹操,可以說曹操給予了整個徐州信心上非常大的打擊。

“呵呵,真是迂腐至極,你若是怕了,那曹操就直接說,何必說的如此委婉!”

就在劉備剛剛說完自己建議的時候,此時衆人正在思考劉備的話有沒有道理,而這時一道不合羣的聲音突然響起。

衆人聽到這樣的聲音,將目光望向了此時,說出這話的人,只見一名面色粗獷的大漢,此時目光緊緊的盯着劉備,眼神之中帶着一絲鄙夷之色。

“曹豹,不得無禮!”

陶謙也看着眼前這樣的情況,頓時面色變得凝重起來,語氣有些沉重的對着對方訓斥道。

曹豹看了陶謙一眼,眼神之中並沒有懼怕之色,如今的徐州可以說雖然州牧是陶謙,但是歸根到底,如今的徐州早已被這羣世家大族所架空。

而曹豹更不要說如今他可是掌管着徐州所有的軍隊,就連陶謙對於他也要忌憚三分,如今面對陶謙的訓斥,他根本有所不懼。

劉備此時也目光極爲平和,並沒有太生氣,而是眼神緊緊的盯着遠處,那有些飛揚跋扈的陶謙。

張飛站在劉備的時候,聽到對方對自己家大哥如此的無禮,正要爆發的時候,卻被一旁的關羽給攔了下來。

關羽性格還是比較沉穩的,知道這個時候可不能夠招惹太多的人,不讓對於劉備可是非常不利的。

張飛此時忍住了心中的怒火,目光緊緊的盯着對面的曹豹,發誓總有一天要將這傢伙打一頓。

“在下之言只是一家之言,只代表我的看法,不知道曹將軍可有對付曹操的想法?”

劉備雖然現在被對方給懟了,但是依舊是面色平和,此時目光平靜的盯着對方,語氣極爲淡然的向對方詢問道。

曹豹看了劉備一眼,冷哼一聲,臉色極爲洋洋自得的對着面前的劉備說道:“曹操之所以能夠如此之快的攻入我徐州的腹地,主要是打來一個出其不意,我們的軍隊還沒有來得及防禦,他就打了過來,若是我們的軍隊全部的出擊,必然能將曹操擊潰!”

衆人此時看着面前的曹豹,目光之中露出了一絲驚訝之色,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曹豹竟然在如此的時候,勸說衆人出兵對付曹操。

劉備聽了曹豹的話,心中有些不愉快,對於對方把曹操看着太輕,他感覺到徐州有這樣的將領,活該被人家打到腹地。

陶謙聽到曹豹所說的話,此時整個人的面色也變得凝重起來,他也知道曹豹是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本事,如今說出這樣的話讓陶謙很不開心。

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海的王者第三百七十八章 曹操的算計第六十三章 呂布好凶猛第四百一十八章 欺人太甚第四百零八章 法律的設定第一百三十九章 坐看西羌亂第三百五十章 暗夜的來襲第二百六十五章 荊州形勢變第一百六十六章 慌張的劉備第三十二章 喜得兩猛將第三百六十六章 陸遜的歸來第一百四十四章 暗中的黑手第一百三十六章 孫策攻曲阿第二十九章 世家的臣服第四十章 射殺骨毒侯第三百八十章 倭國俾彌呼第三百四十六章 抗擊的開始第七十九章 馬超會坑爹第七十四章 狂妄馬孟起第二十九章 世家的臣服第一百七十二章 南蠻王孟獲第一百零四章 謀劃益州地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想到吧第四百三十七章 求饒的土著第一百三十一章 消失的皇帝第一百六十二章 曹操的危機第二百五十六章 求援益州軍第九十三章 隱藏的野心第三十章 掌握太原城第四十二章 白波軍覆滅第三百七十一章 圍攻倭國島第十九章 富貴錦衣還第四百一十八章 欺人太甚第二百六十三章 宛城張繡降第十一章 卓死長安變第四百一十三章 公孫康之死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於重洋第一百二十五章 徐州的變動第三百六十七章 父親的仇恨第二百五十二章 瓜分荊州地第八十八章 戲志纔到來第二百四十九章 馬超和趙雲第二百九十三章 自大的袁譚第三百七十三章 天子的苦澀第二百八十七章 曹操的長子第二百五十七章 張遼設埋伏第九十五章 楊修和司馬第三十一章 土地新政策第一百四十八章 關張投長安第四十六章 收復上黨郡第二百四十章 袁公路的死第三百七十章 劉協的希望第三百零九章 曹操的發現第三百三十二章 陳應的危機第五十六章 辭歲邁今年第二百九十一章 袁譚的初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英雄的見面第三百八十四章 漢朝繼承者第三百七十二章 計劃的失敗第三百二十一章 孫權的決意第二百三十五章 愚蠢的伯符第三百五十四章 追擊潰散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魏延的疏忽第一百五十七章 長安城變亂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耀的禮物第二百三十五章 愚蠢的伯符第三百三十八章 製造霹靂車第三百章 河水圍烏巢第三百一十九章 呂布的到來第二百二十九章 膨脹的袁術第一百九十二章 下邳城門開第三百二十三章 河北落手中第十三章 躲不過定律第三百二十四章 魯肅的勸說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堪荊州軍第三十二章 喜得兩猛將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決的劉璋第四百二十八章 封賞的不同第七十七章 陳儀的救援第三百五十六章 魯肅的想法第一百零九章 兩派系衝突第一百二十三章 益州的歸附第四百零三章 周瑜的打算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決的劉璋第一百一十七章 奪取劍門關第三十五章 太原陳閻王第十二章 決裂朝會上第一百零二章 鎮守汜水關第一百九十八章 進攻或等待第一百二十章 重修洛陽城第三十七章 各方的看法第三百九十八章 攻打西羌族第一百六十三章 撤退的盟軍第五十七章 曹操的仇恨第四百二十五章 召見的鳳雛第四百零四章 劉備的決定第八十一章 西涼的局勢第七十二章 益州的變動第十一章 卓死長安變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懾西羌軍
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海的王者第三百七十八章 曹操的算計第六十三章 呂布好凶猛第四百一十八章 欺人太甚第四百零八章 法律的設定第一百三十九章 坐看西羌亂第三百五十章 暗夜的來襲第二百六十五章 荊州形勢變第一百六十六章 慌張的劉備第三十二章 喜得兩猛將第三百六十六章 陸遜的歸來第一百四十四章 暗中的黑手第一百三十六章 孫策攻曲阿第二十九章 世家的臣服第四十章 射殺骨毒侯第三百八十章 倭國俾彌呼第三百四十六章 抗擊的開始第七十九章 馬超會坑爹第七十四章 狂妄馬孟起第二十九章 世家的臣服第一百七十二章 南蠻王孟獲第一百零四章 謀劃益州地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想到吧第四百三十七章 求饒的土著第一百三十一章 消失的皇帝第一百六十二章 曹操的危機第二百五十六章 求援益州軍第九十三章 隱藏的野心第三十章 掌握太原城第四十二章 白波軍覆滅第三百七十一章 圍攻倭國島第十九章 富貴錦衣還第四百一十八章 欺人太甚第二百六十三章 宛城張繡降第十一章 卓死長安變第四百一十三章 公孫康之死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於重洋第一百二十五章 徐州的變動第三百六十七章 父親的仇恨第二百五十二章 瓜分荊州地第八十八章 戲志纔到來第二百四十九章 馬超和趙雲第二百九十三章 自大的袁譚第三百七十三章 天子的苦澀第二百八十七章 曹操的長子第二百五十七章 張遼設埋伏第九十五章 楊修和司馬第三十一章 土地新政策第一百四十八章 關張投長安第四十六章 收復上黨郡第二百四十章 袁公路的死第三百七十章 劉協的希望第三百零九章 曹操的發現第三百三十二章 陳應的危機第五十六章 辭歲邁今年第二百九十一章 袁譚的初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英雄的見面第三百八十四章 漢朝繼承者第三百七十二章 計劃的失敗第三百二十一章 孫權的決意第二百三十五章 愚蠢的伯符第三百五十四章 追擊潰散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魏延的疏忽第一百五十七章 長安城變亂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耀的禮物第二百三十五章 愚蠢的伯符第三百三十八章 製造霹靂車第三百章 河水圍烏巢第三百一十九章 呂布的到來第二百二十九章 膨脹的袁術第一百九十二章 下邳城門開第三百二十三章 河北落手中第十三章 躲不過定律第三百二十四章 魯肅的勸說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堪荊州軍第三十二章 喜得兩猛將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決的劉璋第四百二十八章 封賞的不同第七十七章 陳儀的救援第三百五十六章 魯肅的想法第一百零九章 兩派系衝突第一百二十三章 益州的歸附第四百零三章 周瑜的打算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決的劉璋第一百一十七章 奪取劍門關第三十五章 太原陳閻王第十二章 決裂朝會上第一百零二章 鎮守汜水關第一百九十八章 進攻或等待第一百二十章 重修洛陽城第三十七章 各方的看法第三百九十八章 攻打西羌族第一百六十三章 撤退的盟軍第五十七章 曹操的仇恨第四百二十五章 召見的鳳雛第四百零四章 劉備的決定第八十一章 西涼的局勢第七十二章 益州的變動第十一章 卓死長安變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懾西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