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朝廷的應對

這個世界的太平教,發動起義的規模卻是遠遠大於正史或者演義。

初期人數不多,都是萬把人,不過隨着裹挾和吸收,人數迅速膨脹到了上百萬人。不少各自爲戰的渠帥,甚至已經不會去顧及與世家甚至皇帝的協議,因爲他們的兒女基本上已經送去了自治區,已經沒有什麼好顧慮的了!

一時間,各州的糧商直接被洗劫一光,但有抵抗的直接推平。袁閥在豫州最大的商會被洗劫一空,好在留守的袁遺沒有太大的抵抗,不過這也導致袁閥的財物和糧食盡數被劫。

去人留地,人地兩失,去地留人,人地兩存。

袁閥未必知道這個道理,但他們更清楚,世家的真正可怕不是他們手中的權力,而是那龐大的家族成員。隴西李氏沒落,爲何大家都不敢對他下手,只因爲隴西那邊幾乎都是他們的族人,龐大的族人基礎就是他們依然是門閥級別存在的保障。

何謂世家,就算沒錢沒地位,只要宗祠不倒,只要族譜不滅,大家聚衆數萬人一起工作,把錢都集中到少數精銳上面,至少能堆出幾個官員出來,進而以這幾個官員爲基礎,反饋到家族身上,同時家族之人,又是這幾個官員最大的後盾,這纔是家族強大的關鍵。

大世家都懂得明哲保身之法,而太平教徒也不敢逼迫太甚,好歹是讓袁閥保留了下來。不過那些想不開的小世家或者土豪就倒黴了,直接就被屠殺一空,家財和糧食也被搶光。

這是張角定下來的基本原則,那就是最大限度的囤積糧食。這是針對提前起義的後續謀劃,既然提前起義,那麼就意味着百姓甚至有可能都沒辦法春耕。

既然沒辦法春耕,那麼起義地方的糧食就會出現問題,現階段還看不出什麼,但秋天之後,他們很有可能就會因爲缺糧,而被朝廷大軍剿滅。

或許李煜也沒有想到吧?就那麼一句‘小心身邊人’的提醒,就讓張角完善了起義的謀劃,使得原本提前起義帶來的各種不便,迅速彌補了過來。關鍵還是由於黃巾渠帥們沒有了顧慮,所以只要擋在他們面前的敵人,不管是世家還是什麼,他們都不會輕易妥協。

將領拼命,下面的士卒自然也願意拼命,黃巾軍的戰鬥力比歷史上至少提升了一倍!偏生那些世家,這些年也囤積了不少的武器和裝備,皮甲更是裝備了不少,比如袁閥甚至還有馬棚,裡面有五十多匹好馬。甚至於,黃巾軍還搶劫了大漢的馬場,擴充了五千多人的騎兵部隊。

徐州糜氏也遭到了搶劫,不少成員被殺,糜竺不得不帶着弟弟和妹妹南下逃難。他們已經得到了情報,如今整個中原都在鬧黃巾,北上西去都不成,那只有南下了。好在他們和自治區也有點交情,在自治區也建立了幾個小商店,只希望那裡不要遭災了纔好。

不僅僅是糜氏,眼看中原到處都是黃巾賊,不願意從賊的百姓只能被迫南下,進入到吳越之地發展,這個人數在不斷擴大。而張角已經事先告誡過各大渠帥,百姓若自願南下,則不能加加以阻撓。渠帥們也有利益在自治區,自然是聽從了張角的吩咐。

這些南下的百姓,有不少歷史名臣,也有不少歷史的猛將。當然隨着甄氏開始南下,甄逸的幾個女兒自然也跟着他一起南下;同時還有一人,那就是隨母親南下避難的步練師!

黃巾賊的叛亂幾乎沒有在長江以南爆發,實則最南邊也就是江夏郡的趙慈,再往南就沒有任何黃巾軍了。這不僅是這個世界,原本的歷史裡面也是如此,或許就如同李煜猜測的那樣,黃巾軍主要渠帥的後裔,其實都隱藏在了吳越之地吧?

此刻的雒陽,氣氛可謂是非常的凝重。黃巾軍爆發出如此強大的戰鬥力還有破壞力,這已經超乎了他們的預計。本來農民運動再厲害,也不可能沒辦法控制住。說到底這些賤民就算有造反的勇氣,也不知道如何處理內政,不懂得如何裂地爲王。

他們大多隻是如同流寇一樣到處流竄,然後不斷的搶劫。等到被固定在了一個地方,沒辦法洗劫別人,本身又不生產,糧食消耗殆盡之後,就是他們完蛋的時候。

本來,應該是這樣纔對,誰知道這羣傢伙如今聲勢如此浩大,直接聚衆已經快要達到百萬人,浩浩蕩蕩朝着虎牢關這邊殺了過來。別的不說,河東那邊的白波黃巾,還有宛城那邊的南陽黃巾,都在逼迫着雒陽。

甚至已經有大臣表示,或許應該遷都了!表示長安纔是大漢原本的都城,眼看大漢建立已經二百餘載,不若搬回去如何?

“黃巾蟊賊,大多不過是普通難民聚集而成,未受過訓練,不懂得兵法韜略。只需要朝廷願意剿滅,將士用心,未必不能平定!”卻不想立刻有人站了出來,卻是河南尹何進!

“可有計謀?”劉宏看向了這個自己扶持起來的外戚問道。

說真的,他對何進其實還是很失望的。一開始提拔他起來,無非是看到他不是什麼大世家出身,和他們也沒什麼瓜葛,所以應該能夠爲自己所用。

誰知道他上位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和世家結交,似乎抱着世家的大腿比他皇帝的大腿還要舒服一樣。他卻不知道,對於何進來說,自己已經是外戚,不管如何都已經是皇家的人了,這大腿早就抱上,那自然要擴大範圍,爭取更進一步,最好做到竇武的程度那纔好。

更是組建了一個世家幕僚團,如曹操、袁術、袁紹等世家子弟都在其幕中。此番出列,其實也是袁紹那邊給出的提醒,雖然有風險,但也能夠讓他更進一步。

何進雖然不是那種三大五粗的存在,但本身也沒有讀過多少書。和那個讀了很多書卻假裝粗魯的張飛不同,他是真的不懂事,最後被那些幕僚們忽悠着,卻也成了別人的傀儡。

得知此事後,劉宏對這個外戚徹底失望了,果然是爛泥扶不上牆……

只是如今滿朝文臣都說要遷都,只有何進站出來說要打,頓時讓他稍微緩和了一些。且聽聽他打算如何去打。

“臣以爲,天下之間雖然有犯上作亂之人,自然也有忠良之輩。可詔令天下,給予各地州牧招募兵力抵抗黃巾賊的權力;令可讓地方忠心衛國的良家子弟,讓他們組建義勇軍抗擊黃巾賊,事後予以封賞便是;最後朝廷出四路大軍,以應對司隸、河東、南陽和冀州黃巾,只要司隸危機解除,即可全力攻打冀州黃巾!只要張氏三兄弟伏誅,則其餘太平教餘孽則不足爲慮!

最後臣請陛下,調派吳越之地和荊襄的士卒,甚至是自治區的士卒北上,對抗江夏、徐州和豫州等地的黃巾!”何進侃侃而談,爲了背下這段奏對可沒少下功夫。

這些建議,都是袁紹出面提議,其他人也表示贊成,甚至許攸幫助補充完善。何進卻不知道的是,這些提議其實都是袁隗的暗示。

刺史掌兵權,那就不是刺史,而是州牧,是故恢復州牧制度已經是箭在弦上,容不得劉宏不做;讓地方良家子弟組建義勇軍,則可以把更多忠心皇家的世家逼上戰場。這種義勇軍最後都沒什麼好下場,如今如此。

最後的安排南方的士卒出戰,其實主要也是消耗自治區的實力,若是能讓自治區的士卒全部陣亡那就最好。反之,可以光明正大的懷疑自治區,是否存在擁兵自重,甚至有圖謀不軌的情況,哪怕只是離間自治區和劉宏的關係也好!

劉宏也意識到了這點,只是的確北方自保尚且有問題,到處都缺人,說不得還真的要把自治區的人手給調出來才行。只是那裡只有一萬人,這還是爲了當初保險起見,更是世家打壓的結果。

早知道太平教會失去控制,只怕他早就讓自治區擴軍三萬以上。如今可好,就算臨時徵調了一批人手,只怕也不堪一用啊!

何進的話獲得了武將,甚至太尉楊賜的認可,甚至其他文臣也閉口不言,算是默認。

劉宏當然不能打擊大家的熱情,最後大手一揮,宣佈任命何進成爲大將軍,總統天下各路兵馬。同時讓朝臣們推薦人才,組建那所謂的四路大軍。

世家和帝黨的又一次較量開始,這一次卻是打了個平手。四路大軍,世家推薦的人手佔據其二,分別是盧植和朱儁;帝黨那邊也獲得了兩個推薦額,分別是皇甫嵩和董卓。

皇甫嵩原本是北地太守,去年開始被髮展成爲閹黨。皇甫世家從其爺爺輩開始出仕,到他父親皇甫規那一代走到巔峰,死後還能追封爲大司農。只是到了皇甫嵩這一代,只有他一人出仕,而且還是一個北地太守,其實主要還是打打醬油的存在。

爲了更進一步,皇甫嵩不得不投靠閹黨,其實他心裡更清楚,閹黨的背後便是帝黨!

董卓也不過是良家子弟,雖然屢立戰功但出身問題使得他也不受待見。關鍵還是他長得有點兇悍難看,不符合主流的審美。

這年頭就是看臉的時代,甚至整個封建時代都***是看臉的時代,長得醜甚至都不給你去參加科考,若非有董太后這條線,只怕董卓要成爲如今的河東太守一職也沒那麼容易。

皇甫嵩和董卓還好說,盧植和朱儁卻是牛脾氣上來了,說得冠冕堂皇的,其實本意就是:你不給我兵,不給我糧食,不給我錢和馬匹,不把以前禁錮的黨員放了,不爲自己犯下的過錯道歉,我們還就不動了!就看別人把你的江山打沒了!

嗯,一番諫言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了……

無奈是朝臣似乎早有準備,紛紛勸諫,這個時候反對只怕是不可能了。國難當頭,就算是劉宏也不得不妥協,好在事已至此世家也不敢太放肆。

在劉宏許諾後,立刻高速運作起來。世家出人,劉宏出錢,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聚集了五萬新軍。再加上北軍五校,也有將近八萬可戰之軍!

第14章 追上張曼成被人忽略的那些女人背景第28章 鬧劇與演講第90章 開價攬二賢第90章 開價攬二賢第98章 感恩的黃忠第54章 社會黨成立第92章 糜竺要交易第144章 遭遇地道戰第141章 輕取汝南郡(上)第114章 全民大掃盲第131章 良政或惡政第145章 祖郎部請援第70章 丁原討董卓第101章 獻上投名狀第64章 各方的反應(下)第65章 大動亂開始第159章 倭國有金礦第25章 墨家與共產第164章 血虐倭國軍第104章 李煜的後手第14章 真正的兇手第60章 大鐵路時代第26章 某乃劉玄德第32章 合併與塢堡第27章 閃電級定情第10章 李文VS李懿第125章 悄然的變化第151章 安民和訴苦第99章 關羽和典韋第116章 輕兵入荊南第37章 傳承者林銘(上)第113章 雕版印刷術第44章 戰士們出征第1章 主事欲興師第124章 絲路的重啓第66章 大建設開始第46章 戰後慶功宴第94章 何人不識君第9章 強殲兀突骨第110章 劉宏的苦惱第89章 羣雄討李煜第53章 李氏的反應第169章 登陸番禺港第45章 純粹欺負人第95章 三猛士應召第22章 白波軍現狀第16章 第二個回合第28章 鬧劇與演講第169章 登陸番禺港第57章 匆匆又兩年(下)第130章 各自的姻緣第15章 漢聯合帝國第151章 安民和訴苦第96章 歐陽行遭舉第170章 帝國的動作第112章 善後大撤退第55章 人事和人才第77章 兩炮定宛陵第14章 世家的尊嚴第8章 進擊的李煜第34章 自治區印象第1章 大海商糜勝第73章 別小看世家第48章 武夷山部落第72章 政黨的結合第10章 孟獲來邀戰第113章 戰後的餘韻第18章 戰後的安排第172章 真正的怪物第44章 大漢在改變第100章 忽悠與意外第59章 甘寧的震撼第33章 墨門與劉宏第119章 與張角初見第51章 提議開絲路第118章 管寧的族弟第89章 羣雄討李煜第5章 第一天行軍第161章 正確的引導第139章 血染的風采第163章 三千維和軍第55章 人事和人才第1章 主事欲興師第78章 一天下五城第91章 純粹欺負人第47章 初訪武夷蠻第9章 強殲兀突骨第85章 董卓的隕落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16章 第二個回合第31章 愉快的初會第9章 李懿來求援第27章 痛踩劉玄德第78章 紙廠出新紙第73章 共和國建立第22章 野獸和羽絨第160章 第二代問題第70章 丁原討董卓第100章 神兵贈猛將
第14章 追上張曼成被人忽略的那些女人背景第28章 鬧劇與演講第90章 開價攬二賢第90章 開價攬二賢第98章 感恩的黃忠第54章 社會黨成立第92章 糜竺要交易第144章 遭遇地道戰第141章 輕取汝南郡(上)第114章 全民大掃盲第131章 良政或惡政第145章 祖郎部請援第70章 丁原討董卓第101章 獻上投名狀第64章 各方的反應(下)第65章 大動亂開始第159章 倭國有金礦第25章 墨家與共產第164章 血虐倭國軍第104章 李煜的後手第14章 真正的兇手第60章 大鐵路時代第26章 某乃劉玄德第32章 合併與塢堡第27章 閃電級定情第10章 李文VS李懿第125章 悄然的變化第151章 安民和訴苦第99章 關羽和典韋第116章 輕兵入荊南第37章 傳承者林銘(上)第113章 雕版印刷術第44章 戰士們出征第1章 主事欲興師第124章 絲路的重啓第66章 大建設開始第46章 戰後慶功宴第94章 何人不識君第9章 強殲兀突骨第110章 劉宏的苦惱第89章 羣雄討李煜第53章 李氏的反應第169章 登陸番禺港第45章 純粹欺負人第95章 三猛士應召第22章 白波軍現狀第16章 第二個回合第28章 鬧劇與演講第169章 登陸番禺港第57章 匆匆又兩年(下)第130章 各自的姻緣第15章 漢聯合帝國第151章 安民和訴苦第96章 歐陽行遭舉第170章 帝國的動作第112章 善後大撤退第55章 人事和人才第77章 兩炮定宛陵第14章 世家的尊嚴第8章 進擊的李煜第34章 自治區印象第1章 大海商糜勝第73章 別小看世家第48章 武夷山部落第72章 政黨的結合第10章 孟獲來邀戰第113章 戰後的餘韻第18章 戰後的安排第172章 真正的怪物第44章 大漢在改變第100章 忽悠與意外第59章 甘寧的震撼第33章 墨門與劉宏第119章 與張角初見第51章 提議開絲路第118章 管寧的族弟第89章 羣雄討李煜第5章 第一天行軍第161章 正確的引導第139章 血染的風采第163章 三千維和軍第55章 人事和人才第1章 主事欲興師第78章 一天下五城第91章 純粹欺負人第47章 初訪武夷蠻第9章 強殲兀突骨第85章 董卓的隕落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16章 第二個回合第31章 愉快的初會第9章 李懿來求援第27章 痛踩劉玄德第78章 紙廠出新紙第73章 共和國建立第22章 野獸和羽絨第160章 第二代問題第70章 丁原討董卓第100章 神兵贈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