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董卓的隕落

bookmark

放棄武裝,全軍下馬,同時第一時間安排高級將領前往長安覲見,至於原本部隊則全部交給心腹來管理。大部分的士卒都是文盲,他們本身沒有什麼主見,做到這一步,就相當於控制了這支部隊。

哪怕是呂布的心腹部隊,也不敢冒着害死呂布他們的風險鬧事。

呂布表現得也算坦然,董卓這樣的舉動也算合理。若是一點顧慮都沒有就放任他們進來,那麼董卓也活不到現在,禮賢下士也要分場合。

“參見太師!參見陛下!”呂布帶着他麾下幾個將領來到了長安皇宮,看着坐在上首處的劉協,又看了看在劉協左側的董卓,這才發言。

董卓在十天前晉級爲太師,專門開始處理政務,軍務方面已經下放給了族弟董旻,還有女婿牛輔。李儒從旁協助,到底是文官缺乏,很多事情運作起來難免有點麻煩。

可以說,如今關中完全是進入了軍管狀態。

“奉先謬矣,陛下乃是大漢天子,當先參見陛下!”董卓雖是在責備呂布,但從語氣不難聽出來,其實他多少還是很開心。

貴爲太師,實際上劉協對他的話基本上是愛聽不聽,教育根本沒什麼結果。董卓本來寄望於劉協成爲一個強勢而且有主見的君王,但如今看來卻是完全被世家洗腦,對他根本沒什麼好感。

如此也根本不能期待他親政,親政並且掌握實力的那一天,就是他董卓全族的末日。可是繼續充當傀儡,那麼他付出的努力又算得上什麼?自己的心意被完全的辜負,要說董卓一點意見都沒有,卻絕對是騙人的!

實際上,現在他心中,隱隱已經有了一種想法:不若廢掉他,自己來當皇帝算了!

好在這個想法也只是剛剛產生,這和他以前的理念相反,是故還沒有佔據主動。只是隱約之間,他已經開始慢慢享受這種,凌駕於皇帝之上的感覺!

頓了頓,也知道不能對呂布太不好,於是繼續說道:“奉先乃是當今天下難得的猛將,日後還請爲大漢盡心盡責,大漢必然不會虧待於你!”

“呂某定當爲大漢,爲太師征戰沙場,建功立業!”呂布拱手高呼,“呂某還有一個請求,望太師允許!”

“但說無妨!”呂布會做人,董卓心情自然也好。

“借爾項上人頭一用!”呂布突然暴起,直接朝着董卓殺了過去。不僅僅是他,跟着他過來的幾個將領,也是第一時間暴起,奪下了周圍侍衛的武器,保護在呂布身邊。

“呂布,你這是詐降?哼,難道你以爲就算殺了董某,你們就能安然離開了?”董卓拔出佩劍,直接迎了上去。呂布進入宮殿前,武器已經被拿了下來,赤手空拳的,董卓如何會怕了他!

“他當然能夠走,而且還是光明正大的走!”幾個身影闖了進來,幾個宮中的侍衛。準確的說是穿着侍衛鎧甲是陌生人,他們直接把這些武將的武器給帶了過來,並交還給了他們。

拿回了自己的武器,呂布頓時也是發揮出了絕對的戰鬥力,手中畫戟一陣輪舞,先是挑開了董卓手中的寶劍,之後直接劈砍過去。不過一個照面,就斬下了董卓的腦袋。

“董卓已經伏誅,一切按照計劃行事!”呂布高呼一聲。

更多的侍衛趕了過來,已經圍住了他們的去路。但同樣很快又有二百多個身穿侍衛鎧甲的人跳了出來,加入了呂布的麾下,與其一起殺敵。

“驍果將軍呂布參見陛下,之前爲了麻痹董賊,多有得罪,還請陛下見諒!”呂布這才趁空朝着已經懵x的劉協行了一禮,高呼道。

“呂將軍,你……”劉協也不傻,很快就意識到,呂布投降只怕一開始就個局!

與此同時,眼看長安城亂了起來,很快就有另外的人手向部隊傳遞消息。得到消息之後,袁紹、顏良和文丑等人迅速接管了部隊,然後第一時間發動了暴動,並且開始傾巢而出,直接朝着長安城的皇宮殺了過去。

不多時,顏良文丑的部隊就控制了禁軍,同時把董卓的族弟董旻,以及董卓的侄子董簧和女婿牛輔誅殺,李儒則下落不明,似乎先一步喬裝遁走。

隨即,顏良文丑等將領,迅速控制長安城各個城門,袁紹卻是帶着本部大軍,殺入皇宮之中,配合呂布終於是奪下了長安城。

至於其他的大軍何在?卻是三天前,呂布殺死丁原前來投奔的第二天,涼州武威郡再次爆發了羌人的作亂,爲首的正是遁走多時的涼州名士韓遂。原來韓遂早已和李閥他們取得了聯繫,配合呂布入京,他就帶着羌人作亂,吸引董卓的主力部隊。

李傕和郭汜帶着飛熊軍北上剿匪,徐榮和樊稠駐守在外地,此刻只怕也未必能收到消息。華雄駐守函谷關,自然也沒辦法第一時間趕到。

如此一來,以袁紹爲主,呂布爲輔的部隊,迅速接管了長安城。並且以袁紹坐鎮長安,呂布直接率軍殺出,直接朝着函谷關所在殺了過去。

與此同時,第二天,雒陽再次派出一萬大軍,直接突襲函谷關。與呂布帶領的兩萬幷州狼騎合流,內外夾擊之下,華雄不得不突圍而出,但卻是被呂布一戟斬落馬下。

至此,關中門戶大開,劉協也順利回到了雒陽。對於共和國的制度,他多少有點不認可,但比起給董卓當傀儡,倒稍微舒服一些。關鍵是袁隗他們忽悠,還真讓劉協認爲,共和制是維持大漢千年不倒是政體,關鍵出了問題那也是臣子的事情,和皇帝無關,以後皇帝甚至都不需要下罪己詔了。

這一個兩個不斷的忽悠下,劉協居然也認可了共和制的存在,安心當了立憲皇帝。

對於董卓的殘部該如何處理,朝廷就出現了兩個聲音:一個是全部誅殺,********,省得出現第二個董卓;一個是董卓首惡已經誅殺,應當收編這些敵軍爲己用。

最後兩派爭執不休,這是國會第一次吵架,這樣使得決定被第一次延後。

華夏適不適合共和制?或許是適合的,但是說到底大家都不懂得共和制是什麼概念,只覺得自己有能力發話就發話,每每發話甚至都是針對自己,或者自己背後家族的利益,很少能夠考慮到國家的利益。

再加上百姓方面沒有啓蒙,所謂的議會成員更是隻針對有產者,於是各地的有產者自然是希望所有的政策都能有利於自己。至於那些無產者,比如佃農,比如家丁,他們到底被壓榨到什麼程度,其實根本沒人關係。

甚至於,他們建立的工廠裡面,有些人甚至讓工人工作到十二小時,而且還沒有加班費。還以各種藉口剋扣工錢,壓低薪水。各種保障自然更談不上,累死活該!

楊浪和李煜的目的已經初步完成,從一開始李煜就清楚:華夏未必不能玩共和制,但必須要一個穩定的環境,甚至需要一個民智開啓的環境才行。而且這個共和制不能只針對有產者,那些無產者應該也有資格加入,否則很容易引發上下層的矛盾。

很顯然的是,目前的大環境下,根本不會大漢共和國太多的時間去慢慢搞共和制度。只是稍微知道理論,就開始在這裡賣弄,其結果就是隱患一大堆,給華夏共和國帶來機會!

當然,這些還在初期階段,所以還不明顯。

只是他們耽誤了那麼多的時間,卻是給李儒很大的反應機會。只可惜他沒有投降大漢共和國的意思,而是直接整合了董卓的部隊,走秦嶺經南陽一路南下。期間更是裹挾了不少的百姓,少說也有數十萬人,更是劫掠了大量的金銀珠寶,最後抵達了樅陽。

是的,這就是董卓軍最後的討論結果,那就是南下投奔李煜。唯有這個勢力,不會顧慮他們,而且在這裡,他們纔有希望!

李傕一開始不是提議,把關中打回來,然後關起門來當皇帝,大不了也建立一個共和國。只是李儒否定了,關中產糧不高,關鍵是人口不多,缺乏戰爭潛力,再說這裡也是楊閥和李閥的地盤,更有一大堆的世家和大漢共和國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都說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李傕他們都是粗人,自然是看向了徐榮,最後徐榮也點頭的情況下,這才決定南下。

董卓殘部走了,那麼如何對付他們自然也就沒有必要了。於是這個議題,自然也就擱置了下來。最後經過討論,封韓遂爲金城郡太守,收拾好了殘局,便開始繼續各自的工作。

“奉先,恭喜恭喜!”袁紹當天來到了呂布的軍營,帶着大量的禮物前來犒問。

“哈哈,本初客氣了!”呂布大笑着上前迎接,雙方的關係顯然非常親密。

卻是在更早之前,袁紹就已經開始秘密和呂布接觸,分化他和丁原的關係。畢竟丁原則數萬大軍,對還在初期的國會來說,壓力太大。袁隗一直主張,要分化和弱化丁原手中的勢力,否則對國會所有議員,都將不公平,這也得到了楊閥他們的認可。

結果就是袁紹和呂布接觸,恰逢李肅前來勸降,卻是將計就計了一番。至於斬殺丁原,多少是計劃之外,不過呂布爲了能討好世家門閥,同時又爲了取信於董卓,就下了狠手!

關中本來就是楊閥他們的地盤,想要讓人混入宮中擔任侍衛不難,董卓麾下說不得早就有了他們的人。如此裡應外合之下,董卓也只能含恨而終了……

第72章 政黨的結合第3章 朝廷的應對第81章 初至自治區第21章 河東徐公明第12章 信號發給誰第123章 孫堅的逆襲第127章 最後的寧靜第112章 善後大撤退第92章 糜竺要交易第89章 急忙去訪賢第90章 開價攬二賢第49章 歃血以爲盟第68章 第一次遠征第36章 趙雲私訪記(下)第35章 交心卞玲瓏第133章 漁業帶船業第49章 祖家祖大榮第116章 卞玲瓏有孕第59章 決策進行時第96章 歐陽行遭舉第94章 暗殺袁本初第21章 冬日入侵者第58章 幸福的煩惱第63章 深山工業區第10章 李文VS李懿第15章 漢聯合帝國第51章 提議開絲路第152章 貫通的海路第78章 紙廠出新紙第89章 羣雄討李煜第113章 戰後的餘韻第17章 大決戰序幕第109章 天降的緣分第8章 大軍入豫州第123章 工會大整頓(上)第154章 道家練氣術第91章 李煜的野心第110章 劉宏的苦惱第161章 正確的引導第133章 漁業帶船業第25章 墨家與共產第118章 管寧的族弟第118章 向我們證明第114章 全民大掃盲第103章 暗中的爭鬥第41章 楊浪說戰爭第18章 戰後的安排第119章 與張角初見第60章 大鐵路時代第46章 戰後慶功宴第134章 發現夷州島第85章 李煜的強勢第145章 祖郎部請援第3章 李煜的外掛第125章 悄然的變化第80章 各方的反應第79章 商人的雲集第70章 丁原討董卓第4章 征程的起點第158章 大修煉時代第46章 戰後慶功宴第10章 孟獲來邀戰第39章 好壞兩消息第5章 第一天行軍第55章 人事和人才第90章 十三路大軍第21章 河東徐公明第9章 麻煩找上門第127章 日常進行時第20章 入朝見天子第28章 鬧劇與演講第110章 劉宏的苦惱第54章 自治區成立第24章 誰也別想走第9章 強殲兀突骨第7章 鑄就革命魂第142章 輕取汝南郡(下)第27章 痛踩劉玄德第121章 張寧和黃亂第31章 愉快的初會第81章 初至自治區第26章 某乃劉玄德第118章 向我們證明第42章 王幸要行動第34章 領地建設忙第90章 開價攬二賢第47章 割地又賠款第95章 三猛士應召第173章 奪取海岸線第145章 祖郎部請援第100章 忽悠與意外第38章 傳承者林銘(下)第14章 真正的兇手第174章 獻策與懷疑第14章 世家的尊嚴第162章 奴國的求援第73章 別小看世家第19章 制度的推行第159章 倭國有金礦第83章 貨幣與經濟(下)
第72章 政黨的結合第3章 朝廷的應對第81章 初至自治區第21章 河東徐公明第12章 信號發給誰第123章 孫堅的逆襲第127章 最後的寧靜第112章 善後大撤退第92章 糜竺要交易第89章 急忙去訪賢第90章 開價攬二賢第49章 歃血以爲盟第68章 第一次遠征第36章 趙雲私訪記(下)第35章 交心卞玲瓏第133章 漁業帶船業第49章 祖家祖大榮第116章 卞玲瓏有孕第59章 決策進行時第96章 歐陽行遭舉第94章 暗殺袁本初第21章 冬日入侵者第58章 幸福的煩惱第63章 深山工業區第10章 李文VS李懿第15章 漢聯合帝國第51章 提議開絲路第152章 貫通的海路第78章 紙廠出新紙第89章 羣雄討李煜第113章 戰後的餘韻第17章 大決戰序幕第109章 天降的緣分第8章 大軍入豫州第123章 工會大整頓(上)第154章 道家練氣術第91章 李煜的野心第110章 劉宏的苦惱第161章 正確的引導第133章 漁業帶船業第25章 墨家與共產第118章 管寧的族弟第118章 向我們證明第114章 全民大掃盲第103章 暗中的爭鬥第41章 楊浪說戰爭第18章 戰後的安排第119章 與張角初見第60章 大鐵路時代第46章 戰後慶功宴第134章 發現夷州島第85章 李煜的強勢第145章 祖郎部請援第3章 李煜的外掛第125章 悄然的變化第80章 各方的反應第79章 商人的雲集第70章 丁原討董卓第4章 征程的起點第158章 大修煉時代第46章 戰後慶功宴第10章 孟獲來邀戰第39章 好壞兩消息第5章 第一天行軍第55章 人事和人才第90章 十三路大軍第21章 河東徐公明第9章 麻煩找上門第127章 日常進行時第20章 入朝見天子第28章 鬧劇與演講第110章 劉宏的苦惱第54章 自治區成立第24章 誰也別想走第9章 強殲兀突骨第7章 鑄就革命魂第142章 輕取汝南郡(下)第27章 痛踩劉玄德第121章 張寧和黃亂第31章 愉快的初會第81章 初至自治區第26章 某乃劉玄德第118章 向我們證明第42章 王幸要行動第34章 領地建設忙第90章 開價攬二賢第47章 割地又賠款第95章 三猛士應召第173章 奪取海岸線第145章 祖郎部請援第100章 忽悠與意外第38章 傳承者林銘(下)第14章 真正的兇手第174章 獻策與懷疑第14章 世家的尊嚴第162章 奴國的求援第73章 別小看世家第19章 制度的推行第159章 倭國有金礦第83章 貨幣與經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