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貫通的海路

所有勢力其實都在改革,努力的消化自己的領土。就算是大漢共和國,也在默默的舔着傷口,等待着下次重新崛起。

呂布貫徹着徹底革命,在他的地盤裡面已經沒有任何世家存在。就算是打算留下來的世家,只能保留一些浮財,也被徹底打散,在徐州和青州兩地居住,五年內沒有出仕爲官的機會。這還是陳宮諫言的結果,否則的話說不得這些世家都得被趕出軍政府。

至於原本的一些世家,比如琅邪諸葛氏,諸葛誕最終是留了下來,他們一脈就如同歷史所言是守塚之犬,留在琅邪老家照顧祖祠和祖墳。好在呂布也沒有那麼缺德,近期內已經不會把別人的祖祠和祖墳給破壞掉了。

諸葛瑾則是來到了華夏共和國,在公務員考試裡面脫穎而出,卻不得不從縣吏做起。至於諸葛亮諸葛均一脈,最後卻是去了漢中定居。原本是去荊州,但這兩個地方不是落入華夏共和國手中,就是在孫堅的手中。

不少荊州的世家大族,都已經搬遷到了益州,甚至是關中地區。諸葛家的另外一個靠山便是原本的豫章太守諸葛玄,隨着李煜佔據豫章郡,後者就去了荊州定居。之後更是隨着荊州的世家遷徙到了漢中,諸葛亮和諸葛均還小,最後就去了漢中投奔了叔父諸葛玄。

又通過一系列的聯姻,總算是在漢中安定了下來。甚至諸葛亮也得到了張家的賞識,推薦到了皇家學院深造,憑藉着出色的入學考試成績,成爲了特殊的插班生。

至於呂布的那個軍政府,在深入改革之後,由於大量缺乏人手,自然也召開了公務員考試,結果參加考覈的徐州和青州百姓,不少都是親華夏共和國的存在。再加上原本已經被分化拉攏的部分,其實軍政府的,扣除軍隊外,大部分官員其實都是親華夏共和國分子。

軍隊裡面,通過政委的宣傳和拉攏,也有不少中低級軍官,甚至少數高級軍官成爲了親近分子。久而久之,整個軍政府就變成了一個真正的殖民政府,本身雖然也在強大,但卻成爲了華夏共和國最大的原料提供地點,和商業殖民地。

也正是這些親近分子的幫助,兩國的交流也是在不斷開展。呂布已經深刻意識到‘早不如買,買不如租’的道理,軍備大多來自進口了,但也知道不能全部都依靠別人,所以私下也進行秘密研究,卻不想這些研究其實都在華夏共和國暗中注意下。

研究成果也至少落後三四代以上,實在是不堪入目。只是誰都知道科研這種東西,很難說得準。說不得今年落後三四代,但幾年後在某個方面卻突然取得了領先都說不定。所以就算是浪費資源,華夏共和國依然安排人手注意呂布的科研進度。

大漢共和國那邊,爲了彌補人口上的問題,也是在積極捕奴。但本質上卻是在不斷的開疆擴土,對於臣服它的部落進行招撫,並且集中進行居住。不僅教會他們更先進的畜牧方法,還收購他們的牛羊和羊毛,甚至教會了他們製造奶酪的手藝。

大量的幹奶酪被運輸到南方,甚至是外國進行效果,倒也爲大漢共和國獲取了不少的稅收。不知不覺之間,大漢共和國甚至擴張到了朝鮮半島。在朝鮮海峽那邊,他們根據傳說,得知在這海峽的對面還有一片廣袤的土地,已經開始努力造船,試圖查探。

其實他們聽說的那片土地,便是倭國的九州島地區,那裡是這個時代倭人最活躍的地區。本州島和四國島上也有居民,但基本維持在奴隸制時代,唯有九州島的那些倭人,在‘渡來人’的幫助下,建立了青銅器文明,進入半奴隸半封建時代。

當然,這些對於任何人來說都無所謂了,畢竟暫時還沒有任何人,能輕易抵達那裡。

在本國,大漢共和國開始解放佃農,這主要是針對軍政府和華夏共和國的宣傳手段進行的對策安排。本來大漢共和國就是地多人少,讓更多的人變成有產者並不困難。又因爲有大量的異族奴隸充斥其中,底層的百姓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倒也安定了不少。

有了產業,原本的佃農和家丁也開始有了積極性。期間又創造出了不少的價值,本身的生活也變得更好,於是又開始帶動了消費。

與此同時,大漢共和國雖然打了敗仗,卻還是和大漢帝國、徐州軍政府和華夏共和國進行商業交流,通過把北方的牲畜和奶製品輸送到中原和南方,倒也換取了不少的金幣和稅收。

雖然不想承認,但目前整個華夏大地的主流貨幣,便是華夏共和國的新幣。不知道爲什麼,這三種金幣的提供一直很穩定,市場上的流通非常穩定,關鍵是品質居然保持着固定的水平,鑄幣工藝更是非常先進,使得別人想要仿造或僞造都沒辦法。

孫堅的軍政府也在進行改革,學習大漢帝國和華夏共和國的手段,建立監軍,開設學校進行啓蒙和教育。但本質上,交州軍政府就是一個原料提供地,本身的工業水平太低級,使得短期內他們只有原材料能夠提供。

不過南方也有一些煤炭,鐵礦等資源,運送到長江邊,用商船一船一船的運輸,倒也是非常賺錢。只可惜人口問題一直在交州軍政府最大的痛,就算是收編了不少的山民,依然沒辦法滿足人口的需要。

原本孫堅貫徹的是大漢朝廷的制度,山民作爲黑戶是需要被歧視的存在。但由於人口的問題的壓迫,使得孫堅不得不改變他們的地位,宣佈只要能夠說漢話,並且下山居住,那麼就能夠得到軍政府的戶籍,並且享受一般百姓的權力。

至於那些沒有辦法說漢話的,也組織了一批教員進行教導。只要能夠流利說漢話,並且改變野蠻的生活習慣,那麼也能夠得到軍政府的戶籍。

交州軍政府因爲其先天不足,軍隊只有不足十萬,還要鎮守各地。戰爭潛力的不足,使得孫堅不得不投入超過五成的稅收在科研上面,尤其是繳獲大漢帝國的重炮,也被進行仔細分析研究,孫堅顯然已經意識到,在強大的火器面前,人數優勢其實已經不復存在。

這顯然更適合交州軍政府的需要,若是鎮守一個地方只需要三五百個士卒,就能抵禦數萬大軍,那麼就能節省不少的兵力,甚至於也能節省出不少的軍費。

大漢帝國也吸收了南方戰爭的寶貴經驗,依靠絲綢之路的收入,加大科技的研發。戰爭果然能促進科技進步,只可惜最先提升的卻是軍事方面的技術。不過隨着鍛鋼和軋鋼等技術的提高,卻也在民用工業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

承軸被研發了出來,更先進的四輪馬車被造了出來,這種馬車依靠兩匹馬,可以拉動七百斤的商品,還能健步如飛。公用馬車開始出現在兩地之間,甚至還有作爲運貨用的運輸馬車。西北也在緊急修建一條水泥路,以方便對西域的掌控,同時也爲了能夠運輸更多的貨物到西域進行交易。

原始的駱駝運輸和馬匹運輸,已經沒辦法滿足日益增大的貿易需要。大宛以西的諸國也需要美麗的絲綢,茶葉和瓷器,甚至棉布在那邊居然也有很大的市場。大漢帝國種植的棉花是李煜提供的美洲棉,紡織出來的棉布更加美觀順滑,深得中東諸國貴族的喜愛。

絲綢之路就是一個大金庫,不斷是給大漢帝國供血,就算沒有了荊州,大漢帝國依然在不斷變得壯大起來。

目光回到華夏共和國,在和呂布達成協議之後,在連雲港、日照和青島和蓬萊三個地方,也就是這個時代的朐縣、海曲縣、不其縣和東萊縣四地建立了碼頭。大量的貨物,尤其是保鮮期比較短的貨物,從這南方開始運輸,抵達這裡進行銷售。

軍政府的一些貨物,同樣是那種保鮮期比較短的貨物,也通過這裡,源源不斷的朝着南方運輸。甚至通過內河船進行轉運,運輸到荊州,甚至是司州進行出售。

呂布也意識到了航海的便利,於是也是積極發展造船業。只可惜由於技術積累不足,只能造出近海漁船,在不足海岸五十米的地方捕魚。好在雙方本來就有友好貿易的條例,在華夏共和國那裡,買了一些中型近海漁船進行研究。

船工的仿造能力還是有的,再加上木材獲取並不困難,呂布又加大這方面的投入,在公元194年春節之前,徐州軍政府也造出了第一艘中型漁船,並且開始試着製造大型近海漁船。

依靠這四個港口,華夏共和國也完成了黃河,東海和長江三地的貫通。更新型的運兵船出現,根據需要可以在相對比較短的時間內,從南方把士卒運輸到北方戰場。不過陸地道路建設也在努力進行,大量的公路,甚至是木質鐵路投入建設,帶動了沿路經濟的發展。

又有臺灣金瓜石金礦源源不斷提供的金銀銅礦,貨幣方面倒是不足爲慮。隨着新的中型遠洋探險船開始下海試航,李煜最新的目標,卻是遙遠的倭島!

在他的描述裡,那邊到處都是金礦和銀礦,銅礦也有不少,是真正的寶島!這個宣傳帶動了不少有着探險精神,敢於冒險的探險者,他們組建了一支遠洋探險船隊,先是抵達了連雲港,然後陸續朝着東邊開始進行探索。

到了公元194年春節前後,第一批探險船隊開始返航,並且宣佈在朝鮮半島和連雲港間,發現一座大型島嶼。

消息彙報上來,李煜參照了一下地圖,赫然發現這座被發現的大型島嶼,便是濟州島!

第18章 戰後的安排第87章 劉備的機會第41章 張氏遭滅族第45章 純粹欺負人第102章 豐收的季節第162章 奴國的求援第134章 發現夷州島第122章 工會與野望第70章 丁原討董卓第35章 趙雲私訪記(上第87章 劉備的機會第122章 工會與野望第45章 戲忠親筆信第90章 開價攬二賢第10章 李文VS李懿第121章 張寧和黃亂第37章 趙雲初入伍第81章 初至自治區第172章 真正的怪物第68章 事了拂衣去第149章 夏侯惇戰隕第70章 真正的目的第26章 初見卞玲瓏第48章 祖家來親戚第14章 追上張曼成第11章 李文戲孟獲第84章 歷史的慣性第147章 究竟誰算誰第17章 大決戰序幕第13章 帝國的變故第65章 大動亂開始第15章 徹底服帖了第75章 陸康的奏章第80章 各方的反應第134章 發現夷州島第71章 天下大勢定第112章 李煜要大婚第100章 忽悠與意外第116章 輕兵入荊南第45章 戲忠親筆信第15章 漢聯合帝國第16章 就職的演說第26章 某乃劉玄德第145章 祖郎部請援第73章 別小看世家第141章 輕取汝南郡(上)第16章 幕後的帝王第7章 鑄就革命魂第1章 我不是山越第118章 管寧的族弟第42章 王幸要行動第148章 小樣玩死你第45章 純粹欺負人第16章 幕後的帝王第15章 祖橫的隕落第124章 絲路的重啓第67章 高唱自由歌第74章 以革命之名第104章 李煜的後手第78章 紙廠出新紙第49章 祖家祖大榮第116章 輕兵入荊南第172章 真正的怪物第113章 雕版印刷術第37章 趙雲初入伍第112章 李煜要大婚第36章 趙雲私訪記(下)第59章 甘寧的震撼第72章 奇襲天柱山第68章 第一次遠征第63章 深山工業區第19章 大軍至雒陽第19章 高歌鬧革命第10章 孟獲來邀戰第70章 丁原討董卓第99章 關羽和典韋第49章 歃血以爲盟第135章 金瓜石金礦第77章 兩炮定宛陵第49章 祖家祖大榮第14章 世家的尊嚴第124章 絲路的重啓第一年春節第149章 夏侯惇戰隕第35章 交心卞玲瓏第27章 痛踩劉玄德第41章 楊浪說戰爭第4章 王越的情報第80章 引來了大魚第104章 李煜的後手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27章 痛踩劉玄德第75章 陸康的奏章第34章 自治區印象第36章 趙雲私訪記(下)第68章 第一次遠征第32章 事了返鄉去第34章 領地建設忙第66章 大建設開始第65章 大動亂開始
第18章 戰後的安排第87章 劉備的機會第41章 張氏遭滅族第45章 純粹欺負人第102章 豐收的季節第162章 奴國的求援第134章 發現夷州島第122章 工會與野望第70章 丁原討董卓第35章 趙雲私訪記(上第87章 劉備的機會第122章 工會與野望第45章 戲忠親筆信第90章 開價攬二賢第10章 李文VS李懿第121章 張寧和黃亂第37章 趙雲初入伍第81章 初至自治區第172章 真正的怪物第68章 事了拂衣去第149章 夏侯惇戰隕第70章 真正的目的第26章 初見卞玲瓏第48章 祖家來親戚第14章 追上張曼成第11章 李文戲孟獲第84章 歷史的慣性第147章 究竟誰算誰第17章 大決戰序幕第13章 帝國的變故第65章 大動亂開始第15章 徹底服帖了第75章 陸康的奏章第80章 各方的反應第134章 發現夷州島第71章 天下大勢定第112章 李煜要大婚第100章 忽悠與意外第116章 輕兵入荊南第45章 戲忠親筆信第15章 漢聯合帝國第16章 就職的演說第26章 某乃劉玄德第145章 祖郎部請援第73章 別小看世家第141章 輕取汝南郡(上)第16章 幕後的帝王第7章 鑄就革命魂第1章 我不是山越第118章 管寧的族弟第42章 王幸要行動第148章 小樣玩死你第45章 純粹欺負人第16章 幕後的帝王第15章 祖橫的隕落第124章 絲路的重啓第67章 高唱自由歌第74章 以革命之名第104章 李煜的後手第78章 紙廠出新紙第49章 祖家祖大榮第116章 輕兵入荊南第172章 真正的怪物第113章 雕版印刷術第37章 趙雲初入伍第112章 李煜要大婚第36章 趙雲私訪記(下)第59章 甘寧的震撼第72章 奇襲天柱山第68章 第一次遠征第63章 深山工業區第19章 大軍至雒陽第19章 高歌鬧革命第10章 孟獲來邀戰第70章 丁原討董卓第99章 關羽和典韋第49章 歃血以爲盟第135章 金瓜石金礦第77章 兩炮定宛陵第49章 祖家祖大榮第14章 世家的尊嚴第124章 絲路的重啓第一年春節第149章 夏侯惇戰隕第35章 交心卞玲瓏第27章 痛踩劉玄德第41章 楊浪說戰爭第4章 王越的情報第80章 引來了大魚第104章 李煜的後手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27章 痛踩劉玄德第75章 陸康的奏章第34章 自治區印象第36章 趙雲私訪記(下)第68章 第一次遠征第32章 事了返鄉去第34章 領地建設忙第66章 大建設開始第65章 大動亂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