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小將軍徐盛!

書接上回當長江對面的江東水軍見到看到對面的三十餘艘商船竟然打出了江東水軍的旗語急忙回稟自己的主將,而他們的主將不是別人正是小將軍徐盛!爲什麼徐盛會在此啊!那就給說周瑜在荊州吃了諸葛亮的敗仗之後,和諸葛亮兩人達成了如今天下三分鼎足之勢以成,江東軍和劉備軍必須堅持孫劉聯盟共同抵抗北方的曹*集團!並且此時江東軍的主戰派以周郎爲首領,此時走了也堅持孫劉聯盟,那麼孫劉聯盟的必要性也就到了不言而喻的情況了!可以說孫劉聯盟必然成功!但是若是此事江東軍副大都督呂蒙手中的這三十五萬江東水軍新軍要是被諸葛亮在荊州的劉備軍全軍覆沒的話,那麼江東軍的實力將大損,整體實力也將大打折扣!並且這還不是最爲關鍵的事情!最關鍵的是,一時之間江東軍要想從新招募新軍,並且培養戰鬥力少說也給一年半載,若是這三十五萬的江東大軍全軍覆沒的話,後果是相當的嚴重的!因爲要是這樣成真的話,可以說江東軍將徹底放棄自己最爲擅長的海戰,因爲江東軍將失去大規模的海戰能力,並且極有可能因爲在兵力上的捉襟見肘,將會放棄長江沿線上的佈防!所以以此來說,江東軍副大都督呂蒙手中此時的這三十五萬江東軍新軍都必須保存下來!而周瑜知道自己和江東軍副大都督呂蒙約定好的時間已經到了,若是想要趕回陸口去與呂蒙相見,怕是時間來不及了!所以周瑜一面命人保護自己趕回陸口準備去見呂蒙,一面命令小將軍徐盛和丁奉兩人在荊州境內將水軍戰船一字擺開,準備攔截住呂蒙所部的三十五萬江東新軍!而徐盛和丁奉兩人都是江東日後獨當一面的大將!徐盛善於臨機決斷以少勝多,徐盛年輕時,由於遭遇戰亂,從家鄉莒縣遷居到吳縣(今江蘇蘇州)。吳侯孫策去世後,弟弟孫權繼承其位,而此時的徐盛也就由孫權所設“招賢館”登用,從而開始輔佐孫權。任用徐盛爲別部司馬,率軍五百人守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並擔任柴桑縣令,以抵禦黃祖的入侵。黃祖曾派兒子黃射率領數千人攻擊徐盛,徐盛以不到二百人的兵力抵抗,殺傷黃射的部隊千餘人。其後開門主動出戰,大敗黃射,黃射被擊退後再也不敢前來侵犯。後來孫權加徐盛爲校尉、蕪湖(今屬安徽)縣令,又因爲徐盛討伐臨城南阿(今安徽青陽南)一帶的山賊有功,加徐盛爲中郎將,督校兵。;曹休伐吳時,徐盛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以少抗多,成功防禦。因前後戰功,徐盛先後升任建武將軍、安東將軍,任廬江太守。後來,曹丕大舉攻吳,吳國依徐盛的建議在建業外圍築上圍牆,曹丕被迫退走。徐盛於黃武年間也就是公元二百二十二年-公元二百二十九年去世,其官爵由兒子徐楷繼承。

而丁奉則是善於用計!丁奉,字承淵,廬江安豐(今安徽霍邱)人,三國時期東吳重要將領,吳國四朝元老、重臣。年輕時做小將,多次跟隨其他將領征伐,經常勇冠三軍,曾屬於甘寧、陸遜、潘璋等人的帳下,驍勇且有計謀;後期於解救壽春、誅殺孫綝等事件中屢有建樹,被拜爲大將軍,後爲右大司馬、左軍師,公元二百七十一年(建衡三年)去世。丁奉一生征戰,與北方政權從曹*時代打到司馬炎時代,侍奉了孫權到孫皓四位吳國君主,見證了三國的興衰成亡。

而此時江東軍的大都督周瑜如此慧眼,早就已經看出來了丁奉和徐盛兩人是兩顆明珠,所以周瑜對徐盛和丁奉兩人也是頗爲看重,多次爲徐盛和丁奉兩人答疑解惑!爲其講解兵書戰策,從這裡就足可以看出周瑜對徐盛和丁奉這兩員江東小將是多麼的看重了!不僅如此幾乎所有江東軍的將士都知道徐盛和丁奉兩人不離大都督周瑜的左右!而此時周瑜委任徐盛和丁奉兩人在此,也是看中了兩人一個多謀一個善斷,可以說徐盛和丁奉兩人是可以相互配合到天衣無縫的地步的!就算是因爲江東軍副大都督呂蒙的三十五萬江東新軍真的沒有攔住和荊州的劉備軍展開交戰,那麼徐盛和丁奉兩人也會審時度勢,盡力救援!挽救江東水軍的!所以這纔是周瑜委任徐盛和丁奉兩人在此攔截呂蒙和其所部的江東水軍的關鍵之所在!

而卻說此時徐盛見到對面的三十餘艘商船竟然打出了江東水軍旗語,知道這必是副大都督呂蒙的先頭部隊!便命令手下所部的江東軍將士回答對面商船的問題!並且讓他們迅速後退去與大都督周瑜會和!並且徐盛也告訴了對面的商船自己是江東軍徐盛!而此時徐盛也同時用旗語命令身旁的丁奉用江東軍水軍速度行駛而來!與其一同去面見副大都督呂蒙!

朱恆在自己的商船上見此,心中明白了!這確實是自己江東軍中的戰船!並且對方也已經回答了朱恆自己是江東徐盛,朱恆對徐盛還是認識的!而對面來的是丁奉,也同時用旗語告訴朱恆!朱恆見此心中疑惑,怎麼了!徐盛和丁奉兩人從不離開大都督周瑜的左右,今天怎麼會在此處!再說大都督周瑜不是已經打上了荊州嗎?怎麼會在此處分別呢?朱恆越想心中疑惑越多!但是朱恆知道此時不是說話的時候,江東軍大都督周瑜畢竟是江東軍的一號人物,雖然呂蒙貴爲江東軍的副大都督,但是整體來說,呂蒙也是要聽周瑜的調遣和安排!所以朱恆哪裡膽敢違抗!並且徐盛已經用旗語告訴了朱恆,自己是奉大都督周瑜的帥命在此等候副大都督呂蒙的!並且命令他們速度後退,全軍推出荊州境內!去與大都督周瑜會和?朱恆見此不敢違抗周瑜的帥命,只好傳令帳下三軍將士即可調轉船頭往來時的方向褪去!去與副大都督呂蒙相見!並且稟明此事吧!畢竟吳候孫權可是沒有授予他朱恆便宜行事之權的,就連他副大都督呂蒙也沒有給予朱恆這個權利,朱恆不敢擅自做主!也只能聽命而去!而後面徐盛和丁奉兩人也在暗中保護朱恆的水軍戰船!

而卻說此時的江東軍副大都督呂蒙正在和朱然站在船上眺望着長江!等候着朱恆的好消息!而正所謂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卻說此事朱恆和丁奉、徐盛三人的戰船行駛而來了,而朱恆是江東軍副大都督呂蒙的前部正印先鋒官,而賀齊爲朱恆的接應,也正在長江之上等候朱恆的消息,而此時卻看到朱恆無功而返,並且身後還跟隨者數十艘江東水軍的戰船!賀齊見此心中起疑,便命令帳下的一百餘艘江東水軍戰船一字排開,攔住朱恆和後面江東水軍戰船的去路,想要問明情況!朱恆見此只好命令戰船停下航行,等候丁奉和徐盛說明情況!可是徐盛和丁奉兩人知道,此時留在荊州軍的境內,便多存在的一份風險!所以丁奉和徐盛兩人根本將賀齊的疑慮置之不理,而丁奉此時也是考慮很多!丁奉考慮若是此事不將話說明,怕引起同僚之間的吳候!丁奉便也用旗語告訴徐盛自己的意見!徐盛見此考慮再三!徐盛知道此時若是用旗語將荊州之戰,大都督周瑜落敗!並且荊州軍早有準備的等等事情全部說明,那麼無疑可以說是對江東軍的一個沉重的打擊,會大大的打擊江東軍將士的士氣!所以徐盛見此當機立斷,決定不進行任何說明!徐盛用旗語告訴丁奉,命令丁奉所部的江東水軍調轉船頭,行駛到徐盛的身後,保證徐盛的身後安全!防止劉備軍的荊州水軍出來迎戰!給江東軍水軍造成不必要的傷亡!徐盛和丁奉雖然都是被大都督周瑜留下來阻止江東軍副大都督呂蒙和其所部三十五江東軍水軍攻打荊州的!但是周瑜並沒有給予徐盛多大的權利只是命令徐盛進行攔截而已!如今若是丁是丁卯是卯的來說,徐盛多少是有一些越權了!但是徐盛此時一片公心,並沒有考慮那麼多!仍然命令身邊的旗手,將自己的命令告訴給長江對面攔截自己的賀齊所部兵馬!並且徐盛義正詞嚴的說明了,自己是受江東軍大都督周瑜的命令來此執行任務的!命令賀齊速速讓開道路,然後接應丁奉所部的江東軍水軍戰船,共同行駛出荊州軍的水域!

賀齊見此心說這徐盛跟隨大都督周瑜身邊久了,怎麼這麼橫啊!這不是橫行霸道嗎?什麼意思,連話都不讓問,什麼也不說!直接命令我們退兵!太不把人當回事了吧!怎麼說我賀齊也不是一個無名鼠輩!我賀齊在外面打仗的時候你徐盛還不知道在哪裡呢?確實賀齊的資歷要比徐盛和丁奉老上很多,雖然年齡不比徐盛和丁奉大上多少!但是賀齊在早年在平定山越的戰爭中立有大功,又討平叛亂無數,身經百戰,所向披靡,深受孫權器重。後來在與魏國的多次邊境爭鬥中也屢立戰功,如今已經是官至後將軍了若是論地位賀齊確實要比徐盛和丁奉高出很多,但是就是這樣賀齊也不敢違背大都督周瑜的帥令!只好命令大軍讓出道路,讓朱恆和徐盛兩人和其所部的江東水軍繼續行駛!而賀齊自己呢?則是命令戰船擺好陣型等候丁奉到來,連體丁奉所部的江東水軍爲其斷後!

但是賀齊也不是無謀之輩,賀齊在對陣方面也是久經沙場的之人了!賀齊仍然命令一支人馬用快船將此時此刻徐盛以大都督周瑜的命令,傳令江東水軍全部退出荊州軍水域的命令!讓人用快船速速稟報給了在身後的江東軍副大都督呂蒙!而此時的呂蒙見此心中疑惑打開!朱然在一旁也是沉默不語,不好插言!呂蒙前思後想並沒有想出大都督周瑜爲什麼會命令徐盛來此傳令,命令自己所部的江東水軍全部退出荊州水域的原因!呂蒙見此沉思片刻,然後傳令命令保護呂蒙中軍的左翼張承帥令戰船去接應賀齊和丁奉兩人的水軍,防止荊州之戰有變!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呂蒙足智多謀,呂蒙怕賀齊和丁奉兩人遇到劉備軍荊州水軍的追擊!這麼安排就是爲了更好地保護江東水軍!然後呂蒙在傳令命令宋濂帥令保護呂蒙中軍的右翼上前推進五里之地,去與徐盛見面!務必要問明白徐盛爲什麼傳大都督周瑜的命令讓自己速速退出荊州水域!然後呂蒙命令中軍人馬的戰船停止航程,就地修正等候命令!同時呂蒙命令後軍的張承帥令所部江東水軍向前推進十里水域,以做好呂蒙中軍的防護工作!同時命令呂岱和其所部的江東水軍向前推進五里,層批次隊形!鞏固後方!呂蒙這些命令傳達之後,還特意追加了一道命令!呂蒙說此時三軍只是進行原地修整!並沒有解除一級戰備的命令!所以江東軍全軍人員,一律做好一級戰鬥準備!要做到人不卸甲,槍不離手!時刻準備戰鬥!說句實話此時的呂蒙心中多少有些疑惑!但是徐盛此人呂蒙是瞭解的!並且徐盛和呂蒙也算是一起工作過的同僚關係!但是呂蒙心中覺得小心無大錯!若是真的是大都督周瑜的命令,他呂蒙雖然此時貴爲江東軍的副大都督,但也給聽此大都督周瑜的命令!第一是官大一級壓死人!第二是呂蒙對周瑜是相當的欽佩了!周瑜的命令呂蒙斷然不敢不聽!而到底徐盛能否說明周瑜的意思呢?請看下章分解!--6581374921394572345+dliineda+395-->

第215章 兩軍對峙!第166章 曹孫交鋒!第2章 馬超歸漢!第164章 荀彧之死!第25章 李典的對策!第203章 親征第167章 東周泰第161章 風波平!第86章 劉備軍的教育體制!第134章 亂戰!第11章 李宇再戰呂奉先!第7章 黃巾末日第136章 李宇出場!第16章 石城大捷!第52章 兩難之地!第55章 曹操的憤怒!第13章 諸葛亮再敗曹操!第152章 益州局勢!第103張 鼠目寸光!第10章 ——血戰董卓!第41章 呂蒙論道!第178章 檄文天下!第22章 長阪英雄!第99章 初遇姜維!第130章 張紹的毒計!第二白二十七章 戰前部署第147章 張紹之死第46章 涼州的歸屬!第194章 追擊!第13章 諸葛亮再敗曹操!第92章 一字並肩王!107章 張紹死了第53章 江東撤軍!第7章 御前會議!第100章 左右爲難!第41章 呂蒙論道!一百一十八掌虎牢關大捷上vip第25章 李典的對策!第13章 戰前部署!第27章 生死一線!第50章 曹操圖徐州!第57章 戰後分析!107章 張紹死了第99章 初遇姜維!第88章 當皇天下!第147章 張紹之死第23章 老張是個文化人!第62章 江東的部署!第21章 郭嘉的姻緣!第42章 涼州大捷(上)第40章 涼州之戰!第12章 兵不血刃!第8章 大戰呂布!!!第68章 李宇兵進長安!第25章 天子求救!第116章 趙雲VS曹洪!第8章 中計了!三十二章 隴西之戰第123章 援軍來了!第二白二十七章 戰前部署第72章 曹操的計謀!第25章 天子求救!第104張 毒計!第219章 雁門關大捷!第53章 江東撤軍!第2章 馬超歸漢!第10章 軍師初掌兵!第151章 荊州防務!第127章 收徒!第3章 趙雲和馬雲祿的故事!第70章 馬超VS曹操!第21章 郭嘉的姻緣!第230章 無敵風火輪!第26章 呂布出世!第41章 文武雙全趙子龍!第23章 周瑜的覺醒!第182章 大戰開始!第153章 劉備軍的佈局!第94章 荀彧的計策!第18章 大戰開始!第28章 關二爺冒險用計!第119章 虎牢關大捷(中)第8章 大膽的設想!第184章 血流成河!第50章 曹操圖徐州!第23章 漢興智退荊州軍!李宇再議取漢中!第25章 李典的對策!第142章 父子反目!第47章 二劉聯盟!第28章 李宇決議死戰董卓軍。第22章 潘璋之死!第83章 故技重施第26章 草船借箭!第23章 漢興智退荊州軍!李宇再議取漢中!第43章 涼州大捷(中)第169章 兩軍罷戰!第20章 安定之戰!第24章 大出意外!第85章 新的方向!第184章 血流成河!
第215章 兩軍對峙!第166章 曹孫交鋒!第2章 馬超歸漢!第164章 荀彧之死!第25章 李典的對策!第203章 親征第167章 東周泰第161章 風波平!第86章 劉備軍的教育體制!第134章 亂戰!第11章 李宇再戰呂奉先!第7章 黃巾末日第136章 李宇出場!第16章 石城大捷!第52章 兩難之地!第55章 曹操的憤怒!第13章 諸葛亮再敗曹操!第152章 益州局勢!第103張 鼠目寸光!第10章 ——血戰董卓!第41章 呂蒙論道!第178章 檄文天下!第22章 長阪英雄!第99章 初遇姜維!第130章 張紹的毒計!第二白二十七章 戰前部署第147章 張紹之死第46章 涼州的歸屬!第194章 追擊!第13章 諸葛亮再敗曹操!第92章 一字並肩王!107章 張紹死了第53章 江東撤軍!第7章 御前會議!第100章 左右爲難!第41章 呂蒙論道!一百一十八掌虎牢關大捷上vip第25章 李典的對策!第13章 戰前部署!第27章 生死一線!第50章 曹操圖徐州!第57章 戰後分析!107章 張紹死了第99章 初遇姜維!第88章 當皇天下!第147章 張紹之死第23章 老張是個文化人!第62章 江東的部署!第21章 郭嘉的姻緣!第42章 涼州大捷(上)第40章 涼州之戰!第12章 兵不血刃!第8章 大戰呂布!!!第68章 李宇兵進長安!第25章 天子求救!第116章 趙雲VS曹洪!第8章 中計了!三十二章 隴西之戰第123章 援軍來了!第二白二十七章 戰前部署第72章 曹操的計謀!第25章 天子求救!第104張 毒計!第219章 雁門關大捷!第53章 江東撤軍!第2章 馬超歸漢!第10章 軍師初掌兵!第151章 荊州防務!第127章 收徒!第3章 趙雲和馬雲祿的故事!第70章 馬超VS曹操!第21章 郭嘉的姻緣!第230章 無敵風火輪!第26章 呂布出世!第41章 文武雙全趙子龍!第23章 周瑜的覺醒!第182章 大戰開始!第153章 劉備軍的佈局!第94章 荀彧的計策!第18章 大戰開始!第28章 關二爺冒險用計!第119章 虎牢關大捷(中)第8章 大膽的設想!第184章 血流成河!第50章 曹操圖徐州!第23章 漢興智退荊州軍!李宇再議取漢中!第25章 李典的對策!第142章 父子反目!第47章 二劉聯盟!第28章 李宇決議死戰董卓軍。第22章 潘璋之死!第83章 故技重施第26章 草船借箭!第23章 漢興智退荊州軍!李宇再議取漢中!第43章 涼州大捷(中)第169章 兩軍罷戰!第20章 安定之戰!第24章 大出意外!第85章 新的方向!第184章 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