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有女初長成。
臥龍年少也輕狂!
黃承彥乃荊襄名士,與龐德公、水境先生司馬徽齊名,妻子蔡氏與劉表正室蔡氏是親生姐妹,同爲蔡家家主蔡瑁嫡親姐妹。一個風流才子,一個士族千金,有何理由生下一個發黃面黑的醜女兒?
沒有任何依據證明她醜,只是父親爲了掩人耳目,爲其取小名“阿醜”。
事實上月英從小生得漂亮可人,又聰明伶俐,唯獨頭髮有些焦黃而已。
黃家本是春秋戰國時期墨家嫡系傳人,後因秦始皇焚書坑儒而隱姓埋名,藏於山野。
漢時獨尊儒術,諸子百家幾乎銷聲匿跡。黃家通過十幾代人的努力,專心學儒,漸漸的步入士族行列。而墨家技藝也慢慢消退,只留下一些典籍藏了起來。
直到比較喜歡奇淫異巧的黃承彥接任家主職務,纔將典籍從塵封的書籍裡翻了出來。
黃月英受其父親及其父輩們的耳濡目染,自幼熟讀經史,多才多藝,是巾幗少有的奇女子,是世界上發明機器人的奠基者、創始人,還可以說是發明創造機器人的開山鼻祖。
諸葛亮與黃月英的婚約在諸葛亮十五歲那年就訂下來了。
諸葛亮祖籍琅琊,黃巾之亂時父母死於戰亂。叔父諸葛玄帶着族人遠避荊州,失去父母的諸葛亮三兄弟便由叔父一手帶大。好在三兄弟都算爭氣,個個品學兼優。尤其諸葛亮,深得恩師水鏡先生司馬徽及荊州大賢龐德公、黃承彥看重,尤其黃承彥更是收諸葛亮爲入室弟子,將墨家機關學和行軍佈陣之法傾囊相授。
諸葛亮更好陣法,對於墨家機關確實不如月英更有天分。但是二人常常在一起,早已被彼此的優秀吸引。
黃承彥看在眼裡,心中更是欣喜,本就膝下無子,這麼優秀的孩子能收做女婿當然是再好不過的。於是與諸葛亮的叔叔諸葛玄商議,爲兩個孩子訂下婚事。
諸葛玄當然願意!作爲一個外來戶,不管你這個家族有多厲害,多有錢,總歸要得到當地士族的認可與接納才行,才能更好的在一個地方立足。
黃家作爲州牧劉表與荊州豪族蔡家的姻親家族,本就是荊襄當地巨無霸般的存在。
能與黃家聯姻,諸葛家族也將踏入荊襄上流社會之門。而諸葛亮也將有一個更爲廣闊的前程。
於是,諸葛亮和醜女月英便早早地訂下了婚事。
少男少女,兩小無猜,也不避諱,常常一起研究機關之術。直到諸葛亮漸漸長大,慢慢懂得些男女之事,才減少了與月英的來往。
這下月英不高興了,常常埋怨諸葛亮不去看他。
諸葛亮此時已經十八歲了,不過尚未成年,還沒有表字。
不能與月英一起玩耍了,但他還有幾個好友。崔鈞崔州平、石韜石廣元、孟建孟公威、徐庶徐元直,後人稱爲“諸葛四友”!幾人常常相聚於隆中,在距離諸葛家不遠的一片竹林中煮茶品酒,談論家國天下事。
幾人中諸葛亮最小,又最爲聰慧,所以頗得衆人照拂。
後來徐庶北投劉琦,諸葛四友便少了一人,也就少了一些相聚的時光。因爲徐庶性格豪邁,很能凝聚人心,所以很多時候幾人的聚會都是他發起的。
有人會問既然龐統與徐庶、諸葛亮是師兄弟,那他爲什麼不參加呢?
因爲龐統是龐家最優秀的後生。龐家本是荊襄豪族,龐德公又是天下名士,學問恐怕不在水鏡先生之下。諸葛亮如此優秀,除了司馬徽還離不了準岳父黃承彥和叔叔諸葛玄的教導。
龐統也一樣,除了在水鏡先生手下讀書,龐德公更是悉心指導。
而與龐家相比,諸葛家、崔家、石家、孟家只能算是沒落的貴族,貴族中的寒門。等級不對階,來往自然也少了。徐庶隻身流亡荊州就更不用說了。
當然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爲龐統不合羣。因爲生得醜陋,而常常感到自卑。
那是一個看臉的時代,在人們的印象中,才子,就理應英俊瀟灑、風度偏偏。就如竹林七賢,就如八駿,就如荀氏兄弟,再如建安年間各地的才子……
而龐統確實不好看,小眼睛、塌鼻樑、招風耳、一張吞天大嘴裡,牙齒還不整齊……
這長像讓他非常受傷、非常自卑。
自卑到極致就變成了孤傲!
當然,你得有本錢去傲。
而他就有,才華與諸葛亮持平,軍事才能甚至更勝一籌。他還有一個豪門的出生。所以他不屑與他人爲伍。
伏龍山下竹賢坡,這裡山青水秀,景色宜人。坡上有一片天然的竹林,林中有一條清澈的小溪從山頂流下,穿林而過。清泉悠悠!
今日,諸葛亮與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四友再次相聚,在竹林相聚。取清泉煮茶,論天下時勢。
“諸位,今日我們便來談談這天下大勢可好?”崔鈞作爲幾人中年紀最長的,沒有徐庶活躍氣氛,只好由他牽頭,提了個話題。
“時事動亂,南方基本已確定,劉繇實非孫策敵手,江東早晚歸於孫家,交州士燮才學過人,可不善軍事,性若劉荊州,估計也有可能會被孫家吞併。北方劉琦公子北掃草原各胡,南收南陽,西取關中,已然是天下最強諸侯。自烏桓被滅後,已經悄養生息近一年,並不參與中原爭端,怕是要向西邊用兵了……”石韜率先發表評論。
“關中、南陽歸於長公子,怕是這荊襄之地早晚也得歸於其手。西川劉璋劉益州守成之輩,怕是也難擋長公子兵鋒。這天下最終應該還是姓劉!”孟建接話道。
“高祖以漢中益州爲根基可席捲天下,長公子經營幷州多年,又得三輔之地,這天下怕是難有敵手啊!”崔均道。
“不然,這得看中原羣雄逐鹿,誰能執牛耳了。長公子不願捲入其中,也怕在那裡過度消耗吧?袁公、曹公、玄德公都非庸才,只有那膽大妄爲的袁術可能最先敗下陣來。”石韜又道。
“那你們看好誰在中原爭鬥中脫穎而出?”崔均又問道。
“我以爲是袁公,雖然曹劉聯軍勢大,但總不如袁公底蘊深厚。他又佔據大漢最富饒的冀州和幽燕之地,兵多將廣,錢糧充裕。玄德公偏安青州,難有作爲。曹公雖然強橫,卻剛收徐州,物資潰乏,怕是難以持久……”孟建分析道。
“我以爲曹公奉天子在手,正義當先,又有玄德公相助,應該最終成爲中原霸主。只是我不太明白玄德公爲何助他,曹公稱霸中原後他將如何自處?”石韜道。
“哈哈……我明白了!”諸葛亮一直沒吭聲,突然大笑一聲。
三人的討論被諸葛亮這一笑打斷,齊刷刷將眼光投向諸葛亮。
諸葛亮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頭。
“諸葛小友明白什麼了?”崔鈞問道。
“一山不容二虎,中原不可能同時容下曹公和玄德公!如果亮沒猜錯,他二人應該是達成了某種協議。合二人之力先下袁紹,後滅袁術,待中原一統,則一人留中原,一人下江東。”不得不承認諸葛亮的智慧就是要高人一等,看待事情的前瞻性確實要強上許多。
“可是,中原一統,誰願意放棄中原的富饒南下江東呢?”孟建問。
“當然不可能待到真正一統,如果我沒估計錯的話,玄德公將會以新得冀州之地換徐州通江東之地。”諸葛亮自信地道。
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