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書房定計

隨着賴恭說出的名字,王旭頓時愣住,毛筆已經掉落在地卻是仿若未覺,手仍然保持着握筆的姿勢。

這蔣琬可不簡單啊,年輕的時候,便與他的表弟劉敏聞名一方。只不過,在風雲突變的三國初期,人才遍地都是,他年紀輕,資歷淺,再加上背景不是特別好,所以未能嶄露頭角。直到赤壁之戰以後,才隨着劉備入蜀,做了廣都這個小縣的縣令。只不過,那時候的他已經是胸藏韜略,已近中年而又懷才不遇,所以對於治理縣務並不上心。不久,這事被劉備知曉,還險些治罪。好在諸葛亮略知此人才學,竭力保奏,再加上劉備想起陣亡多年的龐統,在當年也出過類似的情況,所以這才心有所感,放了他一馬。

後來,蔣琬因爲諸葛亮的看重和提拔,這才時來運轉,官運亨通,青雲直上。而他也沒有辜負諸葛亮的信任,盡心輔佐,每當諸葛亮北伐之時,皆是將蜀國內事交託於他。以諸葛亮爲人之謹慎小心,能將自己背後假託給他,足可見蔣琬的才學品行是如何出衆了。

到最後,諸葛亮爲了蜀漢鞠躬盡瘁,活活累死,他便成了諸葛亮定好的第一代接班人之一,升任蜀國大將軍。甚至還費盡心思改良諸葛亮的北伐策略,揮師伐魏。可惜,儘管竭盡所能,卻也難以達成目標,北伐未成,卻含恨辭世。但這卻不能怪他沒有本事,魏國司馬懿不是吃乾飯的,而且相對於蜀國來說,魏國的人才儲備可不只多一層兩層。再加上後主劉禪無能,老一輩打江山的文臣武將紛紛去世,諸葛亮死後,本就遠遠弱於魏國的蜀漢更沒什麼希望,他一個行將就木的老頭能做到那種地步,足以名垂青史。

可以說,蔣琬雖然前期沒有什麼卓越的表現,但此人對於蜀漢的建立卻有不可磨滅的貢獻。而且,能撐起沒落的蜀漢,即便比不上諸葛亮、曹操、司馬懿這樣的妖人,但被歷史評價爲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卻是當之無愧。在姜維尚沒有完全成長起來之時,他就是中間的過渡人,也是奠基人。沒有他,蜀漢擋不擋得住司馬懿還是兩說,早幾十年亡國,也並非不可能……

“主公!主公?”就在王旭出神的思考之時,賴恭見其久久不曾說話,心中疑惑,遲疑了好半天,終於還是忍不住呼喚起來。

“嗯?”回過神來的王旭,看了看賴恭,這才反應到自己失態了。當即不由微微一笑,略帶歉意地說:“噢!剛纔突然想到一事,所以出神,文敬切莫見怪。”

說着,沒等賴恭回話,便已是急切地問道:“文敬,這蔣琬才學如何?”

聞言,賴恭有些詫異地看了看王旭,也是隱隱推斷出王旭的意圖。低頭思慮片刻之後,才慎重地拱手回道:“回主公,公琰才學出衆,在荊州年輕一輩中,是非常出色的人物。只不過,因爲年少得志,性子過於剛強,思慮也不夠穩重,所以暫時還難以堪當大任。但如若磨礪兩年,增長一些經驗,絕對可做主公左膀右臂。”

“這樣啊……”聽到這話,王旭倒是隱有些失望,但隨即便釋然一笑。畢竟這都在情理之中,人的成長終究需要一個過程,像郭嘉、諸葛亮這樣年紀輕輕就通曉治國安邦的人,終究只是鳳毛麟角。

可是,蔣琬既然是個有潛力的人,那當然是越早逼出來越好。今後打天下,田豐、郭嘉等人少不了要跟着自己南征北戰,後方能多有幾個蔣琬這種人留守,那才能真正免除後顧之憂。想到這點,王旭猶豫了好一番,才緩緩開口道:“文敬,其實蔣琬之名,我也曾有耳聞,現在你又如此高評於他,我看不如提拔提拔他,讓其得到歷練,今後好擔當大任,如何?”

“這是好事啊,蔣琬如能得到合適的指引和鍛鍊,將來必成大器。”賴恭頓時大喜,顯得非常興奮。

王旭看了看賴恭,卻是靈機一動,若有深意地笑道:“呵呵!既然你也贊成,那不如就接替你的職務,遷升爲寧遠縣令,別部司馬,總督零陵郡蠻族事宜。至於你,我打算讓你暫時代理武陵郡太守職務,如何?”

這話一出,本來還很高興的賴恭,卻是陡然遲疑起來。

“怎麼,莫非文敬還不願意?”王旭頓時好奇地道。

“主公這是何話,主公提拔栽培,哪有不願意之理。別說是升遷,哪怕是降職差遣,只要能對主公有益,賴恭也絕不說二話。末將遲疑乃是因爲蔣琬,他雖有才,但經驗卻不足,蠻族之事不好處理,恐他出了差錯!況且,我之前就曾說,蔣琬年少得志,心高氣傲,如若突然升遷,擔心他將來難以遏制自己,毀了大好前程!”

聽到賴恭這一席肺腑直言,王旭更是欣喜異常,賴恭見到高官厚祿不爲所動,反而能從大局出發,思慮周全,正是可以信任的人。當即再無遲疑,肯定地道:“文敬,你說得也有些道理。不過,你前往武陵代理太守職務,已是將軍府商量後做出的決定,所以,勢必要找一個接任之人,可有別的好人選?”

“這……”聞言,賴恭倒是有些爲難起來,皺眉思考半晌之後,才略帶歉意地道:“主公,實不相瞞,可以勝任的人才,我倒知道一人。但此職務非同小可,那人雖然與我交厚,但卻未必會輕易全心輔佐主公,所以屬下也不敢妄言。”

“既然如此,那乾脆就讓蔣琬試試吧!我親自書信一封,警醒於他,同時也讓元皓他們今後多與其通信交流,只要他真有德行,知書明理,那遲早也會改過來的。反正我等已盡心,至於他將來能怎樣,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見王旭主意已定,賴恭又想不到更好的人選,也是無可奈何,遲疑了一下,便嘆聲道:“也只能如此了。”

既然決定了要用,王旭也不再反覆,想了想,卻是忍不住問道:“對了,文敬剛剛說你知道有可以勝任的人才,不知是何方高人?”

“噢!此人與我乃是好友,南郡枝江人,姓董,名和,字幼宰。才學出衆,知文事,曉武略,在荊北也是頗有名望。前些日子,刺史劉表曾寫下公文,辟召其爲曹掾,但他曾有遷往益州,躲避亂世的想法,所以一直遲疑未決。寫信問我,我則邀他前來爲主公效力,但目前卻仍在猶豫之中。”賴恭微微笑道。

“南郡董和?”輕輕唸叨着這個名字,王旭腦中靈光一閃,已是喜不自制。

真想不到啊,讓賴恭進一趟府,竟然就得到了兩個人才的消息,一個年輕的蔣琬,一個成熟的董和。

這董和可也是個很不錯的人才,歷史上,他在漢末時候,舉家遷到益州巴郡避禍。後來效力於劉焉的兒子劉璋,是劉璋手下最得力的臣子之一,爲官清廉公正,生活簡樸,不畏豪強,善待外族。在劉璋衆叛親離的時候,他是極少數堅持到最後也不肯投降的人,但後來劉璋這個主公都投降了,他還能怎麼樣。

而當時的劉備官至左將軍,知道董和的能力和品行,也是非常器重,誠懇地請他出任掌軍中郎將,協助諸葛亮管理將軍府事務。後來,董和病死,諸葛亮曾非常緬懷,嘆其少了一個得力的助手,還將他與徐庶,崔州平等老友相提並論。

這樣的人才,怎麼能放過?想到這些,王旭幾乎是沒有任何遲疑,當即便轉過了頭來。

正欲讓賴恭務必請其出山相助,賴恭卻已看出他的意圖,搶先笑道:“主公,莫非您對董幼宰有意?”

王旭愣了愣,但隨即便大笑起來:“哈哈!文敬真知我心也!不錯,目前將軍府正缺賢才,不知文敬可有辦法,讓董和來此效力?我待他,絕不比劉表差,而且必讓其一展胸中才學。”

“呵呵!既然主公有此心就好辦了。之前相邀,沒有主公首肯,不敢保證太多,所以難以成事。”說着,賴恭笑意盈盈地看了看王旭,才緩緩接道:“而現在嘛,遊說他來,只是舉手之勞爾!”

“那好!這事兒如果辦成,定要再記你一功。”王旭也是立刻大方地做出允諾。

“區區小事,哪有功勞可言。再說,屬下與他本是好友,能同佐一君,乃是大幸,主公不用放在心上。”說着,賴恭似乎不想再談論這個,當即轉移了話題,皺眉問道:“主公,倒是武陵之事究竟是什麼情況?爲何主公讓我前去代理太守職務呢?”

見賴恭問起這個,王旭倒也不隱瞞,當即便把曹寅參與了上次刺殺事件的事情給賴恭說了,而且也隱晦地將朝中動盪之事,講了出來。

隨着王旭的敘述,賴恭的眉頭也是越皺越緊,待聽完之後,卻是長長一嘆:“哎!末將其實也看出天下將亂,只可惜,卻不知道竟然已到這種程度,實在可悲啊!”

王旭倒也不急,靜靜地等着賴恭感嘆,有些東西還是要賴恭主動問出來纔好。

不過賴恭當然也不傻,沉默了一會兒,也是迅速反應過來,驚疑不定地望着王旭道:“主公,照這樣看來,您的意思是讓我……”

“不錯!”見賴恭已經明白,王旭也不遲疑,立刻肯定地點了點頭。“文敬忠正耿直,我也就不瞞你。實話說吧,天下大亂已是不可更改的事實,我也曾努力勸誡過陛下,但並無效果。現在,這荊南就是我的根基,只有掌握住這裡,將來才能伺機而動,尋找機會清除閹黨,剿滅國賊,還我太平天下!”

聽到這番話,賴恭也是心血沸騰,當即便俯身磕頭。“主公有此大志,臣等豈敢不效死力?”

“呵呵,文敬不用如此多禮,先起來吧!”說着,王旭伸手輕輕扶起賴恭,才微笑着接道:“此番讓你去武陵,任務可不輕鬆,你不但要安撫武陵蠻族,將我的各項政策實施下去,治理好武陵。同時,還要給我把武陵的權利牢牢握住,不管你用什麼方法,什麼手段,我都會全力支持。明白嗎?”

“屬下定不負將軍之望。”賴恭當即堅定地拱手道。

“嗯!我相信你。”王旭先是讚賞地點了點頭,隨後才輕聲叮囑道:“不過,你行動一定要快。欲成大事,絕不能婦人之仁,必要之時,你可便宜行事,該殺的殺,該斬的斬,朝廷那邊我自然會應付。明白嗎?”

這次,賴恭倒是頓了頓,但隨即還是咬牙回道:“末將明白!”

“好!既然如此,那我明日便上書,將新的任命向朝廷稟報。蔣琬那裡是小任命,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但保奏你做太守,很可能遭到某些權臣的反對,到時候說不定朝廷會立刻派遣新任太守過來。算下時間,最遲兩個月,最快可能一個月,新太守就會來。所以,我給你一個月時間奪權,夠不夠?”

“夠了!”既然已經下定了決心,賴恭也不含糊,雙目精光閃爍,肯定地道:“武陵現在沒有主事者,屬下過去之後可以藉助曹寅之事,以此爲藉口將其黨羽全部驅逐出官府。至於其他人,有主公這邊的支持,或拉攏,或利誘,或威逼,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只不過,不知屬下能斬什麼級別以下的官員?”

“除了縣令等需要上奏朝廷審批,才能正式任免的官吏之外。其餘官員,包括太守府曹掾,郡府軍中將官都可以殺。但這之中若有人是朝廷親自任命的,殺是可以殺,但務必要暫時瞞下來,而且找好藉口!”王旭皺着思慮了半晌,才緩緩叮囑道。

“嗯!”聞言,賴恭也是長長地舒了口氣,王旭能放下這麼大的權利,那難度可是大大減小。不過,思考片刻之後,卻又忍不住接道:“那郡府官員或被殺、或被免職、或被驅逐,必然有大量職務空缺,屬下擔心郡府日常事務陷入癱瘓!”

“癱瘓也不怕,這一個月,你什麼都不用管,只管想辦法奪權,並且安撫好當地的地主家族就行。等徹底掌控了武陵,那時,不只武陵,包括桂陽和零陵兩郡的官吏都任由你選用提拔。”說着,王旭笑了笑,也不由補充道:“不過,老規矩可別忘了,所有官員必須在將軍府備案。縣丞以上的官員,包括太守府掾吏,以及郡府兵軍侯以上職務,要先提交將軍府審批。今後可是統一發放俸祿,要是誰的少了,可別來找我要!”

“呵呵,末將明白!”聽王旭說得有趣,賴恭也是忍不住莞爾一笑。

但隨即,見王旭似乎沒有事情說,當即不由起身道:“將軍,既然時間緊迫,那我就不耽擱了,不如現在就起程吧!”

“嗯!也好。”說着,王旭想了想,卻是開口道:“不過,你一人去不合適,我給你一道調令。你去軍中找徐盛,讓他調撥一千甲士給你,有一支親信部隊,過去纔好辦事。”

“諾!”賴恭也不推遲,當即便拱手應命。

第1章 詭異的日食第71章 大戰的前奏第761章 西涼人的恨第388章 無中生有第364章 勝利的走向第665章 交換條件第477章 震撼的意志第748章 誰的危機?第777章 孫策的魄力第74章 窮寇莫堵第606章 上有老 下有小第848章 忠魂永存第52章 名將智慧第186章 力戰孫堅第374章 偷情之事第254章 衆將的幸福第544章 法正的秘密第602章 南陽一役第511章 借胸膛一用第775章 洛陽屠戮第477章 震撼的意志第432章 消失的曹軍第757章 刪除的記憶第353章 突襲下雋第854章 何時歸!第662章 羣臣進諫(上)第819章 典韋暴走第868章 華夏一統第63章 火燒長社(下)第256章 蔡邕的家事第418章 算計劉焉第59章 兄弟反目(下)第848章 忠魂永存第420章 真實的目的(上)第345章 蔡琰婚事第791章 月下神將第125章 攻城之策第842章 爭分奪秒第299章 諸侯敗退第542章 三路大軍第406章 空手套白狼第842章 爭分奪秒第611章 他在何方第543章 憤怒的趙雲第581章 毒士賈詡第258章 瘋狂的王睿第118章 強攻雞澤第554章 踏上旅途第860章 稱帝(上)第720章 救?不救?第374章 偷情之事第115章 破釜沉舟第602章 南陽一役第850章 抉擇第589章 錯綜複雜第8章 文武雙全第368章 轉守爲攻第471章 執着的美女第849章 我盡力了第786章 再度興兵第415章 歲月的沉澱第201章 田豐獻策第514章 詭異的戰局第526章 驚慌的劉逸第42章 山村少年(下)第26章 朝廷的中央軍(上)第81章 暗度陳倉第38章 滿寵,滿伯寧第311章 激戰呂布第238章 興建馬場(上)第204章 權力之爭第123章 廣平沮授(中)第312章 分崩離析第59章 兄弟反目(下)第860章 稱帝(上)第345章 蔡琰婚事第167章 驚才豔豔第677章 一步登天第148章 陳留典韋第708章 有功無過第270章 王粲破案第406章 空手套白狼第183章 高順的故人第71章 大戰的前奏第718章 兵不厭“詐”第812章 誅心爲上第432章 消失的曹軍第710章 激戰夏侯惇(上)第846章 相同的部署第28章 朝廷的中央軍(下)第74章 窮寇莫堵第442章 大收編第264章 大婚之日(中)第652章 不甘心第359章 矛與盾第372章 郭嘉爆發第268章 各有算計第789章 兵進彭澤第543章 憤怒的趙雲第353章 突襲下雋
第1章 詭異的日食第71章 大戰的前奏第761章 西涼人的恨第388章 無中生有第364章 勝利的走向第665章 交換條件第477章 震撼的意志第748章 誰的危機?第777章 孫策的魄力第74章 窮寇莫堵第606章 上有老 下有小第848章 忠魂永存第52章 名將智慧第186章 力戰孫堅第374章 偷情之事第254章 衆將的幸福第544章 法正的秘密第602章 南陽一役第511章 借胸膛一用第775章 洛陽屠戮第477章 震撼的意志第432章 消失的曹軍第757章 刪除的記憶第353章 突襲下雋第854章 何時歸!第662章 羣臣進諫(上)第819章 典韋暴走第868章 華夏一統第63章 火燒長社(下)第256章 蔡邕的家事第418章 算計劉焉第59章 兄弟反目(下)第848章 忠魂永存第420章 真實的目的(上)第345章 蔡琰婚事第791章 月下神將第125章 攻城之策第842章 爭分奪秒第299章 諸侯敗退第542章 三路大軍第406章 空手套白狼第842章 爭分奪秒第611章 他在何方第543章 憤怒的趙雲第581章 毒士賈詡第258章 瘋狂的王睿第118章 強攻雞澤第554章 踏上旅途第860章 稱帝(上)第720章 救?不救?第374章 偷情之事第115章 破釜沉舟第602章 南陽一役第850章 抉擇第589章 錯綜複雜第8章 文武雙全第368章 轉守爲攻第471章 執着的美女第849章 我盡力了第786章 再度興兵第415章 歲月的沉澱第201章 田豐獻策第514章 詭異的戰局第526章 驚慌的劉逸第42章 山村少年(下)第26章 朝廷的中央軍(上)第81章 暗度陳倉第38章 滿寵,滿伯寧第311章 激戰呂布第238章 興建馬場(上)第204章 權力之爭第123章 廣平沮授(中)第312章 分崩離析第59章 兄弟反目(下)第860章 稱帝(上)第345章 蔡琰婚事第167章 驚才豔豔第677章 一步登天第148章 陳留典韋第708章 有功無過第270章 王粲破案第406章 空手套白狼第183章 高順的故人第71章 大戰的前奏第718章 兵不厭“詐”第812章 誅心爲上第432章 消失的曹軍第710章 激戰夏侯惇(上)第846章 相同的部署第28章 朝廷的中央軍(下)第74章 窮寇莫堵第442章 大收編第264章 大婚之日(中)第652章 不甘心第359章 矛與盾第372章 郭嘉爆發第268章 各有算計第789章 兵進彭澤第543章 憤怒的趙雲第353章 突襲下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