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

可是這時候已沒有了回頭路,當申耽挺槍朝劉襄刺去時,劉襄一招“鷹擊長空”就盪開了他的攻勢。緊接着劉襄又是一記“百鳥啄食”就點在了申耽左臂上,當場就在申耽的左臂上刺出了一個槍洞來,痛得申耽差點丟掉了手中的鐵槍。

當兩人錯開了身子後,劉襄就對衆人說道:“此人是我的,誰也不許插手,本公子要用他的項上人頭來敲開白馬城的城門。”說着劉襄一緊手中的八寶駝龍槍,又朝申耽是猛衝了過去。

而此時的申耽終於明白劉襄發笑的原因了,那就是人家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裡,只是想用他的人頭來震懾白馬城裡的曹軍罷了。

申耽想到這裡也不由得是一臉的苦澀,誰讓他貪功冒進反而誤了自己的性命呢。就在申耽一臉悲切之時,劉襄的攻勢已到了近前,只見劉襄在舞出了數十朵的槍花後,就朝申耽的全身是罩了過去。

而申耽已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只能是咬着牙並單手提槍就迎了上去。當兩人再次錯開身時,申耽的身上卻多了幾處槍洞,並且鮮血也正從槍洞裡是涌了出來。

此時的申耽絕望地看了一眼白馬城的方向後,忽然一頭就從馬背上是摔了下來。當劉襄騎着馬再次出現在了申耽的面前時,申耽卻早已是氣絕多時了。

而這時的劉襄在斬下了申耽的人頭後,就對高覽和徐盛等人說道:“諸位將軍,招降那些曹軍吧,已沒有必要再造殺戮了。”

高覽、徐盛等人在點了點頭後,立刻派屬下就去招降了那些曹軍們。而那些曹軍在見到自己的主將被斬後,也不得不向漢軍是請降了起來。

當劉襄一行押解着這羣俘虜並來到白馬城下時,城裡的曹軍們早就嚇得是亂成了一團。當劉襄令人將申耽的人頭掛在了一面旗杆上時,城牆上的曹軍們頓時就沒有了士氣。而這時的劉襄又令人將那些曹軍俘虜是趕到了城下,並讓他們勸降城裡的曹軍。

此時白馬城裡就只剩下了三千曹軍,而他們的主將也被漢軍是挑在了旗杆上,再加上他們此刻有沒有了士氣,哪裡還擋得住漢軍的進攻,因此在經過了一番商討後,最終決定還是降了漢軍。

當白馬城的城門終於被打開時,細柳營的小將們忍不住都歡呼了起來。就連高覽和徐盛也是相互一笑,便率領着大軍就走進了白馬城裡,至此白馬城便落入了漢軍的手中,而東郡就只剩下了一個濮陽城還在曹軍的手中。

當白馬城陷落的消息傳到許昌城時,驚得曹操立馬召來了衆大臣便說道:“那劉子安是不是瘋了,這時候還在攻打城池,難道他還真想逆天而行不成?”

此時衆大臣的臉色不僅多了幾分擔憂,更讓他們感到恐懼的是漢軍竟然無視了寒冬的來臨。要是再讓他們攻破幾座城池的話,那這許昌城也別想在保住了。

就在衆大臣們擔心漢軍的攻勢時,程昱是快步走了進來,並對曹操和衆大臣說道:“主公,臣已查明瞭白馬城丟失的原因,是那劉贇的次子劉襄率細柳營的人馬拿下白馬城的。”說着程昱就把劉襄拿下白馬城的經過是說了出來。

當大家在得知了是劉贇在考驗這羣少年郎時,忍不住都在心裡是大罵了起來。眼看就快要過新年了,你卻拿攻城略地來做考驗,你可曾考慮過我們心裡的感受,你還想不想讓大家過一個愉快的新年了。

就在大家咒罵着劉贇的無恥時,曹操卻感嘆地說道:“劉子安有個好兒子啊,生子當如劉伯禹,我等都老了,以後這天下就是這羣年輕人的了。”

曹操嘴裡所說的伯禹就是劉襄的表字,而就在曹操誇讚劉襄之時,沒曾想卻惹惱了他的三子曹彰。只見曹彰一瞪眼就站了起來說道:“父親,那劉襄只不過是一黃口小兒,哪裡配得上您的誇讚。等來年開春後,孩兒定會在戰場上宰了他替子燁兄報仇。”

看着曹彰那一臉的黃鬚,曹操揉了揉自己發痛的腦袋,就說道:“能不能斬了劉襄,那也要等你上了戰場後再說。現在你給我退下,這裡還輪不到你插嘴。”說着曹操便令侍衛將曹彰是趕了出去。

其實曹操心裡對曹彰還是很喜歡的,但此子有勇無謀,讓曹操是大傷腦筋。曹操身邊有數十個兒子,但他最看好的則是曹丕。

雖然曹丕的勇武不如曹彰,但做爲繼承人的人選則是足夠了。至於四子曹植,雖有大才,但卻並無過人的膽識和謀略,因此曹操也未曾將他列入繼承人的人選中去。不過自從出了那瘟疫之事後,曹操也不得不把曹植是考慮了進去,因爲他知道劉贇是絕不會放過曹丕的,一旦他有什麼意外,唯有四子曹植來撐起曹氏一族的家業了,所以他在嘆息了一聲後,也不由得佩服起了劉贇的魄力來。

劉贇可是力排衆議纔將他的次子推上了王位,而他的屬下們無一敢反對他的決定,因此在他的子嗣面前根本不存在爭位這一說,一切都由他說了算。

而曹操雖然也很強勢,但在曹丕和曹植之間卻存在了大臣們的明爭暗鬥,這讓他的心裡很是不爽。因此他將曹丕禁足在了自家的別院裡,其實也是在保護曹丕不要受到劉贇的傷害。

曹操知道他與劉贇的關係已經徹底決裂,所以爲了自保這一戰他必須要勝,否則等待他的同樣是抄家滅族。

此刻曹操已經明白了白馬城丟失的原因,其實這白馬城就是一塊磨刀石,是劉贇用來磨練他孩子的成長的。好在他這次子沒有讓他失望,那麼接下來還真要等到開春後,曹劉兩家在決一死戰了。

當衆大臣們在離開了曹府後,曹操卻留下了程昱和荀彧叔侄說道:“這次兗州的戰事是我軍敗了,不僅丟失了酸棗和封丘,就連東郡也只剩下了最後的一座濮陽城,難道我軍就真的比不過漢軍嗎?”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原之戰 (下)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四百零六章 楊修楊德祖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原之戰 (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烏桓入侵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三百四十八章 預謀巴郡第三百一十章 諸葛亮出山第二百四十章 暗流洶涌第三百零七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威懾韓馥第三十九章 招兵買馬 (下)第一百八十章 兗州大戰第四百七十五章 圍攻建業第四百五十章 糜家有女第六百零九章 鬥將(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圍追堵截(中)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第二十五章 簡體字三百五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章 拿下開封府第四百三十四章 陽謀第九十八章 製作炒茶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五十三章 賭約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復黑山軍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四十章 徐榮第一百四十一章 酸棗會盟 (上)三百五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四十九章 春雨貴如油第三百三十五章 舌戰羣儒 (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覲見天子第六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中)第六百零二章 終有一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軍威武第九章 屠神門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徐州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五百五十五章 形勢逼人第四十六章 管承投降第四百二十四章 鬥法第五百五十八章 互相利用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戰來臨第一百四十七章 遷都長安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三百八十五章 黑油第四百一十章 再進益州第一百三十八章 幷州刺史丁原第五十章 前世的仇人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定南方叛亂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罰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一百五十一章 刺殺韓文節第二百九十四章 禍從口出第四十六章 管承投降第三百四十六章 劉璋請降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二百一十章 詐城第十章 貢酒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四百五十五章 烽煙四起 (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威懾韓馥第五百七十三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三百九十六章 落井下石第三百三十七章 孫劉結盟 (上)第六百零三章 圍攻南郡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六百零九章 鬥將(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渡瀘水 (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第三百四十六章 劉璋請降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軍威武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廷兵變 (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五百六十一章 既往不咎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三百零三章 搶人才 (一)第六百一十七章 最後的瘋狂(上)三百五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三百三十四章 兩軍會師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二百九十五章 孫劉之戰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五百八十章 強渡黃河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蛇劍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原之戰 (下)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四百零六章 楊修楊德祖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原之戰 (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烏桓入侵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三百四十八章 預謀巴郡第三百一十章 諸葛亮出山第二百四十章 暗流洶涌第三百零七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威懾韓馥第三十九章 招兵買馬 (下)第一百八十章 兗州大戰第四百七十五章 圍攻建業第四百五十章 糜家有女第六百零九章 鬥將(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圍追堵截(中)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第二十五章 簡體字三百五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章 拿下開封府第四百三十四章 陽謀第九十八章 製作炒茶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五十三章 賭約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復黑山軍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四十章 徐榮第一百四十一章 酸棗會盟 (上)三百五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四十九章 春雨貴如油第三百三十五章 舌戰羣儒 (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覲見天子第六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中)第六百零二章 終有一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軍威武第九章 屠神門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徐州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五百五十五章 形勢逼人第四十六章 管承投降第四百二十四章 鬥法第五百五十八章 互相利用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戰來臨第一百四十七章 遷都長安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三百八十五章 黑油第四百一十章 再進益州第一百三十八章 幷州刺史丁原第五十章 前世的仇人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定南方叛亂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罰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一百五十一章 刺殺韓文節第二百九十四章 禍從口出第四十六章 管承投降第三百四十六章 劉璋請降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二百一十章 詐城第十章 貢酒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四百五十五章 烽煙四起 (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威懾韓馥第五百七十三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三百九十六章 落井下石第三百三十七章 孫劉結盟 (上)第六百零三章 圍攻南郡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六百零九章 鬥將(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渡瀘水 (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第三百四十六章 劉璋請降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軍威武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廷兵變 (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五百六十一章 既往不咎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三百零三章 搶人才 (一)第六百一十七章 最後的瘋狂(上)三百五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三百三十四章 兩軍會師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二百九十五章 孫劉之戰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五百八十章 強渡黃河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蛇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