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

當蹇碩在拿到名單後,立刻就開始組建起了新軍來。而劉贇在回到亭侯府後,也召來了太史慈說道:“子義,我已保舉你爲了西園八校尉之一,這可是陛下身邊的親軍,你入了西園後,要與其他人保持良好的關係。同時也要將那些新兵們掌控在你自己的手中,明白了嗎?對了,過幾日我把武安國也調來做你的副手,這樣你們兩人就能更快地掌握到自己的兵力了。

這西園八校尉名義上是以蹇碩爲主,但其他幾名校尉都是從世家門閥中選出來的,所以儘可能與他們搞好關係,對你也是有好處的。現在我就把其他幾個人的資料告訴你,這樣也便於你分清他們之間的關係。”說着劉贇就把其他幾名校尉的關係原原本本地告訴給了太史慈,同時還告訴他有什麼事情就去俠客樓找史阿,那裡就是他們的一處秘密聯絡點。

當太史慈在記下了劉贇的囑咐後,也回到自己的房間並準備了起來。同時劉贇也寫了一封加急信,並讓一名親衛送往了青州。

而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劉贇拜訪了不少的親朋好友,比如蔡府、盧府、袁氏兄弟及曹操等人。不過劉贇對袁術沒能進西園八校尉的名單頗感到好奇,當他將心中的疑問告訴給了袁術後,袁術晃了晃腦袋才說道:“子安,你是不知道啊,我那位叔父竟然讓我離開雒陽城,去揚州當一名太守。而那庶子卻留在了雒陽城裡,並且還進入了西園八校尉的名單中,這是何其的不公啊。要是我父親還活着該有多好,絕不會把如此的良機讓給一位庶子的。”

聽到袁術的抱怨後,劉贇頓時就明白了什麼。看來這袁隗也是在爲他們袁家佈局啊,將袁術放在他們老家的地盤裡,除了有保護袁術的想法外,更有可能是讓袁術在揚州、汝南一帶招兵買馬吧。袁隗也一定看出來了漢靈帝將命不久矣,所以纔會有如此的安排。至於將袁紹安排進西園新兵裡,很可能也是想掌控這股新兵的力量吧,畢竟袁紹的領兵能力比起袁術來可是要強上不少的,這樣一來他們袁家就能立於不敗之地了。

當劉贇在想通了袁隗的目地後,不由得也在心裡是豎起了大拇指讚道;果然是頭老狐狸啊,也不愧是袁家的家主,難怪他們袁家能坐上這四世三公之位,果然沒有一個是簡單的人物。看來以後跟這頭老狐狸打交道自己要多長個心眼才行,否則被他給賣了還要替他數錢。

就在劉贇對袁家起了警惕之心後,一支約爲兩千人馬的青州軍,已悄然地入駐進了劉贇的那處莊園裡。這次帶隊的統領是徐晃徐公明,徐晃除了武技高強之外,同樣在治軍上也是很嚴整的,因此纔會被曹操稱讚爲“有周亞夫之風”,這也正是劉贇找徐公明來的原因。

同時與徐晃一起來的還有武安國,當劉贇將西園八校尉的事情告訴給了武安國後,就讓他先去找太史慈,這樣太史慈纔好將他安排進自己副手的名單裡。

當劉贇在安排好了武安國的事情後,又把徐晃叫了過來,同樣叮囑了一番後,纔回到了亭侯府裡。果然沒過幾天武安國就進了新軍之中,並正式成爲了太史慈的副手,而太史慈手中的新軍也有近三千人馬的兵力。這樣一來加上莊園裡的兩千人馬,劉贇就在雒陽城裡佈下了近五千人馬的兵力來。

當劉贇在完成了他這一佈局後,才施施然地回到了渤海郡,他知道用不了多久朝廷又會有新的變化,而這一變化將徹底的形成軍閥割據,所以他要坐鎮渤海與青州,這樣才能得到更大的利益。

果然在中平五年(188年)的六月,漢靈帝接受了太常劉焉的建議,重置州牧,這也就是歷史上稱之爲的“廢史立牧“。以劉焉爲益州牧、劉康爲青州牧、劉表爲荊州牧、黃琬爲豫州牧等。同年又以宗正劉虞爲了幽州牧,其結果也就造成了各地軍閥的割據,其中包括劉焉在內的州牧上任後,也基本不再受朝廷的控制了。

當劉贇在得知了自己的老爹當上青州牧後,便悄然返回了濟南王府。又與老爹、田豐、郭嘉、陳羣等人密談了一宿後,才又悄悄地潛回了渤海郡。

而劉贇這次回到渤海郡後,也開始秘密地深挖洞、廣積糧了起來。同時他還對外稱自己舊傷發作,並謝絕了一切的來訪者。而就在劉贇閉門謝客的時候,漢靈帝劉宏的病情也開始加重了起來,並且已經有數月未上朝了。

當又一年的新年到來時,劉贇知道漢靈帝將命不久矣,所以他在秘密地向雒陽城發送了幾封書信後,便又暫時地在府中是沉寂了下來。

漢靈帝劉宏有兩子,一個叫劉辯、而另一個叫劉協。劉辯乃是何皇后所生,而劉協則是王美人生的,但漢靈帝卻偏偏最喜歡劉協,也因此讓何皇后生出了嫉妒之心來,並且還暗地裡用藥毒死了王美人。而王美人在臨終前,將皇子協託付給了董太后撫養,也因此得到了董太后的喜愛。

並且董太后還常常勸漢靈帝策立皇子協爲太子,這也讓漢靈帝隱隱地有了廢除太子辨的心思來。只是何皇后的哥哥大將軍何進在朝中的權勢很大,而漢靈帝唯恐引起不必要的後患,也因此在心裡是猶豫不定了起來。

中平六年(公元一八九年)的四月初夏,劉宏終於病倒在了軟塌上,當他在臨終之際時,便找來了中常侍蹇碩說道:“如果想要立皇子協爲太子,必先除掉何進才行,這樣才能免除將來的禍患。”

而蹇碩在領會了漢靈帝的意圖後,便立刻派人以漢靈帝的旨意宣何進進宮。當何進匆匆地趕到宮門外時,卻被司馬潘隱給攔了下來,而潘隱則是何進安插在皇宮裡的內線。當潘隱把蹇碩的陰謀告訴給他後,何進是大吃一驚地就跑回了自己的家裡,同時他還召來了衆位大臣,並商議起了如何剷除掉宮裡的宦官們來。

第六十章 陣斬波才第二百一十七章 攻伐徐州 (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遷都長安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六百零四章 南郡之戰第五百三十三章 張肅告密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四百五十五章 烽煙四起 (三)第七十章 張角託孤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第四百九十一章 攻破建鄴城第一百九十六章 刺客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換防增兵第一百五十二章 翼州易主第一百九十八章 攝政王第一百五十七章 界橋之戰 (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孫翊遇刺第二百九十四章 禍從口出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二百二十四章 智取扶風城 (中)第四十四章 小樑莊第一百四十三章 酸棗會盟 (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飛將軍呂布第三十九章 招兵買馬 (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四百九十三章 孫輔投降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門閥的心思第六百零二章 終有一戰第五百三十章 五溪蠻夷第五百一十四章 內線密信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二百九十四章 禍從口出第七章 朗朗乾坤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一百四十章 謀定而後動第一百四十六章 三英戰呂布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四百三十六章 移花接木第二十六章 家宴第三百章 馬躍檀溪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劉璋請降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第一百零六章 敲詐勒索第四百三十三章 衣帶詔第五百三十一章 暗流洶涌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梟軍團第四百二十五章 兀突骨大王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燒新野第六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中)第五百三十九章 九宮八卦陣 (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弟鬩牆 (上)第四百九十章 解煩軍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一百二十九章 靈帝駕崩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相殘殺第五百五十章 逃出重圍第一百八十二章 丹陽精兵第四百八十五章 陣斬賀齊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勝追擊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五百零九章 大敗呂布軍第一百六十二章 招攬名士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第四百零六章 楊修楊德祖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三百四十章 初次交鋒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禍亂第一百零八章 渤海太守第一百零五章 蝴蝶效應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屋抽梯第五百三十章 五溪蠻夷第二百五十二章 鐵甲戰車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五百九十九章 曹洪墜落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九十五章 初見董卓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軍壓境第二百零二章 羌胡參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烏桓入侵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
第六十章 陣斬波才第二百一十七章 攻伐徐州 (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遷都長安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六百零四章 南郡之戰第五百三十三章 張肅告密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四百五十五章 烽煙四起 (三)第七十章 張角託孤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第四百九十一章 攻破建鄴城第一百九十六章 刺客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換防增兵第一百五十二章 翼州易主第一百九十八章 攝政王第一百五十七章 界橋之戰 (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孫翊遇刺第二百九十四章 禍從口出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二百二十四章 智取扶風城 (中)第四十四章 小樑莊第一百四十三章 酸棗會盟 (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飛將軍呂布第三十九章 招兵買馬 (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四百九十三章 孫輔投降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門閥的心思第六百零二章 終有一戰第五百三十章 五溪蠻夷第五百一十四章 內線密信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二百九十四章 禍從口出第七章 朗朗乾坤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一百四十章 謀定而後動第一百四十六章 三英戰呂布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四百三十六章 移花接木第二十六章 家宴第三百章 馬躍檀溪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劉璋請降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第一百零六章 敲詐勒索第四百三十三章 衣帶詔第五百三十一章 暗流洶涌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梟軍團第四百二十五章 兀突骨大王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燒新野第六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中)第五百三十九章 九宮八卦陣 (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弟鬩牆 (上)第四百九十章 解煩軍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一百二十九章 靈帝駕崩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相殘殺第五百五十章 逃出重圍第一百八十二章 丹陽精兵第四百八十五章 陣斬賀齊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勝追擊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五百零九章 大敗呂布軍第一百六十二章 招攬名士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第四百零六章 楊修楊德祖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三百四十章 初次交鋒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禍亂第一百零八章 渤海太守第一百零五章 蝴蝶效應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屋抽梯第五百三十章 五溪蠻夷第二百五十二章 鐵甲戰車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五百九十九章 曹洪墜落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九十五章 初見董卓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軍壓境第二百零二章 羌胡參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烏桓入侵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