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8章 重重疑團

對於死人,劉封其實沒什麼興趣,更何況還是與漢軍爲敵的亡國之君,死了對於大漢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省得費心去安排。

如果沒有獻象侯早上的一句話,劉封根本不會對於闐王的死有什麼懷疑,只會將其厚葬,至於他是如何死的,恐怕也不會有人在乎。

從今日于闐羣臣和那些侍衛的反應來看,似乎沒人發現于闐王是被人所殺,這件事也馬上會隨着尉遲烏波的埋葬而消失在塵土之中。

但獻象侯主動說出此事,而且是在劉封身旁趁着別人不注意的時候暗中稟告,是想爲于闐王報仇,還是撇清關係?

表面上看來,獻象侯是怕劉封萬一發現于闐王並非誤殺,追查起來難逃罪責,當時的主降派只剩他一個,而且在朝堂上與國王有所爭執,一旦查出來,他的嫌疑最大,如果故意隱瞞,到時候更是百口莫辯,不如主動交代,撇清干係。

但仔細一想獻象侯此舉絕非如此,他是主降派,首先漢軍不會爲難他,即便真是殺了國王投降漢軍,雖說會有民怨,但對劉封來說同樣是有大功之人,就算衆人指責,劉封也會全力保住他。

排開他撇清自身嫌疑的原因之外,另外一個可能就是獻象侯不想讓尉遲烏波含恨而死,畢竟兩人還有骨肉之情,投降之際就這麼稀裡糊塗的死了,獻象侯心中不忿。

但他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件事的可怕,能無聲無息在王宮中殺了國王,很可能朝堂中就有這人的耳目,取他的性命恐怕也易如反掌,即便獻象侯不怕死,可以尋求劉封的庇護,他的家人妻兒也會十分危險。

獻象侯已經沒有能力爲國王伸冤,更不敢當衆向劉封告密,只能趁人不注意的時候悄悄向劉封點破此事,自己置身事外讓劉封去找出這個兇手爲兄長報仇。

殿前稟告過軍務諸事以後,獻象侯便以兄長喪生爲由回到府中閉門不出,與外界暫時斷絕一切關係,表明自己暫時不會參與任何爭執。

當然也不排除獻象侯賊喊捉賊,故意攪亂人心,另有所圖的可能性,在沒有找到證據之前,一切都是個謎。

半年多時間,西域南路已經打通,除了于闐稍有實力之外,其餘幾個小國不堪一擊,大多數的時間都還是消耗在行軍途中。

歷朝西征的困難,不在於對手的強大,而是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一路上消耗的人力物力比戰爭還要多出三四倍來,如果沒有劉封在十年前就佈局謀劃,遠不會如此順利。

絲綢南路至於闐算是一個終點,傷亡的士兵也需要撫卹,人馬需要休養,本以爲進城之後可以好好休息一番,卻沒想到又出了這麼一件事。

如果不知道還則罷了,既然獻象侯透露消息,就必須要給他們一個交代,尉遲家族在於闐根深蒂固,于闐王的死也很可能牽涉到隱藏在暗中的一些勢力,這個隱患要一併剷除。

思索一陣之後,劉封命唐堅帶人再次到宮中去檢查于闐王的屍體,如果身上沒有任何傷痕,應該就是毒殺,西域稀奇古怪的歪門邪道極多,毫無徵兆地毒死一個人也不是難事。

唐堅久在西域,熟悉江湖中的各種伎倆,從威震西北到遠走西域一手建立唐軍,他的閱歷和實力毋庸置疑,除了機關術之外,唐堅的另一個絕技便是用毒。

現在整個王宮都被漢軍掌控,唐堅帶人潛入王宮不算什麼難事,瞞着那些宮人調查于闐王的死因,就是擔心打草驚蛇,初入西山城中,敵我難以分辨,連獻象侯都如此謹慎,查找這個狡猾的兇手更要隱秘。

殺人需要動機,尤其是殺掉于闐王更要冒極大的風險,除非他能得到的利益大於這個風險。

尉遲烏波將成爲亡國之君,似乎沒有什麼更大的價值,在這個時候殺掉他,實在讓人有些匪夷所思。

但反過來一想,如果沒有獻象侯發現異常,大家都認爲于闐王是畏罪自殺,一切順利進行,這背後受益最大的人會是誰?

想到此處,劉封心中一動,似乎抓到了重點,想更深層次的原因沒有什麼用,但順着于闐王埋葬之後的于闐形勢這個思路找下去,或許就能找到幕後之人。

廣德侯很少參與朝政,一心事佛,與世無爭,驪歸侯已死,中於侯遠在大宛,尉遲家族的事情都將由獻象侯來掌管,這麼看來,歸降漢室之後受益最大的就是獻象侯,但他爲何又要揭發此事,引火燒身?

一切彷彿陷入了死循環之中,劉封不相信獻象侯故意監守自盜殺死於闐王,設下迷局來試探劉封和漢軍的能力,沒有人會用這種無稽的鬧劇冒險,其背後必定隱藏着極大的利益。

想來想去,還是一籌莫展,一人之智畢竟有限,而且眼下掌握情報也太少,只能等唐堅找出一些線索之後再做推斷了。

這本槍譜不簡單只是闡述槍法,除了招式之外的心法尤爲重要,甚至牽涉到修煉之法。

共分爲三個階段,初始階段便是劉封現在接觸的武將技,第二階段按照其中說法應該就是練氣士的境界,已經超越了槍法的範疇,而第三個階段居然提到修仙、飛昇等境界,說得神乎其神,當然以劉封現在的實力看起來這只是荒誕無稽之談,大概是爲了激勵練習者所作。

東海散人究竟是何許人已經無從可查,劉封早將槍譜翻閱無數遍,找不出蛛絲馬跡來,只能按部就班逐步練習,招式已經全部貫通,唯有心法要循序漸進,不能一蹴而就。

第1676章 自己動手第1769章 五行大陣第1414章 怒殺漢奸第888章 一馬當先第1904章 漫無頭緒第186章 進軍長安第283章 匈奴騎兵第131章 關羽動向第532章 家中消息第1388章 愧於見人第1890章 再施絕技第306章 戰神之力第447章 深夜拜訪第1658章 不請自來第1770章 闖入敵陣第1026章 烈焰麒麟槍第1278章 風流人物第323章 破陣之法第437章 暗藏玄機第984章 否極泰來第1696章 騎虎難下第2135章 陷入絕境第807章 請君入城第52章 連擒二將第1467章 渡河北上第2072章 和諧相處第1117章 人才濟濟第271章 流雲騎第1316章 死不瞑目第613章 一名女粉第1795章 初戰告捷第1353章 一灘渾水第191章 倭寇消息第1377章 有備無患第1899章 漁陽之光第887章 南郡出兵第1179章 集齊經書第1008章 禍從口出第21章 兄弟再相逢第212章 荊州形勢第1055章 甕中捉鱉第1027章 華而不實第794章 暗中勢力第1289章 巧舌如簧第1114章 萬馬奔騰第343章 連弩之威第2087章 委派監軍第2058章 重重疑團第1654章 司馬來信第506章 籌謀全局第1566章 打破僵局第1843章 誘兵之計第1088章 狼狽退兵第196章 節外生枝第846章 螻蟻之命第189章 龍椅的滋味第1246章 御駕親征第1095章 陰差陽錯第1997章 無計可施第53章 西涼鐵騎第1802章 擾兵之計第599章 拆字解名第1702章 一口黑鍋第442章 丹水大戰第1095章 陰差陽錯第1052章 無名劍客第1289章 巧舌如簧第514章 連夜偷襲第1585章 豪傑死士第496章 後起之秀第785章 斬草除根第1718章 一無所有第1294章 英雄氣短第1310章 仁心大智第406章 揚眉吐氣第932章 開設錢莊第497章 紙上談兵第2007章 于闐情報第776章 一劍除惡第675章 替罪之人第1217章 喪子之痛第1797章 少年英雄第1543章 誘敵出城第32章 最高議事第2135章 陷入絕境第1950章 迷途羔羊第1954章 席間兇險第2013章 嚴防死守第1126章 面目皆非第2092章 被迫出戰第310章 貴人相助第142章 遭逢意外第656章 一舉兩得第255章 引誘第770章 巧合重病第829章 月亮谷第838章 萍水相逢第2126章 蘇尼車第752章 受人之託第259章 接連失利
第1676章 自己動手第1769章 五行大陣第1414章 怒殺漢奸第888章 一馬當先第1904章 漫無頭緒第186章 進軍長安第283章 匈奴騎兵第131章 關羽動向第532章 家中消息第1388章 愧於見人第1890章 再施絕技第306章 戰神之力第447章 深夜拜訪第1658章 不請自來第1770章 闖入敵陣第1026章 烈焰麒麟槍第1278章 風流人物第323章 破陣之法第437章 暗藏玄機第984章 否極泰來第1696章 騎虎難下第2135章 陷入絕境第807章 請君入城第52章 連擒二將第1467章 渡河北上第2072章 和諧相處第1117章 人才濟濟第271章 流雲騎第1316章 死不瞑目第613章 一名女粉第1795章 初戰告捷第1353章 一灘渾水第191章 倭寇消息第1377章 有備無患第1899章 漁陽之光第887章 南郡出兵第1179章 集齊經書第1008章 禍從口出第21章 兄弟再相逢第212章 荊州形勢第1055章 甕中捉鱉第1027章 華而不實第794章 暗中勢力第1289章 巧舌如簧第1114章 萬馬奔騰第343章 連弩之威第2087章 委派監軍第2058章 重重疑團第1654章 司馬來信第506章 籌謀全局第1566章 打破僵局第1843章 誘兵之計第1088章 狼狽退兵第196章 節外生枝第846章 螻蟻之命第189章 龍椅的滋味第1246章 御駕親征第1095章 陰差陽錯第1997章 無計可施第53章 西涼鐵騎第1802章 擾兵之計第599章 拆字解名第1702章 一口黑鍋第442章 丹水大戰第1095章 陰差陽錯第1052章 無名劍客第1289章 巧舌如簧第514章 連夜偷襲第1585章 豪傑死士第496章 後起之秀第785章 斬草除根第1718章 一無所有第1294章 英雄氣短第1310章 仁心大智第406章 揚眉吐氣第932章 開設錢莊第497章 紙上談兵第2007章 于闐情報第776章 一劍除惡第675章 替罪之人第1217章 喪子之痛第1797章 少年英雄第1543章 誘敵出城第32章 最高議事第2135章 陷入絕境第1950章 迷途羔羊第1954章 席間兇險第2013章 嚴防死守第1126章 面目皆非第2092章 被迫出戰第310章 貴人相助第142章 遭逢意外第656章 一舉兩得第255章 引誘第770章 巧合重病第829章 月亮谷第838章 萍水相逢第2126章 蘇尼車第752章 受人之託第259章 接連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