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封邦建國

感謝a兄弟投的兩張月票!

祭天大典,雖然耗費了不少的人力物力,更是讓曹操整個人因此而疲累,然而這場大典所帶來的,卻是曹操威望的再度提升。◇↓◇↓dian◇↓小◇↓說,..o

如果說之前,在天下百姓的心中,曹操只是一個王的話,那麼等到今日大典傳遍天下之後,在百姓們的心中,身爲王的曹操將會成爲皇,畢竟能夠進行祭天的,自古以來只有皇帝,曹操今日祭天,幾乎就如同向天下宣告,他曹操乃是一個皇帝的事實。

當然,如此一來的話,天下諸侯對於曹操的仇恨顯然更加深了,畢竟想要當皇帝的,不單單是曹操一個,其他諸侯同樣也想,而越是想要當皇帝的,就越容不得別人當皇帝,無疑曹操祭天,必然將會大大的拉一把來自諸侯的仇恨。

不過時至今日,曹操也不在乎了,當今天下諸侯還剩者,不過寥寥,就算他們不恨他曹操,他總有一日,等到休養生息過後,都會大舉出兵,平定剩餘的諸侯,正是因爲有了這些考慮,曹操當初纔會讓魯肅下去舉辦祭天大典,並且有自己來祭天,而不是交給漢獻帝。

祭天結束之後,曹操從祭天壇之上走了下來,但是若如有人仔細的觀看的話,就會發現曹操的腳步十分的慢,宛如在等待着什麼。

“陛下聖旨,陛下聖旨,君上,陛下聖旨到!”

走到一半的曹操,看着底下那一臉氣喘吁吁的華歆,那隱藏在冠冕之下的嘴角一挑。笑道:“原來是子魚啊,發生了何事。陛下爲何下達聖旨?”

底下的華歆聽到曹操如此親切的叫着自己的字,心中可謂是無比的激動。不容易啊,他如此馬上馬下爲何,不就是爲了讓曹操看到自己,然後提拔,看重自己嗎。

“君上,天降祥瑞,君上祭天,陛下雖在深宮之中,然而也聽聞了君上今日之事。陛下當時急招微臣等人入宮,向微臣說,君上之功勞,非王不可及,此乃陛下冊封君上爲王之詔書,還請君上接詔。”

由於曹操在高高的祭天壇之上,因此華歆的這一番話可謂是十分的大聲,更不要說此時萬籟俱靜了,華歆的一番話。可謂是在場的所有人都聽見了。

“喂,聽到了嗎,陛下要封魏公爲王了。”

“當然聽到了,我又沒有耳聾!”

“如此說來。那以後不是要稱呼魏公爲王上了?”

對於曹操被漢獻帝“冊封”爲王,普通的百姓們到沒有其他的想法,只是簡單的對於一件事的討論或者說是八卦罷了。至於反對啊,憤怒啊。譏諷啊,根本不存在。

畢竟百姓們很淳樸。對於他們來說,誰能夠給他們好日子,誰能夠讓他們吃飽穿好,那麼誰成爲王上甚至是皇上都無所謂,曹操對於百姓們來講,就是這樣,對於曹操這名給自己等人好日子過的統治者,百姓們對於他成爲王,還是抱着一種祝福和喜悅的心態的。

百姓們無所謂甚至是喜聞樂見,而曹操麾下的文武或者更準確的所,曹操的親信文武們,對於曹操成爲王,當然是狂喜的了,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典韋和許褚,這兩個武將,似乎還不相信自己聽到的,竟然紛紛重重的掐了對方一下,發出了一聲巨大的慘叫聲。

不要怪他們失態,身爲六部尚書和三省宰相的他們,同樣沒有好到哪裡去,雙眼之中滿是狂喜夾雜着一下不確定、

公和王,看起來雖然只有一級只差,然而在春秋戰國時代,王其實就等同於是現在的天子了,而即使是到了秦始皇創立了皇帝之後的東漢,稱王同樣是一件認人振奮和激動的事情,因爲,稱王者,就等於他距離那至高無上的天子之位,只有一步之遙。

而相比於明顯是曹操這一方的人們的反應,身爲其餘諸侯派來的探子們,臉色無疑就變得很難看了,看着那站在祭天壇上的身影,這些探子們,紛紛在心中暗罵了一聲亂臣賊子。

然而不管是無所謂的還是狂喜的有或者是臉色難看的,在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那祭天壇之上的人的身上,他們都在等着曹操的反應,是毫不遲疑的接下來,還是三推之後,再接下來。

“拿上來。”

曹操的聲音從上方遙遙的傳下來,跪在地上的華歆,臉上閃過了一抹激動之色,起身,手捧着聖旨,走上了祭天壇,畢恭畢敬的來到了曹操的身旁,雙手高舉道:“君上。”

看了一眼彎腰躬身的華歆,一抹冷色從曹操的雙眼之中一閃而逝,伸手將其手上的聖旨拿起,攤開看了起來。

“呵,要是這一道聖旨真的是漢獻帝下的,那麼他的腦子想來也不清楚了。”

看着聖旨之上,寫着將中原上州、北方四州甚至連關中長安之地都封給自己,讓其成爲自己封地的聖旨,曹操差dian都想要笑了起來。

要是真的按照聖旨所寫的,等到他曹操建國之中,真正屬於漢室的就只剩下了洛陽一地了,其餘的地方,都變成他曹操的封地了,這一份聖旨怎麼看都不看像是漢獻帝自己寫的,如此一來的話,寫這一份聖旨的回是誰,曹操也心中有數了。

至於建國,當然不是自己扔掉漢室的大旗,自己開創一個新王朝了,而是按照華夏自古以來的規矩,被封爲王者,都能夠獲得一定的土地,在其上建立自己的國家,比如西漢之時的各諸侯國。

當然在更早之前,秦朝統一天下之前,不單單是王,就算是一個最爲普通的士大夫都能夠獲得一片土地,在其上建立自己的城池,這就是所謂的封邦建國、

其實後世的所謂中國兩千年封建社會這一句話算是錯誤的,封建的全稱爲封邦建國,真正能夠稱得上的,就只有秦朝之前的春秋戰國,夏商周,以及西漢前期的時候。

在之後雖然封邦建國偶然出現,比如晉朝之時,但是華夏大地之上的整體,早已經從封建向着帝國化邁入,於其說那個時候的華夏是封建時代,還不如說是帝國時代。

第394章 狠辣策第1200章 冰火兩重天第417章 武威之下第145章 晚宴第401章 追殺第452章 南匈奴第216章 及時趕到第98章 臨近的危機第335章 鴉鳴漢宮第1018章 成立傀儡國(二)第627章 滅蜀(四)第1138章 定下計策第582章 攻打賈龍!第98章 臨近的危機第320章 皇權的誘惑第996章 各有勝負(二)第701章 最後決戰之前奏第475章 商議第395章 雙方對第1427章 趁勢發難第942章 行政改革(一)第1500章 阿伊陀第606章 屬國失守!第1421章 卡拉卡拉的拉攏第719章 魏延和司馬懿第257章 猖狂的烏桓人第850章 內閣成立第160章 大勢已去第1017章 成立傀儡國(一)第748章 初聞扶桑第708章 安扥尼努斯敕令第314章 魏之政體第112章 加快的歷史第1238章 放火第471章 水師第758章 長安之遊第16章 成皋縣第509章 荊漢突圍!?第608章 大決戰(一)第833章 兩面戰場第342章 兩都之策第465章 黑科技第269章 盧龍對策第356章 錦馬超第783章 風捲殘雲第1007章 趙雲重傷第17章 一巴掌第136章 談笑風生第1335章 錦衣行動第845章 文化殖民第1062章 漢武開西域、朕開西域之西!第117章 長安鉅變(下)第1056章 夜襲(二)第819章 向日不落帝國看齊(上)第542章 胡昭失蹤!第899章 北方風雲第567章 分裂!第637章 南蠻(一)第1102章 兩國開戰,魏國看戲(二)第1205章 狠辣第989章 烏鴉山之戰(一)第649章 交州(一)第127章 曹劉相見第507章 兵臨襄陽!第557章 國力之差!第985章 動員(一)第1章 我是曹操第790章 劍下亡魂第212章 洛陽戰第1261章 羅馬驚恐第581章 吾皇萬年!!第1362章 長驅直入第613章 好運的夏侯惇!第1010章 帝王無情(二)第723章 回到長安第1469章 條件第1371章 日常生活第1377章 霸業之戰(三)第219章 柳暗花明第709章 放棄與否第786章 冷血的魏國君臣第79章 暗衛第896章 將軍百戰死第471章 水師第1458章 大勝第64章 屯田策第147章 殺良冒功第1394章 僥倖第281章 儒家還是百家爭鳴?第999章 半途而廢(一)第19章 天子詔第824章 上國之威第1132章 轉變、準備第488章 再度聯合!第1463章 英格蘭王第171章 回師兗州第276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842章 狗奴撤退第1389章 遇伏第250章 建安五年 烏桓入關
第394章 狠辣策第1200章 冰火兩重天第417章 武威之下第145章 晚宴第401章 追殺第452章 南匈奴第216章 及時趕到第98章 臨近的危機第335章 鴉鳴漢宮第1018章 成立傀儡國(二)第627章 滅蜀(四)第1138章 定下計策第582章 攻打賈龍!第98章 臨近的危機第320章 皇權的誘惑第996章 各有勝負(二)第701章 最後決戰之前奏第475章 商議第395章 雙方對第1427章 趁勢發難第942章 行政改革(一)第1500章 阿伊陀第606章 屬國失守!第1421章 卡拉卡拉的拉攏第719章 魏延和司馬懿第257章 猖狂的烏桓人第850章 內閣成立第160章 大勢已去第1017章 成立傀儡國(一)第748章 初聞扶桑第708章 安扥尼努斯敕令第314章 魏之政體第112章 加快的歷史第1238章 放火第471章 水師第758章 長安之遊第16章 成皋縣第509章 荊漢突圍!?第608章 大決戰(一)第833章 兩面戰場第342章 兩都之策第465章 黑科技第269章 盧龍對策第356章 錦馬超第783章 風捲殘雲第1007章 趙雲重傷第17章 一巴掌第136章 談笑風生第1335章 錦衣行動第845章 文化殖民第1062章 漢武開西域、朕開西域之西!第117章 長安鉅變(下)第1056章 夜襲(二)第819章 向日不落帝國看齊(上)第542章 胡昭失蹤!第899章 北方風雲第567章 分裂!第637章 南蠻(一)第1102章 兩國開戰,魏國看戲(二)第1205章 狠辣第989章 烏鴉山之戰(一)第649章 交州(一)第127章 曹劉相見第507章 兵臨襄陽!第557章 國力之差!第985章 動員(一)第1章 我是曹操第790章 劍下亡魂第212章 洛陽戰第1261章 羅馬驚恐第581章 吾皇萬年!!第1362章 長驅直入第613章 好運的夏侯惇!第1010章 帝王無情(二)第723章 回到長安第1469章 條件第1371章 日常生活第1377章 霸業之戰(三)第219章 柳暗花明第709章 放棄與否第786章 冷血的魏國君臣第79章 暗衛第896章 將軍百戰死第471章 水師第1458章 大勝第64章 屯田策第147章 殺良冒功第1394章 僥倖第281章 儒家還是百家爭鳴?第999章 半途而廢(一)第19章 天子詔第824章 上國之威第1132章 轉變、準備第488章 再度聯合!第1463章 英格蘭王第171章 回師兗州第276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842章 狗奴撤退第1389章 遇伏第250章 建安五年 烏桓入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