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荀相

劉辯訝異的看了一眼左光斗,自從劉辯將左光斗召喚出來後就不是很重視他,這其一是因爲此人的智力政治都只能算得上二流文臣,在如今人才濟濟的朝堂上只能算是中下流,這其二嘛自然是因爲左光斗在朝中積極反對朝廷向工商業者收稅,還想只向農民收稅,這讓劉辯也看出左光斗雖然爲人剛正不阿,爲官清廉,但在眼界上還是要差上一籌。

“愛卿這是何意,還請左卿不吝賜教。”劉辯好奇的詢問道。

左光斗聽到這話,連忙對着劉辯恭敬的一禮後又對着諸位大臣挨個行禮道:“陛下、諸位大人,按照臣的看法來說,這三省六部制確實極好,這三省六部中,六部分理朝中,基本朝中大小事情都由這六部處理,而三省中,以中書省地位最高,但是尚書省統領六部,實權最重,那王太師身爲百官之首,自然就應該是中書令了,可是中書令實權不重,王太師心中難免有些非議,也會讓朝中老臣感到心寒啊,所以臣才覺得三省六部制,六部可以設立,三省卻可以等等。”

聽到左光斗這話,劉辯也點了點頭,他確實也沒想到這一點,王朗是第一個投靠他的諸侯,再加上在江東一地王朗也算頗有威望,若是貿然設立三省,恐怕朝中會引起軒然大波,要知道老臣中可還有朱儁、盧植和陸康呢。

當然了,左光斗說這話也是有些私心的,畢竟他是盧植的學生,現在盧植可是當朝太尉掌管軍事,若是三省六部制設立後,盧植這個太尉不就是個虛職了嘛,左光斗也不願意讓這件事發生。

“諸位愛卿覺得遺直所說如何?”劉辯說道。

“若光鬥兄這麼說倒也有幾分道理,不過倒也有個辦法可以避免這種事。”荀彧站起來說道。

“文若快快說來。”劉辯迫不及待的說道。

“王太師、盧太尉和朱太保的職位依舊不變,但設立左右兩丞相,左丞相和右丞相負責管理六部,至於三省那就先放放,陛下您覺得怎麼樣。”荀彧說道。

劉辯沉思了一會道:“朕要好生思考一番,諸位愛卿就先回去吧。”

衆人紛紛離去,劉辯則在宇文成都和周泰的耳邊悄悄說道:“今夜去將荀彧、狄仁傑、姚廣孝、李德裕和魏徵請來,記住不允許驚動任何人,悄悄將他們帶進宮來。”

“末將遵旨。”宇文成都和周泰對視一眼道。

入夜時分,金陵城內諸位大臣的府邸外都迎來了不速之客,在將這幾個大臣偷偷帶走後,他們的目標都只有一個,那就是劉辯的尚書房。

“微臣參見陛下。”

“愛卿們快快請坐。”待衆人來齊後,劉辯趕忙說道:“今日將諸位愛卿召集,自然就是下午那改革官職之事,改革官職之事刻不容緩,朕也不管左光斗有多少私心在裡面,但他說的確實有幾分道理,所以朕要你們想個法子出來。”

“陛下,其實荀大人下午所說之法確實可行,微臣覺得可以循序漸進,可以先設立左右二丞相,慢慢將王太師等老臣的權利收回,不用急於一時。”李德裕站出來說道。

“文饒說得有些道理,朕確實有些心急了,那既如此這三省就先放放,我們來擬訂一下左右二丞相和六部尚書的人選吧。”劉辯開口道。

劉辯環視了一圈後緩緩說道:“朕決定封荀彧爲右丞相,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左、右丞相只在西漢纔有,而按照東漢官制,不設丞相,秦朝設左、右丞相二人。而劉邦只設一丞相,漢十一年改丞相爲相國。漢孝惠劉盈重設左、右丞相。漢文帝時,又復置一丞相。漢武帝時。以劉屈犛爲左丞相,分丞相長史爲兩府。此舉可能是打算重新設置右丞相,但之後並沒有設置,左丞相一職也恢復爲丞相。

至於東漢一朝,由於講求經術,宮臣中以太傅爲首。所以太傅往往就是事實上的丞相。但太傅死後即除此官,以示崇重。

另外,無論是西漢時期的左、右丞相,還是東漢時期的太傅,都是官員中的最高級。具體到西漢時的左、右丞相,則是以右爲主,以左爲副,所以劉辯設立的左右二丞相可能在權利上不分上下,但依舊以右丞相爲大。

聽到劉辯打算立自己爲右丞相,這讓荀彧誠惶誠恐,連忙站起來打算推辭。

劉辯連忙快走幾步扶住荀彧道:“文若跟隨我已久,勞苦功高,爲我江東安居樂業立下汗馬功勞,今日朕就任你爲右丞相,還望文若不要推辭。”

魏徵在一旁笑道:“恭喜文若兄高升了。”

荀彧瞪了魏徵一眼,又看着劉辯殷殷期盼的目光,隨後恭敬的行禮道:“微臣定爲我江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原本是諸葛亮在後出師表裡說的話,但卻早早地出現在了荀彧口中,這也讓劉辯感嘆現在的東漢末年已經擺脫了歷史的軌跡。

“荀相快快請起,明日在早朝上朕會在諸位文武大臣面前宣佈。”劉辯扶起荀彧說道。

“微臣多謝陛下。”

“右相已立,至於這左相之位,諸位可有什麼好人選呀。”劉辯詢問道。

“微臣覺得左相一職可以暫時擱置,朝堂上其他幾位大人資歷尚且不足,所以先將左相擱置,由荀大人來統領朝上諸位大臣。”魏徵站起來說道。

李德裕等人也紛紛點頭表示贊同,畢竟他們也很想要左相這個位置,現在擱置着,也代表着自己有機會可以染指。

“那這六部尚書,諸位愛卿可有合適的人選呀,其實除了這六部尚書外,朕還想另設三部,分別爲醫部、學部、財部,這三部與鎮撫司一樣只向朕稟報情況,當然他們的權利也只限於此。”劉辯淡淡的說道。

“敢問陛下,這醫部、學部和財部到底有何作用。”李德裕站起來說道。

第128章 又起風波第167章 緣由第84章 先登攻城第195章 大義與小義第84章 先登攻城第180章 應對之法第168章 刑法第23章 虓虎之勇第49章 董卓入甕第31章 傳國玉璽第96章 龍爭虎鬥第56章 四姓家奴第65章 中興四將第120章 往事第154章 前戲第108章 獎勵第207章 李如柏的擔憂第21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唯有常山趙子龍。第53章 錦衣衛第17章 手到擒來第31章 傳國玉璽第53章 錦衣衛第30章 豹子頭林沖第83章 負隅頑抗第15章 大豐收第34章 對世家的態度第38章 唐宋雙帝第77章 集結第49章 董卓入甕第199章 受封第201章 英雄榜第30章 豹子頭林沖第86章 十二奇策第92章 逃出生天第217章 鴻臚寺第139章 點數上漲第30章 豹子頭林沖第70章 袁術的情況第105章 茶聖爆表第158章 交鋒第131章 雙美獎勵第213章 尚書人選第185章 廣納賢良第30章 豹子頭林沖第33章 煮茶論英雄第67章 收攏大才第30章 豹子頭林沖第122章 荊州議事第127章 人質第115章 處斬第97章 有喜第188章 準備開拔第23章 虓虎之勇第109章 無字信件第29章 遷都第9章 攻心爲上第96章 龍爭虎鬥第215章 前朝人物初現第34章 對世家的態度第145章 王越來歷第116章 顧雍的野望第160章 誤會第73章 御貓第180章 應對之法第149章 抉擇第131章 雙美獎勵第179章 九字真言第155章 江東小霸王第178章 東吳四老將第46章 農政全書第123章 大戰將起第92章 逃出生天第111章 城門變故第88章 橫勇無敵將第207章 李如柏的擔憂第204章 說降第41章 乞活第48章 董卓上鉤第9章 攻心爲上第25章 七探蛇盤槍第33章 煮茶論英雄第30章 豹子頭林沖第33章 煮茶論英雄第127章 人質第2章 系統妙用第114章 條件第48章 董卓上鉤第178章 東吳四老將第167章 緣由第53章 錦衣衛第125章 猛將對戰陣第28章 賈詡第45章 江乘縣裡的大才第77章 集結第218章 招賢館第39章 稱帝第128章 又起風波第187章 轉盤第186章 議事第61章 女帝
第128章 又起風波第167章 緣由第84章 先登攻城第195章 大義與小義第84章 先登攻城第180章 應對之法第168章 刑法第23章 虓虎之勇第49章 董卓入甕第31章 傳國玉璽第96章 龍爭虎鬥第56章 四姓家奴第65章 中興四將第120章 往事第154章 前戲第108章 獎勵第207章 李如柏的擔憂第21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唯有常山趙子龍。第53章 錦衣衛第17章 手到擒來第31章 傳國玉璽第53章 錦衣衛第30章 豹子頭林沖第83章 負隅頑抗第15章 大豐收第34章 對世家的態度第38章 唐宋雙帝第77章 集結第49章 董卓入甕第199章 受封第201章 英雄榜第30章 豹子頭林沖第86章 十二奇策第92章 逃出生天第217章 鴻臚寺第139章 點數上漲第30章 豹子頭林沖第70章 袁術的情況第105章 茶聖爆表第158章 交鋒第131章 雙美獎勵第213章 尚書人選第185章 廣納賢良第30章 豹子頭林沖第33章 煮茶論英雄第67章 收攏大才第30章 豹子頭林沖第122章 荊州議事第127章 人質第115章 處斬第97章 有喜第188章 準備開拔第23章 虓虎之勇第109章 無字信件第29章 遷都第9章 攻心爲上第96章 龍爭虎鬥第215章 前朝人物初現第34章 對世家的態度第145章 王越來歷第116章 顧雍的野望第160章 誤會第73章 御貓第180章 應對之法第149章 抉擇第131章 雙美獎勵第179章 九字真言第155章 江東小霸王第178章 東吳四老將第46章 農政全書第123章 大戰將起第92章 逃出生天第111章 城門變故第88章 橫勇無敵將第207章 李如柏的擔憂第204章 說降第41章 乞活第48章 董卓上鉤第9章 攻心爲上第25章 七探蛇盤槍第33章 煮茶論英雄第30章 豹子頭林沖第33章 煮茶論英雄第127章 人質第2章 系統妙用第114章 條件第48章 董卓上鉤第178章 東吳四老將第167章 緣由第53章 錦衣衛第125章 猛將對戰陣第28章 賈詡第45章 江乘縣裡的大才第77章 集結第218章 招賢館第39章 稱帝第128章 又起風波第187章 轉盤第186章 議事第61章 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