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大義與小義

張仲景微微一笑道:“我與公達一見如故,更何況,我輩行醫怎能見死不救,只不過公達這病我也是一知半解,只能治標不能治本,那華佗倒是十分擅長醫治此病,只可惜此人閒雲野鶴,我也不知道他到底身在何處呀。”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華佗擅長外科,張仲景更專內科,以張仲景看來,荀攸應該是思慮過度,則智識亂,也就是現代人常說的用腦過度。

“無礙,陛下已經派錦衣衛前來通報了,等此次回金陵,在下就可以在府中修養一段時間了。”荀攸疲憊的笑笑。

張仲景點點頭道:“公達若是好生休息,再加上陛下身邊當有名醫,想必已無大礙。”

“說到這,以仲景先生這等醫術,若是能夠入朝爲官,想必地位應該不會在那李時珍之下吧。”秦瓊突然在馬車外出聲道。

秦瓊雖然不認識李時珍,但宇文成都在當初與秦瓊一起鎮壓富春孫氏時曾經提起過此人,還打趣說等回金陵後要李時珍給秦瓊看看爲什麼他的臉這麼黃。

“李時珍?”張仲景在一旁皺眉問道。

“仲景先生,這李時珍也是醫術高超之人,他好像是荊州人氏,進了太醫院後因爲照顧貴妃有功,所以陛下任他做了太醫令。”荀攸開口道。

“哦,原來是這樣。”張仲景淡淡的說道。

“不知仲景先生對秦將軍剛剛所說的話可有什麼想法?”荀攸試探的問道。

“公達是想我入陛下的太醫院?”張仲景反問道。

荀攸點了點頭,以張仲景的醫術怕是和李時珍不相上下,若是能說服他入了太醫院,想必也是大功一件。

張仲景擺了擺手道:“那怎麼能行,我輩行醫治病自然是要給貧苦百姓醫治,陛下身邊南北名醫無數,那李時珍若真有你所說這種醫術,那我也是無足輕重之人,公達我視你爲好友,切莫逼迫我。”

東漢末年,正值瘟疫大流行時期,貧苦百姓們聽說名醫張仲景來長沙爲官了,就紛紛慕名前來求醫,因當時的官場規矩,官員不能到百姓家裡看病,仲景就打破常規,開始時是每逢初一、十五不辦公,在後堂或家中接待給百姓看病,後來隨着病員增多,他乾脆把診所搬到了長沙大堂,公開坐堂應診,首創了名醫坐大堂的先例,他的這一舉動,被傳爲千古佳話。

張仲景不像別的名醫,大多數名醫會選擇入皇帝的太醫院亦或是選擇達官貴人的私人醫生,極少有張仲景這樣專注爲貧苦百姓治病的名醫。

“先生莫要着急,我並不是強行留你在金陵,實在是因爲憑先生一人之力去救治百姓乃是小義,若先生入朝爲官那可就是大義了。”荀攸淡淡的說道。

“爲那些達官貴人去醫治何爲大義,專心致志爲貧苦百姓醫治又怎麼會是小義,公達你若這樣講,我也不便隨你入金陵了,反正這裡距離金陵不過十餘里,你我就此別過吧。”張仲景對着荀攸拱了拱手,作勢就要告辭離去。

“先生請稍等,請讓在下將這大義和小義跟先生講清楚後,先生可自行決定。”荀攸連忙叫住張仲景說道。

聽到這話,已經準備離開的張仲景又坐回來原位,示意荀攸繼續說。

“先生,您覺得憑自己一人之力可以救治多少百姓?”荀攸淡淡的說道。

“我有幾個徒弟,雖然他們的醫術還沒有學到我的十之一二,但看一些小病沒問題,一日之內救治百餘名百姓不成問題。”張仲景頗有信心的回答道。

“不夠不夠。”荀攸大笑一聲道。

“一日百餘人還不夠?”張仲景皺眉道。

“先生在荊州一日救治百餘人,那大漢的其他州郡呢?那靠近蠻夷的武威、上黨、成都這些地方的百姓,先生可會去給他們醫治?”荀攸反問道。

“這……我在一地行醫定然會教授幾個學徒,到時候……”

“哈哈哈哈,先生莫要逗在下發笑了。”荀攸大笑的阻止了張仲景的話:“先不說需要多久先生才能讓這些學徒出師,萬一有些心術不正之人學走您的醫術後坑蒙拐騙怎麼辦。”

張仲景沉默不語,確實有些人學走他的醫術後便打着他的旗號坑蒙拐騙,甚至還用假藥來誆騙百姓,這讓張仲景十分痛恨這種行爲。

看着沉默不語的張仲景,荀攸乘勝追擊道:“若是先生入朝爲官就不一樣了,我聽說陛下馬上要開一新部名爲醫部。”

“何爲醫部?”張仲景好奇的詢問道。

“醫部,乃是陛下新設部門,掌管全國衛生,藥材,專司治病救人和培養郎中。”荀攸淡淡的說道。

中國古代有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之分,中九流是指一舉人,二醫生,三風水先生,四算命先生,五丹青,六流相,七和尚,八道士,九琴棋,醫生跟道士、和尚和算命先生居然能夠相提並論,從這也能看出古人對醫生這個職業的忽視程度。

“此爲何官職。”張仲景目光灼灼的說道。

“按照陛下的設想,醫部主官爲尚書;次官爲侍郎,尚書乃是二千石,侍郎則爲一千石,只不過現在陛下麾下像先生這般人才的太少,所以這個醫部現在還沒開設呀。”荀攸裝作可惜的說道。

“既如此,爲何說我入朝爲官就是大義。”張仲景追問道。

“先生入朝爲官,陛下就會整合我江東麾下所有的郎中前來向先生請教,不求多隻要能學到先生醫術的十分之一那就可以了,然後再吸收願意入朝爲官的郎中入醫部,隨後由陛下安排去各處義診,這樣難道醫治的百姓不比先生一個人多嗎?”荀攸緩緩說道。

“這……”張仲景猶豫道。

“先生仔細想想,此地距離金陵尚還有些距離,但在下還是很希望先生能夠和我同朝爲官的。”荀攸對着張仲景拱手道。

第46章 農政全書第175章 水路並進第136章 埋伏第106章 農部第165章 下詔第26章 互有勝負第157章 宋太祖的蹤跡第207章 李如柏的擔憂第98章 討伐三國第90章 中計第100章 本草綱目第71章 魏噴子第18章 太守難產第171章 使臣第154章 前戲第197章 醫部尚書第189章 安排第219章 世家門閥和寒門百姓第164章 一場風波第81章 一線生機第35章 回江東第114章 條件第133章 是戰是降第164章 一場風波第74章 生死決鬥第152章 收集功能第194章 醫聖張仲景第105章 茶聖爆表第96章 龍爭虎鬥第98章 討伐三國第92章 逃出生天第225章 不可爲後第128章 又起風波第2章 系統妙用第165章 下詔第182章 周公瑾第33章 煮茶論英雄第201章 英雄榜第89章 請君入甕第144章 勾結第20章 進軍中原,劍指洛陽第74章 生死決鬥第114章 條件第63章 長安城破第78章 大禍臨頭第126章 新開一軍第82章 二對二第225章 不可爲後第187章 轉盤第147章 招攬第74章 生死決鬥第86章 十二奇策第180章 應對之法第208章 舉薦第129章 蹤跡何處覓第101章 建安變故第28章 賈詡第214章 敲定人選第218章 招賢館第112章 內部爭鬥第87章 針鋒相對第63章 長安城破第54章 暗流涌動第141章 被擒第195章 大義與小義第139章 點數上漲第65章 中興四將第33章 煮茶論英雄第63章 長安城破第110章 戚家刀第189章 安排第146章 財帛動人心第10章 驅虎吞狼第83章 負隅頑抗第147章 招攬第154章 前戲第192章 召喚次數第168章 刑法第60章 利瑪竇第65章 中興四將第92章 逃出生天第117章 高武將領第203章 統率榜第167章 緣由第173章 條件第101章 建安變故第112章 內部爭鬥第222章 貼身宦官第221章 升官第181章 歡聲笑語第137章 文聘第88章 橫勇無敵將第20章 進軍中原,劍指洛陽第82章 二對二第66章 爭奪第91章 大獲全勝第151章 泄密第26章 互有勝負第134章 水戰序幕第90章 中計
第46章 農政全書第175章 水路並進第136章 埋伏第106章 農部第165章 下詔第26章 互有勝負第157章 宋太祖的蹤跡第207章 李如柏的擔憂第98章 討伐三國第90章 中計第100章 本草綱目第71章 魏噴子第18章 太守難產第171章 使臣第154章 前戲第197章 醫部尚書第189章 安排第219章 世家門閥和寒門百姓第164章 一場風波第81章 一線生機第35章 回江東第114章 條件第133章 是戰是降第164章 一場風波第74章 生死決鬥第152章 收集功能第194章 醫聖張仲景第105章 茶聖爆表第96章 龍爭虎鬥第98章 討伐三國第92章 逃出生天第225章 不可爲後第128章 又起風波第2章 系統妙用第165章 下詔第182章 周公瑾第33章 煮茶論英雄第201章 英雄榜第89章 請君入甕第144章 勾結第20章 進軍中原,劍指洛陽第74章 生死決鬥第114章 條件第63章 長安城破第78章 大禍臨頭第126章 新開一軍第82章 二對二第225章 不可爲後第187章 轉盤第147章 招攬第74章 生死決鬥第86章 十二奇策第180章 應對之法第208章 舉薦第129章 蹤跡何處覓第101章 建安變故第28章 賈詡第214章 敲定人選第218章 招賢館第112章 內部爭鬥第87章 針鋒相對第63章 長安城破第54章 暗流涌動第141章 被擒第195章 大義與小義第139章 點數上漲第65章 中興四將第33章 煮茶論英雄第63章 長安城破第110章 戚家刀第189章 安排第146章 財帛動人心第10章 驅虎吞狼第83章 負隅頑抗第147章 招攬第154章 前戲第192章 召喚次數第168章 刑法第60章 利瑪竇第65章 中興四將第92章 逃出生天第117章 高武將領第203章 統率榜第167章 緣由第173章 條件第101章 建安變故第112章 內部爭鬥第222章 貼身宦官第221章 升官第181章 歡聲笑語第137章 文聘第88章 橫勇無敵將第20章 進軍中原,劍指洛陽第82章 二對二第66章 爭奪第91章 大獲全勝第151章 泄密第26章 互有勝負第134章 水戰序幕第90章 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