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應對之法

“先生請稍等。”孫堅見王旦準備告辭離開,連忙叫住了王旦。

王旦轉頭看向孫堅,滿臉疑惑的問道:“文臺可還有什麼事?”

“先生大才,袁術此人昏庸無能,我現在雖一無地盤,二無錢糧,但渴望先生能入我麾下,爲我指點迷津。”說罷,孫堅對着王旦深深一禮道。

“文臺何出此言。”王旦淡淡的說道。

“我從出兵以來,屢屢被重創,就是因爲缺少像先生這樣的智謀之士,現如今袁術不重視先生,甚至屢屢忽視先生,所以文臺不才,想讓先生入我軍中,爲我出謀劃策。”孫堅恭敬的說道。

王旦微微一笑:“既然如此,文臺以何待我?”

“當以國士相待,自以後孫家軍皆歸先生指揮。”孫堅說道。

“那旦就卻之不恭了。”王旦對着孫堅拱手道:“王旦參見主公。”

孫堅連忙將王旦扶起,隨後欣慰的說道:“我得子明,當真是如魚得水。”隨後拉着王旦坐下,二人不斷的交談之後孫家軍的發展,思考着到底怎麼樣才能從困境中走出來。

“子明之才,當真是讓我傾佩,今晚天色已晚,子明就與我一起抵足而眠如何?”孫堅大笑道。

“一切但聽主公吩咐。”王旦說道。

廬江城內,周倉、鄧芝和幾個校尉副將在城頭上輕聲交流着,就算是天色已晚,幾人也沒有絲毫的睡意。

周倉粗聲粗氣的說道:“伯苗,如今那陸康老頭擅自回金陵已有段時間,爲何他還沒回來,莫不是貪圖金陵的富貴,不願意再回到廬江?”

“元福,此話可不要亂說,陸康這老頭雖然迂腐了一點,但他畢竟忠心於陛下,在加上陸家的基業極大,陛下還需要他們的助力,所以以我來看恐怕陛下會將陸康調回金陵。”鄧芝開口道。

時過境遷,周倉和鄧芝經過這幾年也飛速成長,也曾經數次打退袁術的進攻,將廬江城經營的滴水不漏。

“李如鬆!”周倉大吼一聲,而周倉身後也站出來一人,此人手中一杆長槍,英姿颯爽,他正是劉辯新近召喚出來的李如鬆。

“末將在。”

“往城外繼續探查,本將總感覺袁術最近會有大動作。”周倉憂心忡忡的說道,戰爭不愧是最能鍛鍊人的,就連周倉這種山賊頭目也迅速鍛鍊成一個合格的將軍,若是現在劉辯用系統檢測的話,周倉的統率值已經到了70。

“末將遵命。”說罷,李如鬆匆匆忙忙下城頭去了。

周倉舉目遠眺,在他和鄧芝剛剛到廬江城時就被袁術多次攻打,若非陸氏一族是吳中大姓,在當地聲望很高,陸康做了廬江太守之後,同樣體恤當地民衆,在東漢末年那個戰亂的年代裡,陸康所管轄的廬江地廣民殷,儼然是人間天堂。

那些閒散在家的士兵聽到袁術引兵包圍廬江的消息,紛紛從老家奔襲至廬江城,在深夜中沿繩攀爬而上,合力守衛城池,再加上鄧芝和周倉傾力協助才堪堪擊敗袁術大軍。

不過,周倉也知道,那次來的不過是橋蕤、張勳所帶領的軍隊,所以自己在鬥將上可以擊敗二人從而贏得士氣。

但若是換成紀靈,就算周倉自視甚高,他也知道自己不是他的對手。

“元福,要不然我們向陛下請援。”鄧芝皺眉道。

“請援?不可,如今陛下要準備對荊州動手,陛下能夠讓柴桑的水師跟我們成掎角之勢已經很不容易了,怎麼能讓陛下援助我等。”周倉擺擺手說道。

“我的意思是讓陛下派幾個武藝高強的將軍,畢竟我廬江城直面袁術大軍,據我所知袁術軍裡除了那紀靈外,可還有不少武藝高強之人。”鄧芝說道。

“我只知道有那手持三尖兩刃刀,號稱袁術手下第一大將的紀靈,還有何人?”周倉疑惑的問道。

“除了那紀靈外,袁術的侄子袁崇煥掌控袁術的騎兵,此人的武藝也與紀靈不相上下,還有最近袁術頻頻招兵買馬,招降了白波軍楊奉,此人手下有一手持開山大斧的猛將,名爲徐晃,此人可是三十回合就擊敗了紀靈。”鄧芝開口道。

“我雖然未與紀靈交手過,但我也知道我的武藝比他差一籌,沒想到徐晃此人武藝竟然有如此之強,那我廬江城無人可擋啊。”周倉搖搖頭說道。

“是啊,但袁術麾下可不止這兩個人。”鄧芝道。

“伯苗,你的意思是那孫堅、孫策父子嗎。”周倉問道。

“不錯,前日陛下遣錦衣衛前來通報消息,孫策被錦衣衛姚廣孝統領埋伏,孫堅家將程普被殺,袁術手下謀士閻象自盡,陛下的意思是如今孫堅四大家將全部失陷江東,陛下怕他們會報復廬江,要我們多加警惕。”鄧芝遞給周倉書信道。

周倉細細看完後,長吁一口氣道:“既然如此,那就讓人去城內的錦衣衛處要求陛下派幾個武藝高強的將軍協助吧。”

鄧芝點點頭道:“事不宜遲,明日就命那錦衣衛出城回金陵向陛下稟報。”

就在此時,李如鬆跑到城頭對着周倉拱手道:“啓稟將軍,城外探子來報,二十里外有幾騎向廬江城趕來。”

聽到李如鬆這話,周倉和鄧芝面面相覷,隨後周倉皺眉詢問道:“除了那幾騎外,還有沒有大隊人馬跟隨?”

“啓稟將軍,並沒有。”李如鬆搖搖頭說道。

“你帶人去看看,記住不要輕舉妄動。”周倉吩咐道。

李如鬆點點頭,帶着親衛便下了城頭,在那個探子的帶路下策馬直衝那幾騎出沒的地方。

不過一柱香功夫,李如鬆便攔在了那幾人面前,手中長槍遙指領頭那人道:“來者何人,我乃廬江城副將,速速通報身份否則格殺勿論。”

聽到這話,領頭那人皺着眉頭說道:“我聞陛下麾下各個文臣武將都有一個令牌,無論官職大小,不知這位將軍可否將這個令牌給我一觀。”

第173章 條件第67章 收攏大才第190章 四安四平第91章 大獲全勝第2章 系統妙用第94章 對決第182章 周公瑾第150章 君臣對話第184章 人才第214章 敲定人選第86章 十二奇策第166章 原來如此第142章 引袁攻劉第16章 攻取吳郡第185章 廣納賢良第136章 埋伏第69章 真相第220章 科技發展第36章 無上限召喚第66章 爭奪第8章 魏延來襲第178章 東吳四老將第100章 本草綱目第96章 龍爭虎鬥第79章 商議第181章 歡聲笑語第174章 江夏第18章 太守難產第99章 一直召喚一直爽第18章 太守難產第142章 引袁攻劉第226章 封妃第38章 唐宋雙帝第74章 生死決鬥第32章 曹操遇伏第88章 橫勇無敵將第183章 招兵買馬第109章 無字信件第134章 水戰序幕第70章 袁術的情況第69章 真相第57章 呂布中計第44章 妙計下曲阿第162章 回馬槍第128章 又起風波第26章 互有勝負第217章 鴻臚寺第142章 引袁攻劉第87章 針鋒相對第21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唯有常山趙子龍。第66章 爭奪第60章 利瑪竇第44章 妙計下曲阿第168章 刑法第87章 針鋒相對第2章 系統妙用第179章 九字真言第166章 原來如此第208章 舉薦第167章 緣由第47章 美人計第176章 兵不血刃第79章 商議第164章 一場風波第150章 君臣對話第25章 七探蛇盤槍第113章 毒士入江東第105章 茶聖爆表第127章 人質第63章 長安城破第216章 景鯉第207章 李如柏的擔憂第192章 召喚次數第185章 廣納賢良第71章 魏噴子第166章 原來如此第60章 利瑪竇第61章 女帝第27章 突襲第90章 中計第140章 將軍與遊俠第208章 舉薦第69章 真相第166章 原來如此第152章 收集功能第54章 暗流涌動第102章 戚少保的戰陣第97章 有喜第37章 大召喚和大爆表第84章 先登攻城第192章 召喚次數第110章 戚家刀第46章 農政全書第146章 財帛動人心第159章 翻版的神亭嶺大戰第110章 戚家刀第194章 醫聖張仲景第108章 獎勵第163章 知曉第111章 城門變故
第173章 條件第67章 收攏大才第190章 四安四平第91章 大獲全勝第2章 系統妙用第94章 對決第182章 周公瑾第150章 君臣對話第184章 人才第214章 敲定人選第86章 十二奇策第166章 原來如此第142章 引袁攻劉第16章 攻取吳郡第185章 廣納賢良第136章 埋伏第69章 真相第220章 科技發展第36章 無上限召喚第66章 爭奪第8章 魏延來襲第178章 東吳四老將第100章 本草綱目第96章 龍爭虎鬥第79章 商議第181章 歡聲笑語第174章 江夏第18章 太守難產第99章 一直召喚一直爽第18章 太守難產第142章 引袁攻劉第226章 封妃第38章 唐宋雙帝第74章 生死決鬥第32章 曹操遇伏第88章 橫勇無敵將第183章 招兵買馬第109章 無字信件第134章 水戰序幕第70章 袁術的情況第69章 真相第57章 呂布中計第44章 妙計下曲阿第162章 回馬槍第128章 又起風波第26章 互有勝負第217章 鴻臚寺第142章 引袁攻劉第87章 針鋒相對第21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唯有常山趙子龍。第66章 爭奪第60章 利瑪竇第44章 妙計下曲阿第168章 刑法第87章 針鋒相對第2章 系統妙用第179章 九字真言第166章 原來如此第208章 舉薦第167章 緣由第47章 美人計第176章 兵不血刃第79章 商議第164章 一場風波第150章 君臣對話第25章 七探蛇盤槍第113章 毒士入江東第105章 茶聖爆表第127章 人質第63章 長安城破第216章 景鯉第207章 李如柏的擔憂第192章 召喚次數第185章 廣納賢良第71章 魏噴子第166章 原來如此第60章 利瑪竇第61章 女帝第27章 突襲第90章 中計第140章 將軍與遊俠第208章 舉薦第69章 真相第166章 原來如此第152章 收集功能第54章 暗流涌動第102章 戚少保的戰陣第97章 有喜第37章 大召喚和大爆表第84章 先登攻城第192章 召喚次數第110章 戚家刀第46章 農政全書第146章 財帛動人心第159章 翻版的神亭嶺大戰第110章 戚家刀第194章 醫聖張仲景第108章 獎勵第163章 知曉第111章 城門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