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蓄勢以待

♂,

八月的一天。

早晨。

江東大地剛剛走過梅雨季,在金陵城的上空,陽光普照之下,散去了一股股壓抑的陰黴之氣,空氣變得異常的清新,讓人有一種神清氣爽的感覺。

“夫君,起來了!”

“讓我再睡一會!”

“不行啊,夫君,我昨天看了你今天的行程表,還有一個時辰的時間,你要去參加今年早上的內閣會議,不能遲到,不然御史臺又要彈劾你了!”

“讓他們彈劾去!”

“夫君……”

“娘子,來親一個!”

“別鬧了!”

“你不親,我不起來了!”

鳳儀殿的內殿之中,蔡琰花費了好一陣功夫,才把孫權這個超級大懶人從柔軟的溫柔鄉里面給拉出來。

她雖貴爲皇后,但是向來習慣親自替孫權更衣,一雙芊芊玉手爲孫權披上錦白色的長袍,然後繫上玉帶,突然說道:“夫君,我聽說前幾天盛元和元寶他們鬧翻了?”

孫紹在孫權登基的時候就進宮當了人質,一直以來都是蔡琰代爲撫養長大的。

現在看着孫紹和自己的兒子孫晟鬧的風風雨雨的,她心裡面有些不好受。

突然之間,她就有了當年母后吳婉爲什麼永遠都是那般憂愁的原因了。

“他們早晚都會鬧翻的!”

孫權對於這一點並不意外,他嘴角揚起一抹邪魅的笑容,有些冷漠的說道:“元寶的心野了,我這個做父親的自然也管不他了,他是我的長子,按道理我的位置應該是他的,但是……”

說着,他自己也都搖搖頭,這規矩是他定下來了,他必須要遵守,他繼續道:“至於盛元嗎,他年少勇武,頗有其父之霸氣,少年從我讀書,多少有些其父沒有的沉穩,如此文武雙全的少年,他不會甘心情願永遠的跟在元寶屁股後面轉悠,元寶想要和他結盟,讓他助自己登位,是找錯人了,翻臉也很正常!”

孫紹和孫晟的性格就不是一路人。

小時候玩的好,長大了很多事情就不一樣的了,各有各的執着。

孫晟少年的時候大咧咧,不過越長大越沉穩,心思也越來越深,而且有些小聰明,但是他的氣度不夠大氣,始終容不下孫紹,他們鬧翻是早晚的事情。

這裡兩年,朝廷越來越穩固,天下也越來越太平,因此宗人府也在提名太子的動作上越來越頻繁,這東宮之位爭奪已經開始了。

東宮太子,也就是一朝儲君。

這和很多人的身家性命,特別是年輕一輩,都關係密切,所以就算在朝中三省八部,也開始有不少人開始站隊了。

三省,就是內閣,軍機處,御史臺,這是帶領朝廷前進的三駕馬車。

三省之下,就是朝廷八部。

這是支撐起整個朝廷的基石。

現在連三省八部的官吏都開始站隊,那就已經證明了一點,這一場的奪嫡之爭,已經到了不可避免的地步。

雖說孫權如今還是風華正茂的年華,但是終有一日,孫權也會老去,也會交出自己的皇位,朝廷大權終究會迎來一個新的主人,這時候站隊儲君,也是正常的事情。

“夫君,元寶畢竟年幼,他……”

蔡琰這個做母親的,雖知道她自己不好參與這種爭鬥,但是她的心中多少有些擔心兒子。

“你別擔心他!”

孫權安撫了蔡琰一下:“他如今背靠蔡氏一族,身邊謀士不少,還是我的長子,他在這件事情上已經佔據了一個天然的優勢!”

蔡琰的孃家雖然小喵兩三隻而已,但是可不是簡單的家族。

蔡氏現在當家的是蔡邕的螟蛉義子,蔡直,也是如今朝廷上封賞的三品公侯,高陽公。

蔡邕留下的餘蔭可不緊緊只是一個高陽公府邸。

蔡邕是江東書院的祭酒,門生遍天下,他還是教育司的奠基人,整個教育司有八成的人包括如今教育司司長程道都是他提拔起來了。

最重要的是,顧雍,徐直,都是他的嫡系弟子。

孫晟是蔡琰獨子,算起來是嫡長子,在很多讀了一輩子儒門之書的人,他就是大吳朝唯一的順位繼承人。

在這方面,他比孫紹,孫棟都要有優勢。

“蔡姐姐,孫氏一族掌控這天下無雙的絕對權勢,有些事情,已經由不得朕,就好像當年朕不想和大兄拔劍相對,可最後我們還是血濺金陵,很多事情,我們身爲皇族之人,躲不開,放不下!”

孫權嘆聲,有些無奈的說道:“元寶長大了,他要爭這個位置,盛元因爲他父親,一直不甘心,不甘心屈之人下,小棟他是朕教育長大了,對朕雖是敬重,但是野心不小,孫輔這小子說是說不理會奪嫡之事情,想要置身事外,但是他在軍中點點滴滴,無不是收買人心,不過是想要做黃雀……如今孫氏英才多了,也是一件頭疼的事情,朕能做到的是,一碗水端平,誰有能耐,誰就上位,這是鐵則,朕不能違背自己定下來的規矩,朕是大吳的皇帝,是大吳朝將近八千萬子民的君主,朕既然背上了這一份責任,就要對朕的子民負責!”

他雖然壓住了太子的誕生,但是這件事情他也不是不上心。

無論是宗人府,還是錦衣衛,對於太子候選人,每個月都有一份秘密的報告遞在他面前。

“我能明白夫君的苦心,但是我終究是元寶的孃親,孃親擔心兒子,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蔡琰把一塊白玉飛龍的玉佩系在孫權腰間:“只盼着他們能如何你和大兄當初一樣,無論成敗,能有一個善終,莫要好像三弟那般,最後還是喪了命!”

“我儘量控制,但是有些事情,我未必能控制得了!”孫權搖搖頭。

東宮之爭,是儲君,是未來的皇者,這種爭鋒,比朝廷之中黨同伐異還要恐怖,向來兇險無比,成王敗寇,要麼是贏家,要麼是死人。

孫權如今在朝廷之上的權勢滔天,說一不二。

唯獨這一點,卻無法掌控。

“幸好平安沒有摻合進去!”蔡琰有些感嘆。

“呵呵,未必!”

孫權聞言,搖搖頭:“平安繼承了她母親小財迷的性格,心不在奪嫡,一心撲在在商業之上,但是他畢竟是我的兒子,躲不掉的,只是不知道他站在那一邊,日後小獅子長大了,他也躲不掉!”

他的兒子,一個都躲不了這一場奪嫡大戰。

**

從鳳儀殿離開之後,孫權去了內閣大殿。

早上的內閣大會倒是聚集了不少內閣大臣,商討的是今年各州總督的替換。

因爲當年一統天下的時候各地秩序比較混亂,所以當初改變地方制度,建立以州縣爲主要地方制度的時候,一州總督的任期比較長。

五年一換,也就是一州總督上任五年之後,必須要交替,不能長久的坐鎮一州,這樣會造成地方霸主的出現,不利於朝廷的控制地方。

這個會議孫權只是旁聽。

忙活了一個上午,會議纔算結束。

中午返回鳳儀殿吃飯的時候,蔡琰去了宮外巡視女子書院,甄宓也不在,孫權只能孤零零的一個人吃飯。

下午,孫權在御書房處理政務。

“陛下,匈奴軍團參謀長始終沒有能定下來!”

“你之前不是選了幾個嗎?”孫權看着這一份匈奴軍團上面的編制和軍官名字,眉頭微微一皺,問道。

“都不太合適!”

郭嘉苦笑,道:“匈奴軍團和其他軍團不一樣,有能力擔任匈奴軍團參謀長的這個位置,還要和賈詡關係不錯,更要制衡得住賈詡的,這個人選比較困難!”

“朕倒是有一人!”孫權斜睨了一眼左邊的一道人影。

“誰?”

“德祖,出來一下!”

孫權看着左邊參謀辦公室裡面的楊修,淡淡的道。

“臣,楊修,拜見陛下!”楊修聞言,連忙走出來,拜見孫權。

“你入御書房幾年了?”

“兩年!”

“兩年,不長,也不短了!”孫權審視了他一番:“朕現在給你一個機會,匈奴軍團缺乏一個參謀長,你可敢上任?”

這個參謀長不見到是美差,更可能是架在火爐上烤的差事。

“臣,有何不敢!”

楊修在御書房對着諸葛瑾和郭嘉打下手,性格倒是沉着了不少,不再是那個只有一些小聰明的楊修了,本身的智慧就不錯,沉澱下來如同一柄藏起來的寶劍:“臣身後有陛下,有大吳朝廷,哪怕刀山火海,都敢去闖一闖!”

“哈哈,好!”

孫權就希望他這一股銳氣:“朕現在就直接任命你爲匈奴軍團參謀長,三日之內你交替手中工作,然後去軍機處聽命,限你十日之內,北上草原!”

“臣,遵命!”楊修畢恭畢敬的行禮,然後離開了御書房,去做準備。

“陛下,楊德祖能看得住賈詡嗎?”

“他哪能看得住賈詡啊!”孫權笑了笑:“你想了太多了,朕要的是一個態度而已,賈文和是一個聰明人,他知道如何讓楊修盯住他,之所以選擇楊修,楊修這些年對着諸葛瑾做了不少事情,應該給他一個機會,他在處理異族問題上態度還是比較中肯的,他應該能壓得住那些匈奴的驕兵悍將!”

“陛下打算,什麼時候調遣匈奴軍團西去?”郭嘉點點頭,然後問道。

“再等等!”

孫權目光遠眺,眼眸之中爆出一抹精芒:“磨刀不誤砍柴工,匈奴人的戰鬥力還是可以的,但是朕得給賈詡一點時間去理順他們的心態,這需要慢慢來,記不得,而且朕有的是耐心,等到朕亮刀的時候,就是血流成河的時候!”

對於孫權來說,如今他就剩下唯一的一個目標,征服羅馬帝國。

這兩年時間,隨着美索不達米亞州和敘利亞行省之間的市集開放,對於羅馬帝國,他了解了更多了。

這個龐大的帝國的確沒有這麼好征服。

羅馬帝國從共和國走過來,歷史很長久,所以他們對於羅馬帝國的認可,還有羅馬人的天生優越感比之華夏幾千年歷史的中原人有過之無不及,想要征服他們,必須要最鋒利的刀劍殺進去,纔有可能。

蒙古人能打下一個跨越東西的大帝國,滿清能入關,主宰中原,小鬼子能憑藉一個島國侵略浩瀚大中華,這都說明了一件事情——強權就是道理。

想要征服他們,第一個就要徹底的打趴下他們,纔有可能成爲他們的主宰。

“陛下!”

雷定從御書房外面走進來。

這個禁衛軍大統領這兩年時間不知道爲什麼,突然變得老邁了很多,完全不像一個正值中年的武將,他拱手的道:“賀齊司令從軍機處過來,求見陛下!”

“他昨天才返回金陵,也不好好休息!”

孫權聞言,道:“請他進來!”

“諾!”雷定點頭,領命而去。

不一會,賀齊穿着普通錦袍,卻邁着龍虎殺伐的步伐,從外面大步的走進來,一步一蹬,明顯是剛剛從戰場下來沒多久的氣勢。

“末將賀齊,拜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無需多禮!”

孫權親自走出來,扶起了他:“公苗,這兩年你辛苦了,在海上的日子不好受,大家都在休養生息,唯獨你烈焰軍團征戰四方,爲難你了!”

從天權三年的停戰開始,吳軍一直在休養生息,並沒有開戰之意。

但是在位於大吳朝建立的印第安州疆域東面的海域,羅馬帝國西北部,烈焰軍團一直在和羅馬帝國交戰。

天權四年到天權五年的六月,整整打了一年多。

在今年三月開春,羅馬帝國突然集合三個主力軍團,五十萬主力,直撲不列顛,烈焰軍團猝爾不防,傷亡慘重,一直拖延道六月,無奈之下,只好撤兵,返回印第安州。

這纔算是給這一戰做了一個暫停。

“爲朝廷征戰,末將不辛苦!”賀齊朗聲的說道。

“你和朕說說,如今不列顛的情況如何?”孫權坐下來,目光看着賀齊,微微眯起的眼眸。

不列顛羣島,應該是後世的英國。

但是在這個年代,據孫權所知,這裡是羅馬帝國的一個隱患,反對羅馬帝國正統地位的蠻族,大部分都已經羅馬帝國的趕到不列顛和後世的俄羅斯苦寒之地。(未完待續。)】(本站重要通知:請使用本站的免費小說app,無廣告、無錯誤、更新快,會員同步書架,請關注微信公衆號wanbenheji(按住三秒複製)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血戰並涼 八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攘外必須安內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捷報第六百三十五章 北疆血戰之程昱的算計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烽火大草原 二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壞消息和好消息第六百七十五章 推波助瀾第四百七十七章 法正的成長第十五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九十八章 掃蕩東海的海域第一百八十五章 等待第三百零四章 吳國當立 二第四百五十章 關靖第三百八十八章 朝堂風暴 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定遼東第八百七十一章 監國議會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決戰關東之六月來臨第四百五十章 關靖第八百二十四章 賈詡的算計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孔明奪希臘 下第七百二十章 刑部分工第二十六章 潁川行第一百四十二章 南昌城風雲 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呂布戰馬超 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決戰關東 五第四百章 朝堂風暴 完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血戰並涼 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孫權的心思第兩百零六章 伏擊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塞維魯之死 十二第二十章 三國第一才女,蔡琰!第四百九十章 蹴鞠大賽 九第九百八十三章 第一次北伐 三十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孫翊的野心第三百四十八章 會獵於魯 十三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滅安息 七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滅魏之戰 十八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武關亂 五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滅魏之戰 四第一千零九十章 雒陽風雲 一第四百零四章 張燕的猶豫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我孫伯符不認命 下第一千零四十四章決戰關東之郭嘉的反撲 中第九百七十九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九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滅魏之戰 二十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出現第四百零二章 行路難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武關亂 七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大戰紫禁之巔 一第六百六十九章 法治天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會獵於魯 十六第五百五十一章 坑殺 上第六百五十九章 兄弟殿談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放一殺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曹操醒來第四百一十四章 三國的長征 三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中之戰,馬超戰典韋!第九百零九章 五比二的結果!第三百五十四章 會獵於魯 十九第六百零三章 官渡落幕 終幕第二百一十章 薊城第三十七章 周泰降,蔣欽歸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滅匈奴 十六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烽火大草原 二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血戰突圍第七百八十四章 加冕?第一百五十二章 開學典禮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壓倒曹魏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滅匈奴 八第九百三十章 鞠義的攔截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後路第九百八十五章 第一次北伐 完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決戰五丈原 五第四百六十二章 江夏之變 下第六百零五章 北疆之亂第三百五十一章 會獵於魯 十六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陵三姬第十九章 相救第五百六十九章 金陵城 三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前奏第六百五十七章 送棺材?第四百四十一章 戰幽州 十四第九百零五章 孫劉大戰之天降神兵 上第五百零六章 他猶豫了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上襄陽第四百三十四章 戰幽州 七第三百六十三章 會獵於魯 二十八第五百章 楚國備戰,劉表雄起!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軍機閣的會議第六十三章 刺殺 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戰幽州 十五第三百五十三章 會獵於魯 十八第六十一章 初平二年,諸侯各起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第四百零七章 魏國插手第三百六十四章 會獵於魯 二十九第五十二章 騎兵三寶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滅魏之戰 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反應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血戰並涼 八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攘外必須安內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捷報第六百三十五章 北疆血戰之程昱的算計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烽火大草原 二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壞消息和好消息第六百七十五章 推波助瀾第四百七十七章 法正的成長第十五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九十八章 掃蕩東海的海域第一百八十五章 等待第三百零四章 吳國當立 二第四百五十章 關靖第三百八十八章 朝堂風暴 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定遼東第八百七十一章 監國議會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決戰關東之六月來臨第四百五十章 關靖第八百二十四章 賈詡的算計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孔明奪希臘 下第七百二十章 刑部分工第二十六章 潁川行第一百四十二章 南昌城風雲 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呂布戰馬超 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決戰關東 五第四百章 朝堂風暴 完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血戰並涼 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孫權的心思第兩百零六章 伏擊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塞維魯之死 十二第二十章 三國第一才女,蔡琰!第四百九十章 蹴鞠大賽 九第九百八十三章 第一次北伐 三十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孫翊的野心第三百四十八章 會獵於魯 十三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滅安息 七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滅魏之戰 十八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武關亂 五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滅魏之戰 四第一千零九十章 雒陽風雲 一第四百零四章 張燕的猶豫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我孫伯符不認命 下第一千零四十四章決戰關東之郭嘉的反撲 中第九百七十九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九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滅魏之戰 二十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出現第四百零二章 行路難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武關亂 七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大戰紫禁之巔 一第六百六十九章 法治天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會獵於魯 十六第五百五十一章 坑殺 上第六百五十九章 兄弟殿談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放一殺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曹操醒來第四百一十四章 三國的長征 三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中之戰,馬超戰典韋!第九百零九章 五比二的結果!第三百五十四章 會獵於魯 十九第六百零三章 官渡落幕 終幕第二百一十章 薊城第三十七章 周泰降,蔣欽歸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滅匈奴 十六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烽火大草原 二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血戰突圍第七百八十四章 加冕?第一百五十二章 開學典禮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壓倒曹魏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滅匈奴 八第九百三十章 鞠義的攔截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後路第九百八十五章 第一次北伐 完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決戰五丈原 五第四百六十二章 江夏之變 下第六百零五章 北疆之亂第三百五十一章 會獵於魯 十六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陵三姬第十九章 相救第五百六十九章 金陵城 三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前奏第六百五十七章 送棺材?第四百四十一章 戰幽州 十四第九百零五章 孫劉大戰之天降神兵 上第五百零六章 他猶豫了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上襄陽第四百三十四章 戰幽州 七第三百六十三章 會獵於魯 二十八第五百章 楚國備戰,劉表雄起!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軍機閣的會議第六十三章 刺殺 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戰幽州 十五第三百五十三章 會獵於魯 十八第六十一章 初平二年,諸侯各起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第四百零七章 魏國插手第三百六十四章 會獵於魯 二十九第五十二章 騎兵三寶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滅魏之戰 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