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平州刺史的位置

戰國三年,正月。

冬去春來,又是一年的春天。

南方的春天向來是來的比較早,今年更是早,才過春節沒幾天的時間,天氣就開始回溫了。

如今的金陵城之中,萬物復甦,百花綻放,大樹的葉子開始發芽生長,小草一片綠油油的,春意綿綿。

王宮。

孫堅今年的春節過的很爽,五十億錢的國債順利發行,讓朝堂一下子變得十分的富裕起來。

有錢的才能做事情,有錢的纔好做事情。

過年沒有過幾天的時間,他就已經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規劃這一年的戰役。

於是他開始把張昭和潘鳳找來。

到了他們這一個層次的人,沒有什麼過年的假期,過年是下面人過了,他們依舊。

“大王。”

張昭和潘鳳,一個是文官之首,一個是武將之首,算是孫堅政權的左膀右臂。

“子布,無雙,來看看,這是錦衣衛發回來的消息!”孫堅端坐在御書房的太師椅之上,把一份卷宗遞給的兩人。

“晉國想要徹底的奪取幽州?”

“估計開春之後,出兵超過二十萬!”

兩人看了看卷宗。

卷宗上面是錦衣衛發回來的消息,關於袁紹的消息。

袁紹在十二月的時候,因爲鄴城被黑山黃巾軍偷襲,所以喪失了一個奪取燕國的機會。

如今卻有捲土重來的意思,而且投下的兵力更加的大,有一戰消滅整個燕國的意思。

“大王,不能讓晉國得手!”

張昭雙眸一抹冷芒劃過。

“可是我們現在沒有動兵能力!”

潘鳳沉吟的半響。道:“在徐州的一戰,我們打的很累,特別是東海戰役,傷亡不少,數萬將士犧牲。如今軍中的士氣不高,需要一段時間緩和一下戰爭的氣氛!”

“平州有將近十萬兵馬,應該能動!”

張昭道:“如今並不是我們得到燕國的時機,畢竟就算得到的,我們也未必能鎮守的主,但是我們要保證一點。燕國絕對不落在的袁紹手中,有着十萬兵馬,再聯合公孫瓚的兵馬,未必保不住幽州!”

如今吳國在北地的只有平州的兵力,這些兵馬鎮守遼東勉強可行。但是是守不住幽州。

所以就算吳國把幽州拿下來,也未必能抗住晉國的攻擊。

“無雙,汝認爲平州的兵馬如何?”

孫堅聞言,雙眸一抹亮芒閃爍,問道。

“稟報大王,平州位置特殊,在不少的遊牧民族包圍之中,這幾年平州的兵馬都在和東面高麗人較量。長年活躍在戰場之上,算是精兵。”

潘鳳作爲吳國大將軍,各方的兵馬他都一一的巡查過。自然也知道平州兵馬的戰鬥力。

“那麼平州刺史呢?”孫堅問道:“爾等有何建議!”

孫靜即將調任回來,擔任宗正,但是平州刺史的位置孫堅卻遲遲沒有能定下來。

“大王,此人要有一定的帶兵能力!”潘鳳道。

“大王,平州鄰近不少遊牧民族,這個人必須要有處理民族之間的糾紛的那一種能力能魄力!”張昭也提醒的道。

“這樣的人不多啊!”

孫堅有些猶豫不決了。他心中不是沒有人選,但是都不是很合適。

——————————————————

東侯府。

孫權一大早就被媳婦從牀上叫了起來。家裡一撥一撥的客人,他想要睡一個懶覺都不行。

做老大的就這點不好。大過年的,前來東侯府拜年的人,一波一波的,想要休停一下都不行。

如今他孫仲謀也算是吳國朝堂一方巨頭,自成一系,這一系還是勢頭比較旺盛的那一種。

他家的大門,可謂是門庭若市。

平時一直沒有什麼機會靠上來的官吏,也趁着過年的時候,顛屁顛屁的跑來了東侯府,略表心意。

伸手不打笑臉人,人家一個個拿着禮物上門來拜訪,他總不好意思冷着臉,然後一個個的把他們掃出門去。

最後只能好好的接待,笑了一個上午,臉都抽筋了,這就是官場之中的人,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中國人都不會改變自己官場的風俗的。

“元直!”

孫權忙碌了半天,然後在偏廳之中接見了如今的金陵令徐庶,他看着徐庶,微微苦笑的道:“他們這些人也就算了,你幹嘛也一大早沒事情做,跑來這裡來湊熱鬧啊!”

“呵呵,過年,自然要趕上一個熱鬧,爲君侯拜年,很正常!”

徐庶如今作爲金陵令,相當於後世的北京市市委書記,雖然他很年輕,但是位高權重,身上的威嚴日益增加。

不過作爲東侯一脈的干將和頂樑柱,已經不用這麼多虛禮,他的上門來多變是有事情的。

“你得了吧!”

孫權目光撇了他一眼,和了一口熱茶,淡淡一笑,然後道:“我還不瞭解你,如今的你,金陵的事情忙的一趟糊塗,你娘想要給你找個媳婦,你還沒時間,今天緊巴巴的上門,無事不登三寶殿,有什麼你就直接說了吧!”

徐庶如今也算是有出息了,徐母就想讓他成家了,他是一個孝子,自然不會忤逆母親的意思。

不過這中間出了一個小插曲,因爲工作忙碌,把這個迎親的日子給弄混了,結果結婚的時候出的不少岔子,錯過的一天的吉時,讓人家新娘子白白的等了一天的時間,還差點以爲他悔婚了,女方一家差點打上門去了。

“君侯,這事情都過去了這麼久了,你就不能當沒發生過嗎!”

徐庶目光有些無語的打量了孫權挺拔的身軀,嘴角勾勒了一抹淡淡的苦笑。這事情你就不能不提嗎?

因爲這事情,他這個金陵令差一點沒臉見人。

“好了,我不說的,也就你會做這種混賬事情!”孫權微笑的道:“說正事,大過年的不在家陪媳婦。上門來找我,什麼事情!”

徐庶收斂的臉色,面容凝重了起來,輕聲的問道,:“君侯,平州刺史的事情。可有打算?”

“平州刺史?”

孫權聞言,眉頭直接一挑,疑惑的看着徐庶,心中有些不明其中的意思。

“君侯!”

這時候旁邊的諸葛瑾輕聲的出聲,提醒的道:“平州刺史孫使君二月就會返回朝堂。擔任九卿之一的宗正,如今平州刺史的位置懸空,朝堂之上爭議性很大,尚未決定下來!”

“元直,你不會是想要爭這個位置吧?”孫權一聽,頓時明白的,眉頭皺起來,目光看着徐庶。

平州刺史。封疆大臣,從官位上,的確比如今徐庶的金陵縣令要高出不少。但是如果從政治來說,它的影響力和金陵縣令是沒法比的。

金陵城作爲吳國的都城,縣令的位置含義可大的去了,絕對不是僅僅的一個平州刺史能換取的。

“君侯,某家不傻,自然沒有這個打算!”

徐庶搖搖頭。他又不傻,就算想要放出去鎮守一方也不會在這個時候放開金陵令的位置。

如今正因爲他這個金陵縣令的存在。在這一座吳國的都城,孫權才能和孫策各據半邊天。

金陵縣令是壓制呂範的執金吾位置的最重要一步。這個位置絕對不容失去,如果去換一個平州刺史,更加不值得了。

“那你的意思是什麼?”

孫權鬆了一口氣,問道:“有人想要通過你,讓東侯府推薦他上位?”

“某家如今聽聞江侯府好像全力想要拿下這個位置,所以就想要問問,君侯心中可有人算?”

徐庶目光微微閃動了一下,問道。

“什麼?孫策居然看上的這個位置?”

孫權一聽,面色微微一變,問道:“這個位置不一般,一般人坐鎮不了,他到底打算把誰推上去啊?”

“孫賁!”

徐庶沉吟了一下,吐出的一個名字。

“伯陽大哥?”孫權聞言,面容微微顯得有些吃驚,孫賁是他和孫策的堂兄,大伯孫羌的兒子,並不是孫策一系的人,也不是孫權一系的人,一直以來,他兩不相幫。

而如今孫策居然願意替他出力,把他捧上這個位置,很明顯,他恐怕已經投靠的孫策,選擇了支持孫策而放棄孫權。

“伯陽大哥他終究是靠上了孫策?”

孫權沉吟了一下,言語之中有些無奈的道。

孫賁代表的力量可不少,他麾下也收攏的不少人。

“應該是這樣!”

徐庶點點頭,道:“不然江侯府如今也不會這麼大力的捧他上位,想要用他來接替孫靜使君的位置!”

“君侯,如果讓孫賁接任平州刺史,平州之上我們和江侯府對持的平衡就會失去!”諸葛瑾低聲的道。

“這的確有些麻煩了!”

孫權眯着眼,站立起來,來回不斷的踱步。

本來平州刺史的位置他並不是很上心,但是如今卻不能讓孫策奪取。

遼東大地無論是孫策還是他,都想要去掌控,因爲如今十萬精兵屯於遼東,掌控了遼東就等於掌控了這一份兵力。

魯國已經被滅了,下一個多半就輪到燕國了。

但是燕國如今的形勢有些詭異,晉國是對燕國志在必得,而如今的吳國去年十二月才收起了兵鋒,如今根本沒有力量再和晉國交鋒。

能否在燕國之上得到利益,掌控十萬遼東精兵,有着絕對性的決定。

“元直,你今天上門,是不是已經有了推薦的人選!”孫權目光看着徐庶,突然問道。

徐庶如果心中沒有人選,不會在這事情上說話。

“郡侯,前幾日,某和顧師兄喝了點小酒。師兄的言語之中,好像有這方面的打算,然而,他希望我能幫助他一臂之力!”徐庶點點頭,然後坦白的道:“不過我始終沒有答應他。如今我就想看看君侯如何想的?”

“顧元嘆?”

孫權聞言,雙眸之中爆發出一抹精芒。

徐庶師從蔡邕,師兄只有一個,顧家顧雍,如今位於大司農丞,算是九卿之下的那一批大臣。

不過他想要更進一步。以他的年紀上不了九卿的位置,唯有外調,增加增加的資歷。

平州刺史。

他的眼光倒是不錯,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好位置,只要在平州刺史的位置上蹲幾年。他就有足夠的資歷,上九卿之位。

“顧元嘆他倒不是不行!”

孫權考慮了一笑,目光微微一動,道:“但是如果他和孫賁爭這個位置,缺點很明顯,所以就算是我們東侯府在背後支持他,他恐怕也上不去!”

“什麼缺點?”徐庶微微一愣,問道。

“在遼東之地。長年都是在戰役的籠罩之下,如果大王選擇一個鎮守遼東的刺史,軍事的能力要比行政的能力要重要。孫賁曾經打過戰,而且戰績不低,但是顧雍一直都是在做後勤和民政工作,沒有戰役的資歷!”

孫權解析的道:“所以孫賁比他的可能性要高。”

“君侯!”

諸葛瑾聞言,面容有些凝重,目光微微一動。道:“這個位置如此重要,就算顧元嘆拿不到。總不能讓江侯府拿到了。”

“可是我們也要有人能夠和他去爭才行啊!”

孫權無奈的嘆氣。

孫賁論資歷不差,論能力也不差。論起身份更加的高貴,吳國王室,他算是其中的代表。

孫羌死的早,他和弟弟孫輔都在在孫堅家中長大的,在孫堅心中,他的分量不少,而且如今的平州刺史孫靜也不會反對他接受平州。

如果這個時候再加上江侯府在他背後給他的支持,想要和他整個爭這個位置,明顯些難度。

“難道我們就眼睜睜看着孫賁上位!”

徐庶有些心中不爽。

孫賁已經是孫策一系的人,他們自然不願意看着孫賁上位。

“也不是!”

孫權腦海之中靈光一動,微微一笑,搖了搖頭,輕聲的道:“我們討論遼東的事情,始終少算了一個人,他恐怕能給我們帶來變局。”

“誰?”

徐庶和諸葛瑾聞言,目光頓時都看上孫權起來。

“公孫度!”

孫權微微眯眼,一抹精芒迸射而出,道:“此人從初平四年被我們打敗,後來選擇了投降,然後隨着我們的戰艦回到江東,這些年他始終在家裡面修身養性的,如今恐怕很多人都已經忘記的他,可是他終究是遼東大地之上的一個梟雄,他出手,加上我們的支持,平州刺史的位置,誰也爭不過他。”

“他會幫我們嗎?”

徐庶問道。

“元直,你錯了,不是他幫我們,而是我們幫他!”

孫權目光之中有一抹異色,道:“公孫度不是一般人,此人昔日雖然敗給了我和孫策,但是他對於遼東的影響力依舊存在,如果我們把它捧上的平州刺史,對我們,對他,都是一件好事!”

遼東需要一個強人來鎮壓,而且如今遼東的政權都已經被吳國徹底的同化,他也不怕公孫度反水。

把他放出去,也許帶來不一樣的效果。

“那顧雍如何?”

徐庶嘆了一口氣,問道。

“顧元嘆畢竟年紀不大,如果直接上一把手,風險太大,平調,作爲遼東刺史府的長史,以公孫度的副手,進入遼東,你問問他,願不願意?”孫權搖搖頭,然後問道。

如果有顧家幫忙,孫賁肯定落榜,公孫度十拿九穩。

顧雍如果不想在中央帶下去,想要另劈捷徑,如今平州刺史府長史,是他唯一的出路。

想要一步登天,上到刺史的位置,他還差點。(未完待續)

ps:昨天晚上碼不出來第三個就睡過去了,今天儘量補上。

第四百五十二章 面見孫堅第二百二十八章 左慈第八百四十七章 唯一的突破口第八百二十九章 江東書院派系的雛形第八百九十六章 孫劉大戰之另闢捷徑第五百六十七章 金陵城 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汝欠某一個人情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武關亂 四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雍州的繁榮第六百九十八章 劃時代的戰爭 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長安亂 上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羅馬軍的蟄伏 下第四百零五章 四面楚國的孫翊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叩開羅馬帝國的大門 八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血戰並涼 十一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滅魏之戰 十二第八百五十六章 漢中血戰 八第八百六十三章 奪培城 上第三百零六 戰國時代,重現天下!第七百一十二章 劃時代的戰爭 十一第一百二十章 長安亂 中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滅安息 二十第二百二十八章 左慈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州之變 下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血戰並涼 三十第九百零六章 孫劉大戰之天降神兵 下第七百一十八章 雙張會師 下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改天換日 二第六十四章 窮途末路第五百四十五章 赤壁 六第一百九十八章 掃蕩東海的海域第一百九十四章 猘兒難與爭鋒也第七百四十四章 關中之亂 五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突圍!突圍!第七十章 血戰長街第五十四章 江東的勢力分佈 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蹴鞠大賽 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前奏第九百三十六章 下辯城之戰 上第一百一十章 戰船研究基地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門爲正陽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破釜沉舟一擊 血戰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決戰關東之冀州風雲 中第九百三十三章 一顆人頭,十萬大軍!第八百一十五章 突圍血戰 下第七百八十五章 幷州局勢第一百四十二章 南昌城風雲 上第三百零八章 平靜第八百一十八章 歸途 下第七百一十八章 雙張會師 下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開春大戰 二第三百七十一戰 北疆可能有變第七百一十章 入川戰略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諜戰風雲 下第三百一十章 最新大作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天權二年第八百一十九章 賀齊的無奈第九百零二章 這事情朕不管了第一千五百章 塞維魯平亂 一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血戰並涼 三十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糜家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潘鳳的不甘心第一千零二十章 開春大戰之鳳鳴九天 2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前進,死戰!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決戰五丈原 六第三百六十七章 張遼降魏第六百二十九章 大吳變法的前奏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龍虎鬥 十二第九百七十三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三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將計就計 下第六十章 孫權練兵記 下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叩開羅馬帝國的大門 七第九百六十三章 第一次北伐 十三第四十八章 製作沙盤第八百零四章 青州之戰 六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東宮 十三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大戰紫禁之巔 六第五十九章 孫權練兵記 上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烽火大草原 九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西部會師 續四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決戰關東之冀州風雲 中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血戰並涼 二十五第二百六十四章 憤怒第六百三十九章 滅晉之弘諮見鞠義第三百二十一章 荊州行 四第五百三十七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三十四章 孫策的屠刀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決戰關東之金陵寧靜 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沙摩柯戰鞠義第三十三章 孫策屯兵曲阿第二百四十三章 孫策的勇進第七百二十一章 呂布歸來第九百九十四章 兩國休戰第一千零十四章 開春大戰 四第八百零九章 青州之戰 九第三百三十六章 會獵於魯 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荊州行 七第三百一十三章 商會事宜第七百九十六章 青州之戰 二
第四百五十二章 面見孫堅第二百二十八章 左慈第八百四十七章 唯一的突破口第八百二十九章 江東書院派系的雛形第八百九十六章 孫劉大戰之另闢捷徑第五百六十七章 金陵城 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汝欠某一個人情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武關亂 四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雍州的繁榮第六百九十八章 劃時代的戰爭 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長安亂 上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羅馬軍的蟄伏 下第四百零五章 四面楚國的孫翊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叩開羅馬帝國的大門 八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血戰並涼 十一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滅魏之戰 十二第八百五十六章 漢中血戰 八第八百六十三章 奪培城 上第三百零六 戰國時代,重現天下!第七百一十二章 劃時代的戰爭 十一第一百二十章 長安亂 中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滅安息 二十第二百二十八章 左慈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州之變 下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血戰並涼 三十第九百零六章 孫劉大戰之天降神兵 下第七百一十八章 雙張會師 下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改天換日 二第六十四章 窮途末路第五百四十五章 赤壁 六第一百九十八章 掃蕩東海的海域第一百九十四章 猘兒難與爭鋒也第七百四十四章 關中之亂 五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突圍!突圍!第七十章 血戰長街第五十四章 江東的勢力分佈 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蹴鞠大賽 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前奏第九百三十六章 下辯城之戰 上第一百一十章 戰船研究基地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門爲正陽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破釜沉舟一擊 血戰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決戰關東之冀州風雲 中第九百三十三章 一顆人頭,十萬大軍!第八百一十五章 突圍血戰 下第七百八十五章 幷州局勢第一百四十二章 南昌城風雲 上第三百零八章 平靜第八百一十八章 歸途 下第七百一十八章 雙張會師 下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開春大戰 二第三百七十一戰 北疆可能有變第七百一十章 入川戰略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諜戰風雲 下第三百一十章 最新大作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天權二年第八百一十九章 賀齊的無奈第九百零二章 這事情朕不管了第一千五百章 塞維魯平亂 一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血戰並涼 三十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糜家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潘鳳的不甘心第一千零二十章 開春大戰之鳳鳴九天 2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前進,死戰!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決戰五丈原 六第三百六十七章 張遼降魏第六百二十九章 大吳變法的前奏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龍虎鬥 十二第九百七十三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三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將計就計 下第六十章 孫權練兵記 下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叩開羅馬帝國的大門 七第九百六十三章 第一次北伐 十三第四十八章 製作沙盤第八百零四章 青州之戰 六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東宮 十三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大戰紫禁之巔 六第五十九章 孫權練兵記 上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烽火大草原 九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西部會師 續四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決戰關東之冀州風雲 中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血戰並涼 二十五第二百六十四章 憤怒第六百三十九章 滅晉之弘諮見鞠義第三百二十一章 荊州行 四第五百三十七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三十四章 孫策的屠刀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決戰關東之金陵寧靜 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沙摩柯戰鞠義第三十三章 孫策屯兵曲阿第二百四十三章 孫策的勇進第七百二十一章 呂布歸來第九百九十四章 兩國休戰第一千零十四章 開春大戰 四第八百零九章 青州之戰 九第三百三十六章 會獵於魯 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荊州行 七第三百一十三章 商會事宜第七百九十六章 青州之戰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