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袁紹的算盤

三月,北方大地,冬去春來,冰雪融化,氣溫漸漸回暖。

鄴城,冀州政權的治所。

同爲袁家出色之輩,袁紹和如今落魄的袁術相比,他算是春風得意馬蹄爽,去年,上半年的時候,他雖然被公孫瓚掃出了幽州,奪取幽州的念頭落空。但是他依舊出兵,完全的拿下了青州,斬殺田楷。

下半年的時候,袁紹更是兵馬十萬,西進幷州,一路勢如破竹,無人能擋,僅僅用的不到三個月短時間,便奪取幷州。

以富裕繁盛的冀州爲中心,袁紹一下子坐擁冀,青,並三州之地,麾下人口將近八百萬,兵馬過百萬,麾下文武,皆然是傑出之輩,實力完全超越當年的袁術。

當今天下,隱隱約約之間,袁紹已經有天下第一諸侯的呼叫聲。

畢竟江東的實力雖然並不比他差,但是地盤分散,而且有些還在海外,偏居一隅,地大人稀,在當今天下之中的影響力,完全無法和他相提並論。

而曹操,雖然他佔據兗豫兩州,但是相比袁紹,實力有些不足,坐擁荊州的劉表,幽州的公孫瓚,無論是實力還是地盤,更是無法和袁紹相提並論。

其他的小諸侯,壓根都沒有放在袁紹的眼中。

今時今日的袁紹,有一種大勢在握的感覺,自然而然的,心中就開始有些自我膨脹起來了。

這個時候,他迎來了一個不遠千里而來的江東使者,對於江東,他是恨意叢生的,畢竟孫權讓他顏面掃地。

不過他出身世家,而且貴爲一方諸侯,十分的注重利益,便忍着氣,接見了江東使者,江東使者很直接提出來的一個提議,驟然之間,讓他心動起來了。

這一日,袁紹把自己的文武大臣都召集返回,冀州牧府邸,冀州政權的羣臣,沮授,田豐,審配,許攸,逢紀,郭圖……猛將鞠義,河北四庭柱,顏良,文丑,張頜,高覽……等等,齊聚一堂。

袁紹富有威嚴的身軀靜靜的盤坐首位,面容白淨,頭戴玉冠,下頜留着一束美髯,顯得更加的氣度不凡。

他的目光一掃而過,讓衆人不敢對視,沉吟的半響,他開口,朗聲的道:“今天把大家召集回來,是有兩件關於冀州未來的大事,第一,江東突然派遣來一使者,來意很堅定,他們想要邀請我們,聯手共同推翻漢室,然後各自立國自治,重返戰國時代,汝等意下如何?”

“什麼,立國?”

衆人聞言,大吃一驚,面面相窺,有些不敢相信,一個暴躁的將領甚至忍不住驚叫的出來。

“江東居然由此謀逆之心,太放肆了!”

“其實當今天下,本來就是君不君,臣不臣,有名無實,如今天子駕崩,漢室最後的一絲氣運消殆,江東想要立國,純熟正常之舉。”

“這恐怕也是一個無奈之舉。”

“不過他們爲什麼會拉上我們啊,他自己立國不過更好嗎?”

“孫堅其實應該想要我們替他分擔一下壓力,畢竟如今依舊是大漢的天下,如果江東立國,他們就是叛逆。”

堂下衆人,一個個的回過神來的,開始三三兩兩,交頭接耳,低聲的議論起來,對這件事情,他們有些驚異,有些憤怒,有些想明白了,有些想不明白。

“元皓,汝意下如何?”

袁紹如今尚未完全膨脹到目中無人的地步,他麾下的文臣武將,誰有能力,誰沒有能力,他一目瞭然,眼睛雪亮雪亮的。

目前他最看重始終是田豐和沮授兩大謀臣,這個兩個是他的左膀右臂,決定着冀州政權的發展政策,始終掌控着冀州政權的方向盤。

“主公。”

田豐輕輕的站出來,目光之中,一抹精銳的光芒劃過,對着袁紹,躬身的道:“天下大勢,已經不在漢室,天子驟然駕崩,人心潰散,如今正是大好良機,主公統治冀州青州幷州三地,佔據大半北地,大勢已成,某同意,冀州立國,主公稱王。”

“汝同意?”袁紹微微眯眼,有些意外,他本來以爲田豐這等性格剛直,有些迂腐的讀書人,一定會出言反對的。

“沒錯,某同意。”

田豐點點頭,他的聰慧,早就看出來的,今天其實就是走過場了,袁紹恐怕一早就下定的決心,而且這事情對袁紹未必是一件壞事。

天下亂了,亂到他都看不清楚形勢了,如果冀州立國,能讓冀州有一個奮鬥核心,便能迅速的發展。

“公與,汝的意思呢?”袁紹頓時信心大足,轉過頭,目光看着沮授,一抹希冀,繼續問道。

“主公,事到如今,漢室是沒有了,冀州立國,主公稱王,可行!”沮授目光看了看袁紹,有看了看田豐,沉吟的一下,本來是想勸一勸,不過話到了嘴邊,卻變成的支持。

天子駕崩,對天下的諸侯的實力沒有絲毫的影響,不過是一件錦上添花的事情,不足爲道,但是對於天下的讀書人,影響力就太大了。

讀書出仕,效忠朝廷,是讀書人從拿起書本,就有的一個信仰,朝廷崩潰,無可奈何,但是他們心中依舊有一抹的執念,就是天子。

天子如今已經死了,他們的執念就煙消雲散了,對於漢室,也沒有了什麼奢求,如果袁紹能稱王立國,也算是一件好事。

“好,好,好!你們都是某的忠臣!”

袁紹大喜,有左膀右臂完全的支持,他放開的心中最後的一絲憂慮,大喊三聲好。

“我等願意支持主公,立國稱王,成就霸業!”

這時候,袁紹的笑聲讓大堂之中沒人敢出聲反對,所以不管是心中贊同的,還是心中不贊同的,都相繼的俯身跪下,恭敬的道。

“哈哈哈,某若稱王,冀州同喜,我等共勉!”

袁紹心情大好,面容大笑,神采飛揚起來,伸手虛護一把,大聲的道。

“主公,還有一件事情是什麼啊?”田豐看着衆人心情激昂,目光微微一沉,然後問道。

“還有一件事情,其實也和立國有關,袁術被曹操,呂布,劉表,孫堅,四方兵馬圍攻,如今求援至某家,汝等認爲,某當如何?”

袁紹神情平靜了下來,目光湛然,朗聲的道。

“主公,昔日袁術視汝爲庶子,將汝驅逐袁家,獨佔汝南,如今不過落家之犬,我們何必在乎。”許攸溜動着一雙烏黑的小眼珠,恭敬的道。

“某不同意,無論如何,主公畢竟是袁家之子,若是不救,豈不給天下人恥笑袁家,此番足夠若能出兵營救,必能體現主公之仁心,收復袁家士子。”

審配卻搖搖頭,反對的道。

“其實出兵不是可以,可是我們必須要有足夠的代價,才能出兵。”

“我同意出兵。”

“不行,絕對可以出兵,憑什麼要用冀州的兵馬去救他們啊!”

袁紹的謀士很多,各個都有能力,但是他麾下的謀士最不齊心,派系很多,田豐和沮授若是保持沉默,很容易就失去的壓制,不管事情如何,互相都鬥爭起來。

袁紹不是一個帝王,但是他卻自豪一手帝王家的平衡之術,他向來放縱麾下的人相爭,可惜,他把握不好分寸,最後因爲內亂的原因之一,在官渡輸給曹操。

“元皓!”

這時候,袁紹出聲,衆人平靜下來,目光相繼的看着田豐。

“主公,袁術可願意付出代價嗎?”田豐眯着眼,問道。

“嗯!”

袁紹點點頭,目光之中有一抹灼熱的光芒,道:“他說,只要我們願意出兵,他願意奉上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

衆人聞言,一個個猛然的目光瞪大,精芒連連。

“主公,冀州和九江,相差甚遠,想要出兵解圍,起碼幾十萬兵馬,此事很難。”沮授沉吟了一下,搖搖頭道。

“真的沒有辦法?”袁紹咬着牙,他想要這顆傳國玉璽,畢竟有玉璽,他們纔有名正言順的立國理由,如今四方出手,攻打袁術,也不也是爲了玉璽嗎?

“呵呵,其實不難!”

田丰神情之中有一抹異彩,道:“主公,如今是四方兵馬圍攻九江,就算我們傾巢而出,也未必能解圍九江,但是我們可以給救援袁術,只要有一支兵馬,從青州南下,貫通泰山,我們就可以接應他。”

“爲什麼?”

袁紹不願意了,他要玉璽,不是要人。

“主公,只要袁術來的冀州,他還有其他的選擇嗎?到時候,主公想要什麼,便有什麼了。”

田豐微微一笑,嘴角翹起,有一抹冷冽的笑容。

“哈哈哈,元皓之言,深得某心!”袁紹猛將醒悟過來的,大笑了一聲,叫道:“顏良,文丑!”

“在!”兩大猛將走出。

“命爾等二人,率領三萬騎兵,立刻給我啓程,然後用最短的時間,強行貫通泰山之路,直取豫州,接應袁術殘兵!”

“諾!”

兩大猛將恭敬的領命。

第六百三十三章 北疆血戰之薊城下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大洗牌 四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隱藏的獠牙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破釜沉舟一擊第七百八十四章 關中之戰,馬超的突襲!第一百三十六章 蔡邕的動搖第三十二章 戲志才第四百八十七章 蹴鞠大賽 六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渡海戰役 五第四十九章 父子商議第七十六章 平靜第八百零八章 青州之戰 八第五百一十九章 瑜亮初戰 六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查第六百九十八章 劃時代的戰爭 一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借糧草第九百五十章 不安的戲志才第五百一十四章 瑜亮初戰 一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破釜沉舟一擊第九百零五章 孫劉大戰之天降神兵 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甄家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金陵動亂 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會獵於魯 十二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武關亂 八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跨時代的發展 四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血戰並涼 三十六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泰山封禪?第一千一百章 雒陽風雲 三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血戰並涼 二十四第二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麻煩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破釜沉舟一擊 一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呂蒙的突進 中第三百七十四章 將軍,某……從來沒有背叛過!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滅匈奴 十三第五百九十一戰 官渡落幕 中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秣馬厲兵的羅馬帝國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壞消息和好消息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決戰關東之風起蕭關 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此生只爲一人而披甲第三百七十九章 分裂商會第九百七十七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七第一千零一十章 戰國九年第二百四十三章 孫策的勇進第六百六十二章 大吳變法之最後一拼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雒陽風雲 四第六十三章 刺殺 下第四百零二章 行路難第兩百零七章 公孫度的怒火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破釜沉舟一擊 十四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渡海第二百八十五章 壽春亂戰 四第五百一十二章 監國 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圍殺 下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大洗牌 四第六百八十七章 抵達漁陽第五百四十一章 赤壁 二第七百八十二章 政務瑣事第三十五章 九江賊第三百九十四章 朝堂風暴 九第二百二十章 遼東戰略 下第五百零七章 顧雍和陸遜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他贏了……第八百七十九章 漢中血戰之戰定遠 三第五百二十三章 瑜亮初戰 十第五百五十二章 坑殺 下第九百九十八章 兩代人的思想第六百六十章 大吳變法之免不了要流血第六百二十八章 北疆血戰之背水一戰第三十八章 如你所願第一百三十六章 蔡邕的動搖第九百五十八章 第一次北伐 八第五百四十七章 赤壁 八第八百八十三章 朔方血戰 二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塞維魯平亂 五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朝廷的大地震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血戰並涼 三十三第五百一十四章 瑜亮初戰 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劉璋之懼第三百六十四章 會獵於魯 二十九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將計就計 下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滅魏第一戰,民心安!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血戰突圍 伏擊 下第六百八十章 再一次踏上遼東的大地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決戰五丈原 二最後的感言第九百二十八章 蜀國歸降,西征結束!第三百二十六章 荊州行 九第九百一十四章 見死不救第四百七十八章 戰爭之感言,孫權老師 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蔡邕的請求第七百零九章 偷閒練武第六百二十三章 執金吾的人選第九百九十六章 曹操的模仿 下第九百二十四章 狠辣諸葛 完第一百四十六章 防範未然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漢州兵變第九十六章 血戰吳縣之最後的決戰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中計 二第九百六十二章 第一次北伐 十二第一百七十六 夷洲定,開闢兩郡!
第六百三十三章 北疆血戰之薊城下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大洗牌 四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隱藏的獠牙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破釜沉舟一擊第七百八十四章 關中之戰,馬超的突襲!第一百三十六章 蔡邕的動搖第三十二章 戲志才第四百八十七章 蹴鞠大賽 六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渡海戰役 五第四十九章 父子商議第七十六章 平靜第八百零八章 青州之戰 八第五百一十九章 瑜亮初戰 六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查第六百九十八章 劃時代的戰爭 一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借糧草第九百五十章 不安的戲志才第五百一十四章 瑜亮初戰 一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破釜沉舟一擊第九百零五章 孫劉大戰之天降神兵 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甄家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金陵動亂 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會獵於魯 十二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武關亂 八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跨時代的發展 四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血戰並涼 三十六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泰山封禪?第一千一百章 雒陽風雲 三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血戰並涼 二十四第二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麻煩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破釜沉舟一擊 一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呂蒙的突進 中第三百七十四章 將軍,某……從來沒有背叛過!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滅匈奴 十三第五百九十一戰 官渡落幕 中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秣馬厲兵的羅馬帝國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壞消息和好消息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決戰關東之風起蕭關 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此生只爲一人而披甲第三百七十九章 分裂商會第九百七十七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七第一千零一十章 戰國九年第二百四十三章 孫策的勇進第六百六十二章 大吳變法之最後一拼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雒陽風雲 四第六十三章 刺殺 下第四百零二章 行路難第兩百零七章 公孫度的怒火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破釜沉舟一擊 十四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渡海第二百八十五章 壽春亂戰 四第五百一十二章 監國 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圍殺 下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大洗牌 四第六百八十七章 抵達漁陽第五百四十一章 赤壁 二第七百八十二章 政務瑣事第三十五章 九江賊第三百九十四章 朝堂風暴 九第二百二十章 遼東戰略 下第五百零七章 顧雍和陸遜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他贏了……第八百七十九章 漢中血戰之戰定遠 三第五百二十三章 瑜亮初戰 十第五百五十二章 坑殺 下第九百九十八章 兩代人的思想第六百六十章 大吳變法之免不了要流血第六百二十八章 北疆血戰之背水一戰第三十八章 如你所願第一百三十六章 蔡邕的動搖第九百五十八章 第一次北伐 八第五百四十七章 赤壁 八第八百八十三章 朔方血戰 二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塞維魯平亂 五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朝廷的大地震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血戰並涼 三十三第五百一十四章 瑜亮初戰 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劉璋之懼第三百六十四章 會獵於魯 二十九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將計就計 下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滅魏第一戰,民心安!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血戰突圍 伏擊 下第六百八十章 再一次踏上遼東的大地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決戰五丈原 二最後的感言第九百二十八章 蜀國歸降,西征結束!第三百二十六章 荊州行 九第九百一十四章 見死不救第四百七十八章 戰爭之感言,孫權老師 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蔡邕的請求第七百零九章 偷閒練武第六百二十三章 執金吾的人選第九百九十六章 曹操的模仿 下第九百二十四章 狠辣諸葛 完第一百四十六章 防範未然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漢州兵變第九十六章 血戰吳縣之最後的決戰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中計 二第九百六十二章 第一次北伐 十二第一百七十六 夷洲定,開闢兩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