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七章 要議和了 下

<!--章節內容開始-->

二月春來,成都城之中,大街小巷的冰雪已經一點一滴的融化,萬物復甦,一朵朵花蕾含苞欲放,等待三月花開的季節。

西蜀行宮。

一個景色秀麗的湖泊旁邊,一片假山流水之中,孫權一襲白色錦袍,腦袋枕在一個香枕之上,悠悠然的躺在一張太師椅之上,正在懶洋洋的曬着太陽。

天上一輪太陽懸掛,映照下來那一絲絲柔和的陽光讓他的心情很安寧。

從武都南下之後,進入了白馬關,就等於返回了自己的地盤,大軍沒有繼續停留,立刻向着成都城而南下。

今日,已經是他返回成都的第五日了。

關中一戰,血戰不休,北上突襲,南下突圍,他們都要小心翼翼,連神經都變得緊張兮兮起來,回到了自己的地盤,孫權總算能放鬆一下了。

他多想就這麼每天曬曬太陽,舒舒服服的過日子。

不過身爲大吳君主,這簡單舒服的日子對他來說,明顯是有些奢侈了。

很快的徐庶魯肅等人便聯袂求見。

孫權無奈之下,收拾了一下自己很不爽的心情,在一個書房接見了他們:“魯子敬,徐元直,你們就不能讓朕喘一口氣嗎?”

他北上的時候,魯肅負責巴蜀的政務,徐庶穩住西征大軍的幾十萬將士,算是巴蜀的軍政兩大員,不是他們兩個穩住巴蜀,他也不能這麼順利北上。

畢竟巴蜀纔剛剛拿下,問題很多。

“陛下,臣也不是想要打擾陛下的修養,只是陛下既然決議了三月便要班師回朝了,返回金陵。巴蜀還有不少事情讓陛下定奪了!”

魯肅微微一笑,歉意的說道。

西征的戰役已經差不多結束了,孫權從關中返回成都之後。便已經決議三月十號,班師回朝。距離這個時間,大概還有一個月左右。

一個月想要穩定巴蜀,還要解決益州南部如今面臨着的一個僵持問題,時間很緊張。

“陛下,西征戰役雖然已經收尾,但是西征的大軍中也還有些事情需要陛下決斷,這些事情已經堆積了有些時日了!”

徐庶也連忙躬身的說道:“不是微臣想要打擾,是有些事情必須你來決議!”

“得。你們還是一個個說!”

孫權嘆了一口氣,然後坐在書案之前,有些認命的攤開了書案上的一份份奏書,一邊聽着兩人彙報,一邊批閱奏書。

他北上兩個月時間,朝堂上需要他批閱的奏書,如今已經堆積如山,其實也難怪兩人火燒屁股的來堵截他。

國不可一日無君。

這一次他是擅自領軍北上突襲雒陽的,估計朝中御史臺彈劾他的奏書都已經堆積成了一座大山了,再不表現好一點。還真要惹衆怒了。

“陛下,我先稟報一下軍情!”

徐庶站出來,拱手稟報:“剛剛錦衣衛方面得到幾個消息。匯聚起來,我們認爲,是魏軍在單方面選擇了和我們吳軍停戰了!”

“什麼?”

孫權聞言,頓時擡頭,目光看着徐庶,說道:“停戰,是哪個戰場停戰?荊州還是幷州?”

“都停下來了!”

徐庶說道:“荊州方面,魏軍張繡大軍已經退出新野城的範圍,屯兵於棘水。青州方面,魏軍海軍也收攏兵力於萊州灣。而在幷州幽州,血狼軍也傳來了戰役暫停的消息!”

“單方面停戰?看來他們是不想打了!”

孫權想了想。冷冷的說道:“曹孟德想要議和了!”

“議和?”

徐庶聞言,微微皺眉,低聲的問到:“陛下,如今魏軍吃了這麼大的一個虧,連雒陽城都被我們攻破,曹孟德更是被陛下趕了逃出雒陽,此乃奇恥大辱,而且如今在北疆他們的兵鋒佔據優勢,他們會在這個時候,選擇議和嗎?”

“他們不是想要和,是不得不和,打仗打的不僅僅是兵力,還有國力,如今曹魏的國力已經扛不起這一戰的消耗,幾十萬兵馬,每天的消耗都能讓他撓頭,自然就要議和了!”

孫權冷笑:“不過曹孟德如今剛剛纔被朕攻破了他的都城雒陽,急需挽回民心,他想和,卻不想丟這個臉,所以先停戰示好,然後讓我們大吳先提出議和,保存曹魏的那一塊臉蛋!”

“陛下,他們就這麼肯定,我們會和他們議和?”

徐庶還是不解:“雖說這些戰役之中,我大吳將士傷亡不少,但是並沒有傷到我們軍方的元氣,以我們的實力,絕對能打下去!”

“這個問題,魯肅,你用內閣的名義來回答他!”

孫權撇撇嘴,淡淡的說道。

“徐參謀長,不僅僅是他想要和,我們也要和,我們大吳如今也沒有選擇,你們軍方可以繼續打,因爲將士就算傷亡過大,你們也有一批近年來儲備的新兵,而且我們大吳人口最多,隨時可以拉起一批青壯,訓練半年,就可以上戰場,但是你們要想想內閣,我們內閣在兩年之內,絕對不會支持任何戰役!”

魯肅神色嚴肅,很堅定的說道:“我們大吳如今需要的是休養生息,需要好好的穩住已經得到的勝果,要知道,內閣爲了去年的幾場血戰,早已經負債累累,再打下去,除了得到兩敗俱傷的結果,甚至會拖垮內閣的財政,最後只會導致稅務加重,百姓困苦,這就等於變相的就會影響這些年走上了軌道的政策,而且會消耗朝廷在百姓心中的信任度,這是我們絕對不能容忍的事情!”

“元直,軍政不是一件事,但是是一家人,誰也離不開誰,站在你的位置,軍事方面你考慮的很好。但是不能忽略了政治,所以該和的時候,就要和!”

孫權目光看着徐庶。帶着一股期望。

徐庶算是最早跟着他的謀士,他一直都做的很好。但是這兩年他一直待在軍方,熟悉的以軍方的角度考慮事情,自然就有些不夠全面。

作爲參謀司的老大,他要考慮的不僅僅是軍方的回請,而是全面的局勢,這一點他還是有些不足,或者說,是放不開。

“陛下。是微臣考慮不周!”

徐庶垂下頭,低聲的說道。

“曹孟德如今想要一個面子,朕就給他,他現在其實就是一條被朕惹惱的瘋狗,一旦瘋起來,沒什麼理智,吳魏之間要是真的全面打起來,他可以選擇同歸於盡,但是吃虧的還是我們,我們佔據上風。一步步穩紮穩進,我們能吞了他,所以朕得安撫他一下。也算是給我們大吳一點換氣的時間!”

孫權目光變得銳利:“雒陽一戰的失敗,那就代表我們是不能短時間之內形成統一,吳魏之間的戰役,將會是一場持久的戰役,我們之間比拼的就不僅僅是軍隊,還是國力,大吳一定要保持一個穩定的根基,所以,我們可以提出議和。明白嗎?”

“陛下,我明白你的顧慮。如果如果我們先一步提出議和,那就是我們認輸。這會不會損我軍士氣?”

徐庶聞言,有些擔心:“甘寧將軍屍骨未寒,這時候議和,我怕將士們有怨氣!”

甘寧戰死關中,對於吳軍的軍心影響很大,這時候議和,軍中將士肯定不滿。

“多少都會有點影響的!”

孫權也意識這一點,但是他現在是真不能在和曹魏這麼僵持下去了,大吳需要時間去消化巴蜀之地的成果,也需要時間卻穩定局面,更是需要時間製造定鼎天下的利器。

只要拖過了這一段時間,勝利就會是大吳的。

這時候,議和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不過影響不會很大,議和之後,朕會處理這方面的問題,參謀司一直籌備的第三次軍方制度改革,也趁着這個機會,完成最新的制度落實!”孫權說道。

“諾!”

徐庶點頭。

大吳變法一來,吳軍的制度是全新的,算是摸着石頭過河,不斷的改善改良,一共經歷的兩次一大一小的軍事改革。

但是軍方的制度始終有些缺陷的,軍機處已經籌備了第三次軍制改革,在加上第八大營的成立,這方面已經提上日程了。

“陛下,議和之事,誰去完成?”

魯肅突然問道。

“交給禮部去做!”

孫權想了想,說道:“不過我們也要派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爲議和大臣,而且要比較強硬作風的人,我們議和,不是求和!”

“陛下這麼說,我倒是想起一個人!”

魯肅目光一亮。

“說!”

“兵部尚書,江國公如何?”

“你可真是好選擇,如今孫伯符的心情本來就不是很好,堆積這一股怨氣,你讓他去議和,你打算讓他直接爆發嗎?”

孫權倒吸了一口冷氣,琥珀晶瑩的眼眸有一抹詫異的看着魯肅。

孫策斷了一臂,一心要雪恥,他恨不得再打下去,直接打一個天翻地覆,這時候讓孫策去做議和大臣,這不是等於讓攪和了議和的事情嗎?

“陛下,江國公是不二的人選,我們能體現大吳的誠意,畢竟他可是陛下的兄長,大吳皇兄,少有能代表陛下身份之人,再一個,江國公脾氣不好,這算也能給曹魏一個下馬威,最重要,江國公不願意議和,他只是迫於無奈才議和,這一點相信曹魏也會意識道到,最少能威迫曹魏在議和桌上放下價值!”

魯肅神色自如,淡淡的解析的說道:“雖然我們大吳提出議和的,但是其實如今最想要和了,絕對是曹魏。”

“聽你這麼一說,有點道理!”

孫權擺擺手:“好吧,這事情你和孫伯符說去!”

“我去?陛下這個……”

魯肅聞言,臉龐一下子煞白起來了。

“呵呵呵,魯大人,這可是一個美差啊!”

徐庶有些幸災樂禍的說道。

“陛下,你還是饒了我吧,我怕我這柔軟無力的骨頭熬不過江國公的一聲怒吼!”魯肅垂頭喪氣的說道。

“合着你是打算讓朕去和孫伯符說!”

孫權眯着琥珀眼眸,手指指着自己,道:“這個火坑你自己提出來了,你自己不跳,朕就要替你跳,你還真是朕忠心不二的大忠臣啊!”

“陛下過獎了!”

魯肅大言不慚的回答:“臣想來忠心不二!”

“滾!”

孫權沒好氣的甩了他一臉,也懶得在這事情上面和他扯皮,他翻了翻書案上的幾份奏書,問道:“子敬,如今巴蜀兩郡的百姓安置的如何了?”

“回稟陛下,目前巴蜀兩郡已經安穩下來!”

魯肅進入工作彙報的狀態:“但是漢中方面,問題很大,天師盟對於當地百姓的影響太大了,雖然說左慈國師已經立道教,收繳五斗米教的頭目,瓦解天師盟的影響力,但是五斗米教的成員數目過於龐大,大部分都是百姓,概括大半漢中,沒有三五年,穩定不下來!”

“那就一步步來,不要太急,信仰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對於一個人來說,毀滅他精神比斬殺他肉身是更加困難的事情,這方面肯定會有些遭亂,你要把握一個度,該殺了不要留,但是不該殺了,不可多造殺孽,這事情對你來說,也是一個考驗,做得好不好,內閣都在看着,蒯良快要內退了,他的次輔位置,可不少人盯着!”

孫權沉聲的說道。

“微臣明白!”

魯肅目光嶄然而亮,他雖然進入內閣了,但是在內閣大臣的排名不高,輪資歷不缺,但是就是少了一點政績,這就是一個最好的機會。(未完待續。)<!--章節內容結束-->

第四百九十二章 蹴鞠大賽 十一第九百六十章 第一次北伐 十第四百八十八章 蹴鞠大賽 七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大戰前奏 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坑殺 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赤壁 五第四百一十章 鄴城,風雲欲來!第七章 明顯不同的地位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我孫伯符不認命 下第十七章 孫策統兵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叩開羅馬帝國的大門 七第八百八十九章 誓師西征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吳帝北巡 一第一百三十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零八章 伸手要人第八百三十三章 加冕前的兄弟一聚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西部會師 中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彈指之間灰飛煙滅第一百六十三章 猛虎號第九百五十九章 第一次北伐 九第一百七十九章 呂岱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呂蒙的突進 上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滅魏之戰 二十二第一千章 大吳西征,滅貴霜 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大吳變法的前奏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滅魏之戰 十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猘兒難與爭鋒也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叩開羅馬帝國的大門 二第六百六十章 大吳變法之免不了要流血第七百五十二章 關中之亂,時機已到!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捨得捨得,誰去舍?第八百零二章 雙雄北上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滅魏之戰 十一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大戰紫禁之巔 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孫權,你耍我!第七百四十三章 關中之亂 四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怒第五百三十六章 古錠戰刀第七百九十七章 青州之戰 三第九百七十三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三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血戰並涼 二十六第一百九十四章 猘兒難與爭鋒也第五百六十二章 荊州最後的安排 下第兩百零二章 熟悉的身影第六百一十七章 太史慈的處置第九十四章 血戰吳縣之等待中的潘鳳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天權三年第九百五十八章 第一次北伐 八第四百七十章 西陵血戰 八第五百三十一章 哀兵必勝第九百九十八章 兩代人的思想第二百六十二章 江東日報 中第一章 落魄青年第五百六十九章 金陵城 三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色雷斯戰役 六第一百七十四章 高山族第一百九十八章 掃蕩東海的海域第六百七十五章 推波助瀾第五章 鋒芒初露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龍虎鬥 十一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奪長安 三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破釜沉舟一擊 借箭第九百六十五章 第一次北伐 十五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西部戰局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大戰紫禁之巔 三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色雷斯戰役 六第一百六十五章 初平四年,始!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吳帝北巡 四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出現第一百一十章 戰船研究基地第十六章 雞肋第一百七十四章 高山族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大戰紫禁之巔 六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滅匈奴 十六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龍虎鬥 二十三第九百六十二章 第一次北伐 十二第十七章 孫策統兵第六百九十一章 孫權的危機感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孔明奪希臘 續第一百六十九章 東治建港,啓航夷洲!第兩百零九章 賭!第六百五十八章 孫策闖王宮第六百一十八章 超出常人之外的野望第六百五十六章 曹操要遷都第九百五十九章 第一次北伐 九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龍虎鬥 十三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血戰並涼 十四第七百二十五章 既然阻止不了,就推他一把!第一百三十一章 回江東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婚 下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滅魏之戰 十六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呂蒙的突進 完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吳封禪的前奏第一百九十二章 被圍困了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血戰突圍 伏擊 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平州刺史的位置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磨刀石第一百三十章 各方反應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武關亂 四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國的長征 二
第四百九十二章 蹴鞠大賽 十一第九百六十章 第一次北伐 十第四百八十八章 蹴鞠大賽 七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大戰前奏 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坑殺 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赤壁 五第四百一十章 鄴城,風雲欲來!第七章 明顯不同的地位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我孫伯符不認命 下第十七章 孫策統兵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叩開羅馬帝國的大門 七第八百八十九章 誓師西征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吳帝北巡 一第一百三十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零八章 伸手要人第八百三十三章 加冕前的兄弟一聚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西部會師 中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彈指之間灰飛煙滅第一百六十三章 猛虎號第九百五十九章 第一次北伐 九第一百七十九章 呂岱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呂蒙的突進 上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滅魏之戰 二十二第一千章 大吳西征,滅貴霜 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大吳變法的前奏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滅魏之戰 十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猘兒難與爭鋒也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叩開羅馬帝國的大門 二第六百六十章 大吳變法之免不了要流血第七百五十二章 關中之亂,時機已到!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捨得捨得,誰去舍?第八百零二章 雙雄北上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滅魏之戰 十一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大戰紫禁之巔 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孫權,你耍我!第七百四十三章 關中之亂 四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怒第五百三十六章 古錠戰刀第七百九十七章 青州之戰 三第九百七十三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三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血戰並涼 二十六第一百九十四章 猘兒難與爭鋒也第五百六十二章 荊州最後的安排 下第兩百零二章 熟悉的身影第六百一十七章 太史慈的處置第九十四章 血戰吳縣之等待中的潘鳳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天權三年第九百五十八章 第一次北伐 八第四百七十章 西陵血戰 八第五百三十一章 哀兵必勝第九百九十八章 兩代人的思想第二百六十二章 江東日報 中第一章 落魄青年第五百六十九章 金陵城 三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色雷斯戰役 六第一百七十四章 高山族第一百九十八章 掃蕩東海的海域第六百七十五章 推波助瀾第五章 鋒芒初露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龍虎鬥 十一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奪長安 三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破釜沉舟一擊 借箭第九百六十五章 第一次北伐 十五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西部戰局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大戰紫禁之巔 三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色雷斯戰役 六第一百六十五章 初平四年,始!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吳帝北巡 四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出現第一百一十章 戰船研究基地第十六章 雞肋第一百七十四章 高山族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大戰紫禁之巔 六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滅匈奴 十六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龍虎鬥 二十三第九百六十二章 第一次北伐 十二第十七章 孫策統兵第六百九十一章 孫權的危機感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孔明奪希臘 續第一百六十九章 東治建港,啓航夷洲!第兩百零九章 賭!第六百五十八章 孫策闖王宮第六百一十八章 超出常人之外的野望第六百五十六章 曹操要遷都第九百五十九章 第一次北伐 九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龍虎鬥 十三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血戰並涼 十四第七百二十五章 既然阻止不了,就推他一把!第一百三十一章 回江東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婚 下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滅魏之戰 十六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呂蒙的突進 完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吳封禪的前奏第一百九十二章 被圍困了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血戰突圍 伏擊 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平州刺史的位置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磨刀石第一百三十章 各方反應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武關亂 四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國的長征 二